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弑父篡位 历史上第一位弑父篡皇位的人是谁?

网友提问:

历史上弑父篡位的帝王有哪些?

优质回答:

弑父在古代很少,但不代表没有。自有皇帝以来有确切证据弑父自立为帝的有三个。

一、南朝宋太子刘劭弑其父宋文帝,在位三个月,被异母弟刘骏起兵打败后处死。

二、北魏拓跋绍弑其父道武帝拓跋珪自立,后为其兄拓跋嗣处死,年仅十六岁。

三、五代后梁朱友珪弑其父后梁太祖朱温,假称遗诏即位,后被朱友贞起兵处死。

其他,如杨广、胤禛有弑父的说法,但证据不足,被抹黑的可能性大。

其他网友回答

正统王朝历史上,正式记载的通过弑杀父皇上位的皇帝并不多见。即使真是通过血腥手段上位,继位后也会通过强硬手段来篡改资料,因此能传下来的确凿记载几乎没有。

但是,也有一些皇帝的上位,可能还真有一点弑父弑君的嫌疑。我们只能根据有限的旁证来稍作推测。

隋炀帝杨广与隋文帝杨坚

杨广扮猪吃老虎,促使父亲杨坚和母亲独孤皇后废掉太子杨勇后,终于如愿当上了皇太子。仁寿四年,杨坚生病。杨广携手杨素等人随时监控杨坚的病情,并准备随时上位。

并有一说,杨广曾趁宣华夫人更衣时对这个小妈动手动脚,杨坚得知后差点气死,命人起草敕书准备废掉杨广复立杨勇。杨广将传旨人控制起来投进监狱,派兵戒严了杨坚住的仁寿宫,所有后宫人员都被赶走。

随后,杨坚驾崩,杨广火速即位,并以杨坚的遗旨名义赐死了杨勇。这里面有没猫腻?

明仁宗朱高炽与明宣宗朱瞻基

朱高炽是朱棣的儿子,他做了将近三十年的世子、太子,却只做了十个月的皇帝。据说他死前的几天还一直有上朝办公,可以说是猝死。虽说他身体肥胖是出了名的,但对于他的死,太子朱瞻基还是不能摘尽干系。

彼时朱瞻基在南京,在办迁都南京的准备工作。朱瞻基离开南京准备返京时,朱高炽还没死,但却传出了朱高炽驾崩的消息,也是怪事一桩。

有一种说法,朱瞻基在前往南京出差时安排宦官杀掉父皇,顺带做出了自己不在现场的关键证据,巧妙的很。至于真相究竟如何,可能难有定论了。

康熙皇帝与雍正皇帝

关于雍正是否篡位向来众说纷纭。有人说他篡的是十四阿哥的皇位,这个可能性基本没有。稍有可能的是,雍正篡的是康熙的位。

真相可能是康熙临死前并没有来得及指定继位人。雍正联手隆科多,假托隆科多宣读康熙口谕遗旨,强行上位。虽说继位很多天后也拿出了所谓康熙的遗诏,事后伪造的可能性极大,说明不了什么。

另外,有一种说法,康熙临死前,兼任领侍卫内大臣的雍正,利用职权严禁隆科多之外的其他所有重臣接近康熙的住所畅春园。他进了一碗参汤给后,康熙就驾崩了。

历史的真相特别是皇权的传承真相,往往难以还原。我们抱着怀疑的精神,拉宽一点看问题的维度,有时侯也并没有太多坏处吧,毕竟兼听则明。

欢迎交流点赞,请关注@司马砸光

其他网友回答

弑父夺权,在中国古代可以说是大逆不道,但是放到皇位争夺上,父子、兄弟相互残杀。不过弑父的皇子倒是不少,但是能登上皇位的却不多,毕竟这是大逆不道之举。

1、刘劭–三个月皇帝

刘劭是刘义隆的长子,而刘义隆就是著名的宋文帝,开创了元嘉之治,成为南北朝时期南朝国力最强盛,经济最繁荣最安稳的时期。

但是宋文帝晚年,刘劭也许是等不及上位,与刘浚利用巫蛊诅咒文帝早死,事情暴露后,宋文帝想要废刘劭,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脑子抽筋把这件事告诉了刘浚的生母潘淑妃,潘淑妃秘密告诉了刘劭与刘浚,于是刘劭抢先起兵攻进皇宫杀了宋文帝。

而刘劭的行为也开启了刘宋宗室自相残杀的局面,以至于最后萧道成篡位时,刘宋宗室几乎已经自己把自己杀光了。

2、朱友珪

朱友珪是朱温的次子。

朱温晚年荒唐召儿媳妇侍寝,原本朱友珪的妻子张氏最为受朱温喜欢,朱温也想立朱友珪为太子,岂料朱友贞的妻子王氏入宫后更得朱温的喜爱,又要立朱友贞为太子。

朱温临死前,让王氏召朱友贞,张氏也探听到这个消息,将信息传给朱友珪,朱友珪带500龙虎军,混入控鹤卫士杀入宫中杀了朱温,登基。

除了这两位成功登上皇位的还有一些没登上皇位的。

3、拓跋绍

拓跋绍是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的儿子,拓跋珪想要赐死拓跋绍的生母贺夫人,贺夫人害怕秘密派人告诉拓跋绍,于是十六岁的拓跋绍带领账下武士杀进宫,杀死拓跋珪。

北魏一代雄主拓跋珪就这样死了。

4、宁令哥

宁令哥是西夏李元昊的儿子。

想李元昊多么牛逼的人物,但是晚年也犯了跟卫宣公一样的毛病,本来准备给宁令哥娶没移皆山的女儿没移氏。

但是李元昊一看没移氏太漂亮,于是就自己纳为妃子。平白无辜被抢了媳妇的宁令哥,可不是公子伋,于是带着一把刀闯进皇宫要杀了李元昊,李元昊当时已经喝醉,被宁令哥割掉了鼻子,因为惊动了别人,所以宁令哥也逃走,李元昊后来因为鼻伤复发而亡。

先说这么多,睡了~~

其他网友回答

权力面前无亲情,虽然弑父乃大逆不道,但在帝王权力这个巨大的诱惑面前,还是有不少人干出了弑父夺位这种事情,不过弑父之后还称帝的,则并不多。纵观历史,我所知道的仅有五位,不仅全部出现在乱世,且没有一个人能够坐稳皇位。

刘邵弑宋文帝刘义隆

此事发生在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宋。刘邵乃是宋文帝刘义隆的长子,其母为皇后袁齐妫,因为是嫡长子的缘故,刘邵在六岁时便被立为了太子。

△宋文帝刘义隆

刘邵的姐姐东阳公主极为迷信巫蛊之术,而且还在宫中养了一个名叫严道育的巫女,在姐姐的影响下,刘邵对其也是深信不疑。后来,刘邵因为和弟弟刘濬做了很多不法之事,为了防止事情泄露,便请严道育帮忙,雕刻了一个玉雕人像,埋在含章殿前。

宋文帝最终还是知道了此事,不过由于刘邵、刘濬态度端正、积极认错,宋文帝便原谅了他们,但要求必须将严道育遣出宫,两人也是连连答应,不过却并未施行,严道育仍然被偷偷留在宫中。

△刘邵最终杀死了父亲刘义隆

元嘉三十年(453年)二月,宋文帝得知严道育仍在东宫,大怒之下决定废黜太子、赐死刘濬。结果这个消息传到了刘濬生母潘淑妃耳中,潘淑妃连忙将消息告诉了儿子,于是在刘濬的撺掇下,刘邵率兵夜闯皇宫,杀父弑君,自立为帝,改元“太初”。

然而,刘邵只做了三个月皇帝,便被率兵讨逆的武陵王刘骏击败,刘邵被俘,后被处死,史称“元凶”。

王继鹏弑闽太宗王延钧

此事发生在五代十国的闽国。王继鹏(后改名王昶),是闽太宗王延钧的长子,被封为福王。长兴三年(932年),王延钧听信道士陈守元的话退位,将国事全部交给了王继鹏,但不久后王延钧便再度复位。

王延钧有个极为漂亮的婢女叫李春燕,王继鹏先是与其私通,后又请嫡母陈金凤向王延钧讨要,结果没想到此举激怒了弟弟王继韬。王继韬甚至图谋杀死王继鹏,王继鹏得知后,便与皇城使李仿结盟商议对付王继韬。

后来,因陈金凤的情夫李可殷在王延钧面前说李仿的坏话,李仿对其恨之入骨,便趁着王延钧病重之际,命人将李可殷杀死。王延钧病体好转后,得知李可殷已死,便派人调查事情的原委。

李仿担心事发,于是蛊惑王继鹏率领皇城卫士闯入宫中,将躲在九龙帐下的王延钧刺伤,宫人不忍皇帝受苦,于是将其杀死。李仿和王继鹏随后又杀死了陈金凤、陈守恩、陈匡胜、归守明和王继韬等人。

清泰二年(935年)十月二十日,王继鹏即皇帝位,改名王昶,封李春燕为贤妃,是为闽康宗。然而仅仅四年后,即通文四年(939年),因王继鹏怀疑拱宸使朱文进、控鹤军使连重遇对皇宫纵火,两人逐率先发难,纵兵焚长春宫,迎王延羲登基。王延羲则派侄子王继业追杀王继鹏,王继鹏、皇后李春燕和诸位皇子最终被杀。

朱友珪弑梁太祖朱温

此事同样发生在五代十国。朱友珪乃是后梁太祖朱温的幼子,其母原为亳州军妓。朱温在亳州征战期间,召其母侍寝,其母最终怀孕并生下朱友珪。后梁开平四年(910年)农历十月,朱友珪加封检校司徒,任左右控鹤都指挥使,监管四藩将军,又充为诸军都虞侯。

△朱温经常召儿媳入宫陪侍

朱温在正妻元贞皇后张惠去世之后,便开始纵情声色,荒淫无度的他甚至经常召儿子们的妻子入宫陪侍,朱友珪的妻子张氏便位列其中。后来,朱温病重期间,打算将皇位传给朱友文,张氏得知消息后,便将此事告诉了朱友珪,并对朱友珪说:“皇帝将传国宝给了朱友文的妻子王氏,你就要大祸临头了”。左右之人闻听消息,催促朱友珪快想办法。

朱友珪于是连忙到了左龙虎军,与统军韩勍商议,韩勍连夜带领士兵五百人随朱友珪混杂在控鹤卫士里进入宫中。三更时分,乱军杀入万春门,进入朱温的寝宫,朱温最终被朱友珪亲吏冯廷谔用剑刺死。朱友珪秘不发丧,假传诏书杀害朱友文。

△朱友珪

乾化二年六月十六日(912年7月27日),朱友珪在朱温灵柩前即皇帝位,改元凤历。次年,其弟朱友贞发动兵变。农历二月十七日,侍卫袁象先带兵入宫,朱友圭见大势已去,遂绝望自杀。朱友贞即位后,因朱友珪弑父,将其贬为“庶人”。

安庆绪弑安禄山

此事虽然发生在唐朝,但却发生在安史之乱期间。安庆绪是安禄山的次子,其母康氏为安禄山的原配妻子,曾任鸿胪卿、广阳太守、都知兵马使。

△安禄山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二月,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率兵攻陷东都洛阳,并于次年正月初一称帝,建立大燕政权,定都洛阳,安庆绪则被封为晋王。

安禄山因为身体肥胖,长年长疮疖,起兵叛乱之后视力便已经开始逐渐模糊,后来甚至完全失明。在病痛的折磨下,安禄山也变得更加暴躁烦乱,动辄便使用刑罚,大臣庄严在遭到鞭打之后,便想要伺机干掉安禄山。

△安庆绪

后来,安庆绪与大臣庄严、安禄山的近侍李猪儿密谋,李猪儿将安禄山杀死,庄严、高尚则拥立安庆绪为帝,年号载初。不久后,由于战局不利,安庆绪被迫退出洛阳,逃往邺城。乾元二年(759年),安庆绪被部将史思明所杀。

史朝义弑史思明

史思明杀死安庆绪后,率兵返回范阳,自立为大燕皇帝,其子史朝义则被封为怀王。不过,史思明却更加偏爱幼子史朝清,派他镇守范阳,并曾想杀死史朝义立史朝清为太子。

△史思明

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向长安进兵,以史朝义为先锋,史朝义却多次被唐军将领卫伯玉击败,使得史思明对其极为不满。上元二年(761年),史思明对史朝义的不满积蓄到了极点,多次扬言要杀死史朝义,史朝义十分忧虑恐惧。后来,史朝义在部将骆悦、蔡文景的蛊惑下,逐杀死史朝义,用毡毯裹尸,用骆驼将史朝义的尸体运回洛阳。

史朝义杀死史思明后,在洛阳即皇帝位,改元显圣,同时派遣使臣至范阳,秘令散骑常侍张通儒等人杀掉史朝清,以及他母亲辛氏和一干党羽。随后各派势力在幽州城内发生火并,史朝清和张通儒等人先后被杀,大乱持续两个多月,死亡数千人,州城、县城变成了废墟。

△史朝义

宝应元年(762年)十月,唐军在洛阳北郊大败史朝义,歼其6万余人,俘其2万余人,史朝义被迫逃离洛阳,在唐军的追击下史朝义一退再退,最终退回了河北。然而,随着唐军攻入河北,史朝义在众叛亲离之下,最终于广德元年(763年)被迫自尽。

除了以上几位外,虽然救母心切的拓跋绍也曾弑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夺情泄愤的李宁林格也杀死了西夏景宗李元昊,但是却均没有称帝,因此并未算作内。至于隋炀帝杨广和唐穆宗李恒则只是有弑父嫌疑,目前还没有证据能够佐证。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小邀请。

历史上弑父篡位的帝王不多,而且很多是记载于野史之中,争议很大,比如隋炀帝杨广弑父的记载就有很多疑点。但我今天要说的这位帝王是被记载于正史中,那就是楚穆王芈商臣。

芈商臣弑父篡位,父亲死不瞑目

春秋初期,楚国的发展一直都比较稳健,经过楚武王和楚文王的开疆扩土后,到了楚成王时期已经颇具规模,虽然比不上强大的齐国,但在春秋列国中也是颇有名气。

楚成王成为大楚国的国君后,一直为立储君而烦恼。因为楚国的封地在南方,而且从周朝分封至今已经过了几百年,楚国立储的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他们不是以长为贵,立少子也是常有的事情。当时身为楚国长子的芈商臣非常渴望成为下一任国君,但他的父亲楚成王却迟迟不肯表态,这令芈商臣心急如焚。

为了尽快实现自己的太子梦,芈商臣开始在父亲面前献殷勤,并且收买父亲身边的官员,让他们为自己说好话。楚成王很快被打动了,便决定要立芈商臣为太子,为此他还问了自己的得力大臣斗勃。斗勃对楚成王的决定表示反对,他说:“大王正当壮年,为何要这么急着立太子呢?而且我们楚国向来不以长子为尊,商臣并不是唯一人选啊!我看商臣也是残忍阴险之人,如果立他为太子,恐怕日后要成为祸害。”

楚成王并没有理会斗勃的建议,坚持立了芈商臣为太子,而斗勃劝阻楚成王的消息也传到了芈商臣的耳朵里,这令芈商臣非常气愤,决定要除掉斗勃。

有一次,斗勃因为在一场战役中被对方算计,导致那场战争无功而返,这下让芈商臣抓住了把柄,他向楚成王打小报告说斗勃在打仗的时候收了对方的贿赂,所以才会无功而返。楚成王听了非常气愤,便赐了一把剑给斗勃让他自杀。斗勃本来想到宫中找楚成王说清楚这件事,但被芈商臣拦截在宫门外不让进。斗勃万般无奈,在宫外自刎而亡。

芈商臣以为自己的复仇计划很完美,却不知纸是包不住火的,斗勃打仗的真相最终还是被楚成王知道了。

楚成王知道真相后觉得当初斗勃说的话非常正确,自己实在不该立芈商臣为太子,应该立少子才对。但如今的芈商臣已经具有一定实力,如果贸然废除势必会引起大乱。在他左右为难的时候,他嫁到江国的妹妹回来看望他。于是楚成王就把自己的烦恼说给妹妹听,希望能得到一些提示。妹妹江芈提醒哥哥此时不宜过激,应该先稳住商臣,慢慢削去其权力,然后再把太子之位传给少子。楚成王觉得妹妹说的有道理,于是便按捺住心中的不安,等候时机。

楚成王与妹妹在深宫中商议,但消息又一次传到芈商臣的耳中,他这次慌了,因为这次的对手不是普通的大臣,而是自己的父亲和姑姑。他找来自己的老师,也是谋臣的潘崇,把事情都给说了一遍。潘崇建议他先确定事情的真假,应该从姑姑入手,因为他的姑姑江芈是个性格暴躁之人,可以在她酒醉之时激怒于她,这样便可知道真相。

芈商臣按照老师的吩咐给姑姑准备了一桌酒席,并在席间激怒了姑姑。姑姑果然大发雷霆的说:“你如此无礼,怪不得我哥哥要废你的太子。”

从姑姑那里得到肯定的消息后,芈商臣又和潘崇商量对策。

潘崇问他:“你愿意逃到其他国家去做个平民吗?”

商臣回答说:“不愿意。”

潘崇又问:“你愿意屈尊于你的弟弟之下,做他的臣子吗?”

商臣回答说:“不愿意。”

潘崇再问:“你能除去你的父亲,成就一番大事吗?”

商臣回答说:“能!”

于是那年冬天,芈商臣带兵围了楚成王的寝宫,准备要杀死自己的父亲。楚成王见此情景便向儿子乞求道:“我的熊掌还在煮,能否等我吃完再杀?”商臣没有答应,下午2点多的时候便将自己的父亲缢死,自己成为楚国的国君,也就是楚穆王。

据《左传》记载,楚成王被儿子杀死后眼睛一直不肯闭上,只因当时给他的谥号是“灵”,也就是称为“楚灵王”。但灵字并不是什么好字,后来把谥号改为“成”后才闭上眼睛。

参考资料:

《左传·商臣弑父》

《史记·楚世家》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