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中小学是否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报恩教育?
优质回答:
不应该。
应该得到加强的是一整套正确的价值观 ,
单单加强报恩的话,
可能就成了父母的提线木偶。
(父母包办一切,当自己的意见和父母相左后听父母的等等)。
有的父母的价值观有问题,很可能毁了孩子。
其他网友回答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我认为当代中小学生有必要加强报恩教育。
首先,感恩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感恩教育也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其次,中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当代中小学生存在对中华传统美德的认识缺失,兴趣不浓的现象。加强感恩教育可以提高对中华文化的认识。
最后,加强感恩教育,有助于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古有百善孝为先、乌鸦反哺、羊有跪乳之恩等优秀的故事,这些都是作为加强感恩教育的精神食粮。
其他网友回答
应该。
其他网友回答
完全是多虑了,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只要父母好好爱孩子,孩子自然会感恩,哪里还需要父母专门去教孩子如何报恩?
其他网友回答
很高兴作为一名教育一线工作者一起探讨这个话题。很感谢您的邀请!中小学感恩教育很有必要,且迫在眉睫。我们一起来探讨聊聊中小学关于感恩教育的那些事儿。
感恩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报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感恩意识开始在我们的思想意识中萎缩。
一、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
第一,社会缺乏感恩的氛围。随着改革开放,国外一些腐朽的思想也渗透到我国,一些年轻人开始崇尚西方文化,摒弃传统思想和文化,影视明星在青少年中的影响甚至超过了伟人,这种风气导致了社会上传统道德观念的缺失。
第二,感恩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失去了应有的地位。当前,青少年学生的成长环境更加优越,而且他们当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使他们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一项大学生消费调查显示,95%以上的大学生零花钱来自父母。这种成长环境使得很多孩子认为,父母的无私奉献都是应该的,很难体会付出的滋味,感恩无从谈起。
第三,感恩教育在学校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校是一个人离开家庭以后的第二个成长环境。由于我国的中小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大学教育是为了找工作,德育在学校里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更不用说感恩教育了。
二、加强养成教育,培养感恩意识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养成教育是德育的突破口,而感恩教育是养成教育的关键。
1.营造感恩氛围,重视感恩教育。
感恩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我们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应该呼吁全体公民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感恩身边的人做起。利用网络、报纸等媒体弘扬传统,宣传感恩教育,加大感动年度的人物宣传,让我们每时每刻都感受到感恩的气息。
2.加强环境建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
陶行知先生曾说:“6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凡人生需要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在6岁以前培养成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自然会成为社会的优秀分子。”6岁前的关键时期大多是在父母身边度过,家庭的养成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父母都要重视家庭教育,要让孩子具有感恩之心;要给孩子爱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时刻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关怀,让孩子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成长,培养感恩意识、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3.整合学校德育资源,结合养成教育开展感恩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作为道德素养的最重要的真理,在少年时期没有成为习惯,那么所造成的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中小学时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也是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学校在抓养成教育中,要以培养感恩意识为突破口,让感恩贯穿于德育的全过程。
首先,从体制上得到保证,提倡感恩教育。例如,新版上海市《中学生守则》第六条提到了尊敬师长、孝敬父母、礼貌待人、和睦邻里、学会感恩。这为很多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德育模式。
其次,依托课堂教学,加强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从小学到大学均设有思想品德课,将感恩意识的培养纳入课堂势在必行,授课方式可以结合实践教育灵活多样。比如,2004年寒假,华中科技大能源学院给学生布置的一项特殊的寒假“作业”――爱父母就给他们洗一次脚吧, 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借鉴。让学生参加社区、校园的义务劳动、照顾孤寡老人等都可以加入品德课的体系。同时“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教重于言传”,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将是国家的财富,也是培养学生感恩意识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注重学生感恩教育,师德师风建设也要高度重视。
感恩并非与生俱来的天性,它需要教育来点拨和引导,我们所有人都应该时刻怀着感恩之心,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热爱生活中的每一天,将感恩意识与社会责任意识联系起来,我们才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