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阅读感受(读完红楼梦你的感受是什么)

网友提问:

初读《红楼梦》后你的感受?为何它是经典?

优质回答:

初读《红楼梦》后我的感受已记不清了,那是三十二年前的事了。

我借来《红楼梦》小说,日夜不停地粗读了一遍,只大概了解了故事情节,还不能进行仔细琢磨。只记得当时读后对豪门贵族荣华时的生活很羡慕,惊叹作者写诗的能力,对宝黛的纯洁爱情很着迷,不喜欢王熙凤、薛宝钗。

不几年后,《红楼梦》电视剧开播,除87版的,好像还有戏曲版的,至今电视台已放了好多遍,我看了不下四遍,每次心都随着剧情、人物而波动,好像我就是剧中某人。

有一次,一个人看戏曲版《红楼梦》,当演到贾宝玉在家败后流落在外,镜头场景在贾家盛极和败极之间来回切换,我一下子泪如泉涌,伤心不已。盛衰变换转眼之事,做诗、猜拳行酒令、结伴游玩的男孩女孩,还有心高气傲的女婢零落殆尽,人生大起大落倒不如像贾芸、刘姥姥那样平淡安宁来得好。

《红楼梦》在我心目中是古今中外第一名著,它以贾家日常生活为主线,涉及当时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艺术、饮食、市井等各个领域,描写的人物众多却各具特色,诗词多而水平不凡,对话多但不显得累赘。可以想象作者有多么丰富的想象、多么高的才学,又如何呕心沥血才完成它。去年我买了一本《红楼梦》,准备以后再仔细读读小说,而且我选择在心静的时段品读它。

好书不厌千回读。

其他网友回答

第一次读时发现很多内容是电视里没有的。等于重新认识这部小说,好在有电视剧打底人物和情节大部分是熟悉的,所以很快读完。

初读比较粗,只对自己感兴趣的章节比较用心。抄了诗词,对美好的文字回味无穷。

至于为什么成为经典。海纳百川,红楼梦是古代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尽显中国之美。文字美、感情美、人物美、悲剧美等等。

其他网友回答

初读《红楼梦》,始于少年时。

因为神交已久,所以乍一捧书就不忍放手,废寝忘食,三天三夜,终于啃完。

少时读红楼,如“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又如“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初读红楼,会为优美的诗词打动,会为宝黛爱情修不成正果而扼腕,会为“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而怅然。

看到宝玉梦游太虚时,常愿化身福尔摩斯,仔细琢磨每首判词和曲子,试图挖掘其中深意,每当脑子灵光一现,就以为找到了什么不得了的线索,可以破解后四十回不得而知的秘密。

读到黛玉葬花时,会默默品味每句诗,“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恨不得穿越过去与林妹妹共一泣。

初读红楼,爱憎分明,喜欢的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厌恶的就是怎么做都是错。

喜欢黛玉的性灵,湘云的豪爽,探春的机敏,不喜欢宝钗的心机,袭人的阴险,“鱼眼睛”的可恶。

初读红楼,只觉眼花缭乱,如入宝山,却不知捡取什么,只知道不能放手。

年长后再读红楼,是”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更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再看红楼便有了不一样的意味。

既喜欢黛玉的随性,也逐渐理解了宝钗的理性。能看到凤姐泼辣下与各种“小三”斗的悲哀,也能看到李纨槁木死灰外表下,聚财与课子的冷静。

渐渐的,小人物也映入了我的眼帘,小人物的悲欢亦是人生。

刘姥姥可笑吗?如我们跌到她一样的境地,能否做到像她那样,既可以低到尘埃里卑微乞求,又可以痛快淋漓的笑对豪门?

贾雨村可恶吗?我们身边有多少贾雨村一样的凤凰男,从初踏进社会时的一腔热血,到后来的油腻世故,还自诩成熟?

红楼梦的意义在于它笔下的中国社会,即使过了二百年,当刘姥姥跳起广场舞,贾雨村穿上西装,袭人走进写字楼,探春入职五百强,他们还依然是原来的模样。

《红楼梦》是经典,怎么形容都不为过。

首先,人物塑造是经典。

红楼梦大大小小上上下下几百个人物,曹公叙述起来纹丝不乱,没有一个闲人,没有一处雷同。

单看主要角色,无论是宝玉这个千古第一痴人,还是黛玉的才情与美丽齐飞,凤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的泼辣和狠毒,宝钗精于世故的周到,无不生动形象,刻入骨髓。

然后,诗词文学是经典。

有人说,红楼梦诗词水平不能和李杜这些大家相比。是的,单论某一项,可能确实无法跟这个领域的顶级天才相比,但,请问哪位诗人或词人可以既可写出“杏帘在望”的清新隽永,又可以写出“问菊”的心底绝唱?既可颂出“葬花吟”之悲情,又可书“芙蓉女儿诔”之长歌?

整部书,涉及五言、七言诗、词、古体诗、歌、赋、帖,骈文、对联、联句等多种文学形式。可谓包罗万象,精彩纷呈。

谁能说“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对的不工整漂亮?或者”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写的没有风骨呢?

再有,立意高远是经典。

红楼梦的本意,不仅仅是写了一个并不圆满的爱情故事,一块石头的历劫经历,也不仅仅是写了一个家族的衰亡史。有人还读出宫闱秘闻、王朝的兴衰。

我想,无论读者眼里看到的是什么,心里如何去解读,都和中国文化密切相关。

鲁迅先生说的“经学家看到易,道学家看到淫,才子看到缠绵,革命家看到排满,流言家看到宫闱秘事”,其实也未尝不是这本书的精妙所在。

最后,红学研究是经典。

恐怕史上再无第二本书像《红楼梦》一样,会引起这么多读者的研究和解读了,而且一热就是二百多年。

红学流派众多,已独成一门学说。数不胜数的文人大咖都对其做过点评。

不说胡适,俞平伯这些近代研究大家,也不说的周汝昌、冯其庸等现代大家,单是近些年各种解说红楼梦的教授、老师就层出不穷。

你可以赞同或者不赞同他们的观点,但毫无疑问,他们对把红楼梦传播给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的确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这就是经典的红楼梦,我心中的红楼梦!

其他网友回答

初读红楼只懵懂,再读红楼春去也。

红楼原在梦中寻,假作真时真亦假。

其他网友回答

丰富的封建社会阶层体验和感受,为人物刻画唏嘘不已。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