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少年的你电影的感受(少年的你电影观后感)

网友提问:

看过《少年的你》这部电影,做为父母的你有何感想?

优质回答:

“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总有人仰望星空。”国产爆款《少年的你》票房破6亿了。

迟到了3个多月,忽然上档,忽然就火了。这是一部看着疼痛而又敏感的青春片。

在我看来,与其说是青春片,不如说是拍给父母们看的“家庭教育警示片”。

从易烊千玺饰演的小北,到周冬雨饰演的陈念,再到新人周也饰演的魏莱,他们每个少年,都有着逃不脱的青春之殇。

如若不是原生家庭的影响,如若不是父母对他们的“抛弃”,这“殇”,一定不会来得那么残忍,那么血淋淋。

01

小北:我就是个弃儿,从没人问我疼不疼

毫无疑问,易烊千玺这次真的“爆”了。

出乎我意料,那个柔柔弱弱的“唱跳小男孩”,竟然在《少年的你》里秒变“社会小混混”,毁容式的演技,几乎让我忘了他是易烊千玺。

嗯,没错,他分明就是角色本身,就是那个名叫“小北”的不良少年。

眼里,全是孤独与倔强;脸上,写满失落与沧桑。

他觉得,人活着,要么就是被人欺负,要么就是欺负别人。哪怕被揍得遍体鳞伤,也要保住自己“天不怕地不怕”的姿态。

当他遇见了被同学欺凌的陈念,他忽然变得柔软,可爱一些了。毕竟,她是第一个问他“疼不疼”的人。

这对于一个从来没人关心的人来说,显然是一种温暖,也是一种感动。

他们都是这个残酷世界里的一道裂痕。而相遇后,他们成为了彼此的一道光,照亮了眼前的一切。

于是,小北决定,把陈念接过来一起住,他要寸步不离地保护她,让她不再遭受“校园霸凌”的伤害。

以他这种经常被送进派出所的“混混”身份,又不好明目张胆地贴身守护,只得带着帽子伪装,默默地跟在陈念身后十米以外的地方。

但陈念还是不理解,小北明明是个好人,为什么要活成“社会弃儿”的模样?

直到有一次,小北又是一身伤疤回来,他把帘子拉起来,自己给自己涂药。陈念透过帘缝,看着那受伤的背影,她心里一阵疼。

那夜,他们躺在了同一张床上,保持一定距离,很单纯那种。

小北把自己的身世告诉了陈念。小时候,先是爸爸弃他们母子而去,后来妈妈嫌弃他是拖油瓶也离开了他。

逼不得已,从13岁开始,一个人出来,面对世界的黑与白,好与坏。

此刻,陈念终于明白,小北是如何跌跌撞撞走到现在的了。

爹不要,娘不理,这跟“孤儿”没什么区别,怎么过,都是一个“苦”字。

我似乎可以从镜头下感受得到,小北这个角色,所有的痛处和无奈。

小小年纪的易烊千玺,真是把它拿捏到恰到好处,诠释得入眼,入脑,又入心。

就像他看到陈念的书本里记着一句这样的话“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总有人仰望星空”,当时他其实是挣扎且自卑的。

因为,他就是生活在阴沟里,他别无选择,他也看不见星空。

他身上的伤有多重,他所处的阴沟就有多黑。

这深不见底的黑,是现实残酷造就的结果,也是父母缺席种下的种子。

我无比心疼刀枪不入的小北,就像无比心疼被霸凌的陈念一样。

02

陈念:我妈自顾不暇,我只能靠自己

影片里,周冬雨也献上了“影后级”的表演。

她与易烊千玺一样,让人看不出“演”的痕迹,已然与角色浑然一体。

27岁的她,根本就是18岁的女高中生陈念,就是那个倒在血泊里的校园霸凌受害者。

对于一个家境贫寒、自尊心极强的孩子来说,考大学是她唯一的出口,也是她最大的愿景。

因为,她没办法啊。没有爸爸的呵护,妈妈又不务正业,倒卖假面膜欠了一屁股的债,连自己顾不上,更别说顾着女儿了。

可以说,陈念的人设,也像是一个被父母丢弃,没人疼、没人管的“弃儿”。

她无人可依,只能靠自己,为了安心学习备战高考,她拒绝与外界交流,也不想交任何朋友。

影片的开头,那个因不堪校园霸凌而跳楼自杀的女孩胡小蝶,其实死前是想向陈念求救的,她渴望陈念能站在她这边,做她的朋友。但陈念并未放在心上。

正因如此,以魏莱为首的同学们,直接把下一个霸凌对象瞄准了她。

座椅上被泼墨,楼梯口被摔,回家路上被围追堵截,甚至拍裸视频…

这一切都像极了之前胡小蝶的遭遇。她感到恐慌,但她绝不能复制“胡小蝶”的悲剧。

她躲进黑暗里,给在外躲债的母亲打电话,其实她多想告诉母亲自己所受的伤害,她多渴望背后有家人为她撑腰,给她力量。

但她说不出口。电话那头,母亲自己的情况也很艰难,她又怎么忍心给母亲平添麻烦?

被逼着长大的孩子,只能独自承担所有。她忍住哭声,反倒宽慰起母亲来:

妈,您放心,等我考去北京了,您就来我校门口开个小卖部,我带同学去消费,咱们一起赚学校的钱。

这话,把她的母亲给乐得。而她呢,只剩下一个人暗自流泪。

试想,如果她有爸爸保护她,如果她的妈妈能给她多一点关爱,给她足够的安全感,她也不至于受了欺负还无处可诉,或者根本不会落到被欺凌的境地。

所幸,她认识了小北。这个很会“打架”的男孩,从此成了她的“保护伞”。命运相似却又殊途的两人,变成了彼此成长道路上的“救命稻草”。

在小北的庇护下,陈念活得越来越刚,她相信任何事情就抵挡不了她考名牌大学的步伐,与其“等死”,不如奋起反击。

谁知,在一次与魏莱的对谈中,她彻底被魏莱的尖酸刻薄给激怒了,一失手,将对方推下了楼梯。把自己和小北推入了“犯罪”的深渊。

讽刺的是,考了632分的陈念,当年却没能如愿进入大学。

有时候,你拼命想望向星空,星空下却已没了你的身影。

03

魏莱:我不怕警察,我妈会保护我

其实,被父母“抛弃”的孩子,何止是小北和陈念。

魏莱也是如此,每一个参与霸凌的同学更是如此。

只不过,被抛弃的方式不同罢了。

从电影展现的人物关系可见,主导霸凌事件的魏莱,是一个娇生惯养的千金小姐,性格飞扬跋扈,但迫于父母压力,必须复读考个好大学。

其中,有一个场景,我印象特别深刻。

陈念受不了魏莱的欺凌,去警局报案了,指控魏莱等人就是直接导致胡小蝶自杀的罪魁祸首。

在警察面前,魏莱依然理直气壮,镇定自若。后来,警方请来了魏莱的妈妈了解情况。

没想到,妈妈的姿态更高,她心安理得地包庇着女儿,强调魏莱是个懂事的孩子,在学校经常吃亏,不可能犯事;一定是自杀的那个孩子家庭教育不行,太玻璃心!

此间,魏莱则在一旁窃喜。她当然知道,妈妈那么“爱”她,肯定会“保护她”呀。

那种“干了坏事还得逞”的表情,不就是被家长纵容出来的吗?

而魏莱的爸爸呢,也没有扮演好为人父的角色,更是因为她上一年高考成绩不理想,对她采取了长达一年的冷暴力,不闻不问也不管。

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下,孩子怎么可能正常成长?

连父母的心理都扭曲了,孩子的心理又怎么会健康?

因此,看上去各方面都占上风的魏莱,其实内心里很痛苦,她找不到人生的出口,只得把压抑和苦闷施加于人。

她目中无人,她胡作非为,她带领另外两个女生,无所不用其极地欺凌弱小,甚至把同学逼到自杀身亡。

更可悲的是,最后,她也把自己的生命作没了。

一个原本应该拥有美好未来的高考生,却再也没机会看得见未来了。

这是魏莱个人的悲剧,也是父母教育失败的悲剧。

事实上,父母对孩子的“只养不教”,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最深的罪过。

这跟“抛弃了他”没什么两样。不是吗?

少年的你,原本都有一张阳光,明朗,干净的脸。

一如小北,一如陈念,一如魏莱…

可不负责的父母,不友好的社会,不安分的世道,却一点点撕毁了少年的脸,让他们活成了昏暗,无助,狰狞的模样。

还好,电影末了,让人预见了希望,照见了阳光。

易烊千玺和周冬雨,在结尾处,再一次演技炸裂。他们隔着玻璃对视而笑,眼泪不自觉地打转,一瞬间学会了放下,也懂得了了承担。

俩人,分别带着“小北”和“陈念”,逃离命运的阴沟,勇敢地抬起头,仰望那片星空。

讲真,电影反映了太多社会侧切面。

但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家庭教育的困境。

原生家庭,真的可以成就一个孩子,

也可以摧毁一个孩子。

所以,我更希望为人父母的家长们,

去认真看看和消化这部电影。

别让你的孩子成为倔强的“小北”,

也别让你的孩子活成孤独的“陈念”,

更别让你的孩子沦为暴戾的“魏莱”。

惟愿,每一个少年,都能被温柔善待!

其他网友回答

正在热映的电影《少年的你》聚焦校园欺凌话题,引发舆论广泛关注。现实生活中,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当我们遭受欺凌时,解决的方案无外乎,同学之间调解、忍让、报复,出动家长、上报学校处理甚至严重者诉诸司法。

这是校园与社会系统运行的漏洞,是当事者不同的内心世界与呐喊,是人性的阴暗,是校园与社会共同的伤痛。结尾处,影片展映出了近年来政府和司法部门出台的针对校园欺凌现象的各种法案、条例,无疑是在呼吁,社会要重视校园霸凌现象,并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

校园欺凌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其严重性不得不引起高度警惕。一方面校园欺凌的法律规范空白,导致惩处机制缺乏震慑力;另一方面预防、干预、救济机制不到位,缺少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现实中,有的家长要么过于严苛、要么过于放任;有的学校过度重视知识传授、忽视价值观引导;有的老师把欺凌行为视作孩子间“过分的玩笑”,重视不够;还有不少影视作品和网络平台充斥着暴力因素,这些都是校园欺凌和暴力滋生的土壤。

因此,既要通过教育引导把“践踏、侮辱他人的红线不可逾越,否则必付出代价”的观念种子种在孩子心底,也要家长、学校、政府、社会形成合力,调试好种子成长的环境、剔除可能存在的风险,让更多的阳光雨露滋润孩子的心灵。对教职员工、学生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培训和教育;配合有关部门,根据欺凌行为性质和严重程度,依法对实施欺凌行为的未成年学生予以教育、矫治或者处罚等一系列措施明确了学校和家庭等各方的责任,让处理校园欺凌案件有法可依,将为防治校园欺凌注入新动力。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