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河有鲤鱼为什么钓不到 野河里面钓鲤鱼不开口怎么办

网友提问:

在野河钓鲤鱼,有鱼跳,有鱼星,但鱼就是不咬钩,该怎么钓?

优质回答:

在一些特殊的水域,尤其是经常有人钓的地方,有的鲤鱼是不好钓的,即使你看到它们在水中跳跃,或者窝内有很多鱼星,就像煮沸的开水一样。但就是不吃钩,让人干着急,恨不得下水把它抓上来质问一番。那么这些鲤鱼到底怎么了?为什么明明来了,又犹豫不决?

鱼不咬钩的原因分析

1,自身原因

经常钓鱼的钓友会发现,相对于其它鱼类,鲤鱼其实还是比较精明的,也是和个体大小成正比,大鲤鱼精明的程度非同一般,长久的生存经验,让它知道小命最要紧,食物是其次。再者也是受鲤鱼的身体构造影响,比如:它的嘴是朝下的,吃食物的时候是靠捡食的,而不是像鲫鱼那样吸食的,所以它能有感觉食物的过程和时间,就是“品一品”,如果感觉不对劲还能吐出来,容错率高,反悔的机会还是有的。

2,人为原因

很多有人作钓的水域,鲤鱼是比较狡猾的,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于钓者本身,有的鲤鱼是被钓跑的,有的是被锚过的,那么它们就会有阴影,生存经验进一步提高。对于鱼钩,商品饵料,甚至是人的影像都避之不及,有的鲤鱼可能在白天就不往岸边游,即使进窝了也是不断地徘徊犹豫,就是只看不吃。

3,天气原因

这是也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世间万物都是受大自然的影响,天气具体表现在3个方面:温度,气压,雨水。气温直接影响水温,冬季水温过低,夏季水温过高都不行,鱼活性差自然钓不到;气压直接影响水体溶氧量,鱼生存又离不开氧气,所以是间接地影响鱼口;而在降雨的时候,也是要看情况的,降雨量过大,或者降雨带来的降温过大,也都是不行的。

如何作钓

1,钓点的选择

大鱼的藏身之所都是不一般的,一般情况下,要遵循安静,安全,食物的原则来找,安静就是人的影响比较小,大鲤鱼能安心地待下去;安全就是水底的结构比较复杂,鱼有躲的地方,一般在水草区,乱石堆,深浅结合处等;食物就是它们容易觅食的地方,可以不冒游走风险而得到食物是最好的,比如:野果子树下,入水口等。以这3个点来选钓点,基本上都能大概率遇到大鲤鱼,至于能不能钓到就看下面的了。

2,钓饵的选择

钓比较滑口的鲤鱼,就要考虑它之前的生存经历,摒弃味型过大的饵料,雾化散落程度高的粉饵,而采用本味的,谷物香味的,水域周边的自然食物,或者是发酵味型的钓饵比较好。其实可选择的钓饵还是比较多的,比如:常见的煮过的老玉米,发酵后的五谷杂粮,甚至是水边掉落的野果,在没口的情况下,都可能有意想不到的奇效。

3,钓法的选择

首先,是线组的选择,由于鲤鱼比较狡猾,所以最好使用细一点的线组,以降低其警惕性,如果怕切线,可以考虑带轮子的前打竿或者矶竿。其次,就是调钓了,钓鲤鱼还是要钓钝一点,钓的太灵大鱼进窝会带动线组,或者鲤鱼在涮饵的时候,浮漂就有信号,但却打不到鱼口。最后,对于作钓手法还是要根据鱼情来决定,有的时候逗钓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那些非常滑的鲤鱼,是不适合逗钓的,实践证明,这些鲤鱼你只要一动钩饵,窝内立马没动静了,所以就只能耐心等待了。

注意事项

1,提前打窝

虽说大鲤鱼比较狡猾,对食物也挑剔,但并不是说它就不觅食,可以提前打窝,不仅能诱鱼,还能降低其警惕心理。不管它如何确认食物的安全性,它总是会吃第一口的,在“品尝”感觉安全之后,就会放开去吃,此时我们下竿定能有收获。需要注意的是,要把钓饵放在窝边,而窝料的选择也尽量随性一点,一些常见的谷物都行,甚至是岸边掉落的野果子都非常有效。

2,什么时候适合逗钓

逗钓在冬季钓鲫鱼的时候会经常用到,就是利用钩饵动态的效果去诱鱼,但在有的时候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如果在树底下或者农田旁边是可以逗钓的,因为会经常有野果子或者昆虫掉落到水里,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而鱼口又比较滑的话,还是不建议逗钓。

最后总结一下,我们在钓鲤鱼的时候,会因为鱼比较狡猾,钓鱼人频率太高以及天气原因导致鱼很难钓,有鱼星有鱼跳只能干着急,那么就可以尝试从钓点,钓饵,以及钓法上进行分析和改进,并注意一些容易影响到滑鱼的细节,就有可能找到突破口,钓获狡猾的鲤鱼。

我是大别山小农人,以上就是本次的分享结果,如果您觉得有点道理,不妨关注点赞转发一下,如果有不同观点,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互相交流才能共同进步!

其他网友回答

阅文之前,温馨提示:快乐出钓,安全第一;文明作钓,爱惜环境;为娱而钓,幼鱼放流!

所谓野河多指:河流水域面积不大,河中整体水位不深,岸边杂草、水草较多,河道无人或少人管理,河中鱼类无人放养的河流!

在这种野河作钓鲤鱼,除了水广鱼稀中鱼率低外,在作钓上也与其它水域略有不同!就标题中钓友的问题:有鲤鱼跳,有鲤鱼泡,但就是不开口咬钩是什么原因?下面就与钓友们闲聊一下个人的一些看法见意。

一、改变作钓钓具,做到竿长线小

首先:改变用竿长度,变短竿长竿。野河普遍整体水位不深,鲤鱼又比较狡猾,它们在野河中很少能大胆的近岸觅食。夜钓还可以略钓近些,但是白天它们多躲于河道中间,所以用竿要长一些。

其次:改变线组大小,变粗线为细线。野钓因无人或少人管理,经常会有下网捕鱼。时间久了鱼类对触碰鱼线十分敏感,特别是狡猾的鲤鱼!当它们在饵料前转圈试探时,如果误碰线便会逃之夭夭,所以线组尽量小一些,降低鲤鱼碰线的警惕心!

二、改变作钓方法,做到宁钝不灵

很多钓友在作钓中一味追求调钓的灵钝,这在黑坑、竞技中的确很关键,但是在大部分野钓环境下并不重要,特别是在钓鲤鱼等大鱼时!过度的钓灵反而适得其反,铅坠及饵料的悬浮、晃动更容易引起大鱼的警觉。

在野河中钓鲤鱼,尽量钓的钝一些!比如调低钓高或跑铅,让饵料甚至铅坠躺在水底。这样不但可以减少鲤鱼觅食时的蹭线机率,而且减少了铅坠、饵料的晃动,同时更利于鲤鱼拱食觅食们习惯。其好处是降低鲤鱼觅食时的警惕心,让它更容易吸食饵料!

三、改变使用饵料,做到天然为主

就如调钓一样,很多钓友对使用的饵料及配方十分感兴趣,当然这在黑坑、竞技同样重要,但对野河作钓,它就没有那么关键了,甚至饵料的味型及配方并不重要!味型过大,雾化过快的饵料,在野河作钓鲤鱼时,甚至会起到反作用。

野河中的鲤鱼因无人放养,它们的食物多以纯天然为主。比如河中的浮游生物、小虾、螺类、水草的叶茎,以及岸边落入水中的果实、草种、昆虫等!对于味道大、雾化好的商品饵料,反而感有陌生,觅食时也会有较高的警惕性,甚至不会觅食商品饵料!所以在野河钓鲤鱼,饵料尽量天然清淡一些,比如大蚯蚓、蚂蚱、嫩玉米、红薯块,,岸边常见的果实,水中常见的虾、螺肉。

以上就是个人对野河中有作钓鲤鱼的一个经验及见解,希望对钓友们的野河作钓有所帮助!

最后,在此呼吁钓友们:小鱼、母鱼、籽鱼请放流!如需带走,仅取一餐便足矣!为以后有鱼可钓,切不可多贪!

我是大王的钓鱼日记,原创手写不易!如果您看完觉得有点意思,烦请加个关注。更多更好的钓鱼问题及视频,期待与您探讨分享!

其他网友回答

野河钓时,偶尔有鱼跳出水面,而且水面还是鱼星就是不咬钩。相信很多钓友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当确实水底有鱼而钓不到该如何去应对呢?首先我们一步步的来解决问题,下面就分析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该如何去解决。

在垂钓时,发现水面有气泡(鱼星),就是钓不到鱼。首先我们确定水面的鱼星是否是真的鱼星!是不是水底的沼气泡,在有的钓位有淤泥,经过饵料发酵后产生的气泡!钓友会把沼气泡误认为鱼星。那么如何区分沼气和鱼星呢?沼气出现在水面很快就破了,而且是在固定的地方出现。鱼星却是在水面停留几秒才破,而且鱼星会不规则的移动。所以垂钓时气泡不移动,出水面迅速破了的就是沼气,不是鱼星。而鱼星会慢慢移动,而且出水面几秒才会破,鱼星大小都是差不多的。如果出现大小不一,也可能是沼气。

我们确定了是鱼星,该如何去钓呢?水底有鱼,不吃饵料。可能是饵料不对路或者是窝料过多。这时候可以更换饵料味型,换味道谈的饵料,如谷物味的,酒香型的饵料。如果是窝料过多,那么在打窝时控制好打窝方法。每次少打窝,分多次打,让窝里有少量的窝料,鱼吃不饱,又舍不得离开。而且窝料的味道要比钓饵谈,这样鱼更容易吃到钩饵。

当鱼常跳出水面,这种情况有可能是水底缺氧,或者是鱼离底。这时候我们钓底可能会很难钓到鱼,我们必须改变钓法。可以把浮漂向下拉5一10公分,铅坠向上推30公分。然后搓饵抛竿,这时候浮漂会下沉。起竿修剪铅皮,修剪到漂尾出水面2目为止。就可以垂钓了,双钩与铅坠有一定的距离。饵料在下落形成弧度而下落慢,这时候鱼更容易抢食下落的饵料。

另外也可以选择进水口,或者是上风口,进水口因流水产生大量的氧气。氧气充足鱼的活跃性更强,更容易开口吃饵料。上风口也一样的道理,风浪下水中溶氧高,鱼活性大。另外也可以在饵料中添加一些果酸,果酸能促进鱼开口吃饵。

总之:钓鱼看到窝里有鱼星,偶尔还跳出水面,就是下开口吃饵料,可以从钓法,饵料,钓位上作调整。从钓底到触底,到离底飞铅。从这几钓法找鱼口,如果还是不行就是饵料上出问题,换饵料味型,或者是用蚯蚓试试。直接蚯蚓横挂,挂成一大团这样更引起鱼注意(这个方法多年前试过,有鱼星不上鱼,用横挂一团蚯蚓,连竿三条鲤鱼)。钓法和饵料换后又上鱼,最后就换钓位,如果钓位换了不行就收竿回家。改天再钓。

其他网友回答

野钓是一件趣事,方便快捷又无拘无束,正是休闲的最佳选择。而且,渔获有很多的可能性,更是增添了野钓魅力。野河作钓,更要观察其中的奥妙,读懂水文,了解鱼情,探索表象背后的原因,这也是野钓的一大乐趣。

鱼跳和鱼星,是两种不同的现象,反映着鱼在水中的状态。

鱼跳的三种原因

鱼跳出水面有三种情况。1、被捕食。2、甩籽。3、缺氧。

鱼被捕食时的逃窜很容易跳出水面,当它们遇上天敌难以逃脱时,会往水面跳,激起水花,迷惑对手,自己好乘乱逃跑。我们经常发现,特别是小鱼,在被大鱼追逐时,会纷纷跃出水面的现象。另外,鲤鱼在甩籽的时候,经常性会跳出水面,借助拍击水面的力量,挤出腹腔的鱼籽,鲤鱼一般会在4月至6月达到产卵高峰。这个时候,鲤鱼会频繁跃出水面。第三种情况是缺氧引起,缺氧的情况一般凌晨时分最为严重,因为水中的氧气被过分消耗,而新的氧气补充还没有到来。鱼密度大的水面,会出现清晨鱼浮头或者鱼频繁跃出水面的情况,这是因为水面的溶氧会高一些,水面能直接从空气中吸收氧气。而且,鱼跃出水面,落出的水花,能够增加更多的溶氧。一些搅动水面的增氧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给缺氧状态下的鱼塘增氧。

小结:鱼跃出水面,如果是缺氧引起的,那是很难作钓的。如果是被捕时引起的,那么说明鱼类的捕食欲望很强,对饵料作调整,可以钓到。甩籽时的鲤鱼虽然不会进食,但那个时候,是鱼觅食的高峰,很好作钓。

鱼星是不是真的鱼星,鱼饵是不是对味

鱼星的形成是因为鱼类的呼吸引起的。鱼张口时,会闭上腮,闭口时,会张开腮。闭上腮时,鱼腮中的微血管就会吸收水中的溶氧,同时排出二氧化碳,等鱼口再次张开时,就会从鱼口中排出。这说明,鱼在张口和闭口时,就会产生鱼星。

当然,水底还有地星产生,要注意分辨。地星是水底的沼气,一般位置固定,而鱼星是移动的。地星一出水面,会立即散开,而鱼星会停留几秒,才会散开。

有鱼星但不吃钩,这种现象也分为几种。

第一,很可能水底淤泥厚,窝料和鱼饵都进入了淤泥,空有气味发出,引来鲤鱼,但鲤鱼却吃不到。

第二,饵料不对味,鲤鱼是很谨慎的鱼类,它们在捕食之前一般会判断鱼饵是否安全,而且会反复试探。当饵料的味型不太自然的时候,鲤鱼很可能会放弃捕食。

第三,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鲤鱼对窝料更感兴趣,对饵料反而提不起兴趣,也会出现有鱼星但不吃钩的现象。

其他网友回答

个人观点:如果鱼层上浮了就收拾杆子回家吧!如果不是所有的鱼都在上浮就可以钓的。首先选择钓位。尽量去进水口或者出水口的地方!如果水流急就选择回流的地方!

如果是夏季就选择早上或者傍晚的时间!尽量选择薯香味的饵料!或者发酵玉米作钓!线组细一点儿。

搓饵打一会儿换拉饵。发酵玉米不行准备点嫩玉米等死扣。必须放失手绳!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