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是我国古代一部关于占卜用的书 易经仅仅是一本占卜著作吗

网友提问:

有人鄙视易经,认为是一部古代占卜的书,并不值得研读,你怎么看?

优质回答:

不可否认《易经》的确是一部古代占卜的书,卜者通过卦、卦辞和爻辞来判断人事的吉凶祸福。但也正因如此,秦始皇焚书,《易》属卜筮之书,不在焚毁之例,才逃过一劫,得以流传后世。

除此之外,《易经》还广泛地记载了上古社会各行各业的状况。如农业、畜牧、渔猎等生活状况;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祭祀、征伐、诉讼等社会状况;封侯建国、家族斗争、阶级矛盾等社会制度状况,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社会生活的根本观点。《易经》还包含着数字、天文、历法等多方面的科学内容。因此,它既是一部富于哲理的书,也是一部具有一定科学内容的书,还是一部具有较高文学研究价值的书。

我们作为现代人看待和评价一个事物,应该辩证的,一分为二地去看待而不应割裂开它所处的历史时代和生活环境,孤立的看待,轻易地下结论。

占卜方式的起源现在尚不清楚,最早者见于江苏海安县青墩遗址中骨角栖和鹿角枝上。在商代的陶器和兽骨上也不止一次的出现过。传世《易》本文究竟成书在什么时代,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但一般认为成书于西周前期。在《春秋左传》和《国语》中,多见占卜的记载。 古代民智未开,崇信鬼神运命,凡是重大行事,必定先求神问卜,并非不可思议。在河南省安阳县的殷墟遗迹中,曾发掘出大量的龟甲,证实殷代盛行用龟甲占卜,以烧裂的纹路,占断吉凶,称作“卜”;卜字就是裂纹的象形。到了周代,又多用蓍草占卜,称作“筮”。依据《周礼》“太卜”的记载,周代设有称作太卜的官,依据《三易》,专职掌管占卜。

《三易》是指《连山》、《归藏)、《周易》,三种不同系统的易学。对《三易》的说明,说法不一,概括地说,《连山》是夏代的易学,由艮卦开始,象征“山之出云,连绵不绝”。《归藏》是殷代的易学,由坤卦开始,象征“万物莫不归藏其中”。《周易》是周代的易学,由乾、坤二卦开始,象征“天地之间,天人之际”。《连山》、《归藏》已经失传,今天的《易经》就是《周易)。一说,汉、魏以后的象数易学,就是《连山》、《归藏》的遗留。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的占卜,不但源远流长,而且已经发展成有系统的学术。 不过,如果占卜只在占断结果吉凶,就成为消极的听天由命的定命论,人们就不知道什么是当为与不当为,失去了道德意义。然而,我国古代的占卜,不仅消极的问结果如何?而且更进一步的,要问应当如何?因而,《易经》不但启示事物发生的微妙契机,并且指引应当如何临机应变,避凶趋吉;不仅是消极的占卜,而且也是积极的处世智慧,就进人哲学的范围了。

《易经》虽是一部古代占卜的书,但并不妨碍《易经》成为我国最古老的经典,自古即被推崇为“群经之首”。而且它所包含的内容绝非“占卜”所能涵盖。可以说,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其他网友回答

人家喜欢鄙视就让他鄙视好了,天书岂是凡夫俗子能看懂的?有的人就是想的太多了,管别人那么多干什么,一切顺其自然,你不能奢求地球上几十亿的人全部都是天才,全部都是富翁,这是大自然客观规律决定的。有的人天生就笨,你就是拿鞭子逼着他去学,他该学不会照样学不会。

现在的很多人也不知道是怎么了,经常问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就像传武能不能实战、中医科不科学等。只能说现在的太多人不懂哲学,只是学了一大堆的知识,却没有自己的思想体系,别人交给你什么知识,你就会什么,没有真正的人生认识观。

以前的武林,学武都讲究武德,像走镖的护院的等武林人士,没有真正的实战能力,能吃那碗饭?然后说传承的问题。收徒弟要求很多规矩,武功还是一点一点的传授,不是特别器重的弟子,还不传最重要的东西。想想太极门一共有多少顶级高手,以前还外姓人不传,传男不传女等一大堆规矩,所以真正的高手屈指可数。因此传武尤其是实战特别强的,不可能一大堆人,这是自然规律决定的。如果你不明白这个道理,见一个练传武的就认为他是大师,那只能说你活该被骗。传武实战能力强的,收徒弟是极其严格的,为了自己门派的功夫不在自己手里断了传承,只要你符合他的要求,他甚至可以免费教你,但肯定不是满大街上随便找一个人就收徒弟。

算了,道家思想本来就是非常低调的,你们凡人爱干什么干什么,只要不影响我修仙就行。其实我也懒得理,因为看透了世事,觉得凡人的很多事情其实是很无聊的。无聊到可以因为你喜欢白色,他喜欢黑色,你们喜欢的不一样就开始大吵一架。有什么好吵的?人的先天命格决定了人喜欢的颜色不一样,这本来是一件非常正常非常简单的事情,但却有太多的人不明白。只能说现在的很多人还是没有智慧,有的只是书本上的死知识,并且是比较偏科严重的知识,没有明辨是非能力。

随便瞎扯几句,不要喷我,实在是懒得吵架,没意思……

其他网友回答

易经很厉害的,精通易经的人很容易知道将会发生什么,应该怎么化解,没有后遗症,普通人随便精通两卦都会大大受益!

其他网友回答

《易经》即《周易》,据说周文王所作。儒家四书五经之一。

《易经》是占筮之书,这一点勿容置疑,《易经》“蒙”卦卦辞“初筮告”、“比”卦卦辞“原筮”之“筮”字,明确无误,就是占筮。对此,托名孔子《易传》给以充分肯定,“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易经》因孔子作《易传》而成儒家经典。《易传》不仅肯定了《易经》的占筮,还附以儒家伦理,“有天地,然后有万物。百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

《易传》解《易经》,六十四卦有固定的排列顺序,乾第一,坤第二。乾为天、坤为地,然后有万物,而万物都必须遵守这个不变的秩序。

两千年来,主要围绕《易传》而不是《易经》,形成了后世的易学“象数”与“义理”两大派。

历史上的易学,也不是铁板一块,有人质疑过《周易》非周文王所作,因《易经》卦辞爻辞多有周文王身后之事。质疑过《易传》,如欧阳修考证出,《易传.文言》之辞非孔子之辞。

七十年代出土马王堆帛书《周易》,如石破天惊,彻底动摇了两千年的易学观念。

帛书《周易》有许多不同,关健是,六十四卦卦序完全不同。而卦序不同,乾坤颠倒。

通行本六十四卦卦序:

第一卦乾,第二卦坤,第三卦屯,,第三十三卦遁,,第六十四卦未济。

帛书本六十四卦卦序:

第一卦键(乾),第二卦妇(否),第三卦掾(遁),,第三十三卦川(坤),,第六十四卦益。

通行《易传》:《彖》、《象》、《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

帛书《易传》:《二三子问》、《系辞》、《衷》、《要》、《缪和》、《昭力》。

同一个周文王,作两套卦序不同的《易经》?同一个孔子,作两套文字不同的《易传》?

其他网友回答

易经内容十分丰富,有讲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生活,医学,养生,等等问题是读者认识领悟层次面不同,产生见解不同而已,至于认同无认同,是个人认识个事,并不影响周易对中华民族,甚至对世界深远影响,须知从古至今,上至帝王,下至草民,无不受其影响。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