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三国时期的人物你最佩服哪个?
优质回答:
《三国演义》里我最佩服诸葛亮,不是因为他的神机妙算,也不是他曾写出传世名篇《出师表》,而是他的人生定力。
刘备经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在诸葛亮的辅佐下,终于站稳了立足之地。然而,在随后的征程中,诸葛亮并未追随刘备东征西讨,而是被委以“后勤部长”,负责在大后方筹运粮草和军需等后勤事物。没有了建功立业的辉煌业绩,只有吃力不讨好的后勤工作。诸葛亮依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忠诚担当,是人生定力。
这让我想到了西汉开国功臣萧何,跟随刘邦起事,也是负责后勤保障,出色的工作确保了西汉王朝的建立。他并没有被西汉皇帝遗忘,而是成为开国丞相,被称为初汉三杰之一。我认为,这就是萧何与诸葛亮拥有的共同之处。不同的是,萧何喜好“黄老之术”,主张道家无为。诸葛亮更具儒家风范,主张入世,积极进取(后来不间断的北伐可见一斑)。一个努力进取之人,被安排在默默无闻的后勤岗位,可见诸葛亮需要多大的人生定力,至少比道家萧何的心力要大很多。
三国,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有勇冠三军的武将,有智谋超群的能士,更有治国安邦的能臣。要论我最佩服的人,还是定力非一般人所能及的诸葛亮。
其他网友回答
对我们很多人来说,了解三国故事并能津津乐道三国故事中的人物,恐怕大都得益于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了。尤其是有关三国的故事被搬上银幕后,更强化了人们对三国故事的了解。加之央视《百家讲坛》中推出的《易中天品三国》,对国人掀起三国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然,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的《三国志》,对国人的影响也不小,只是其受众却没有《三国演义》那么广泛罢了。
诸葛亮雕像
说到三国的历史,自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三国历史正式开始,到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三国时期结束,前后不过60来年时间。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将这段时间前后的历史故事写得波澜壮阔,故事曲折动人,人物鲜明生动、栩栩如生。值得回味和称道的人物还真不少,比如刘备、诸葛亮、孙权、周瑜、曹操等等。但如果非要在这些人物中排一下序的话,笔者觉最了不起的还是曹操了。下面就简要谈谈佩服曹操的地方。
政治上,雄才大略
曹操,所处的时代是东汉末年,其时天下大乱,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也是他的聪明之处吧,就当时他的地位和能力,仅凭一己之力,要想有所作为,是不可能的),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 黄河流域在曹操统治下,政治渐见清明,经济逐步恢复,阶级压迫稍有减轻,社会风气有所好转。曹操在汉朝的名义下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具有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正是其拥有雄才大略,才得以在东汉时任丞相,后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此外,曹操的惩办豪强、唯才是举、尚礼重法的政治举措,都使得他的雄才大略得以体现和施展。
曹操雕像
军事上,足智多谋
曹操不仅是政治家,也是一代军事大家。曹操早年就表现出对武艺的爱好与才能,博览群书,尤其喜欢兵法,曾抄录古代诸家兵法韬略,还有注释《孙子兵法》的《魏武注孙子》著作传世。这些为他后来的军事生涯打下了稳健的基础。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发生在建安五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
此战,客观条件上,曹操处于劣势,但由于他能正确分析客观条件,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所以能扬长避短,采用正确的战略战术,使战争向有利于自己的方面转化,经过自己主观上的努力,终于赢得了胜利。官渡之战,曹操击溃了最大的敌人袁绍,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此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远征乌桓
为了彻底清除袁绍家族的残余势力,防止袁尚、袁熙与“三郡乌桓”勾结对自己的威胁,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心怀壮志的曹操远征乌桓。对曹操要北上之事,曹军很多将领都提出反对意见,但曹操力排众议,采纳了谋士郭嘉的意见,带着20万大军倾巢而出,浩浩荡荡地向着辽西进发了。
途中,遇到了大雨,洪水暴发,出师不利。此次征战所充满的凶险和未知数,以及战争的发展进程是曹操始料未及的,这也成了曹操生涯的最险一战。值得庆幸的事,他带领军队经过五个月的鏖战,最终取得了胜利。
乌桓一战结束后,曹操班师途径碣石山,写下了今人耳熟能详的千古绝唱《观沧海》一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平定凉州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开始对关中用兵。虽其间关中的马超、韩遂、杨秋等俱反,但曹操率大军亲征,到九月就平定了关中 。十月,曹操进军安定,杨秋投降 。曹操率军撤回,命夏侯渊督众将继续西征,在两年内,逐马超、破韩遂、灭宋建、横扫羌、氐,虎步关右,凉州地区基本平定。
大家也许会说,曹操那么厉害,赤壁一战不是输得很惨么?确实,在曹操的一生征战中,也有被打的丢盔弃甲,险些丧命的时候,但纵观其一生,还是胜算的时候多,尤其是在战略上,没有什么重大失策的地方。
曹操在军事上,还表现在治军严整、爱惜将才诸方面,这也使得他的军事才能得到了有效的发挥和汇集、补充。
经济上,举措得当
在经济上,曹操也很有建树,比如施行屯田、改革户籍、兴修水利、提倡廉洁等。
此外,曹操还多才多艺,生活上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唐朝张怀瓘在《书断》将曹操的章草评为“妙品”。
最后, 用王勃的话概括曹操,笔者认为也是比较确切的:
魏武用兵,仿佛孙吴。临敌制奇,鲜有丧败,故能东禽狡布,北走强袁,破黄巾于寿张,斩眭固于射犬。援戈北指,蹋顿悬颅;拥旆南临,刘琮束手。振威烈而清中夏,挟天子以令诸侯,信超然之雄杰矣。
谢相邀回答此问题!
其他网友回答
三国是个豪杰争霸,英豪辈出的时代。俗话说乱世必出英雄,在动荡不安的三国出现了很多让人佩服的人物,说到最佩服谁这个问题实在不好抽象笼统的回答,这些人物的立场,背景都不一样只能说在哪些方面的体现罢了,在此我列举几个比较佩服的人物供大家参考。
关羽是很多人崇拜的,被人尊称为武圣,也被人供奉为武财神,不管是哪个领域的人都喜欢关羽,黑社会都拜关羽。他忠肝义胆,过五关斩六将,一直是人们学习的榜样。
诸葛亮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来为蜀国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也为历史军事理论做出来杰出的贡献。最典型的《草船借箭》非常神奇和智慧,来到东吴后智激孙权,舌战群儒,然后在激发周瑜做到了孙刘联盟对战曹操,他一生指挥的大小战役无数,而且事必亲躬可以说是为了刘备的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留下的八阵兵图和八卦阵也是留给后人的宝贵财产。你的《出师表》更是让人感觉到他的忠心和担当。他写的《将苑》推荐给没看的朋友看看也是受益匪浅。这也提现了一个智慧的杰出军事家的总结,被后人供奉为智圣。
刘备在那个时代虽然没有特别的能力体现但是刘玄德的很多东西是别人不具备的,他的仁义,厚道,用人是很多人比不了的。他有极强的人格魅力。真正的做到了以人为本。正因为这些才有了诸葛亮,关羽,张翼德,赵云,黄忠和马超的追随,最重要的他有一个伟大的梦想那就是匡扶汉室。同时因刘备也带来了好多成语故事,比如最经典的《煮酒论英雄》,《乐不思蜀》等等。
周瑜在三国中虽然他表现的有些心胸狭隘但是不得否认周瑜是一代儒将,孙刘联盟后发动了火烧赤壁的鏖战。他身上也流传很多有趣的故事比如:周瑜为了让黄盖诈降不得不忍心打黄盖,所以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他精通音律,风度翩翩,而且娶的乔公之女小乔为婚配,佳偶天成。
赵云在三国是个极致完美的将军,也被人称为武神,他仪表堂堂,浑身是胆,被曹操称为虎威将军,在长坂坡五进五出救幼主,歌颂子龙将军的有《子龙颂》,虽未谱金兰,前世信有缘。忠勇扶汉室,情义比桃源。匹马单枪出重围,英雄锐气敌胆冷等,赵云不但忠肝义胆而且没有大的缺点,是个不可多得武艺高强的将军,他的坐骑是夜照玉狮子,也称作白马将军。
司马懿是三国中很有代表的智者,他能屈能伸也能等能熬。兵法战阵不亚于诸葛孔明,是一个纵横捭阖的高手。最终利用他的知识得到了天下。
曹操是主宰三国的领头人物,虽然他是一代枭雄,但是他确实能力很强,扫平大半个天下,有勇有谋,虽然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可是当时的那个时代他不那样做也是死路一条。他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很有才华。著名的《短歌行》中的最后一句:天下归心也说明了曹操的天下之志。总归后人对曹操的评价总是褒贬不一。
司马徽和黄承彦都是三国中的顶级智者,他们看透世事的规矩不愿意争名夺利做个隐者,司马徽被人称为水镜先生,黄承彦是诸葛孔明的岳父,被人称为黄老先生。他们是智慧的化身。
陆逊作为三国里比较年轻的的军事家也是非常厉害的角色,属于三国的后起之秀。他没有很多年轻人的锋芒毕露而且非常稳重。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将帅。
谢谢大家
其他网友回答
《三国演义》中最佩服曹操,因为他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曹操的许多事迹与能力都值得佩服。
一、惩治豪强,兴经济,促民生。当时的状况“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推进屯田,大修水利,把人头税改为户调制,积极推动经济的恢复。抑制不法豪强,如得冀州后,重豪强兼并之法,司马光说曹“化乱为治”,是有利民生的。
二、唯才是用,用而不凝。在封建里是要求高贵的家世出身,但曹操用人不重虚誉,只要求官员明达法理,能行法治。其手下人才济济说明这点,降将文聘,曹操也敢任其为江夏太守。不似刘备诸葛亮,连赵云和魏延都不敢重用。
三、重法制,严治军。重法治国,法令严明,如一次行军中,曹操传令行军不能践踏麦地,如有违犯,一律斩首。但他自己的战马却受惊吓而踏了麦田。他立刻拔剑割下自己一撮头发,以示处罚。
四、性格豪爽,勇往直前。无论是赤壁之败的长笑,还是乌桓远征,说明其豪爽与勇敢,特别是与刘备饮酒谈笑,自称皇叔的刘备居然把筷子掉地下了。曹操败了,狂笑而去;刘备败了,一是哭,二是哭,三是哭,哭就算了,还带着一大批百姓远行军,一直怀疑是为了百姓好,还是为了保存劳力和兵源。
五、不拘一格的诗人和书法家。无论是诗的豪放与忧国忧民,还是书法的不拘一格,都是那么令人信服。
最后,用鲁迅说的一句话做总结: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其他网友回答
姜维,字伯约。忠孝仁义,极富韬略,文武兼备,也是一代贤相诸葛亮唯一入法眼的人,事实证明诸葛亮的眼光没错。姜维是继诸葛亮后的另一位大贤,自诸葛亮六出岐山无功而身死后,姜维继续来完成这个宏伟之志,虽国弱兵少,北伐之路无论多么艰辛敌人无论多么强大,从未动摇过伐魏,先后开启十一次北伐之旅,即使城破后主刘禅投降后,致最后一次北伐失败,姜维仍不忘光复汉室,委身于敌军之中,事发身死。光荣的一生,使命的一生,落幕了,他所做的一切岂非一般人可做到的,虽然未成功,但是先师诸葛亮也可以含笑九泉了。功败垂成非姜维之罪也。乃天道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