网友提问:
为什么读过书的人和不读书的人聊天感觉索然无味?
优质回答:
不读书的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读了一些书后,有了一些知识后,就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比如他看见月亮,会称之为玉盘,嫦娥,看见沙漠中的落日,会呤出“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的诗句,令不读书的人一脸雾水,不知所云。自然是拉不到一起。读书人会说不读书的粗鲁,不读书的人认为读书人酸酸的。
这说明你读书读的太少,还没有学会利用自己的知识与不读书的人聊天,这就是伟人读书与普通人读书的区别。
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刘少奇主席都是博览群书的伟大人物,有丰富的知识。在革命初起,他们面对的是没有读过书的农民,工人,要发动这些人干革命,就要深入他们中间进行宣传工作,讲革命道理,取得他们的信任,让他们跟着共产党闹革命。
如果和他们聊天时双方都感觉到索然无味,毫无性趣,没有志同道和的感觉,还会有人跟着他们出生入死吗?
因此不要认为自己读过书和没有读过书或者读书少的人聊天索然无味就是有文化有知识了,其实这就是有知识没有消化,死读书,读死书,只学习不会用。
其他网友回答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读书人有读书人的圈子,不读书之人有不读书之人的圈子。除非读书人能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懂得大众心理与所好。
我自己就有这样一个朋友圈子,就是一个普通人的圈子,见书就头痛,看书就瞌睡,如果是读一些《故事会》之类的书籍也许还能翻之一二,但其中文字也未必全都认全。可一旦说起家长里短之事,个个皆是一把好手。
实际上,说起这些不愿读书之友,他们也有他们的足以让读书人佩服的地方,他们所拥有的也是读书人不具有的。比方说,我们民间风俗之事,谁家有红白喜事之类的事情,让他们办理起来,绝对是行家里手,把事情安排的头头是道,各种程序与礼仪搞的处处到位,雷厉风行,绝不拖泥带水。
我还有一个读书人的朋友圈子,这帮朋友坐在一起,一说起文化专业来就“之乎者也”一大堆,甚至连“红学”也提到桌面上来了。你说,在他们的圈子里混,岂不是太“烧脑”了。对于“之乎者也”有时也许还能假装一下,装装样子凑合上一两句。而一提升到“红学”,只能坐在旁边听天书了,绝不敢“造次”,否则就会贻笑大方了。
同样,聊起读书人圈子中的事,对于不读书人来讲是天方夜谭,那读书人到不读书人的圈子里去聊民俗之事,有时对读书人来讲也是天各一方,不懂。
所以,读书与不读书的人在一起,主要看聊什么,聊的是不是相互都知道,并且是不是感兴趣的事。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喝酒喝到一定程度时,很多人的话就会多起来。但话多归话多,看是说什么话,是不是能说到一起,也就是说,说到一起了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喝不到一起了则就变成“话不投机半句多”了。
有一次请客,还真巧了,正好来了两波朋友,一波是文化界,一波是我们的大老粗。就别说他们能不能聊到一起了,连坐都不往一起坐。文人说:“他们是阶级兄弟,就让他们坐一起吧!”,大老粗兄弟说:“就让他们文人们凑一块吧!”。这也太自觉了,不用分配,自然分开。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各自还相互敬酒,其乐无穷。他们之间主要还是在言辞上不通,各有各的领域,到没有其它什么看法或不尊重。喝到兴致上,相互还拥抱“恭维”,你说他能喝,他说你没多,到是“酒量”上说到一起了。
所以,读书人和不读书人聊天感觉索然无味,也并非绝对,看是聊的什么天了。
(图片来自网络)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问题有点点敏感的意思。乍一看有点读书人傲娇瞧不上不读书的人似的。仔细琢磨下,读书人和不读书的人聊不到一块去,确实有客观存在的现象,不一定就是狗眼看人低。
先来定义下我们所谓的读过书和不读书。我理解,题主的意思读过书大约就是上过大学吧,不读书就是中途辍学不上大学吧。下面的所有论述就给予这个定义范畴。
从表面来看,读过书和不读书的交流困难存在这么些原因:
一、共同话题太少。
这主要是知识结构不同所带来的兴趣点的不同。同样在工地混,一个土木工程专业出来的大学生和一位在工地上扎钢筋的小工兴趣爱好很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一位可能工地结束要读书、书法、泡吧、看电影,一位可能是泡吧、看球、叉麻将。看看,两位的共同话题可能就只剩下泡吧了,而且泡吧也不一定一样,一个可能喜欢慢摇吧,一个可能喜欢情调的小酒吧。所以作为一个普通人,两者还能有点共同话题,但是相比教育水平类似的群体来说,共同话题就少得多了。
二、共同话题的认知不同。
举个例子,很多年遇到一位老兄,他是个推销员,聊天中对于大学还要开设历史课非常不解,历史有什么作用呢,简直是浪费人力物力,浪费学生钱财,我们的大学要多向前向钱看。我只能沉默以对,我要是和他说人类不知道历史,就无法开拓未来,所有的古代史,都是当代史……他会不会冲我翻白眼,看我像个傻子?这位老兄还是属于读过书的,也学过历史,所以我们可以一起谈论历史这个话题,但是观点之南辕北辙,和银河星系那么遥远。那么不读书和读书的观点差别有多大?
三、共同话题的表达方式不同。
古人有句话,叫做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为什么说不清,因为兵和秀才的表达方式不同。中医这几年一直是网上热炒的话题。读过书的可能满口都是双盲验证、安慰剂效应。没读过书的朋友只能说我不懂那些个玩意,俺爹反正是中医大夫治好的。再接下去,读过书的就会用看原始人的眼神凝视着对方,然后引经据典论证屠呦呦是科学的胜利,而不是中医的胜利,而没读过书的只能扯着嗓子喊,俺爹就是吃了一个偏方,偏方你懂吧?
你说这两个人怎么交流?完全不是一套话语体系,仿佛两个人隔着长江喊话,别提多费劲了。(PS:我是中医粉,我也读了点书,这里不是黑中医)
所以读过书和不读书的朋友交流,确实有客观的难度,交流的摩擦系数比较大。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主要是系统的学校教育和“社会大学”教育对一个普通的人的知识结构和认知塑造差异巨大,从而在交流中形成了巨大的话语系统鸿沟。这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学校教育是密集型的知识系统输入,好比给门派真传弟子大灌顶。
书本是前人各类知识、经验的提炼和凝聚。好的教育就好比给钢铁侠充能,史地化生英语数物各种知识能量往里灌,改造灵魂,提升世界观,形成积极人生观,这一家伙出来都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而不读书的朋友在社会大学里面接受教育,经历生活种种肉搏,早早见识生活的艰辛和阴暗,在真刀真枪中得到的宝贵知识和经验都是灵魂里面生长出来的,成为自己的一种本能。客观上来说,虽然后者的知识经验对于个体的生存往往更具有效力,但是在知识的广度上和深度上两者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二、学校教育的交流和激发,可使个人的思想和灵魂发育更趋健全。
导师可以在学术上引领,同学在知识、能力方面提供方向和模板的激发,相互交流,产生思想火花,激发个人思维能量,在碰撞中个人思想成长性更丰富、完满。走入社会,接受生活的考验,思想成熟一定是很快的,但是也意味着失去了很多小宇宙的发展可能。
三、同窗之情、同学之谊对读书人的人生观也是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没有任何利益诉求的单纯的感情,是弥足珍贵,这样的体验走入社会更加难以获得,很容易使人走上偏激的道路,导致自私和坚硬,短视和盲目。
所以,读书和不读书交流起来没滋没味也是可以理解。但是话又说回来,读过书一定和没读书的说不上话吗?这个也是未必。
以前有位老领导,和谁都能说的上话,和我们这些后辈也是不拿架子,都是平辈对待,真诚交流,令人如沐春风。最为难得的是,他和保安、门卫、送餐的小姑娘都能聊家常,说天气,谈笑话,人人为他折服,要知道,这位领导可是教授。
所以,读书和不读书能不能谈在一起,关键还是看心态,心态开放的就什么都可以谈,什么人都可以聊,什么都聊得来,人人都相处和气,为人就成为一种艺术。这样的人也走的最远,为人记忆最久。
江南莫气原创,转载请注明,感谢你的关注和阅读。
其他网友回答
因为不在一个频道上
读书之人易将谈话转到书本上,不读书之人的观念则来自生活实践积累,或是通过看电视看手机以及道听途说得来的碎片化信息。
也就是说,二者的知识结构和信息不同,思想观念和认知方式来源不同。
各自说各的,互不理解,很可能谈论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
读书之人容易照本宣科、食古不化,而不读书之人看问题容易固守成见,仅凭生活经验论事,缺乏理论依据。可谓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
不过,总体来说,不读书之人的思想是容易流于浅薄的。
人之思想,主要是靠学习来填充的。多读书,会让人思考问题更全面更深刻。
我的朋友圈中既有读书的也有终日不读书的,听这这两种人争论问题,会觉得很有意思。读书之人和不读书之人,在讨论深层次问题时,完全是各说各的,可谓白天不懂夜的黑。
其实,读书之人,也应该向生活学习,放弃偏见与自傲,还是可以与不读书之人沟通的。当然,如果双方的认知水平存在很大差距、价值取向不同,那就极难沟通了。
其他网友回答
这句话说的不准确。
毛泽东同志有一句名言:“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的确是这样。
人与人之间能不能很好的沟通,并不是由所谓的读书多少决定的。
有可能不同层次,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于对方的认知领域不是完全了解,但是这并不是阻碍双方交流的障碍。更不能以此为借口,看不起那些读书不多的人。
前些年,由于工作需要,接触过方方面面的人。也包括一些被认为是社会底层的人。实际上,他们具有极高的聪明才智,在自己的领域中如鱼得水。很多东西都是所谓的读书人不懂的。
只要能和他们心意相通,就能聊的很好,很有兴致,没有障碍。
社会就是一所大学校,能够学习到各种各样的知识。许多东西不是书本上能够学到的。
所以,只要有诚心,能虚心,就能够和各种不同的人,进行很好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