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花吟原文
hong lou meng
?.?~?..?
葬花吟
清·曹雪芹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侬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掊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分享嘉宾
01
若飞老师
九江学院古典文学教师
02
黛玉葬花
今天分享的是《红楼梦》中的一首歌行体作品《葬花吟》,是《红楼梦》中诸多诗词作品中,非常有分量的一首作品。
黛玉葬花也是《红楼梦》中非常重要的情节,在《红楼梦》中,黛玉的葬花行为是一个是行为艺术一般的存在。
在第二十三回中,黛玉在书中第一次以葬花的形象出现在后世读者的眼中。而在接下来的二十七回中葬花的行为得到了尽情的书写。
宝玉和黛玉两人之间有那种青春的秘密,他们可以共读西厢,可以共同掩埋落花,虽看起来两个人有很多的不同,但实际上他们的心灵是契合的。
这一点我们觉得非常美好的,就是对落花的怜惜。那心底最柔软的一面让对方见到,还是非常动人的。
解读《葬花吟》
03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着意塑造了一个形象,一种遗世而独立的形象。她完全迥异于我们在现实社会中所见到的女性,她有着不凡的容貌、高洁的内心、绝世的才华,她遗世而独立,非常的动人。
书中刻画黛玉性格的层面,实际上也只能通过具体的情节和葬花的行为,让我们得以窥之林黛玉的风神所在。
我们读《葬花吟》这首歌形体的作品可以感受到什么呢?
第一,人类都拥有的共同的情感。就是对于美好那种苦留不住,那无论如何都留不住,如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如一江春水向东流……就是这样的滚滚向前,不会为任何人停留。我们身边的美好都是这样,无论是人、是物,纵使我们有挽留的心,不会因为我们的深情就会为我们停留。
第二,理解黛玉这个人物形象不能很单一。她容易沉溺在自己的那种小情绪之中,她又有着对爱不确定的迷茫。父母双亡的贵族少女来到贾府,寄人篱下,即使她锦衣玉食,有着贾母的呵护,宝玉的怜惜和爱慕,物质上应该还是很丰盈的。但实际上她追求的是一种知己之爱,她对于精神层面的要求很高,所以感受到很多来自于外在世界的压力。她很迷茫,面对自己难以把握的命运,如同风中的落花一般,纵然想在枝头停留,然而风一吹来,便散作满天飞花。
第三,我们在这一点还可以看到黛玉性格层面的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现代人很多认为这是一个贬义词,其实并非如此,就是说她不苟同于别人。她有内心的世界,始终就是有一个准准则的,她很真实。哪怕是她不被人所理解,她也要和这样的势力抗争到底,所以在这首作品中,通过自诉,我们看到了哀感婉言的一种情感;看到了这个贵族弱女子,内心生出了坚强坚定和抗争,所以她是很丰满的人物形象。
从这本书来看,《红楼梦》是一部大的悲剧,花落水流,千红一哭,万艳同悲。所以落花又不仅仅是黛玉,还有个人的悲剧。所以他也是一种谶语,预示了她们就是不同风中的落花。谁也没有能够具有把握自己命运的能力,所以读来心情很沉重,既有赞许认同又有沉重,还有感佩。
— END —
文:节目录音整理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可欣
FM88.4《家有儿女》主持人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节目首播时间:16:00-17:00
节目重播时间:21:00-22:00
微信号:fm884jyen家有儿女,加油父母
往期原文链接
【家长课堂】孩子怕输,家长该如何引导?
孩子眼中的世界什么样?有点童真,也有点令人“喷饭”
【十万个怎么办】孩子挑食,家长该怎么办?
【家长课堂】孩子不上幼小衔接班,一年级跟得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