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经济发展(1921到1928年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阶段特征)

网友提问:

1912到1928年,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优质回答: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全国。这一段时期,表面上是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号令全国,实际上军阀林立。北洋军阀留下的班底统治全国。

袁世凯是北洋军阀的龙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群龙无首,谁也不服谁,所以这个时期各派系名义人服从中央,实际上划省而治,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其中最著名的,是皖系、直系、奉系三大派系。皖系段祺瑞、徐树铮、靳云鹏、段芝贵、傅良佐、倪嗣冲控制皖、浙、闽、鲁、陕等省,亲日本;直系冯国璋、曹锟、吴佩孚、孙传芳控制苏、赣、鄂、直隶等省,并英美;奉系张作霖、张学良父子探制东北三省,与日本人若即若离;除这三大系之外,还有晋系阎锡山控制山西,清遗老张勋定武军占据徐州,滇系唐继尧占云南,桂系陆荣廷占广西。因为军阀林立,中央财政不能控制地方财政,各地军阀划地而治。因此各地的经济发展并不均衡。民族资本主义在此时得到较快发展,为之后的“黄金十年”奠定了基础。

此时民国中央在农业方面,出台了《植棉制糖牧羊奖励条例》、《森林法》、《造林奖励条例》等农商激励政策法规,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发展。在工矿业方面,企业数量大幅增加,1928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比1912年增长了近6倍;此段时间,中国的金融业也得到较快发展,仅1915至1921年,全国新设银行达124家之多。

春秋史社,专注于中国历史、文化研究,喜欢历史的小伙伴请关注“春秋史社”,有问题欢迎留言。

其他网友回答

所谓北洋时代是1912年袁世凯成为大总统到1928年东北张学良改旗易帜,这16年间,中国军阀混战,政权屡遭更迭,因此北洋政府历来以黑暗的统治著称于世,不过近些年来,有些学者对此提出了另一种说法,北洋大时代,用一系列经济数据称那个时代为北洋大时代,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北洋时期中国经济既不强盛,亦非繁荣。

(北洋形势图)

1.民族资本确实得到发展

说到经济,1912~1920年,经济年均增长16.5%,1912~1921年经济增长率为11.7%,这样的经济数据放到今天绝对称得上高增长。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增长缓慢,民国资本一枝独秀速度为年均13.8%。

(北洋工业)

2.财政堪忧

经济发展是一回事,老百姓的收入又是另一回事。这些财富用在哪里了,用在战争消耗上面了,用在武器采购上面了,经济发展但是财政步履维艰,杯水车薪,只能举债度日。据统计,1912~1926年间,北洋政府举借外债达6.14亿元,没有一年不借外债,旧债未清,新债又举,靠借钱度日的国家怎么称得上黄金时代。

(财政亏空)

3.人民生活贫苦如旧

如羊毛出在羊身上,连年混战的局面,终归老百姓买单,难怪有民谚袁世凯不如光绪爷,民国不如大清。为了赔款、新政等,各种税负都有老百姓承担,名目繁多,如如江苏省有105种,浙江省有74种,在经济发达的省份都尚且如此,何况其它省份呢,有的军阀早在1926年,就已经预征税赋到1957年。

(北洋军)

这样的时代称得上大时代吗,显然不能,经济发展与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没有必然关系。

特邀嘉宾:一枚蜻蜓(第30篇)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其他网友回答

1912年到1928年,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中国经济发展不怎么样!所谓的“白银时代”、所谓的经济增长10%以上都是“割裂”“孤立”数字。

(1)辩证看待“少数人”的发展与绝大多数人的哭泣与横尸街头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人口绝大部分都是穷人的天下。那一时期,中国人口以“农业为主”,工商业发展确实从数字上发展比较好,然而,以此为基础的获益人口是多少呢?同理,你每年的工业部门增长、商业部门增长的实际跨越又有多少呢?

要知道北洋军阀时期的工业,包括煤铁这些起始级别就很低,你即使增长100%,也不如英美日德增长1%的绝对值多。我们的增长纯粹是数量的增长、低水平的增长,是因为我们的基础就是0或1,这种增长在较为和平下的发展自然比较快。但却无法改变我国的现状:

大量农业人口、大量基础加工制造工人和初级产品工人;商业则主要是买卖东西。北洋政府时期基本是从“饿死”走向“饿不死”状态。

(2)北洋政府时期的内战太多,造成中国经济发展时断时续,受军事影响过大

不完全统计,仅从1912年到1922年,共发生了139次战争。1914年4月全国陆军人数45.7万、1918年85万人、1919年138万人、1923年162万。请一定要注意:这只是各省的实际统治者们向北洋政府汇报的人数或北洋政府通过情报收集的人数,实际人数比这个多得多。

每年仅仅是从北洋政府的财政花出去的军费1918年就是2亿300万元、1927年高达7亿元。军费所占比重1912年为34%、1919年为42%、1923年为64%。

每个省的军费占各省的支出比重有多大?1922年四川占88%、河南1923年占84%、山西1923年占80%、湖北1923年占94%、江西1925年占78%。湖南更狠,整个财政收入100%都不够,只好举公债、外债维持。

同时,关税也不能自主。

在这种情况下,请问北洋政府如何发展其他行业?因此,北洋政府是“弱势”政府,对许多方面都是“自主”发展。但你发展好了,为了军费各地军阀就会跟你要钱。

总体上看,北洋军阀政府时期,因为无法控制整个中国,因此,对工商业者、高级知识分子的统治相对较弱,由此,工商业发展、文化环境较为宽松,但工商业发展却受到更多地盘剥,其发展并非宣传、影视剧中展现得那么美好。

当一两个人在咖啡厅内享受着“白银时代”甚至“黄金时代”的时候,咖啡厅外则是成百上千的穷人在为“生存”而努力。不要以为,你穿越的话就会穿越到“咖啡厅里”,你更多的情况是在“厅”外。

其他网友回答

1912年到1928年,也就是推翻清政府的十六年间,当时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是非常不均匀的,简单来说各地军阀之间发展不平衡,每个地区发展不平衡。原本就是富庶之地的地区,少了清政府的限制和剥削,所以短时间内经济便是迅猛发展。前十年间当时经济的增速是16%,个别年还出现了20%以上的增长。

但是这种经济增长不值炫耀,因为没有改变贫穷的面貌,只不过由于土地的重新分配,使得农民日子好过一点罢了。当时各地军阀割据,为了发展自己地盘的经济,甚至违背道德去种植大烟。还有就是当时税收大部分是被用来买军火,当时产业也基本是没有发展起来,因为军阀的横征暴敛,加上帝国主义的资本入侵。

而1928年之后,也就是北伐结束之后,当时南方基本上归国民党统辖,尤其是江浙一带。当时才渐渐出现了一些产业,像当时的纺织业和面粉加工产业,这两个产业是真正立住了脚的,当时民国政府也是非常支持这些产业的发展。不过这个时候真正唱主角的还是那些买办阶级,也就是一些洋人在华投资建设的工厂。

当时的列强意识到中国市场的变化,于是故意找一些代理人,由这些中国人出面建设工厂,而洋人则拥有其股份。也就是披着国货外衣的列强产业,依靠这种产业大肆敛财。但是当时国民政府对于这种行为是支持的,因为急需税收来支持自己的军事斗争。可以说市场绝对是“攘外必先安内”,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就难以在同他国的竞争中优胜。

其他网友回答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到什么程度?由于没有做过具体研究,只能谈谈老家过去的故事。这些都是父辈祖辈们亲口告诉我的,真实性绝对没问题。

我的老家,地处长三角腹地,自古就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的美称,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就讲三个真实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城里。城里北大街是本地的金融街,有古老的钱庄和当铺,也有新式的银行。有一年,皖系军阀和浙江军阀卢永祥开战,卢永祥战败,退向上海。皖系军阀追入浙江境内,老家金融街被洗劫一空、焚之一炬。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小镇。如同诸多的江南水乡古镇,小镇当年是周边的商业和手工业集聚地,只要拜了码头,张三李四都能做点小生意。当地有个风俗习惯,买米只买当天的米。一次买半个月米,那是大户人家。

第三个故事,发生在农村。有个亲戚长辈,家有五十多亩水田,在人多地少,以自耕农为主的江南被光荣地评为了富农,陪着村里唯一的地主挨了无数的批斗。后来问他怕不怕,他说不怕,小时候强盗抢才怕。盗亦有道,不走正门,专门墙上打洞。最多一次,打了三十七个大洞。

故事讲完了。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