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听潮而逝是怎么回事?
优质回答:
鲁智深是书中性格鲜明,为人侠义的一个英雄好汉形象。深受大家喜爱,然而鲁智深的圆寂,多多少少惹人泪目,深为可惜。
其实鲁智深听潮而逝,是他最终的宿命,也最好的结果。不要替他惋惜,而要为他高兴。
事件概述
征完方腊,鲁智深在杭州六和寺中,听到钱塘江大潮,以为敌军来袭,拿起禅杖,便欲厮杀。被和尚道破玄机,这是潮信,并非战斗。
鲁智深方悟智真长老的偈语“听潮而圆,见信而寂。”
鲁智深留下一首颂子,便坐化了。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是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鲁智深结束自己一生的光明磊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为何征完方腊,鲁智深便坐化成佛了呢?
原因分析
一、立地成佛
鲁智深是一个世俗气很重的人。仗义行侠,扶危济困,鲁智深一出场,就已是一个将普渡众生,行善积德刻到骨子里的人物。
为素不相识的金翠莲,打死一个地头蛇。这等胆识、这份仁义,这种豪爽,都是鲁智深佛性的表现。
佛渡有缘人。世间如此有佛性之人,若不能见性生佛,天理不容。故而,鲁智深的心地与性情,就决定了他最终的佛缘。
宋江的执念是功名,武松的执念是仇恨。这二人的心里,没有真正的善念,不具备佛性。
所以,宋江没有激流勇退,而且入朝为官,最终身中剧毒而死。
武松痛失一臂,又是佛门头陀,可是武松没有成佛。因为他杀念太重,他的每次出手,都非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而是或报仇,或报恩,这与鲁智深的佛性或境界,都差的太远了。
二、功德圆满
鲁智深五台山出家,开启自己修佛(练级)之路。倒拔垂杨柳是金刚怒目。大闹野猪林是救人苦海。火烧瓦罐寺是罗汉降魔,二龙山落草是雀母生卵。一桩桩看似红尘羁绊,尽是佛家苦禅。
直到鲁智深上了梁山,后受招安。他不断四处征战,战场杀人,这是他拿起屠刀。似乎草菅人命,可是,他杀过一个含冤之人吗?他杀过一个无辜百姓吗?没有!
他在用他的屠刀,屠戮世上奸佞,扫荡人间不平。
号称忠义的宋江,为了让秦明等人上山,残害过多少无辜百姓。武松为报诬陷之仇,鸳鸯楼也杀了无辜的丫鬟与厨子。
不妄杀,不贪杀,这样的鲁智深,放下屠刀之时,就是他功德圆满之日。
征完方腊,鲁智深不为官,不住持,只想留个囫囵身体,从此放下屠刀,所以他功德圆满了。
三、超凡入圣
鲁智深从来自诩好汉,不曾感悟禅修。他行善积德、除暴安良,完全是无意识的佛门行径。
即便不修善果,即便杀人放火,可是鲁智深的内心从来没有李逵般那种享受,也没有武松般那种爽快。他只做行侠该做的事。
鲁智深喝酒吃肉,舞枪弄棒,虽是和尚装扮,却从不以为自己是佛门中人。
在六和寺,一个佛门清修之地,被和尚点醒“潮信”“圆寂”之意。鲁智深方如醍醐灌顶,醒悟自己的僧佛身份。
一直心无旁骛的鲁智深,此时的醒悟,让他再无羁绊。兄弟情义、高官厚禄、百姓疾苦等这些世俗尘事便如过眼云烟,于心中再难留下半分痕迹。
此时的鲁智深,已是一心成佛,注定只能成佛,更是必然成佛。
脱离肉身,就是斩断一切尘俗,真正实现六根清净。从此修为提升,最终羽化,达到成佛的最高境界。
某种意义上讲,鲁智深并非身故,而是超凡入圣。
结语
鲁智深在梁山上,是特殊的存在。所以只有他能够成佛。
鲁智深的逝去,不是普通意义的亡故,而是对俗事的割舍。暗黑社会下,鲁智深这般耿直豪迈,仗义行侠之人,不论是在朝堂,还是在江湖,他都寸步难行,暗箭难防。
他的一生,是佛而非佛。是佛,是说他身前为僧,圆寂为佛。非佛,是说他另辟蹊径,不谙清修,入世磨练,厮杀生禅。
以鲁智深的一生轨迹与经历来总结,坐化成佛,是鲁智深最好的归宿。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水浒传的最后一卷说到,鲁智深在征讨完方腊后,离开宋江,和武松两人回寺庙出家,想要修成正果,回到寺庙的鲁智深第一天晚上躺在床上,忽然听到江上大潮,声音震撼天地,还以为要打仗,摸了禅杖,大喝着抢出来要出战。后来听和尚解释说是钱塘江潮信响。鲁智深多年在外战斗和兄弟抗争,最终回到寺庙后,却还是放不下。这时候的鲁智深终于明白了,他笑着说了一段话:
“俺师父智真长老,曾嘱付与洒家四句偈言,道是 『逢夏而擒』,俺在万松林里杀,活捉了个夏侯成;『遇腊而执』,俺生擒方腊;今日正应了 『听潮而圆,见信而寂』,俺想既逢潮信,合当寂。“
这句话道出了鲁智深的所有心声,那一刻他总算是明白了,这么多年来,大家都把他看成是鲁莽的壮汉,而这一刻他却已经找到了真果,这可谓是有始有终,算得上是一位出家人一身的征途了。鲁智深说完这句话后,让小和尚给他擦身洗净,然后端坐于床边,静听潮汐,坐化升天。第二天宋江来找他,发现他坐得端端正正的,怎么喊都不应,他忽然意识到什么了,忽然就坐到了地上。
虽然说鲁智深只是小说中的人物,但对于“坐化升天,听潮而死”,这绝对是不科学的,一个健健康康的人怎么可能会“听潮而死”呢,那么这就要说道整部小说了,竟然这是一部小说,而且还是诞生自古代,那么,我们就要遵循小说的逻辑。
当年宋江和鲁智深在五台山借住了一晚上,第二天走的时候,智真长老给了鲁智深一段话:
逢夏而擒,
遇腊而执。
听潮而圆,
见信而寂。
智真长老这段话中明显提醒了鲁智深,于是在征讨完方腊后,鲁智深就听到了钱塘湖的潮汐声,于是想到了师父的这句话,这句话的解释在上文中也有提到,鲁智深觉得自己找到了真果,于是便“听潮而死,坐化升天”,但是至于他是怎样死去,小说中也没有提到,只能说这种找到真果的死法,正是应对了中国的佛法,当然鲁智深的这一生并没有白活,他才是真正的“为民除害,抱打不平”。
其他网友回答
你回去买本水浒传好好读读,不要每天来头条拿一本虚构的小说故事,来当问题提出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这是小说家言。是小说家言,便都要圆个来龙去脉,何况作者还是在那个近五百年前的封建社会,迷信宿命的因素在人心中根深蒂固。佛家讲求圆满,鲁智深当年不得已入得空门,却不成想误打误撞,反倒成就了自己一生的功德,这正合了作者深爱的本心。
鲁达一生助人之危解人之困,活得超然洒脱,倒有几分佛家的看透和天真。只是一生酒肉浸淫,也未磨灭本性实属难得。以佛门之身造反又何尝不是另一种修行,只是度人易度己难。上梁山群雄聚首攻州夺府打家劫舍,反招安不成又受招安,当盗贼之后又讨盗贼。一路走来,大和尚心中当是疑问多多。对宋江等投降派的认知渐趋清晰和体透,成了他生命中最根本的思想转折。
后来得五台智真几句偈语,所谓:逢夏而执遇腊而擒,听潮而圆见信而寂。讨方腊后期逐一应验,智深遂得顿悟终于心无挂碍,自知生无可恋命到尽头,这才坐化西去成了正果。书中这样的写法颇有些宿命论在,但若以科学论验之也当行通。
鲁大师一生畅快,只好酒肉加持,当是日日有肉,顿顿有酒。长年下来,对身体的负作用可想而知。他一生好武逞强,脾气说来就来,同样对心血管系统有渐进之殇。当日陪宋江访五台,智真长老应是观鲁智深之脸色血脉,知其已患三高重疾,时日已然无多。此去征方腊一年二载,其一路热血流转大限已在眼前,这才有几句偈语相送。
鲁智深讨方腊一路上早已心灰意冷,在擒方腊立功后渐觉身体不支。一夜听潮惊为军鼓,当是诱发心血脑血管破裂,登时才忆方丈之言,终解听潮信而圆寂之警示正在此。所以才安安然坐化归天,倒也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