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李清照为何与赵明诚婚变?
优质回答:
婚变不知何谓,但是两人感情出现了问题却是真的,因为老赵养了小三。
宣和初年,赵明诚出任知莱州(今山东莱州市)。宣和三年(1121年)赵明诚将仍留居在青州的妻子接往莱州团聚,李清照风尘仆仆赶往丈夫任所。一别数年,李清照应该表现的载奔载欣,哪知在其《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姐妹》一词中,情绪却十分低落。这又是为什么呢?
依常理忖度,赵明诚不可能从闲居在家,华丽丽地一转身就成为知莱州的。但在任知莱州之前,究竟担任过何职,又是如何运作重新出仕的,未见史料有载。依小编浅见,赵明诚在任知莱州之前,一定担任过其它职务做为过渡。一州之长,断不是随随便便就授予的。
欲哭无泪的赵明诚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昌乐为县名,在今山东省,原名乐陵县,宋改为昌乐,属青州府,是李清照从青州住处前往莱州的必经之路。得知她要赶往莱州与丈夫团圆的消息,李清照的闺密们纷纷赶来为她饯行。
孤馆之外“萧萧微雨”声中,李清照强颜欢笑举杯嘱客,大家却都无心饮食。众人七嘴八舌“道山长山又断”(此一句是指李清照与姐妹们从此山高水长,还是说她与丈夫产生了隔阂与距离,不得而知,或者二者兼而有之的),更令词人感到前途茫然。李清照从青州前往莱州的道路丘陵与平原交错,并无高山峻岭相隔绝,词人这样夸张的手法,不过是境由心生而已。
诗文自娱的李清照
一行人“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直唱的“泪湿罗衣脂粉满”。乱了方寸的李清照,不得不哽咽着宽慰大家“东莱不似蓬莱远”,大家尽可以“音书凭过雁”。李清照这样讲,看似宽慰别人,其实是聊以自慰而已。
别有幽愁暗恨生的李清照
一路晓行夜宿、鞍马劳顿到了莱州,李清照作《感怀诗》一首记述当时情景。诗前小序写道:“宣和辛丑八月十日到莱,独坐一室,平生所见,皆不在目前。几上有《礼韵》,因信手开之,约以所开为韵作诗,偶得“子”字,因以为韵,作感怀诗云。”诗曰:
寒窗败几无书史,公路可怜合至此。
青州从事孔方兄,终日纷纷喜生事。
作诗谢绝聊闭门,燕寢凝香有佳思。
静中吾乃得至交,乌有先生子虚子。
来到丈夫的居所,触目可及的四壁空空,没有可供随手翻阅的史书,更没有可供把玩的金石器物。
置身陌生环境,面对“寒窗败几无书史”荒凉破败景象,李清照不禁感慨“公路可怜合至此”。(公路、汉末三国袁术字,在被曹操追杀的穷途末路时候,士卒离心,袁术挣扎着想喝碗蜜水,可是军中只余麦屑三十斛,军需官据实以告道:“只有血水,没有蜜水!”袁术闻言,哀叹道:“袁术至于此乎?”言罢,呕血而亡。)李清照用此典,是有意夸张室内的一无所有。
“青州从事”则代指美酒,据《世说新语-术解》记载,桓温手下有一主簿,擅品酒。桓温每次喝酒之前都要请他品尝,美酒则称之为“青州从事”,劣酒则称为“平原督邮”。盖因青州地方有齐郡,意思是美酒的酒力可直达脐部。而平原有鬲县,意指劣酒只会停留在胸膈间而难以下咽。“孔方兄”代指钱,古时铜钱外圆而内有方孔,故戏称钱为“孔方兄”。
此一句李清照应该是化用了苏轼《章质夫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戏作小诗问之》句:“不谓青州六从事,翻作乌有一先生”句。
按,苏轼在惠州,知州章质夫每月送他六壶好酒,可是有一次酒没有按时送达,这并不是快递公司野蛮装卸所致,而是手下人跌了一跤打碎了。苏轼喝不到酒,只好作诗戏谑。可惜苏轼旷达不羁的生活态度,李清照却学不来。
面对丈夫的轻慢,李清照用怨怼的语气数说美酒与钱的种种不是:人之所以痛苦,正是因为贪得身外之物和无厌的口腹之欲。因为钱,人们背井离乡四处奔波;为了钱,有了无休止的杂务与俗事。因为这些身外之物,词人不得不放弃安逸的闲居生活,追随丈夫到遥远的异乡。即便是到了地方,赵明诚因应付公事,无暇分身喧寒问暖,而令李清照独守空室。
旷达通脱苏东坡
百无聊赖之下,李清照只好赋诗打发时间。“燕寢凝香”句典出唐人韦应物五言古诗《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兵卫森画戟,燕寢凝清香”句,李清照用来借指赵明诚的官署。熟悉了环境的李清照,突然有了赋诗的雅兴,郁闷的心情因此而稍有好转。结尾一句“静中吾乃得至交,乌有先生子虚子。”,又在抱怨丈夫对自己的冷漠,所以只好与子虚乌有的人物结为“至交”。
解析《蝶恋花》与《感怀》诗,可以让后人走入李清照的情感世界:
在经历了漫长的分别之后,终于迎来了夫妻的团聚。来到赵明诚的官邸,对寒酸破败的景象,对物质生活没有什么追求的李清照本应该毫不介怀。二人已经是十多年的老夫妻了,在看到丈夫居住环境的简陋后,按常理忖度,李清照至少要洒一掬心酸的泪水。然而她不但没有那样,反而是牢骚满腹,嫌弃官舍的破败,讥讽丈夫出仕是为了“青州从事孔方兄”。不是温情脉脉的等待丈夫的归来,反而与“乌有先生子虚子”结为至交,在幽怨中苦捱时光。
北宋统治者历来鼓励臣僚享乐,达官贵人、士大夫蓄养歌儿舞女蔚为风尚。而且“官职稍如意,往往增置不已。”这些歌儿舞女往往兼有主人侍妾的身份,许多官员到地方上任,不携带发妻,却忘不了带上这些年轻漂亮的侍妾。
从李清照的诗中揣度,赵明诚有可能在重新出仕后背着妻子纳了妾。虽史料缺如,但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
其他网友回答
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交流学习!
按照我们目前的说法:李清照与赵明诚不存在婚变,而是李清照在赵明诚去世后改嫁了赵明诚的好友张汝舟。
李清照与赵明诚可谓灵魂伴侣,两人情投意合,兴趣爱好相同。赵明诚去世后,李清照后半生可谓凄惨,颠沛流离。李清照与赵明诚收藏了很多文物和墨宝,对于李清照来讲,遗留下来的文物和墨宝成为了她对赵明诚的一种寄思,这些文物,特别是《金石录》成为了活下去的唯一理由。她改嫁张汝舟之后,发现张汝舟偷盗她的文物变卖,为了摆脱他,甚至不惜坐牢。按照当时刑律规定,妻告夫,无论夫有无对错,妻都要做两年牢。但李清照选择了坐牢来摆脱张汝舟和保护遗留下来的文物。
李清照后期,在镇江拜访米友仁,最终将《金石录》出版,了却了一生的心愿。
希望这个分享解答了问题,也欢迎大家指正补充,一起探讨!
其他网友回答
我感觉一个是李清照才学大于赵明诚,一个是没有子嗣。其实以前我一直觉得李清照和赵明诚是古代模范夫妻,这种错觉大概一个是小时候不知道看的那本书上写的一个是李清照写的好多追忆以前他俩在一起生活的词吧。促使我改变这种认知的不是李清照的诗词而是李清照写的金石录后续。我可以这么说李清照绝对是爱赵明诚的,但赵明诚爱不爱李清照就另当别论了。
金石录里面有这样一段话:“收书既成,归来堂起书库,大橱簿甲乙,置书册。如要讲读,即请钥上簿,关出卷帙。或少损污,必惩责揩完涂改,不复向时之坦夷也(。是欲求适意,而反取憀憟。”大概就是说赵明诚爱金石爱的近乎病态连自家媳妇看书都要登记看他脸色,搞得李清照看书只能买便宜的书来看,不和他搭话开始打冷战了。还有一段:余意甚恶,呼曰:“如传闻城中缓急,奈何?”戟手遥应曰:“从众。必不得已,先弃辎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独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勿忘之。”遂驰马去。你瞧瞧这还是人吗?临别之际了媳妇问他城里乱了我咋办 赵明诚说你咋着我不管但你要与书共存亡,就这烂人李清照晚年还写好多词回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