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哪些四大名著人物第一次出场就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优质回答:
四大名著每一本书都非常经典,其中也描绘了各种各样的人物,每个人都有不同性格和不一样的人生,即便是《西游记》中一个小妖怪都有自己的故事,可是纵观四本书,还是这四个人一出场就让人印象深刻,出场就不平凡的他们注定了生命有着无限的光彩。
第一、《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永远活在舞台正中央的那个人
黛玉初入贾府也是王熙凤的第一次登场,王熙凤的出场和别人都是不一样的。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众人都敛声屏气,可王熙凤却人未到笑先闻,她的到来打破了一屋子的沉闷严肃,气氛瞬间变得活跃起来。王熙凤来的时被是一群媳妇丫鬟围绕着,是人群里的中心;到了屋内也瞬间成为众人关注的中心。王熙凤的行为和众人不同,打扮也不同,总是最出彩的那一个。
这一章回中,除了黛玉,最后一个出场的王熙凤却成了读者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人。王熙凤的出场不同寻常,正如她精彩纷呈的生活,只要她愿意她永远都可以活在舞台的正中央。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除了宝黛钗最重要的一个角色,如果没有她的存在,《红楼梦》的宽度和深度都会少了很多,如果故事永远只在宝黛钗之间流转,那么《红楼梦》也就成了单纯的言情小说。
王熙凤的的社会触角是最长的,可以越出贾府的门墙,可以伸向官府,可以伸向佛门,可以伸向宫廷等,有了王熙凤的生活环境做铺垫,才能够拓展出精彩的红楼故事,王熙凤的作用非比寻常,不可或缺。
第二、《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三国演义》中提起刘备那一定不可忽略的便是诸葛亮,可以说蜀中的半边天下基本都是诸葛亮为刘备出谋划策打下的。诸葛亮最厉害便是智谋,正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司马懿和诸葛亮交手很多回,可很多时候还是会被诸葛亮骗,比如最著名的空城计。
诸葛亮第一次出场就是刘备三顾茅庐,这个时候诸葛亮26岁,虽然很少人见到过他,可是他在外却有很大的名声,“卧龙和凤雏,得其一可得天下”。人如其名,诸葛亮的第一次亮相就让人觉得他是天赋异禀的世外高人。
孔明才醒,口吟诗曰:“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孔明吟罢,翻身问童子曰:“有俗客来否?”童子曰:“刘皇叔在此,立候多时。”孔明乃起身曰:“何不早报!尚容更衣。”遂转入后堂。又半晌,方整衣冠出迎。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诸葛亮空有一身才华,可始终未寻到可以辅佐的明君伯乐,因此迟迟未出山。诸葛亮其实早已知道刘备来访了几次,非要三顾茅庐才相见不过只是为自己的出场营造气氛,也是为了考验刘备的诚意,轻而易举便一举两得。诸葛亮羽扇纶巾的形象深入人心,既儒雅又多智,如果诸葛亮不早死,那么三分天下究竟花落谁家还待分晓。
第三、《水浒传》中的花和尚鲁智深,人生处处有惊喜,此心安处是吾乡
《水浒传》塑造了非常多有江湖豪气、义薄云天的经典形象,可是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第一次出场就给人惊喜的花和尚鲁智深。
鲁智深第一次出场的时候还叫鲁达,人称鲁提辖,当他知道恶霸“镇关西”对民女金翠莲先强娶后抛弃的事,在送走了金翠莲父女后就去找“镇关西”的麻烦,两人动手之际不小心就打死了他。
鲁达很聪明,叫着他装死便立即跑了,官府抓捕,幸得金翠莲后来的夫婿相助上山当了和尚,法号智深,后来几经辗转才躲过一劫,不过他也一直保留了和尚的名号和形象。
仅仅只是这样的初见可能会觉得鲁智深并非一个好人,可是从后来他相帮林冲、火并二龙山等等才能正看出他侠肝义胆的真性情。
他的生活里处处有惊喜处处有转折,可是他的善良与侠义从来都没有改变过,他是整部剧中唯一一个一直给人以温暖和幸福感的人,他对朋友仗义,自从上了梁山大大小小的战役他全部都参与直到四方平定,他不愿接受朝廷的招安,便听从恩师预言——庙宇便是他最后的归宿,此心安处是吾乡。
第四、《西游记》中的女儿国国王,唐僧度过的劫难,错过的一生
《西游记》最有趣的便是男妖精都想要吃唐僧肉以求长生不老,女妖精都想要嫁给唐僧(白骨精除外),可是所有的诱惑和险阻都不能够动摇唐僧西天取经的决心,直到遇到女儿国的国王,让唐僧动了心差一点就留在了那里,所以对女儿国国王的印象也特别深刻。
女王闻言,大惊失色,扯住唐僧道:“御弟哥哥,我愿将一国之富,招你为夫,明日高登宝位,即位称君,我愿为君之后,喜筵通皆吃了,如何却又变卦?”
女儿国国王对唐僧是真的喜欢,不仅以身相许还要将国君之位相让,身为男子,当遇到一个女子如此热烈的爱意,说不感动是不可能的,唐僧确实也动心了,只是他心中无比强大的信念还是驱使他做出了继续前行的选择,他此次是逃过了情劫,可是也许是错过了一生。
如果人生有重来一次的机会,不知他会不会做出不一样的选择,抛下戒律清规、不管王权富贵,只和喜欢的人在一起过平凡安乐的生活。
作者:酒馆说戏人。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少读红楼,为你讲述不一样的名著故事。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请
四大名著中哪些人物第一次出场就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这人人都觉得压力大的时代,还有什么能比心情舒畅更重要呢 读西游记令人心情舒畅
西游记里的孙,一出场就惊天动地,山崩地裂!
其实小时候就听大人讲孙猴子的故事,从来没把其当成真事来听!实实在在地在听故事。
然而当我看了名著西游记后,却被作者的语言风格所倾倒!当然只有语言风格,没有故事情节那是肯定不行的。最终我才明白,我实际上是喜欢吴承恩笔下,那活灵活现的孙!
尤其是孙与猪八戒的对白,幽默、机智、调侃、外带耍弄。把个猪八戒时而弄得个丑态百出,时而给人感觉又憨态可掬。人物形象刻画深刻,让人真真感受到名著的魅力!以至于很多年后,一些经典对白都难以忘怀! 如有一段对白是:"呆子,把你那嘴脸给俺收拾着‘’!
忘了师徒四人是走到什么地方,猪八戒伸着个长嘴东瞧西望,吓得过往人等四处逃窜,都认为遇到了妖怪!而猪八戒看着逃窜的人群,很有成就感,伸着个猪嘴越发逞能,令猴哥发怒为此而呵斥他!
唐僧见状觉得大徒弟太欺负人便道:",这就是你的不是了,八戒就生成这等模样,你让他那嘴脸怎生收拾‘’? 猪八戒见师傅为他说话,颇有些得意,故意将长嘴又朝前伸了伸。猴哥趁师傅不注意,把金箍棒朝八戒一晃压低声音:"呆子,看你收拾不‘’?
八戒立马将长嘴插入到领口内,再不敢出声!画面感强不?想起这幅画面我就会忍俊不禁!
还有一段是猪八戒和唐僧喝了子母河的水,八戒的肚子大得不行,哀嚎着疼痛不已。当知道自己要生小猪仔时,吓得直叫:"我等男儿身,没有产道如何生得了‘’?直把个孙笑得在边上差点打滚儿! 名著的感染力是强大的,我从没去深究西游记到底给了读者哪些有意义的帮助,我只知道读了西游记心情特别舒畅!在这人人都感到压力大的时代,还有什么能比心情舒畅更重要呢?
其他网友回答
相比王熙凤出场的张扬和华丽,几乎同一时间出场的林黛玉,内容是繁多又复杂,因为母亲早逝,林黛玉于是入都进了贾府。
林家距京千里之遥,林如海年已半百,谁知这是不是永别呢?这是很现实的问题,黛玉是不愿离开家离开父亲的,但是没办法,六岁的小姑娘还是洒泪别父登舟赴都了。母亲新丧,父亲先失伴侣,现在唯一的爱女也将距其千里,想老父从此念妻思儿,身边无一亲人,何等凄凉。黛玉早慧,神京路远,黛玉一边带着对母亲的追思,一边带着离别父亲的伤感,再加上自己羸弱的身体,忐忑的心情,对一个小女孩来说,是何等的复杂和内心的不安啊!
这是林黛玉进贾府很自然的牵挂和心理。等待她的荣国府内表面一派贵族气象,内里是无法言说的繁难。举4个例子吧。
一、黛玉第一眼看到外祖母,原文写到: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
“两个人搀着”“鬓发如银”,这个场景,彼时黛玉也就六七岁,这样的极老和极小,小的必须依傍老的生存,而老的必须如母鸡之羽翼呵护小的。一老一幼泪眼相看,很刺目,细想不禁悲辛交集。这里曹公借王嬷嬷和雪雁说出了这样的感觉:极老的力不从心,极小的一团孩气。
这样的情景,横亘在祖孙二人眼神喉间怕触碰的,是贾敏,对贾母来说,这是女儿留下的唯一的骨血,尚如此年幼;对黛玉而言,这是母亲的母亲,自己今后全部的依靠。
二、接受来自贾府上下的审视
年幼的黛玉自觉的调整着自己: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入府的第一顿饭黛玉吃的并不熨帖,因为她发现: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
黛玉不是小门户里的小姑娘,而是世代列侯、钟鸣鼎食、书香之族的林家千金小姐,黛玉的内心是骄傲而目下无尘的,她为什么不发表任何的意见,而主动更改自己的习惯,无它,唯接受众人审视而已。改习惯,就算对一个大人也是不适的吧。
三、承受怠慢和警告
黛玉来到荣禧堂拜见二舅舅。进了院子,老嬷嬷们引着黛玉,先到正堂荣禧堂,再到正室东边的三间耳房内,又到东廊三间小正房。兜了个大圈子,不管怎么说吧,总算是找到二舅母了,二舅母先挖个坑,让黛玉坐舅舅贾政的上首位置,屁股还没坐热,上来就说:
“只是有一句话嘱咐你……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意思是,你一来,我最不放心的就一件事,你千万别和我儿子走太近,最好离他远远的。这是个什么话,你的儿子你教育,让他别招惹小姑娘,哪有警告人家孩子的道理。
黛玉说:
“我来了,自然是和姊妹们同处,兄弟们自是别院另室的,岂得去沾惹之理?”
黛玉的话通透,兄弟们根本和我不在一个院子里,哪里存在沾惹这回事呢。反正我从小接受的教育就说这样,这事若在我们林家,一定是这样的规矩。
王夫人就说宝玉是和姊妹们一起在内帷中长大的,好了,若说破坏男女大防的规矩,也是你荣国府自己的事对不对。怎么亲戚刚来,先给一顿这样的警告。王家的小姐,贾府的主母,果然理直气壮的不讲道理。
四、察言观色,充分考虑主家的情绪面子
晚饭后,贾母带着黛玉和迎探惜三春聊天,问黛玉都念过什么书,黛玉回答刚念完了《四书》。黛玉问姐妹们都念什么书,贾母说不过为认两个字,不做睁眼的瞎子罢了。
不一会儿宝黛初会,宝玉就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说:
“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许认得几个字。”
这前后的差别也太大了吧,从读了经典到只认几个字了。其实只有一点,照顾三春和贾府的面子呗,因为黛玉马上就明白贾府对待教育的态度了,那和林家有着相当的差距。你说你学富五车,人家的目标是不做睁眼的瞎子,这天儿还怎么聊下去?小小年纪的黛玉敏感、聪慧,那份小心翼翼,令人叹服又心疼。
林黛玉进贾府,87央视版电视剧把林妹妹拍的如天女下凡般的美轮美奂,可前呼后拥,富贵奢华的背后,是令人辛酸的无奈现实。
其他网友回答
我要说西游记中第一次出场就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位“穿越人物”你相信吗?
我要说的这位大神就是“朱紫国事件”中,赠与金圣宫娘娘护体神衣的紫阳真人张伯端
大家都知道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所作,唐僧取经的时间定在大唐贞观年间,
唐僧取经一共十四年,怎么可能会出现宋朝的紫阳真人张伯端呢?
要么就是作者笔误,要么就是故意安排,反正这位穿越大仙已经完成了他的使命!
也许正是因为吴老爷子的笔误才能让我印象这么深刻。
附原文:
行者上前迎住道:“张紫阳何往?”紫阳真人直至殿前,躬身施礼道:“大圣,小仙张伯端起手。”行者答礼道:“你从何来?”真人道:“小仙三年前曾赴佛会,因打这里经过,见朱紫国王有拆凤之忧,我恐那妖将皇后玷辱,有坏人伦,后日难与国王复合。是我将一件旧棕衣变作一领新霞裳,光生五彩,进与妖王,叫皇后穿了妆新。那皇后穿上身,即生一身毒刺。毒刺者,乃棕毛也。今知大圣成功,特来解魇。”行者道:“既如此,累你远来,且快解脱。”真人走向前,对娘娘用手一指,即脱下那件棕衣。那娘娘遍体如旧。真人将衣抖一抖,披在身上,对行者道:“大圣勿罪,小仙告辞。”行者道:“且住,待君王谢谢。”真人笑道:“不劳,不劳。”
—-节选自《西游记》第七十一回
其他网友回答
齐天大圣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