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军师到底是谁杀的(曹操的军师到底是谁演的)

网友提问:

曹操的军师到底是谁?

优质回答:

何谓军师?

军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军师是指出谋划策的人,狭义是指专门针对军事的参谋人才,有“军师”这个头衔的职务的人恐怕要少很多。军师这个职务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在东汉、三国、晋朝时期设置的官职,基本上都是三公的幕僚,负责参谋军事,官职也不高,是五品官。曹操设置了军师祭酒、前军师、左军师、右军师、中军师,其中中军师的官职最高,除了参谋职责外,并负责刑狱工作,类似现在军队的总参谋长。刘备更能独创,他先后封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后为军师将军,这就不单单是参谋的事情了,还能掌控军队。(曹操像)

曹操的谋士很多,都可以称为军师,在前期设置了军师祭酒,成为丞相后,在丞相府设置了前、左、右、中四个军师职务(每个职务都是一人),那么给了那些人“军师”职务呐?

军师祭酒。

1.军师祭酒的意思。祭酒是古代饮酒祭祀时的长者或者位尊者。军师祭酒顾名思义就是首席参谋的意思了。在后世典籍中,主要是晋朝了,为了避讳司马师的名字,军师祭酒被改成“军祭酒”,有关三国时期的史书(晋朝以后编修的)上记载的军祭酒,在曹操时期就是军师祭酒。

2.曹操时期担任军师祭酒的人有五个人。

第一个,郭嘉。郭嘉是荀彧介绍的,曹操创了一个官职“军师祭酒”给他,主要是为了笼络他。郭嘉也不负首席参谋的职务,屡次贡献奇谋,帮助曹操获得了多次胜利。曹操和郭嘉二人相知,经常坐同一辆车出入,因为郭嘉年轻,曹操欲将子孙的事情托付给郭嘉,不过可惜的是郭嘉在207年征讨乌桓的路上去世了。军师祭酒这一职务郭嘉做了十年。(郭嘉像)

第二个,董昭。董昭207年跟随曹操征讨乌桓,郭嘉死后被任命为司空军师祭酒。主要功绩是诱降袁绍的庶子投降曹操。他曾经上表建议改制,为曹操将来做魏王打下了基础。他很快高升,不再担任此项职务。

第三个,袁涣。他曾经担任谏议大夫,被纳入曹操丞相府为军师祭酒。主要功绩是吕布、袁绍被消灭后的地方安定工作,做的不错,不过他也是病秧子,死的早。

第四个,杜袭。主要功绩是带领50人抵御刘表万人进攻,得以安全撤退。后调到和刘备对抗的前线任军师。

第五个,王朗。他被孙权击败,后被曹操招揽,任职谏议大夫。213年被任命为军祭酒,治理刑狱很有一套。不担任这个职务后一路高升,在魏朝位列三公。

这个职务成了曹操培训高官的磨刀石了。

中军师

中军师这个职务类似于参谋总长或者总参谋长,权利不小,目前查到曹操时期有两个人担任此职务。

1.华歆。华歆原来在孙权处,被曹操硬要来的。曹操征讨孙权时,奏请汉献帝任命华歆为军师。他这个军师是曹操的中军师级别,甚至还要高。曹丕继位时,华歆主持的禅让仪式,以后位列三公。(华歆像)

2.荀攸。荀攸被称为曹操的“谋主”,比较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在平定袁绍后人时居功至伟。207年,曹操让他转任中军师,不过不经常跟随曹操征战,主要是为曹操稳固大后方。214年,病死在征讨孙权的路上。(荀攸像)

前军师

钟繇。三国时期著名的书法家和政治家。曹操开始重用他时担任了司隶校尉一职,镇守关中。后来因为功劳升迁为前军师。为魏国建立后的第一任丞相,带兵灭蜀国主将之一的钟会就是他的儿子。(钟繇像)

左军师

凉茂,他曾经担任泰山太守,魏郡太守等职务,在每一任上都有政绩,后累官升任左军师,太子太傅。他是曹丕的老师,不过在曹操去世前他也应该去世了,没有他的记载了。

右军师

毛玠,很早就追随曹操,官职做到了尚书仆射,主要负责选拔人才,清正廉洁。曾经担任右军师,216年因为和曹操搞翻了,自己病死了。(毛玠形象图)

曹操的军事职务的设立,一方面为了军事作战谋划,有时军师也做战争的善后工作,到后来其实就是曹操考察人员,提拔人员的磨练地,为自己的后代篡权铺路了。

我找的这些不一定全,请指教。

其他网友回答

五大谋臣:1荀彧,曹操首席谋士,前期政绩多出于此人之手,被称为“吾之子房”

2郭嘉,曹操最为器重的谋士外号“鬼才”,多奇谋,对时局的判断以及对手的分析独到,被曹操视为心腹。

3荀攸,战术家,被曹操称为“谋主”。

4贾诩,外号“毒士”韬光养晦,政坛不倒翁。

5程昱,战术家。

其余重要谋士:戏志才,司马懿,刘晔,许攸,满宠,蒋济,钟繇,陈群等等。因为曹操唯才是举,所以他的谋士特别多。如果说随军出征的话,荀攸。

其他网友回答

荀攸(157年-214年),字公达,颍川颍阴人,东汉大臣荀彧他侄。

曹操迎傀儡皇帝汉献帝入许都之后,荀攸成为曹操的军师。 许攸多次出谋划策,也对的住自己的军事职务。

曹操攻打吕布时荀攸劝阻了曹操退兵,并献出水淹下邳城,虽说活捉了吕布,但也没少祸害了百姓。

官渡之战的时候,荀攸献计声东击西,斩杀了颜良和文丑,不过演义上写的是关二爷做到的。

徐晃放火烧袁绍的粮草,也是荀攸的主意,当然不能排除大军事家曹操自己的主张,同时力主曹操接纳许攸的投降,演义上说许攸来时曹操连正在洗脚的盆子都踢了,光着脚迎接的许攸,真实性有待判断。

袁绍败亡死后,荀攸力排众议,主张曹操消灭袁绍那两个儿子,曹操随后统兵北上,迎接来了两个人头。

不过荀攸行事太低调了,计谋虽多却被人知道的并不多,低调奢华有内涵的人总是值得让人赞赏的。214年,荀攸在曹操伐吴路上死了,享年58岁,这个年龄也算高寿了。

荀攸被称为曹操的“谋主”,战术和策略灵活多变。生前设奇策共十二计,不过大都不详,无奈他又不记日记,曹操也不把他们的对话公布出来,不得不说是中国军事策略的一大遗憾。

据说他的好朋友钟繇知道知道荀攸的所有计谋,不过钟繇整理未全就去世了,也没有传下来,这老头比荀攸多活了将近二十年,竟然还没有写完,难道只知道练书法了?实在让人怀疑啊,他的儿子最后进西川要造反,我猜应该掌握了相当多的军事策略吧,只是不知道其中有没有荀攸大军师的?

其他网友回答

曹操知人善任,多谋善断,手下没有像卧龙凤雏名气那般大的谋士。但他总能果断准确的选择最佳方案,这就是曹操的过人之处,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就是袁绍,多谋寡断,手下虽谋士猛将如云,却终败于孟德之手。

*说到曹操最著名的军事,莫过于郭嘉郭奉孝。曹操对他十分的倚重和信任,当初与郭嘉初遇,谈论一番天下事,即言道:“使孤能成大事者,必此人也! ” 而郭嘉离开后,也欣喜的说道:“曹操才是我要寻找的主公啊!”可见两人惺惺相惜,知音共鸣。

郭嘉可说是曹操从弱到强的第一功臣。曹操新败于张绣后,被当时的第一土豪袁绍写信羞辱,曹操是又气又怕,担心自己不是袁绍的对手,郭嘉上言“公有十胜,绍有十败”,非常客观的分析了曹袁两家的优劣对比,更加坚定了曹操的信心,拟订了长期战略目标,自此郭嘉也确立了在曹操阵营“第一谋士”的地位。

198年,刘备遭到吕布袭击,不得已投靠曹操。谋士程昱建议杀之以绝后患,而郭嘉劝阻此事万万不可,杀掉刘备会有“杀贤”之名,危害到曹公在四海的声望,会使得天下英才望曹而逃。曹操认为很有道理,却并未采纳郭嘉软禁刘备的方案,以至后来刘备成了气候,天下三分有其一。

200年时,曹操欲发兵刚刚占据徐州的刘备,又担心袁绍趁虚偷袭许都。而郭嘉见解甚深:“袁绍其人优柔寡断,而刘备立足未稳,正好一举拿下徐州,解除腹背受敌的威胁。”正如郭嘉的预料,直到攻取徐州,袁绍那方还没做出反应。可见郭嘉其人,深谙各方心理,神机妙算,以巧致胜。

最关键的一役是官渡之战中,这是曹操与北方最强大的对手袁绍之间的决战。曹军正与劣势兵力与袁绍军相持期间,江东孙策准备偷袭曹军老巢许都。曹操当时本就劣势,哪里有多余兵力前去增防许都,正感彷徨之时,郭嘉献计:“孙策虽然兵多将广,但其刚刚平定江东,得罪了很多人,自己又轻率不加防备,必会死于刺客之手。”曹操一听,大为宽心,之后孙策果然被许贡门客射杀。此事太过巧合,十分神奇,但郭嘉的神机妙算实在不是浪得虚名。

日后郭嘉又出妙策,助曹操平定北方的乌桓,消灭了袁绍残余力量,彻底稳定了大后方,统一整个黄河流域以北的广大地区。

郭嘉是曹操如云谋士之中,最为了解曹操的。两人君臣相知,关系亲密。 而曹操也极为器重和信任郭嘉,对年轻的郭嘉寄予无限厚望,甚至还有在身后将军国大事托付给郭嘉的打算,可惜天妒英才,郭嘉因病于37岁去世。

试想如郭嘉得享常人之寿,能担负起曹操之后的曹魏天下,也许就没司马懿什么事了。

其他网友回答

三国演义上,相对于刘备的军师是诸葛亮,曹操军师似乎没有那么清晰明了,或说,曹操的军事组织并没有拜授军师一职,更多都是谋士身份形式,曹操的军事才能相比刘备和孙权,似乎更凸显了其本身。军师军师,军队军事活动的老师,这身份与军队的统帅君主有得一拼,某些意思上是与君主不相上下了,君主拜称的老师,按古代,尊师重道的观念,军师更备受礼敬待遇,这是正统的以德为主的儒学观念,军师才能上可以高于君主,但按伦理道德还要在君主的管理之下,靠的是正统的所谓天地尊亲师那一系统的伦理纲常道德来组织和维系的军事组织。

曹操则不然,以才为主德为辅,曹操重才,其本人就不合古代儒家正统的文化观念,被称为奸雄,曹操的军事才能并不比他的幕僚谋士们水平低多少,他本人及自己的功业就是一步一步靠自己的才能发展起来的。对于才人贤士能人曹操也礼贤下士,更多是有一种广纳贤言,人尽其才,但最终自己参考自己做主的模式。并没有一种心悦诚服完全听取拜服的,靠伦理道德来拉拢聚拢比自己才能高的人,因此,曹操并没有军事上的所谓军师。相对刘备言听计从于他的军事诸葛亮一人独谋胜于众人的模式,曹操的众多谋士的模式是相互间相对较宽松的能发言各言其谋的形式下,同时是基本上处于曹操的英明的参考下……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