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艺术的道路 怎样走艺术之路

网友提问:

艺术之路到底该如何去追求?

优质回答:

每个艺术家都有着各自的艺术之路,表现出艺术家对艺术的审美追求。艺术有多种表现形式如绘画、雕塑、摄影、音乐等,而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之路有不同的经历过程,有充满坎坷不平的路,有崎岖波折的路,也有一马平川之路,无论什么样的艺术之路,都离不开艺术家对艺术的终生追求。

一、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之路,是对艺术的终生目标而追求,符合艺术创作的审美规律性,体现出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之路的奋斗和理想。艺术的创作之路就是艺术家的思想情感、精神境界不断地提升,并创作出具有新时代精神的艺术作品。

二、每个时代都有着艺术家的创作艺术风格所经历的不同之路,反映出时代在召唤的审美新气象。一个艺术家在时代中,要为着国家的利益,与时俱进,在艺术创作中要不断地创新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艺术风格,用忘我的崇高精神,追求艺术而献身的精神。

三、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之路,如果不愿意改变自己的创作方法,不是模仿别人的艺术作品,就是老一套的不变的艺术风格,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等艺术作品,提供给人们欣赏,使人们心理感受到乏腻而厌烦,失去了审美情趣,就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所以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创作方法,使自己的创作精神倾注在思想情感和艺术风格,走自己个性风格的艺术之路,是艺术家崇高的审美境界。

其他网友回答

艺术是真善美的体现,是人们精神世界的需求和追求,艺术在人们眼里一向是高大上的。相信很多的人都热爱艺术,很多的人都有过从事艺术事业当艺术家的理想梦想,很多人都曾经走过或正在走着或准备走向通往艺术成功彼岸的路。

无疑,艺术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但艺术之路并不是坦途。而且因为艺术是比较高端的文化技艺,学习掌握运用乃至创造艺术甚至要比做其它工作付出更多的辛苦、坚持和努力!

艺术之路应该如何去追求呢?

首先,要确立一种勇于吃苦乐于吃苦不怕吃苦的精神。

艺术之路不缺少快乐,但更多的是孤独和寂寞。艺术之路没有强迫,但靠的是主观的能动的自觉。当别人休闲游玩娱乐的时候,你可能要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用在对艺术的学习和创作上。文艺复兴绘画三杰拉斐尔从十几岁开始直至三十七岁去世,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其余时间全部用在了绘画的研摩和创作上,犹嫌时间不够用。世界著名风景油画大师威廉-透纳不止一次跟他的学生们讲,年轻人如果吃不得苦,趁早放弃学习艺术(绘画)。

第二,坚持是追求艺术之路没有商量的必须。

追求艺术注定是一项长期的事业。艺术之路的成功最重要的是靠坚持。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有的人浅尝则止,有的人半途而废,有的人天赋不错却没有恒心最终一无所成,有的人天赋一般但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后来获得成功。古往今来的无数事例证明,只有那些在艺术之路上义无反顾长期坚持百折不挠的人最终实现了理想、梦想,到达成功的彼岸。

第三,多学多看多练多悟是获取成功的不二法宝。

多学多看多练多悟的意思大家都懂,不须多讲。比如巴洛克油画艺术重要代表鲁本斯12岁进入教堂学画,天赋加勤奋,几年时间鲁本斯已成为当地首席画师和为数很少的政府命名的画家,但鲁本斯并不满足这些,他认为自己的画艺还不到家。这时他开始了长达6年的意大利游历学习。在意大利,他临摹了很多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大师的经典之作,边看边学边画边悟,后来形成自己独树一帜的油画艺术风格,被誉为西方十七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

法国十九世纪绘画大师学院派首席代表安格尔很早就因《大宫女》等画作声名赫赫。但他一生勤奋不怠,活到老画到老。76岁时还创作了经典油画《泉》。据说安格尔为画好《泉》,仅素描稿就画了8幅。

其他网友回答

艺术之路没有止境,只能向内心去求。这种追求需要扎实地打好基础。

其他网友回答

追求艺术的道路注定是充满坎坷的,“玩”艺术真没想象的那么轻松、惬意。

有人说学艺术必须要传承传统,也有人崇尚创新。其实,大家对传统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说到底,今人所说的传统,是前人的创造。同时,我们现在的艺术创造,也必定会成为后人的传统。

就如唐朝的书法崇尚二王,这在当时就算是尊崇传统。但是,唐朝将楷书推向了新的崇尚法度的艺术高度,并成为后世学习的传统经典法帖。

因此,传统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传统艺术也一直在继承中不断发展。这也基本可以解释艺术道路该如何去追求了。

当然,在追求艺术的过程中,个人经历和美学思维的不同,也会对艺术发展的趋向产生差异,甚至是碰撞。

比如大家最为熟识的两位国画大师黄宾虹和齐白石,他们对于艺术方向的选择可谓大相径庭。黄宾虹画的追求“曲高和寡”,而齐白石则偏于“雅俗共赏”。很难说谁的艺术水准更高,只是艺术追求的方向不同罢了。

为何会产生这样的差异呢?既与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有关,更与文化修养和对中国画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差异有关。

黄宾虹长期从事书画鉴赏与编辑工作,始终对高端艺术耳濡目染,同时对中国美术史有着透彻了解,成为引领时代的绘画大师几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黄宾虹深入研究国画的传统精神、笔墨与技法,推陈出新,逐渐站在了当时国画艺术的巅峰行列。

雕花木匠出身的齐白石,更多的生活经历都是在社会的底层。他对农村的民风、民俗有着自己深刻的体验、认识与见解,所以齐白石创作出大量接地气的雅俗共赏的国画作品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实,所谓的“雅”与“俗”也是相对的。就如油画,你可以追求古典写实主义,也可以追求超现实主义,风格不同罢了,无所谓哪个艺术境界更高。就如以油画《父亲》震动中国画坛的罗中立,早已从写实主义画风变成了追求抽象主义绘画艺术。

可见,艺术追求的道路也是会随着生活经历或美学思维的变化而变化的。没有谁能一开始就确定好一生的艺术追求方向,套用一句话:艺术追求的道路上,且行且珍惜。

当然,这也只是惊龙轩一家之言,欢迎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谢谢!

其他网友回答

追求艺术美学是苦行僧的道路,是艰难痛苦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追求艺术有的人默默无闻,常与孤单寂寞无聊守候着自己。喜欢的事时间一长就成习惯了。追求艺术,继承传统。从传统中走出去发扬创新拼搏进取的精神。有的从事者追求艺术的表象,华而取宠,取一时之快乐,博一时之眼球。作品热闹一时,但因为缺少传统功底。常他人议论是非。艺术应沉的住气敢于钻研,深得进去浅得出来。做有思想、有内涵、有深度的是大艺术家!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