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于至善什么意思(止于至善”理想人格的意义)

止于至善什么意思

止于至善”是“大学”宗旨的根本目的

·

“止于至善”是“大学”宗旨的根本目的。对“止于至善”的理解,汉代郑玄在《十三经注疏·大学》中说:“止,犹自处也。”宋朝朱熹在《四书集注·大学章句》中说:“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物当然之极也。”蔡渊在《大学思问》中说:“凡事理皆有当然之则。其当然者,善也。其极,则至善也。不至于当然,不足以为善,不至于当然之极,不足以为至善。” 因此,“至”是抵达的极处,“善”就是理所当然的事理。“止至善”则是所要达到理所当然的最高极点,它也是“明明德”、“新民”的终极目的。

《大学》原文中关于“止于至善”含义的阐释:“《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于辑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裴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裴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裴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诗》云:‘于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从阐释中可以看出,“止于至善”是《大学》所设想的品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我们在做人和处事中,应确立自己最高的奋斗目标、职业标准和道德准则。《诗经》上说:京城周围广阔的几千里,是人们向往居住的地方。而孔子说:连黄鸟都知道它该停下来找个休息的地方,难道人可以为人却不如鸟吗?《诗经》上又。

说:“国君,应做到仁爱;臣民,要做到忠敬;父母的孩子,要做到孝顺;孩子的父母,要做到慈爱;在人际交往中,要做到坦诚相待。”“君子尊重有贤德的人,而且亲近自己的亲人;小人是以享乐和利益为实际出发的宗旨。”

由此可见,“止于至善”是一种不达到自己高尚人格不罢休的崇高理想。对己,显明自身的德性要达到理所当然的极致;对人,以政为德,以德化民,到普天之下最阔大境界中得以理所当然的治理。这是一种“至善”的人格理想,无论是“明德”,还是“新民”只要达到“至善”的境界,天下便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治理了。但是我们最终要达到完善自身人格理想的最高境界不是轻而易举的,正是因为实现它的艰辛,才会感触到崇高理想人格的伟大。

“止至善”的高尚人格理想,是一种完美人格的最高境界。它不单单是某个人的个人理想,也不仅仅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它应该是我们这个社会、民族、国家长期携手奋斗的共同理想,它需要我们的共同学习,探寻,在曲折进程中不断提高。实现完美个人及民族人格的艰辛,鉴证着个体和民族理想的崇高。重视品德修养,从自身做起。完善人格,坚定理想,努力向“至善”目标迈进!

丨课程/往期佳作推荐丨

?传统文化运用到现代企业管理中

?国庆假期禅修营招募

?天性教育,家庭班开始接受报名啦!

?山野花魂

?从诸葛亮《诫子书》浅谈儒家修身

?一个“道”贯穿儒释道

?《大学》说什么?

始于1710年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长按二维码关注

传道 授业 解惑

通 经 致 用 成 德 达 材

粤 秀 书 院

微信:yuexiusy

qq:2594274072

电话:020-8765 004813318835037

点击“线上课程”进入线上粤秀书院学习课程

止于至善什么意思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