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荆州不丢,诸葛亮北伐能成功吗(关羽如果不失荆州北伐会成功吗)

网友提问:

关羽如果不大意失荆州,蜀国诸葛亮北伐有可能成功吗?

优质回答:

关羽如果不失荆州,关羽就不会死,5万荆州军就不会投降东吴,蜀汉还将继续拥有荆州三郡的战略要地,以及荆州三郡近50万百姓、赋税来源地。

关羽如果不失荆州,张飞就不会死,刘备就不会北伐,就不会有所谓的夷陵之战,5万益州军就不会全军覆没,黄权的一万人也不会投降,刘备手下的军队也不会损失大量的骨干及中下层军官。

关羽如果不失荆州,刘封就不会被杀,孟达以及他的三千户部曲也不会投降,上庸三郡也不会被魏国轻易夺去。

关羽如果不失荆州,刘备的蜀汉集团将有很大的发展,横跨荆州三郡、整个益州及汉中郡、上庸三郡,总人口近150万人,总军队数量近15万,在三国上的总体实力稍逊于吴国,并不差多少。

如果关羽不失荆州,刘备拥有北伐的最强大实力和最好的机会,如果刘备还在世的话,北伐仍然是诸葛亮坐镇成都,足兵足粮,关羽镇守荆州,从荆州出发北伐,刘备自带一路从汉中出发攻打关中,彼此形成响应。

首先北伐的时机,刘备不能急着北伐,需要选一个好的时机,比如220年曹操病逝,就是一个很好的时机,曹操病逝,曹魏处于政权交接之际,新即位的曹丕需要熟悉政权运作和人员安排,不会很快作出反应,那就是刘备北伐的最好时机。

其次是北伐需要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比如东边的孙权,最好是联合一起北伐,还有西北的鲜卑人轲比能,还有辽东的公孙渊,全部派出使者联合起来,愿意一起进攻的欢迎,不愿意一起进攻曹魏的,就算制造些麻烦也可以。

最后就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需要一个导火索,或者一个事件,就让关羽来制造吧,另外北伐也需要做好国土的防守工作。

因为益州有着天然的屏障,地势险要,所以即使刘备北伐,敌人想要攻进益州也是很难的事情,所以如果刘备全军北伐,唯一需要防备的就是东边的孙权,刘备可以派出赵云率军2万镇守荆州后方,防备东吴。

刘备北伐,首先派关羽率领5万荆州军,北进攻打襄阳,刘备本部先按兵不动,作好准备,一切视关羽北伐襄阳的进展而定,如果关羽能打出威震华夏的战绩,从而搅动整个曹魏中原核心区域的动荡不安,那么就是刘备最好的出兵机会了。

如果关羽势头很猛,围襄阳,攻樊城,打得曹魏节节败退,而只能采取守势的话,曹魏势必为了中原的安全,肯定会调动军队,一旦曹魏调动了军队,就会加重其他边境的防守压力。

关羽打得越好,对曹魏的军事威胁越大,就对刘备的蜀汉越有利,曹魏如果真感到了威胁,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迁都,因为襄樊前线离许都和洛阳都很近,快马不过三四天的行程,要是关羽组织一支敢死队,来个长途奔袭洛阳,那曹魏的根基就动摇了。

一旦曹魏把关注点集中到襄樊地区之时,上庸三郡与刘备汉中本部同时出兵攻打,上庸三郡由刘封、孟达率领2万军队向北打,与关羽在宛城会合,再一起北上,而刘备从汉中兵分两路,一路出陈仓,一路出祁山,先夺了曹魏的陇西五郡。

曹魏一下子南边长达数千公里的防线上到处起火,如果东吴愿意一起攻打曹魏,那么曹魏就更加危险了,但是危险归危险,曹魏仍是三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只要打击到了曹魏的士气,刘备的北伐是很有希望的。

只要刘备能拿下陇右五郡,这北伐就成功了一半,因为拿下陇右五郡,就等于在关中站稳了脚跟,能在关中站稳脚跟,就能直接威胁到长安,长安一旦受到了威胁,就动摇了曹魏在关中的整个势力,如果关羽在荆州的部队与刘封会合后,能拿下宛城,分出一支军队,从武关攻进关中,那么曹魏在关中的势力将会全军覆没。

关中一丢,曹魏的首都洛阳也保不住,从长安向东一路出函谷关和潼关之后,没多远就是洛阳,而且南边的关羽也离洛阳不远,曹魏如果想稳定,就必须迁都,迁到当年曹操当魏王的都城邺城去,还是暂时安全的。

如果按照自然死亡,估计刘备的寿命应该与曹操差不多,当在65到66岁左右,如果刘备在这个当下病死或老死了,那么蜀汉就等于占据了益州+荆州三郡+关中+汉中+上庸三郡,地盘与实力具备统一天下的条件。

如果真到那个时候,刘备可不是白帝城托孤了,而是长安托孤,之后诸葛亮再继承刘备未完成的事业,继续北伐统一中原,如果刘备能给诸葛亮留下这样一个局面,那么诸葛亮将有八成的把握能够击败曹魏统一天下,因为刘备目前已经将三国鼎立,真正的打成了三家平均分天下的实力。

接下来,就看诸葛亮的了,诸葛亮出函谷关攻打洛阳,另一种由关羽北上,攻取洛阳,接下来进一步追击曹魏势力,在诸葛亮有生之年,必定能将曹魏的势力赶到黄河以北,与东吴共分黄河以南。

接下来就是蜀汉对东吴下手了,趁其不备,蜀汉大军顺江而下,从荆州攻打东吴,东吴措手不及,节节败退,退到江夏这个地方,东吴军队不再退了,与关羽大军发生一场江夏之战,关羽大获全胜,斩杀吕蒙,东吴继续退到九江。

接下来,东吴在荆州的江夏郡、长沙郡、桂阳郡全部丢了,被蜀汉夺回,蜀汉成为三国之中的最大势力,孙权迫开形势开始与曹魏联合对蜀作战,不过一个在南那么过,一个在北那么远,不是太好配合,处于守势。

不久,诸葛亮去世,天下仍然没有统一,经过蒋琬与费祎十多年的治理,同时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也开始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并有带兵经历,开始逐渐成长起来,成为蜀汉的重要将领,开始领导北伐,但是仍然没有统一三国。

就这样又过了十几年,蜀汉越来强大,魏与吴越来越实力弱小,再加上蜀汉占据中原之地,人才济济,终于在国力逐渐强势的背景下,统一了三国,不过这个时候距离刘备和诸葛亮去世都很多年,连诸葛瞻都六十多岁了,刘禅也去世了,是刘禅的太子刘璿即位为皇帝时期,多少代人的努力,才能统一的啊。

其他网友回答

必定成功。因为这是隆中对的内容。百姓鉴于刘备此时占据荆州和益州之地,又是天子皇叔,必然支持。东吴此时在战略上也被荆州锁住。荆州和益州之兵夹击曹魏,必定中兴汉室江山。

其他网友回答

如果荆州不失,北伐即使不能成功,蜀汉也能强盛很多。北伐成功有两个要素,第一个要素是,就是《隆中对》说的,待天下有变,便可两路北伐。其中一路是从荆州出发,攻打宛洛。但是,此时的荆州北部襄樊,南阳,南乡,江夏北部都在曹操手里,江夏郡南部,长沙郡,桂阳郡在孙权手里。因此,北伐第二个要素就是,保护好荆州,才不被孙权掣肘了,导致兵败。所以,荆州地盘是关羽北伐的支撑点,十分重要。因此,荆州如果不失,只有两种情况,这两种情况的差异会影响到北伐深入程度和战果,而且都和孙权阵营有关。

第一种情况,孙权依然和蜀汉保持联盟关系,没有偷袭荆州。这种情况符合诸葛亮修正《隆中对》,要求关羽结好孙权,北拒曹魏的方针。关羽北伐,只要拿下襄樊的第一阶段的战略目标,曹魏可能就真迁都了。即使曹魏不迁都,日后刘备和关羽从关中,襄樊两路北伐,上庸刘封可做第三路或者策应两路,孙权如果也趁机北上,曹魏黄河以南的地盘根基将被严重冲击,最终还是要退到黄河以北。而且,关羽北伐时,南阳宛城,南乡都发生叛乱,许昌附近也有盗贼响应。所以,完成这第二阶段的战略目标,北伐就成功了一半以上,甚至为再以后的统一天下,打下基础。

但是,诸葛亮走后,关羽身边缺乏一个有效的辅助者,而且最好是荆州人士,熟悉荆州状况,与东吴开展外交,巩固关系。要命的是,东吴的“亲蜀派”鲁肃又去世了,诸葛瑾影响力有限。孙权,吕蒙谋求淮南,又遭遇重大的挫折,孙权差点被抓。再加上图谋平原地带徐州之地,吕蒙自己也没有自信守住,只好把目光投向荆州,建立一个整体的长江天堑的防务。所以,孙权才不断的催讨荆州。因此,第一种最理想的情况,不大可能发生的。那么,还有第二种情况,可以看作是第一种情况的修正版。

第二种情况就是,孙权依然会偷袭荆州,问题在于关羽中了吕蒙的计,抽走荆州的后备力量到了北伐前线。糜芳和傅士人也所用非人,特别是糜芳早就和孙权暗合《三国志.吕蒙传》。所以,公安和江陵才会被顺利拿下。否则,以江陵的城防,当年周瑜,甘宁,凌统等东吴名将加上刘备,关羽,张飞的帮助下,围攻了曹仁一年,周瑜受伤才拿下江陵。可见,如果江陵有赵云或者魏延,甚至刘封,其中一人为大将镇守,吕蒙和陆逊短时间内也未必拿下江陵。只要江陵没有丢失,关羽可以从容撤军,甚至保有襄阳的战果。因为,水淹七军时,荆州刺史胡修投降,襄阳太守吕常不久病逝,襄阳成了空城,才一度被后来的孙权占领。而且,此时的曹魏惊魂未定,事实上也没有追击关羽。

只要关羽能顺利撤军江陵,辅佐兵士也不失,就有了对抗孙权的资本和外交的余地。所以,这一种情况,虽然影响了北伐的深入,但是却保留了荆州之地和北伐的火种。即使曹魏的南阳,中原一带统治日益稳定,却还有曹操和曹丕交接权力的北伐时机,还有其他曹魏和西晋发生大事的时机等等。所以,蜀汉北伐成功的希望,依然存在。

其他网友回答

关羽大意失荆州,导致蜀国发生一连串的反应,张飞被杀,刘备夷陵惨败,直接让蜀国面临崩溃之边缘。这一切的导火锁都是荆州丢失所致。如果关羽没有失掉荆州,那关羽也不会死,后面的所有惨剧也就避免了。

荆州尚在,刘备会依然按照隆中战略部署自己的作战计划。他首先应该做的是休养生息,治理好益州之地,与南方少数民族处理好关系,巩固东面与孙权的联盟,然后等待有利时机,与关羽、孙权三路出击,灭掉魏国,平分天下。

这项计划无论对东吴还是蜀国都是非常有利的,应该不会出现背盟之事,而且成功的机率也非常之大。至于二分天下之后,两国如何相处,那是以后的事情了,想必又是一场大战,直到天下统一。

刘备活着,诸葛亮也就没有北伐的机会了,只能老老实实的和汉之萧何一样,做为蜀国的丞相,好好治理益州之地,给刘备提供强有力的后援,足粮足兵以供应前线。其实刘备的用人是极对的,以诸葛亮之才,治国才是他的强项,至于打仗,刘备是信不过他的。

刘备会率领张飞,赵云、魏延、王平、黄权、李严等老将,还有新成长起来的冯习、张南等新秀一起出兵北伐。子午谷奇谋估计刘备会采纳,即使不成功也没什么,刘备率主力攻打凉州,以他的实力拿下凉州应该不成问题。

刘备绝不会犯诸葛亮那样的错误,让马谡去守街亭,而是用最有实力的人去守,如张飞,李严、黄权,魏延等 。至于关羽那一路,没有了东吴的背盟,即使拿不下襄樊 ,也必会吸引曹操一部分主力,给刘备的西路军与孙权的东路军减轻负担。

如果这样的话,曹魏还真就危险了,三路攻击之下,任何一路得手,都会让魏国大乱,一些旧势力会起兵反曹,如此更会加重曹魏的灭亡。孙刘很有可能一举灭掉魏国,平分天下。

其他网友回答

如果荆州还在蜀国手中,天下的格局会有极大的变化,诸葛亮也不用执着于北伐。

这个问题需要分三个方面来看:

关羽丢失荆州是不是因为大意?

荆州在蜀汉中有什么地位。

诸葛亮为什么一定要北伐。

了解了这三个关键性问题,就能知道,蜀国丢失了荆州的影响有多大。

第一,关羽为何丢掉荆州?和魏蜀吴三方都有关系

先说蜀国。

关羽丢掉荆州是在公元219年,他出兵攻打赤壁战后被曹操占据的襄阳、樊城一带,因为后方空虚,被孙权钻了空子,然后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最终被东吴擒杀。

那么就有一个疑问,关羽为什么不选择据守这块战略重地,反而要主动对曹操发起进攻呢?

从时间上来看,蜀国这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关乎生死存亡的“汉中之战”。这一战也是刘备与曹操的最后一战,爆发于公元217年,结束于公元219年。结果是刘备以惨胜的代价夺得了汉中之地。

汉中这个地方是蜀国门户,如果不能收回,益州随时都会被曹操的军队攻入腹地,蜀汉政权将时刻处于防范之中,永无安宁之日。

所以,《三国志·杨洪传》里讲:

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

从时间上来推断,关羽在荆州对曹操的攻伐,实际上是对汉中之战的配合,让曹操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困局,牵扯了曹操一部分兵力。在这种情况下,刘备仍然是“惨胜”,可见关羽的这次用兵是有很大价值的。

然而,关羽的这次用兵牵动了荆州的布防,被孙权看到了机会,这才丢掉了荆州。

但是话又说回来,荆州丢失,蜀汉尚且可以偏安,但汉中如果没有收回来,蜀汉便很难立国。一个是远忧,一个是近祸,怎么选择就不难决定了。

这就是一次以荆州存失为赌注的局,如果东吴没有抓住这个机会,蜀汉就大赚特赚。遗憾的是,这一次蜀汉赌输了。

再说吴国。

很多人感觉是关羽对孙权的傲慢才导致了荆州的丢失,比如“虎女焉能嫁与犬子”的言论等等。但是如果了解当时的形式,就知道东吴是一定要夺回荆州的,不论关羽是何种态度。

江东地区,也就是后世的江南,如今的江苏、浙江以南的东南地区,这个地方有很多朝代建国,南京也有六朝古都的美誉。但是,明朝最初立都南京,不过三代,燕王叛乱,迁都北方;历史上晋、宋、明三次南渡,更是无一北还。

历史不止一次地证明了,偏安东南只能慢性死亡,没有统一天下的希望。长江天险足以自保,但也锁死了江东的出路。东吴如果想要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将势力发展到长江对岸去,也就是荆州地区。

这种观念是当时东吴最重要的战略,早已确立下来。

《三国志·鲁肃传》记载了鲁肃对孙权的战略规划:

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鲁肃建议孙权在保持江东势力的基础上,形成“三分天下”的格局,然后攻取荆州,占据益州,与曹操二分天下。

这一段对话发生在公元200年,比诸葛亮提出“隆中对”还要早了最少7年。

所以,不论是为了统一天下还是为了自保,东吴都是必须要夺取荆州的,这与关羽到底是什么态度没有太大关系。

最后说一说魏国。

魏国对荆州并不是很看重,这与曹操的战略谋划有关。诸葛亮、鲁肃提出的“三分天下”只是针对各自势力而言,对曹操来说,杀袁术、灭袁绍、擒吕布、破西凉,占据正统地位只需要将割据的势力一一剿灭就可以了。

但是,对于益州这个地方,曹操早有打算。

这个地方三国中期无大战,天府之国物产极丰,刘璋暗弱不能成事,一块肥肉随时可吞,所以曹操不惜多次攻夺汉中这块地盘,然后就“得陇望蜀”,只是静静地看着而已,并没有采取过多的军事行动。

从曹操进军路线来看,他想先剿灭荆州刘表、刘备和江东孙权两股势力,最后再一举夺下益州,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但不成想,赤壁之战最终失败,这一战略构想没有完成。

而随着刘备进取益州之后,曹操之前在汉中的布局就有了非常重大的作用,逼迫刘备不得不强行攻取汉中,为清除荆州的蜀汉势力创造了机会。

所以,即使汉中之战曹操失败了,但最终的战果也能接受,吴魏联手将荆州收入囊中,蜀国自此也缺少了统一天下的资本。

为何荆州丢失,蜀国就没有了统一天下的实力呢?这要从荆州在诸葛亮早年定下的策略里占据什么地位说起。

第二、荆州曾经是蜀汉统一天下的主战场

在“隆中对”里,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了三步走战略:联吴抗曹、横跨荆益、静观时变。

这三条策略施行了前两条,让一穷二白的刘备成为了割据一方的枭雄,而荆州就是蜀汉崛起的起点。

刚才说到鲁肃对孙权的建议,除此之外,甘宁也向孙权提出了类似的建议。当时偏安的势力对荆州和益州的联合达成了一种共识,统一天下的策略非此不可。

通过这次刘备与曹操的直接抗衡也能看出来这种联合的威力:

汉中之战,曹操折损名将夏侯渊;

襄樊之战,曹操折损名将于禁、庞德。

两线作战的威力可见一斑。

诸葛亮在“隆中对”里如此描述蜀汉的战略: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虽然这只是北伐的路线,但应该想到,荆州作为四战之地,除了北伐曹操以外,同样可以东征孙权。只不过考虑到当时刘备兵败,需要孙刘联盟的支撑,才只举了如何北伐的路线而已。

益州本身就有蜀道难的险隘,几乎无后顾之忧,通过长江水道,两川的兵马、器械、粮草等等军需都可以源源不断地输入荆州,不用考虑是否会出现兵力空虚的问题。而一支北出秦川的军队,北伐时可以让曹魏陷入两线作战,东征时也可以牵制住曹魏不能救援东吴。

这种战略的妙处就在于,虽然是三足鼎立的局面,但蜀汉用兵主力基本上都能形成一对一的战局。

这样的蜀汉,让曹魏和孙吴都感到压力,所以曹操会在两线失利的时候联合敌国孙吴,而孙吴也会在这个时候悍然撕毁孙刘联盟,联手曹魏一举将蜀汉从荆州清除。

第三,诸葛亮的北伐实属无奈

可以想见,如果荆州不丢失,那么蜀国根据“隆中对”所提出的战略规划,只需要一支军队陈兵蜀魏西北边界,主力部队进行北伐或东征。但是,荆州丢失,益州最重要的出口被封死,只剩下了一条北伐的道路。

但是,蜀汉最为致命的问题不在于能否统一天下,而在于能否自保。

荆州丢失之后,蜀汉只能偏安两川,和刘璋镇守下的益州面对了相同的境况。因为易守难攻的地形以及吴魏两国的互相牵扯,外部的威胁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那么,不可避免地就出现了内部势力的倾轧。

刘璋时代,麾下势力就内斗不修,甚至出现了勾结外敌卖主献地的情况。刘备等人入川之后,面临的情况比刘璋要严重得多。

当时益州出现了三股势力:

刘备的原班人马,如关羽、张飞、赵云等人;

刘备在荆州招募的人才,如诸葛亮、“马氏五常”等人;

原益州官属,如李严、法正等人。

这三股势力之间争权夺利,内斗不休,诸葛亮所说的“益州疲弊”正是因此而来。

比如:

益州势力李严作为蜀国副丞相,多次要求和诸葛亮一样开府治事,但都被诸葛亮驳回;

马谡失街亭,同属荆州势力的诸葛亮不得不将其斩杀,以示公正;

李严在诸葛亮北伐之际,延误粮草运输,反而诬陷诸葛亮,终被废斥,但诸葛亮又重用了李严的儿子,以此来安抚益州势力;

诸葛亮死后,益州势力李邈立刻上书刘禅,陈述诸葛亮“图谋不轨”的重罪,但被刘禅下狱处死。

这一类的事迹层出不穷,蜀国祥和之下是暗流汹涌。

在这一背景下,独揽大权11年的诸葛亮共进行了五次北伐,平均两年一次,除去两军交战以及行军时间,几乎是部队刚刚回国略作修整便再次开赴战场。

从这里可以明显感觉到,“恢复汉室”根本就不是北伐的主要目的,否则就应该做好充足准备持续作战。北伐的举措更像是诸葛亮主动树立外敌,以此来转移国内的矛盾。用外来势力压迫下的危机感,将内部四分五裂的蜀汉拧成一股势力,避免内耗。

从这一点上来说,诸葛亮的北伐根本就没有成功的希望。

总而言之,如果荆州不丢失,诸葛亮早期定下的战略规划就有执行下去的可能,也不用采取北伐这一无奈举措,从形式来看,蜀汉统一天下的机会要比吴魏都大得多。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