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控制自己的生气情绪 非常生气时怎么控制情绪

网友提问:

应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生气发火后消极绝望的情绪应如何调整?

优质回答:

情绪对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来说,很关键。

当你处于良好的情绪控制时,你见花花开,见水水流,心想事成。为什么呢?因为这时候的情绪有助于你的思维活跃,有助你的行为敏捷,办事效率自然高啊,那么你的收益必然高啊。

相反,当你处于不良情绪的控制时,你看花花败,看水水停,老有种破罐子破摔的感觉。这种情绪下,要么你冲动得像魔鬼,会犯傻犯错;要么,你颓废的一动不动,无所作为。这种情绪只会让你失败或是犯错。

所以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让它始终处于良好状态。如果你正在发火,甚至绝望悲观的时候,要学会释放,比如向别人诉说,或是用其他的事情转移你的视线,或是用忙忙碌碌的工作忘记你的不良情绪。

其他网友回答

情绪是感性思维导致的,所以在失控时,任何感性的调整方式都是无用的。

所以,调整情绪,必须要通过理性的方法。

而对每个人,适用的方法是不同的,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重的东西,每个人的行为方式也不一样。

所以,一方面,要加强自己的理性思维占决定因素的比率,做事不能全靠感性。

另一方面就要在平静的时候,准备好自己专属的应对策略。

比如,在情绪产生波动时,自己学会如何去控制,比如想一想善后成本,可能发脾气一时爽,但之后产生的一些后果会让自己手忙脚乱;想一想之前发火给自己带来的不开心。

又比如,在发火后,学会复盘,想一想之后的生活,怎么样才能更加顺畅,更好的达成自己的切合实际的理想。

能控制自己,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毕竟人不是机器人,但是,如果能够理性的看待任何事,相信很多事情上,都可以控制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请。

这个问题由两句话组成:1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2生气发火后消极绝望如何调整?

答案就在问题中——换个说法是这样:应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该生气生气、该发火发火(为什么要控制)。

所以,问题的实质就转变为:是否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

那么,情绪是什么?你要控制它,首先得认识它吧;自己又是谁?你确定你就是自己吗?

我的建议是这样:分裂自己,把自己分成几个——情绪我,理智我,以及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不知所措的我。

情绪我,就是本能的我,首先,你不可能消灭它;控制它可以,但你只能和它商量,因为它不会轻易服从你,你需要好好对待它,才可能相处愉快;

理智我,就是你脑子里的那些“应该”,你应该不发脾气,你应该控制情绪,你应该是个好人,你应该…这些“应该”,是环境、社会给你的,你做到了,得到赞赏,就以为这样是好的,对的;如果社会鼓励的是另一种行为规范呢,那这些“应该”也随着改变了;

真实的我,经常陷于冲突、怀疑、甚至自责之中。实际上,完整的我,是三者的组合。

所以,不要跟情绪过不去,不要轻易就说要去控制它;反过来,应该先去接受它,接纳情绪了,它才会消停。责备它,只会让它更加报复…

其他网友回答

感谢邀请,我觉得控制情绪是一个长期且痛苦的过程。跟本身的性格也有一定关系。有大局观的人,顾后果的人,情绪一般都很稳定。可是,谁都是有脾气的。有的人能迅速冷静下来,思考问题。有的人在情绪带动下一路走到黑。生气之后处理事情,大部分是越来越糟糕。我的办法都是主动服软,担责,认错。对方一开心,自然就不会消极绝望了。双方冷静下来,事情也就好谈的多。能花点小钱花点小钱,能放点身段放点身段,受点小委屈,吃点小亏没啥的。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牢记一个原则:这个世界上唯一不能被剥夺的权利就是选择权!

其他任何权力都可以被剥夺:话语权、政治权、甚至生命权,但是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你依然有选择权——遇到事情你可以选择发火,也可以选择平静,发火之后你可选择绝望,也可以选择调整。

在德国纳粹士兵枪杀犹太人时,一位犹太老者对马上要开枪的刽子手说:孩子,我选择宽容你,因为我相信你不知道你正在做什么。

所以,千万别忽略或者放弃你的选择权。这是调整心态的出发点。

具体调整心态策略,《坦课》分享四个要领:

1、目标唤醒。提醒自己生活的目标是什么,不要偏离目标。很多事情之所以失控,是因为在不知觉间偏离的目标。例如,开车遇到被别车,很多人选择情绪失控——反过去别对方。这就容易引发事故。其实,只要有人进行目标唤醒:算了,不跟他一般见识,咱们开车出来是为了5点参加会议的,不是为了跟他呕气别车的。这是,对方就会不再路怒症。即使一些香港黑社会为争地盘准备火拼,只要有个和事佬出来说一句:别动手,大家出来混是为了求财。结果往往双方就真的收手了,这就是目标唤醒。 对情绪也是一样,经常提醒自己活着的目标所在,意识到什么才是目标,什么行动偏离甚至破坏了目标,一旦进行目标唤醒,就会有利于随时调整观念和态度。

2、内容置换。很多事只靠禁止是不行的,必须用更好的内容进行填充,用于置换他原本的不良行为。对于情绪问题,一发觉自己生气,立即转换环境,出去散步、写大字、锻炼等,让自己离开不良情绪。例如,手机上瘾的孩子要用别的东西占住他的手,才能让他逐渐慢慢离开手机。 所以。父母应该多创造与孩子交流互动的活动,双方都可以参与的游戏,让好的内容占据孩子的精力和时间,自然就没有时间留给不良的行为。“学琴的孩子不会变坏”,就是这个道理,既陶冶了情操。又用好的活动置换了坏的内容。新的不来,旧的不可能离开。

3、路径依赖。也就是设置路径,让他不得不这样,不这样就过不去。例如,不扎安全带启动不了汽车。每次司机下车必须用右手开车门,他就不得不先往后看,从而减少开车门碰到人的几率。就像一些路口设置的隆起的减速带,让你不得不减速,不然就会有问题。这就是路径依赖。对情绪也是这样,多设置正确的路径寄托自己的情绪,造成“不这样就过不去”的情况。

4、习惯养成。优秀是一种习惯,通过以上步骤,点点滴滴的行为就熔铸成了习惯,从而真正解决问题。有志者,常立志,每天励志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求一口吃个胖子,一天要吃三顿饭,一天要励三次志,每次管三个小时就够了。这样才会养成习惯。 每次控制了情绪,就给自己一点小奖励。这样就会养成心平气和的习惯。

刘悦坦 美国密苏里大学博士后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副院长 欧洲华商商学院客座教授 美国凯捷国际传媒全球高级副总裁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山东省政府特约研究员 山东大学教学能手 中国最励志教授 共青团梦想导师 刘悦坦教授从三次落榜到美国博士后的逆袭传奇经历曾被美国龙周刊、山东电视台、齐鲁晚报等多家媒体报道。被称为 中国最励志教授。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