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道德经》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它有道理吗?
优质回答:
也就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意思。
其他网友回答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是通行本《道德经》最后一章的首句。
有没有道理,就看会不会读《道德经》。
《道德经》这里的说法,是典型的老子辩证法的表述。即,用概念对举的方法,掌握辩证思维,学会从反面思考问题,更全面看待事物整体;同时,要时刻记住道的本质,是返朴归真、顺应自然。
老子已经提醒过我们,他的话,“知我者希。” 其用意,就是让大家不要被表面的对立化、绝对化的表达方式所迷惑。表达得对立和绝对,是为了引人入门,归向道体,遵循道性,不是要人被偏执一面之词所束缚。
这种老子的典型表达法,在关于道的论述里已经树立了模式,如“无为而无以为”、“无为而无不为”等。他所要说的“无为”,不是什么也不管,而是不妄为(不知常,妄作,凶);所谓“无以为”,也不是无目标,而是要把目标指向道本身(吾以观复)。除了道,其它都是虚妄。
用这个模式来了解《道德经》,才是符合老子本身理论特色的读法,才符合“反者道之动”的规律。
这是其一。
其二,“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的真实含义,结合老子的表达模式,和信言对立的不是优美,而是虚浮之美,和善者对立的不是一般的异议,而是巧伪之辩。这就是说,忠实于事实的言论,是不会有虚浮之巧饰的;真正的遵道之人,是不会有巧伪之辩的。
根据老子的模式,做这样的理解,这句话还是十分有道理的。
按照经验,信言并不排除美言,只要美言能做到信实,那是求之不得的事情。《道德经》不是也写得富有文学性吗,否则,能否流传开来也是个问题。正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会辩也是不苟同非道、通天下之志的必要手段,只要辩者是服务于复归于道,同样是有德之人的长处。《道德经》本身就是辩论之书,经常反驳流行于当时的主流观点,正因为它的批判性,才树立了老子辩证法的独特学说。
对于美、辩,就像对待其他许多事情一样,老子并不完全否定,而是要看他们是否瞄准到了“得一”的方向上,提醒人们不要被非道所惑。信言,就是合乎道性的言论;善者,就是合乎道律的圣人,这些都是合道的。之所以合道,其因在于它们追求的是朴、真,遵循的是善利万物而不争的价值观。
老子在这里虽然说的是具体事物,是关于信言、善者等等,实际上表达的是不论何时,人都要“无私”,因为德的本质就是为而不有,人和事物所得一切,都是来自于道,并归回于道,道本身也是无,有其私,就背离了德,远离了道。《道德经·八十一章》的最后一句,才是老子的关于道与德,以及包括这句话在内的各种论述的结论和真意:“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道德经》里的话,要得意忘言,才是正确的读法。得意,就是达到悟道的方向上,忘言,则是剥除一定条件下体现的对立性、绝对化,通过观复的思考,回到更有普遍性的道理上来,用老子的道论和德论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
之所以老子要用这种表达方法,我认为,这恰好实践了老子自己的理论。老子的道论指出,“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事物获得个性、趋向离开道体,为“逝”,是行的意思,之后,到达“远”,“远”就是达到极端的边缘了,这时就会“反”。“反者道之动”,是最根本的规律,最重要的道的存在规律。
说话也是一样,在各种关系中,捡关系最对立的方面去说,才能最鲜明地反衬出道与非道的区别,表现出复归于道的警示作用,才能达到振聋发聩的效果。毕竟,老子的理论是惊世骇俗的批判的理论。道的根本规律就是“反者道之动”,从肯定合道一面同时否定非道一面的对立性形式,最容易表达正题,最能够准确体现《道德经》的异乎寻常的理论的精髓。
其他网友回答
大白话可以这么说"实话不好听,好话不可信。有德之人不为自己辩解,为自己辩解的人不怀好意。"
这四句话来自《道德经》八十一章。老子又一次以朴素的唯物观念讲明了生活中的常见的道理。
这是经验之谈,还是普遍的规律?
显然这不是经验,而是放之四海而皆准普遍规律。
为什么"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呢"?盖因老实话只呈现事实,没有任何修饰美化夸张,怎么能美呢?素颜的小姐姐不是就很丑吗?但是贵在真实啊。说老实话的人为什么能说老实话呢?因为他无所求,无所求又何必美化自己的话呢?经过美化的话就不可信。为什么要美化呢?因为说美言的人,心怀鬼胎,有所企图,当然要美化自己的言词了。最后,听美言的人是要付出代价的。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子还说,"天地不言,以万物为刍狗",天地什么也不说,也不辩解,把世间万物都看做自徳自道的祭献品。因为天地不争,没有企图,天地是至善的,至德的,至道的。同样,有德之人不为自己辩解。人之道,为而不争。就是不辩解,也没有企图,这才是真正的善。辩解的人,就是有所图的人,这样的人辩解就是为得到梦想的好处,这样的人怎么还会善呢?
其他网友回答
个人理解表面上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实则说:一,好听的话不可信,二,要透过表象看本质,说什么都是表,他的内心你要看清楚,查其言观其行,三,人是两面混合的的东西,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四,看待事,人,物不可片面,多出着眼,才能“八面玲珑”……当然还有很多……
其他网友回答
有道理。这是对世人的剖析,追问本心,直指劣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