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对边城最美的描述 沈从文为何要把《边城》写的如此唯美?

网友提问:

沈从文的《边城》写的能有多美?有哪些惊艳到你的地方?

优质回答:

你好!我是想要和你一起学习的阿云!

大家都觉得《边城》很美,然而我第一次读它的时候只觉得恐怖,但这恐怖同样是因为它的美。

假如《边城》的故事,由一名当代网络小说作家来创作,可能就是一个单纯美貌的少女遇见一名英俊有钱的男子,然后陷入与男子兄弟的三角恋当中,期间还有同样有钱有势的女二号搅局,不过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大结局!

但这是沈从文的作品,正因为作者是沈从文,所以它从一开始就是美的产物。

那么,这篇小说究竟美在哪里呢?

下面就通过风景、社会、人性、语言风格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并在最后讲讲我为什么说它恐怖。

首先,秀丽的自然风景就是天然的“美”。

小说开篇如同画卷一样慢慢铺开,作者以诗意而美好的笔触描绘出湘西边境上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描述了小说主人公的生活背景。

在开篇的描述中,作者以“溪水”作为媒介,将溪边的白色小塔、塔下居住的人家、越过溪水后的茶峒城边、小溪上的渡船、管理渡船的人们等社会环境和人物群像进行简单描述。

作家的笔触十分轻盈优美,笔下的风景便也如溪水一般潺潺而流。

这样优美的环境描写在小说中比比皆是,构成了小说人物活动的大背景,在优美动人的自然风光中蕴含着对于自然的无限眷恋和热爱。

沈从文对此的书写大多是来源于童年时代的记忆,他所创造的湘西世界,尤其以《边城》为代表,都带有这种极度原生态的自然美感,将人的精神和灵魂置于自然的宁静当中。

其次,历史文化背景下的风土人情带有社会的“美”。

与优美的自然环境相适应的是沈从文笔下陌生而又熟悉的风土人情。

作家倾心将边城打造成一块未经现代工业文明污染的纯粹和原始之地,在这里保有着中国乡村最动人、最真实的历史风俗。

例如在小说第三节里集中描述的端午习俗,穿新衣、在额角用雄黄蘸酒画王字、在河中赛龙船、泅水追赶鸭子等。

小说第三节几乎一整节都是在描述端午时的各种习俗,描绘当时盛大热闹的场面,在不经意间点缀和流露出人们内心中真挚的喜悦,并间杂着描写当地人们的淳朴和善良——这一切都被描绘成一幅湘西世界的社会风情画。

在小说第五节,作家又开始描写起中秋节的场景,描写人们舞龙耍狮子的景象。同样是描写,但在沈从文笔下并不显得重复和厌烦,他的每一段描写都具有不同的美,细致的刻画和粗粗的绘就交错,如同写意的风景画一般。

我们来欣赏一段放鞭炮的描写:

鞭炮放过一阵后,用长凳绑着的大筒灯火,在敞坪一端燃起了引线,先是咝咝的流泻白光,慢慢的这白光便吼啸起来,作出如雷如虎惊人的声音,白光向上空冲去,高至二十丈,下落时便洒散着满天花雨。

这样的描写在别人的作品中也许已经算是出彩,但在《边城》里却俯拾即是。

沈从文对于边城的着意描写,打造出一个富于浪漫色彩的乡村社会,这对熟悉都市的人们来说具有一种陌生化的吸引力。

同时,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具有某种永恒的意义,我们无法判断故事发生的节点究竟是哪个朝代、发生了哪些变革,我们所能感受到的只有一种仿佛从古至今、一直如此的永恒。

另外,淳朴美好的人性带有人文的“美”。

如果我们仔细阅读《边城》这部小说,会发现故事中的人物都具有一种非常单纯和朴实和人性。

无论是作家细致刻画的“翠翠”一角的天真活泼和善良单纯,还是轻描淡写的一个妇人、一个男子的朴实良善等等,这些人身上都带有着淳朴、勤勉、友善的传统美德。就连娼妓,也同样是守信自约,“较之讲道德知羞耻的城市中人还更可信任”。

在作家笔下,各行各业的人们各司其职,当命运和生活交织在一起的时候,展现出的只有脉脉温情。

在作家的笔下,边城的人们本身就是“美”的代表。

正如作家本人的自白:

“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小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习作选集代序》)。

沈从文极力地强调人们身上善的一面,将美的人放置于美的环境当中,打造出一个几乎完美的理想世界,将所有的一切都赋予诗性。因此评论者们常常称他是创造了一个“田园牧歌”式的世界,或具有“牧歌情调”。

最后,诗意化的语言营造出意境的“美”。

谈完了许多表面和内在的东西,就好像分析完一栋大厦的外表和地基,但我们得再琢磨一下它内在的结构和材料。

这样写乡村的人并不是没有,以乡村来抒情的作家比比皆是,但沈从文却是其中无法替代的一个。

读《边城》,什么优美风景、社会风俗、淳朴人性,这些东西都得要我们慢慢思考才能领会。《边城》的独到之处,更在于作者的语言风格,让我们一开始读,便能感知到美。

小说始终保有一种散文化、诗意化的风格,笔触十分清淡、自然、隽永,在描述的时候并不刻意使用一些非常华丽、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词汇,而是选择一些平实的语言,因而给人的感觉始终是淡淡的、静静的,表现出带有哀愁的美感。

黄狗在屋外吠着,翠翠开了大门,到外面去站了一下,耳听到各处是虫声,天上月色极好,大星子嵌进透蓝天空里,非常沉静温柔。

例如上面这段描写,这实际上是发生在翠翠相依为命的爷爷死后的场景,但这样淡淡的,怎么能看得出浓重的悲剧呢?

沈从文的《边城》正是如此,一眼看过去便会让人觉得美,并且这种美是没有攻击性的,是浅淡而隽永的。这种美,蕴含于小说中的自然、社会和人情的各个方面,为我们打造出一个淳朴原始的美好世界。

但我要说这种美是恐怖的,以下的话纯属是夹带私货了,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不必继续读下去。

沈从文的一生并不是幸运的,尤其是在他早期。

其子沈龙朱在后来的采访中说:

父亲自小在一种残酷环境下长大。到我们出生,抗日战争爆发,全家逃难逃到昆明,飞机轰炸,抓壮丁,这些都是常事。抓壮丁极残忍。我曾亲眼看见一长串人,粗铁丝穿过他们的手掌,被强行带走。市集上常常处决人。我们俩上学途中,还常在路边看到血淋淋的尸体。在那样的环境下,父亲还是引导我们去看美好的东西。

看过这些残忍和严酷生活的沈从文,不可能不明白《边城》的理想性质,但他仍旧固执地打造了边城,甚至于扩展成为整个独特的湘西世界。

《边城》给人的感觉确实很美好,但是这种美好建立于一种假象和谎言之上,当我们在读的时候,我们一方面羡慕,一方面可以很明确地认识到现实的不可能性。

这就好比最近网上大热的李子柒一样,她的系列视频看过去,我们就会觉得美,觉得这是理想,但只要稍微一想,就会感觉到它的假,感觉到人们隐藏着的逃避现实的意识。

(上图为李子柒视频截图)

读《边城》,我们就要面临这种美好与虚假的悖论。

同时,我们上面也谈到了边城中似乎亘古不变的永恒性,但世界实际上是在不断变化着的。在沈从文的其他作品中,其笔下的湘西世界便具有了“变”的一面,而这种变,既带有传统伦理和淳朴人性的沦亡,也包含着都市与乡村对立下的矛盾。

因而,在读《边城》的时候,我们时刻都要面对这种虚假的美,这正是令我感到恐怖的一点。《边城》能够有多美?美到你即使什么也不懂,一眼看过去就觉得它美的程度。但什么是使我惊艳的呢?我想……大概是这种美的虚假给人以强烈的错位感和痛苦感吧……!

如果想了解更多汉语和文学知识,请关注我吧!

其他网友回答

沈从文的《边城》,光从语言特色上来看,就觉得特别美了。

他以散文式的笔调,描写了一个恬静平淡的如诗如画、如梦如烟、田园牧歌式的湘西世界。

而且通篇语言典雅,简约、通俗,既有色彩鲜明的比喻,又有自由灵活的排比,读着朗朗上口,毫不费解,又能给普通的词汇注入新意,加强对事物的形象描绘,增加音乐美感。

由此可见沈从文先生的卓越的语言才能:朴素中透着新奇,含蓄中散发心意。

例如:

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 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怒。

边地俗话说,火是各处可烧的,水是各处可流的,日月是各处可照的,爱情是各处可到的。

每一只船总要有一个码头,每一只雀儿得有一个巢。

美丽是平凡的,平凡得让你感觉不到她的存在;美丽是平淡的,平淡得只剩下温馨的回忆;美丽又是平静的,平静得只有你费尽心思才能激起她的涟漪。

秋天来溪水清个透亮,活活地流,许多小虾子脚攀着一根草,在浅水里游荡,有时又躬着个身子一弹,远远地弹去,好像很快乐。

清新、淡远的牧歌情调,以恬静平淡的风格、散文的笔调,描写了一个纯粹的理想世界。小

说的语言独特、鲜明,吸取了方言、书面语、文言文的特色,使边城通篇语言的恬淡、典雅、通

俗简约、意境等充分体现,从语言方面分析沈从文的《边城》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沈从文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