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为何要除掉鳌拜 康熙为什么除掉鳌拜

网友提问:

康熙为何要除掉鳌拜?

优质回答:

康熙继位之初,朝廷是四大臣辅政的局面。四大臣名为辅助政务,实际上是代行皇权。

凡是由四大臣商定的要事,都以“辅臣称旨”名义,或谕令诸王、贝勒、大臣会议与各部、地方督抚定议奏上,或直接让他们执行,因此“辅臣称旨”等同于诏令,不得违背。不过任何政务必须由四大臣集体讨论,然后共同上奏,个人不能单独向康熙请旨。

在“座次”上,四大臣有先后之别,以相互制约的方式保持权力均衡。但是,随着四大臣各自权力的变化,以及彼此的利益诉求的不同,从而形成相互对立或合作,甚至个人独大的局面。

苏克萨哈原属多尔衮的正白旗,后来及时投靠顺治,因而受到重用。但两黄旗、白旗之间的历史恩怨并没有消除。多尔衮摄政期间,索尼、遏必隆、鳌拜等两黄旗大臣曾被打压,顺治亲政后,他们东山再起并很快团结一致,与正白旗的苏克萨哈对立。

四大臣中,索尼是首辅,但年老体弱;苏克萨哈排行第二,才思敏捷,能力出众,与许多汉官结交;遏必隆缺乏主见;鳌拜是三朝老臣,战功赫赫,个性强势,以至于朝中大臣“多惮之”。

鳌拜有很强的权力欲,但排位最低,自然不甘心。他与苏克萨哈虽是姻亲,但政见不同,最后结成仇怨。鳌拜很清楚,只有扳倒苏克萨哈,才能更上一层楼。

于是,鳌拜以“圈地不公”为由头,重新挑起了黄白旗之间的矛盾,以此来打击正白旗的苏克萨哈。

索尼眼看鳌拜日渐嚣张,又同苏克萨哈势不两立,而自己又年老多病,心中不安。当康熙到了十四岁的亲政年龄时,他策划另外三位辅臣与他一起上奏,请求亲政。康熙觉得自己“年尚幼冲,天下事务繁殷,未能料理”,要四大臣继续辅政几年。索尼等人屡次陈奏,而康熙只是“留中未发”。

1667年六月,索尼逝世。七月,康熙将索尼等人多次请求亲政的奏折对臣子公布,并上奏孝庄太后。经孝庄同意“择吉亲政”后,康熙于当月接受文武百官朝贺,并“布告天下,咸使闻之”。从此,康熙就开始定期听政,令鳌拜等人仍以辅政大臣的身份处理政务。

康熙亲政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在政务问题上开始形成自己的主见。在康熙逐渐掌权的过程中,他与鳌拜的矛盾也开始凸现,但鳌拜权力很大,康熙处于下风,很多旨意难以推行,苏克萨哈冤案就是其中一例。

苏克萨哈感觉自己与鳌拜积怨很深,为了保全自己,他上奏向康熙请求辞职,并吐露心中不悦:

“令臣往守先皇帝陵寝,如线余息,得以生全,则臣仰报皇上豢育之微忱,亦可以稍尽矣——《清圣祖实录》”

鳌拜看到苏克萨哈的奏折,心中很是不爽,立刻以“辅臣称旨”的名义,斥责苏克萨哈,气势咄咄逼人,并借助康熙的权威“王大臣会议具奏”。

接着,鳌拜伙同班布尔善等人,在遏必隆家密谋,给苏克萨哈定了二十四款罪状。

康熙很清楚,苏克萨哈的罪状完全是鳌拜故意捏造出来的。因此,当鳌拜上判决书的时候,康熙“坚执不允所请”。然而鳌拜一意孤行,仗势欺人,竟然“攘臂上前,强奏数日”,最后,无视康熙的反对,强行处死了苏克萨哈。

从此,鳌拜更加嚣张。平时上朝时,遏必隆在鳌拜之右,两人地位相当。遏必隆对此提心吊胆。有一天上朝时,遏必隆刻意后退几步,低头哈腰地给鳌拜让座。鳌拜看见此情景,理直气壮地上前而坐。鳌拜的同伙更直接,在上奏时故意将遏必隆放在鳌拜之后。趋炎附势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人吹嘘“鳌拜为圣人”。

鳌拜的爵位一加再加,他的同伙穆里马、班布尔善、阿思哈、噶褚哈控制着各部门,飞扬跋扈。朝廷文武百官,许多投其门下。“一切政事,先于私家议定,然后施行”。对于下属,鳌拜“所喜者举荐,所恶者陷害”。康熙只是名义上亲政了,实际上是傀儡。

鳌拜堵塞言路,恐吓群臣,欺负康熙,而且行为举止粗鲁,从不遵守朝廷礼仪。康熙曾十分气愤地指出:

“鳌拜于朕前办事,不求当理,稍有拂意之处,即将部臣叱喝。又引进时,鳌拜在朕前理宜声气和平,乃施畏震众,高声喝问……又凡用人行政,鳌拜欺朕专权,恣意妄为——《清圣祖实录》”

鳌拜的行为,是年轻有抱负的康熙不能接受的。康熙清楚地认识到,不铲除鳌拜,他就不能按照自己的旨意处理政务,也称不上一个真正的帝王。

康熙八年,康熙亲政还不满两年,资历尚浅。他的对手鳌拜,经过多年的经营,已经树大根深,控制各关键岗位,让康熙都“其力难制”。

康熙深感扳倒鳌拜不容易,要经过周密策划与安排。为了避免打草惊蛇,康熙决定采取非常规方式。于是,就上演了一出让后世津津乐道的“智擒鳌拜”。

为了让鳌拜放松警惕,康熙韬光养晦,装出一副喜欢玩耍无所事事的样子,精心挑选一批年轻力壮的侍卫,每天和他们玩摔跤。即使鳌拜奏事,康熙也照常玩耍。鳌拜看到这样的场景,以为康熙还很幼稚。从此,鳌拜“心益坦然”,在宫中进出也不再戒备。

有一天,鳌拜大摇大摆地上朝,康熙出其不意,用眼神暗示与他练摔跤的侍卫。侍卫蜂拥而上,鳌拜还没反应过来就已被擒拿。

之后,康熙迅速抓捕鳌拜同伙,并命令大臣审理鳌拜罪行。最后,议定鳌拜三十款大罪。康熙亲自审问鳌拜,鳌拜全部招认。

鳌拜虽自知有罪,但仍希望能免去一死。他面对康熙,摆出为救皇太极而留下的伤疤。康熙心生怜悯,免鳌拜一死,将其终生拘禁。

秋媚说:臣权与皇权此消彼长,鳌拜的专权,必将不容于皇权。康熙如果不铲除鳌拜,他就会沦为清朝的“汉献帝”。所以,不管是康熙个人还是在皇权的集中,他与鳌拜不能共存。

其他网友回答

鳌拜是四个顺治留下的辅政大臣的第四名,他对顺治十分忠诚,战功出众,被誉为满州第一勇士。但是性情桀骜不驯,由于成为辅政大臣,认为皇帝弱小,不足为惧。以满族贵族利益为第一,特别是他的利益。

一、坚持跑马圈地,和其它旗换地。

清军入关后,自顺治元年开始跑马圈地,就是在一定时间内,八旗子弟各跑马插旗,抢掠土地,原来的主人一夜间失去所有,只能给旗人做佃农。其中多尔袞的正白旗和鳌拜所在的镶黄旗占地最多,前后共计圈地三次,顺治四年大体结朿。

当四大臣辅政后,位居第一的索尼圆滑,苏克萨哈原为多尔衮下属,遏必隆倒问鳌拜,鳌拜在没有遏制的情况下膨胀了,要求正白旗的苏克萨哈与镶黄旗换地,并又开始了跑马圈地,引发了逃亡动乱。

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苏克萨哈不同意换地,鳌拜很不满意,先找藉口杀了康熙的贴身护卫,又杀了护卫全家。

因户部尚书,直隶总督等人不同意换地、圈地,鳌拜就要极刑处死他们,除苏克萨哈外,索尼、遏必隆都同意,但康熙虽小,都坚决反对,结果交刑部议处,每人各打一百鞭,但鳌拜却假传聖旨杀了他们。并强行换地。随后又杀了苏克萨哈。

这实际上是满清旧贵族坚持掠夺平民的政策和康熙与民平安政治上的斗争。

三、把持朝政,导致被杀。

康熙和孝庄太皇太后作了大量工作,先是娶索尼孙女做皇后,使索尼支持康熙,并提前在14岁亲政。

但索尼不久病死,鳌拜沒有了顾忌,履履犯忌,最严重时,自己写好了诏书,到御案上强行盖印,根本没有还政的意思。康熙的政权和生命都受到威胁,不得不利用布库逐人,逮捕、囚禁了鳌拜。

有人说鳌拜是大清的忠臣,没有杀皇帝的意思。只怕是没注意最主要的原因吧。

其他网友回答

说起鳌拜,大家最津津乐道的便是康熙擒鳌拜了,这个事件标志着年少的康熙帝亲政,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事件,而康熙除鳌拜的原因,小说和影视剧中多有演绎,那么康熙除鳌拜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历史上的鳌拜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历史上鳌拜的一系列行为。

鳌拜,满洲镶黄旗人,瓜尔佳氏,在清朝建立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因他十分英勇,所以被赐予“巴图鲁”的称号。至顺治朝之时,鳌拜已经凭借着英勇和能力出任领侍卫内大臣,并加太子太傅衔。顺治十八年,奉命与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一同为辅政大臣。在这四个大臣当中,鳌拜权势最大,他仗着自己的滔天权势,为所欲为,犯下了很多恶行。

一、权势滔天,滥杀异己

鳌拜很重视自己的权势,对于不服从自己的人,多假借圣旨将他们除去。史书记载鳌拜和内大臣飞扬古有仇隙,所以飞扬古的儿子,也就是康熙的御前侍卫倭赫等人,并没有对鳌拜以礼相待。鳌拜对此怀恨在心,于是给倭赫等人安上了擅自乘御马,用御弓等罪,将他们判处死刑,不仅如此,还给飞扬古安上了怨望之罪,同样判处死刑。

除此之外,鳌拜还杀死了很多人。大家比较熟悉的便是镶黄旗和正白旗换地的问题,而支持苏克萨哈的大学士苏纳海和直隶总督朱昌祚,被鳌拜因拨地迟误和妄奏的罪名而被处死,苏克萨哈也因此抑郁而终。

从鳌拜处死的这些人中可以看见,这些人都是朝廷之中的重臣,而他给这些人所安置的罪名都难以成立,但就是因为与鳌拜观点不合,或者不服从于他,所以才被鳌拜狠心杀死的,足可见鳌拜滥杀异己的心态了。

二、结党营私,堵塞言路

鳌拜之所以能够滥杀朝廷大臣,主要是自己权势滔天,而这滔天的权势便与他的结党有关。

最初四大辅臣的排位中,因其他三位都与皇室有姻亲关系,所以鳌拜是居于末位的。而随着鳌拜权力日盛,朝中依附他的人越来越多,鳌拜将自己亲信均安排在了朝中的重要职位之上,以至于朝中执权柄之人都成为了鳌拜的爪牙。四大辅臣之首索尼去世之后,鳌拜便位居第一。

不仅如此,他还杜绝言官的谏言。一次熊赐履在条陈朝政之时,说到了内臣要做外臣表率,朝廷之臣需要明白自己的分寸云云,鳌拜觉得是在暗示自己,所以便禁止言官议论朝政。

我们知道,古代的皇帝都是要有言官时刻警醒自己的,设言官的目的就是为了政治清明,能够使统治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杜绝了言官陈奏,朝政便难以再清明。由此可见鳌拜专权给当时朝政所带来的黑暗,同时也可见当时朝中人人自危的情况,实则朝廷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所以鳌拜被除是迟早的事了。

三、僭越皇权,无君臣之分

如果说前两条是鳌拜被除的重要原因,那么这一条就是康熙皇帝最不能容忍的罪状。鳌拜不顾康熙皇帝的意愿,但凡推荐人才之时,丝毫不顾康熙的反对,每当康熙有异议之时,便施加震慑,令康熙服从他的安排。而且不论康熙皇帝是否同意,任意矫诏,滥杀异己,权力已经凌驾于皇权之上。

康熙皇帝幼年登基,尚不懂朝政,然而随着他的年纪增长,加之在朝务处理的熏陶之下,成长的也十分迅速。面对鳌拜的专权行为,胸怀大志的康熙皇帝又怎么能够容忍。所以鳌拜被除,也便不足为奇了。

其他网友回答

康熙为什么不能除鳌拜?

康熙对付鳌拜,往大的话,就是君权与臣权的交锋。往小的说,就是鳌拜这个奴才反客为主欺负小主人,等到小主人稍微大了一些,自然要收拾这个奴才了呗。

其实随便看看历史就知道了,康熙身为皇帝是九五之尊,结果鳌拜身为辅政大臣,是独揽大权不说,还不把康熙这个小皇帝放在眼里,甚至不顾康熙反对,矫旨杀掉了同为四大辅政大臣之一的苏克萨哈,直接行使了皇帝的权力,这样一来,康熙不收拾他,收拾谁呢?

而这就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特色,就是中央集权。皇帝不只是在地方上在制度上集权,在臣子方面更是要集权,是容不得大臣爬自己头上的,所以中国古代的权臣要么篡位自立,要么被皇帝干掉,能不与皇帝发生冲突,得以善终的权臣是少之又少!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回答,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其他网友回答

每个朝代都一样b,只要危及朝庭稳定和皇位危险都要想法把你除掉。看起来康虽属幼年,但他的智商远高于鳌拜,让这个老臣防不性防,被康熙组织的小该擒拿!!!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