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与匈奴数十年的战争中 汉武帝为啥跟匈奴打仗

网友提问:

汉武帝当了半个多世纪皇帝,为何基本上都在不断地和匈奴打仗?

优质回答: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汉武帝能够跟开创万世帝业的秦始皇帝并列,足见汉武帝在历史中的地位,那么,这一千古一帝为什么跟匈奴打了半个世纪的仗呢?

匈奴的威胁

始皇帝统一六国后,派蒙恬率三十万秦军北拒匈奴,使匈奴不敢南下牧马。楚汉纷争时期,匈奴卷土重来不断侵扰边塞,甚至占据了河套地区。汉高祖刘邦建立大汉后,亲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但被匈奴包围,狼狈逃回。文帝、景帝时期,虽然汉匈边境没有大规模的战争,但是小规模冲突时有发生。匈奴可谓是悬在汉王朝头顶上的一把利剑。

和亲的耻辱

汉王朝建立之初,连年战争不断,百姓凋敝,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国力衰弱。而匈奴在冒顿单于的统治之下,军事实力十分强悍,按照当时情况来说,汉王朝根本无法与匈奴抗衡。在权衡利弊之下,汉朝采取了对匈奴的和亲政策,而汉武帝刘彻却觉得以这样的方式对匈奴屈服,是非常的屈辱。汉武帝励精图治,力求改变这一状况。

汉武帝好大喜功

刘彻登上大汉帝位之后,可谓雄心勃勃,欲比肩上古尧舜,励志创下一番千古帝业。文景之治的励精图治和积淀,到了汉武帝时期,汉王朝国力大增,有了与匈奴一较高下的资本。汉武帝为了实现大一统,攻伐两越地区、西南蛮夷、朝鲜,最后向匈奴发动了大规模的反击,收复了河西、河套、漠南地区,迫使匈奴远遁漠北。

汉武帝对匈奴发动大规模的反击,虽然解除了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但这样的穷兵黩武使得汉王朝国库空虚,百姓贫苦,兵役繁重,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汉武帝不得已停止了对匈奴的进攻,并颁发了“罪己诏”,依然不愧为千古帝王!

其他网友回答

实际的情况是,你想不打都不行!

西汉初立时,内忧外患,国疲民弱!北方的匈奴在这时候又出了一个很牛的冒顿单于!乘着中原汉楚争锋一团乱的功夫,把他们老祖宗丢掉的水草丰盈河套地区又给抢了回去,此后以此为跳板,屡犯中原。对于游牧民族这种飘忽来去的打法汉帝国没有有效的防御措施,白登之围让刘邦彻底丧失武力解决问题的决心,后听从建信侯赵敬的建议,以和亲之策交好单于以绝边患。

真是服了赵敬的脑回路:你把闺女给冒顿,那么冒顿就是你女婿,其后代就是你后代外甥。岂有女婿打丈人,外甥打舅舅的道理。气的吕后骂娘,但别无他法,坏法子总比没法子强,先这么着吧!后面就有了屈辱的和亲史,一直持续到汉武时。可后来的事实是,该出手就出手,亲娘老子都管不了。

西汉帝国历经文,景两帝,以黄老无为之术修养生息,并基本平息诸王之患。至汉武时,国内政治局势稳定,国福民殷。“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刘彻可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富二代。

难能可贵的是,他是一个有着雄才大略的富二代,在刘彻的眼里,搞什么无为,黄老之术,那就是扯淡!靠这些,能解决那个喂不饱的匈奴?能让汉家女儿不再有“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哀怨?还是靠拳头说话实在。至少现在,帝国的财力已足以支持对匈的几场大战。

那就着手准备吧:

对内,一纸“推恩令”,解决诸王作乱的后患。

摒弃黄老无为之术,重用有做为的儒术,招董仲舒相之。

缺人才,不可能,那是你缺少发现的眼睛。招贤良,举孝廉,招选天下文学才智之士,带以不次之位,拔以俊异者宠用之。于是东方朔,司马相如等大批青年才俊群集身旁。

不以门第之见提拔卫青,亲自培养霍去病等年轻将军。辟上林苑为练兵之所,探索取胜匈奴之道。

并使张骞出使西域,结盟大月氏。压缩匈奴战略空间。后来虽然解盟未成,但张骞带回的西域诸国的地理方志,物产风土特别是大宛马等,为帝国革新战法,确定策略提供了有利支持,你自快马来,我亦快马去!

策略有了,合适的装备,人马有了,财力有了,精气神有了,不啰嗦了开练!

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在外辱面前,逃避没用,可以忍一时,不可忍一世。你不打成吗?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