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是啥意思? 为什么说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

网友提问:

农村俗语“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是啥意思?为啥农民怕四月初一?

优质回答:

农村俗语“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是啥意思?为啥农民怕四月初一?

今天已经是4月23日,农历四月初一,农村流传着“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的说法,为何到了四月会怕初一呢?到底老农们在怕些什么呢?这还得从农村俗语说起,在众多的农村俗语之中,涉及到种粮、种地的不少,这和以农为本有关。想想过去,谁不是为了能够多点粮食,整日在地里劳作。为了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老农们总结出,各种农村俗语,说白了还是为了多产粮。其实,这句农村俗语主要和雨水有关,后面还有几句,连起来是说: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三七初一都不怕,就怕四月十二下;四月十二淋鸦毛,大小二麦水里捞。俗语具体含义是说,农历三月最怕初七、十七、二十七的时候,最怕没有雨水,那么整个月都会处在干旱的状态。而农历四月正相反,如果四月初一下雨的话,那么整个四月都可能洪涝多,也是不利于庄稼的。我们常说,清明要晴,谷雨要雨,谷雨就是在农历三月,因为这个阶段,正是种下去的庄稼出苗的时候,降雨可以提高出苗率,还能提高小麦结穗的生长。但是,到了农历四月之后,就不太需要大面积降雨了,因为这个阶段即将要收麦,之后就是种玉米和水稻,当然有些地方玉米已经种下去了。降雨不仅是麦不好收,也意味着气温比较低,自然也不利于育秧和出苗。还有一个关键问题,为什么三月的三个七,没有降雨就意味着整月干旱,而四月的初一降雨就意味着整个月降雨呢?这里面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这个区域产生于中原地区,当地的冷空气主要受西伯利亚气流影响,如果四月降雨增多,那么冷空气下降,对于庄稼种植都是不利的。这是其一。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如果农村俗语,本身就是总结和检验的过程,长年累月的雨水、气候和收成的预测,总结出了这样的结论。这也是农村俗语看起来,有时候夸张到不靠谱,却也有道理的缘故。今天,我们这里并没有雨水,谷雨的时候降了雨,希望是个丰收年。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其他网友回答

还没感觉到开始,一年中的三个月已然结束,今天是2020年的农历4月1日,是农村老人口中: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一个让农民担心害怕的日子之一。

都是规矩惹得祸,让农民们一年到头过的这么累,刚度过了让人不省心的三月三七几个日子,今天又迎来了颇为担忧的四月初一,事可真多啊!

为什么农民会害怕一些日子呢?这些日子有没有什么说法?可有道理吗?其实俗语中的害怕二字为担忧的意思,农民干的是啥?种庄稼啊,农民们担忧的日子都跟庄稼有关系。

不信的话我们来看看,三月的三七日,并不是具体到哪天哪日,三七虽然是指初七、十七、二十七,而均匀的布局说明三月整个月是农民们担忧的日子,为啥,就为我们今年遭遇的几次倒春寒。

三月是春风拂杨柳,红花绿叶正当时的好季节,是小麦迎风拔节,果树开花,蔬菜播种的季节,所以此时农民担忧啊,担忧倒春寒突然来个回首掏,把这一片欣欣向荣的春光明媚给收走。

那么为啥要特意指出三七这三个日子呢?农民对于日子有特别的执着,认为十个数字中数三和七不吉利,因此把三月整个月的担心给按在了初七、十七、二十七这三个日子上,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

在几次倒春寒中,在几回忐忑不安里,三月终于过完了,如今农民又要担忧四月初一,四月初一又有什么可怕之处呢,每年围绕四月初一这个日子,是农民春种时节,春播花生和玉米都应该在这几天进行,而此时果树花开已落,满树尽是青涩果,播种的蔬菜也冒出稚嫩的芽。

四月初一前后,气温依旧不稳定,这时候来场倒春寒,简直比三七日损伤更加厉害,更让农民们担忧和害怕,这不怕啥来啥了,大家看吧,前两天的倒春寒是不是够可怕的?虽然我们这里损害不大,可别地的农作物损害严重啊!

据说那些果树上的青杏、小桃都有损害,今年的水果又减产了,果农不挣钱,老百姓也将吃不起水果,果然是老话自有它的大道理啊,该担忧的事情得担着,我母亲在菜园里栽种的豆角,已经连着三天傍晚去盖一盖,这样就避免了倒春寒低冷空气的侵害了。

最近又穿棉衣了,等气温再次回暖时,我觉得可以漠视这个春天了,收起棉袄直接穿裙子算了,还有十一天立夏。

其他网友回答

今天是农历四月初一(4月23日),再有12天就立夏了。这时我想起了农村一句老话:“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农民伯伯为什么怕四月初一呢?

原来这是一句有关天气的农村谚语。在古代,由于科技落后没有天气预报,农民经过长期的观察和积累,发现了许多天气规律。

“三月怕三七”的意思是说:三月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天气越来越暖和,农民伯伯要种植蔬菜或棉花了。

而谷雨正在三月中。谚语云:“谷雨前后,种瓜点豆”,也就是说三月是春播的季节。

种上的棉花或蔬菜秧苗后需要水的滋润,这时候农民伯伯盼望下雨。

但是春天老天爷下雨很吝啬,3月里的小雨淅沥沥的下,像牛毛,像筛面,因此有“春雨贵如油”之说。

农民伯伯盼望老天爷下雨,就怕三月的初七、十七、二十七,这三天不下雨。如果这三天不下雨,则预示着春旱比较严重,种植的棉花、蔬菜秧苗就会受到危害,甚至有的会旱死。

古代没有像样的水利设施,老百姓是靠天吃饭,就怕老天不下雨。

农民为什么又怕四月初一呢?

盼下雨但也要有一个度,如果四月初一这天下雨,则预示着四月份里的雨水天气比较多。

四月份正是北方小麦扬花授粉的时候,如果下雨太多或者阴天,势必影响小麦的授粉,小麦的籽粒就会干瘪造成减产。

总的来说,农民盼望三月多下雨,如此秧苗会得到滋润。

到了四月份又怕下雨太多,怕影响小麦的生长,这是一种矛盾的心理。

这句完整的农谚是这样的:“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初一初七都不怕,就怕四月十二下,四月十二湿了老鸹毛,麦子要到水里捞”。

我给大家解释一下:三月怕初七、十七、二十七不下雨。

到了四月就怕四月初一下雨,初一、初七下也不要紧,就怕四月十二下,如果十二下,就会影响到小麦的收割。

原来4月12日下雨很容易连阴天,如此以来小麦就会倒伏。

这句农谚到底准不准?让我们拭目以待4月12日这天不下雨吧。

文/秉烛读春秋

其他网友回答

答:最简单的解释

1、农民盼着农历三月初七、十七、二十七下雨,有利于农作物播种、生长。

2、农民期盼:农历四月初一天好,如果四月初一下雨,意味着一个月的雨水不停,会严重影响农作物。

3、庄稼一枝花,全靠天帮忙—— 天助一半粮,地肥粮满仓。

其他网友回答

中国大地广阔,北方是如此,南方不同。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