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如何理解老子《道德经》中的“大方无隅,大音希声”?
优质回答:
大方无隅,
大音希声,
译:大得没有边的东西反而找不到棱角
最大的天籁之音反而就象没有声音
其他网友回答
《老子·四十一章》有一段话说: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在这一段话中,老子从多个角度、多种方式来描述“道”的特性和表现,主要是强调“道”是无名无状的,靠人的通常感知是无法认知的,强调“道”具有超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因而,老子也常常用“无”“大”等概念来描述“道”。
比如,《道德经·二十五章》便是以“大”来形容“道”,老子说: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容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在老子看来,这先天混成、独行不改、成天地之母的“道”有一个根本特点便是可以勉强形容为“大”。即,“道”是深厚博大、无边无际的,这是一种“有容乃大”的特点,能容纳一切、涵盖万物、融合一切事物。所以,无限包容性是“道”的本质特征;此外,“道”之所以被形容为“大”,是因为它有其“逝”的特点,这“逝”就是一种流行,一种运动,一种渐行渐远、不断地返本复初的过程,所以,它是生生不息、充满生机,能无限扩展的过程。“道”具有这样的运动、过程,所以,它才被形容为“大”。
可见,老子以“大”来形容“道”,是在描述“道”的本体论特征,它不但具有无限性、超越性、无可感知性特征,而且,它还是一个展开的、无限的,不断实现而又永无止境的过程。
而只有根据老子对“道”的本体论阐述的这一理论前提下来理解老子所说的“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直若屈”“大巧若拙”(见第四十一章、四十五章)的论述,才能弄清楚老子此类论题的深刻含义。
再如,《道德经·第一章》曰: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说的是:能以语言来表达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能用语言称呼的名,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无,用以描述天地的开端,有,用以描述万物的根源。所以,常以“无”来观照天地奥妙;常从“有”中寻找万物踪迹。有和无,只乃是同源不同名而已。有和无都是幽昧深远的,它们是一切变化奥妙之门道。
在老子看来,道是“无”与“有”的统一体,作为“天地之始”,道是“无”,即具有无规定性、无限性;而作为“万物之母”,道又是“有”,即有了规定性、差别性和界限性。以“无”来把握,是为了观照道之奥妙本性;而以“有”来把握,是为了观照道的边界、端倪。因而,“无”是体现道的无规定性、无限性的特征,观照其奥妙,而有是体现道的有规定性、有限性的特征,是关照其端倪,“妙”和“徼”都属于道,故“同谓之玄”,但是,“玄”更偏重于描述道的无限性,与“妙”更为接近,道乃是玄之又玄的。
在这里,“无”是描绘道的观照效果,是一种“妙”,只能观照、体悟,是感官所不能感觉到的,因为道之“妙”所表现的是非形而下之物,而是形而上之神妙;不是具体有限的物象,而是根源性和本质性的本体,犹如所谓“象外之妙”“妙不可言”。对于“妙”的体悟,靠心灵去意会,所以,对于感觉器官来说,它是“无”,只有借助于“众妙之门”,方能悟道。
总之,要理解老子所说的“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只有借助于老子对道的本体论阐释,借助于老子的“大”“无”等概念,才能了解其真正的含义。
其他网友回答
天园地方,大方有隅吗?无隅不是暗说地球是园的吗?看内容是古人对地方存下来的争议信息。广大音希声,霹雳响雷听不到其它小的声音吧?无杂音之意,再者说大音不是大声,大人物说句话要比所有杂人说的算数,可用虎啸百鸟惊,鸦鹊无声形容。镇压也。无偶无杂音,无杂念。入清静的状态。
其他网友回答
大方无隅,意思是最方正的东西却没有棱角;大音希声,意思是最大的乐音,听起来却并无声响。
要了解“大方无隅,大音希声”的深意,必须结合老子《道德经》四十一章全文来对照,全文是:“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整个四十一章的意思是说:“上士听了道,会努力去践行;中士听了道,会将信将疑;而下士听了道,往往会哈哈大笑。当然,不被人家嘲笑,那就不叫道了。所以,先哲说得好,光明的道像是昏暗,前进的道像是后退,平坦的道像是崎岖,高尚的德像是低下的谷地,纯洁的心灵像是含有污垢,广大的德像是不足,刚健的德像是怯懦,纯真像是被污染,最方正的却没棱角,最昂贵的器物总是最后完成,最大的乐音却像无声,最大的形象反而不见踪迹,道隐匿而没有名称。但只有道,才能推动万物并使之完成。
老子在这段近乎梦呓的话语中,道出了道的深邃,揭示出道的本质。
道是隐匿难见的,道呈现出来的,是一种非常异样的特点,以至于普通人根本无法理解和领会,更是看不见,摸不着。
道是深邃的,内敛的,深藏的。道所表现出来的,不是外露的显现,更不是自我的炫耀,而是返照的,从事物的发展中折射出来的,寻常人根本无所觉察。道之“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则更说明道的不可显现,不会以任何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形式出现。
放之于芸芸众生,也不乏这样深懂其妙、深悟其道的人。这种人往往很普通,很平凡,普通得你与之擦肩而过几乎不会注意,平凡到你甚至与他有交道,却丝毫不会感觉到。成就越大的人,往往你感觉不到他的成就,因为他执著于事业,埋头于自己的专注,这样的人,从你身边走过,你很难感觉到他的伟大。
打个比方,倘若不是现代媒体的发达,不断的报道宣传,像袁隆平,如果没有这些宣传,他从你身边走过,一看就是一介农民,而且是非常普通、非常朴素的一个农民,你绝对不会意识到,在你身边走过的,是一位解决了几亿人吃饭问题的“杂交水稻之父”。
然而,若干年后,袁隆平的名气将是远超历史上的李冰、郑国,贡献可比肩蔡伦,如果与传说人物相比,他可直追炎帝神龙氏。但其貌不扬的袁隆平,却非常低调谦和,可谓大音希声。成就越大的人,往往越能穿透悠远;气度越大的人,往往越包容万物。
其他网友回答
“大方无隅,大音希声”一语来源于《老子》第四十一章,原文是“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所以“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只是摘了其中的两个词语,并不是一个连贯的句子。译作:“最方正的没有棱角,最大的形象是没有形象。“
在我们常识看来,方正就是方正,最大的形象就是可以看到的实实在在的最大形象。为什么会是“最方正的没有棱角,最大的形象是没有形象。”呢?其实《老子》在此处列举了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五种现象来说明道的无为境界。
而老子对“道”的理解不能按照我们的常规来理解,道是反常的,正所谓“反者道之动”。
“反者道之动”中国先秦哲学家老子的辩证法命题。通行本《老子》第四十章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意思是说,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
这句话蕴含着很多生活智慧,它告诫我们要无为,不要瞎用力、盲用力,要守住道的根本,顺其自然,得失莫挂于心。最后用陶渊明的一首诗结尾:
陶渊明《形影神·神释》:
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