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四大名著原本是六大名著,为何后来少了两本?
优质回答:
常读书的人,就算不告诉他答案,若说“六大名著”,基本上也能猜到另外的是哪两部。但实际上,这六部名著,仍然是有所保留的评价法。因为要全无顾忌、公平比较文学价值和社会研究价值的话,任何一部都可以没有,但不能没有《金瓶梅》。
六大名著多出来那两部,就是《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
不知道是否也有人看过全本未删减的《聊斋》。我曾经在辽西最大的图书馆读到过,能理解它被剔除出“名著”行列的原因——关于色情方面的描述过多,且极为露骨。在某些被删减的故事里,不仅仅是色情描写过多的问题,甚至有些情节有悖伦常。这些故事虽然托于鬼狐,但终究会归为人伦,因此很可能对读者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还有些故事,穿插这些情节实际是毫无意义的,与故事主线本身没有任何牵连,有它不多,没它不少,且又龌龊,不知道蒲松龄写出来做什么。
另外,《聊斋》还有一大问题,即毁僧谤道。这也是被删减的原因之一。很多故事,可能有些人已经察觉到上下篇章不搭,就是因为里面已经删减了很多愤世嫉俗的语句,那些言辞甚至有些是无脑喷,确实不利于宗教和人文的和谐。
我想,大概就是因为这些原因,使得《聊斋》最终没登上所谓的大雅之堂。
《儒林外史》,它的问题,我想,一是出在年代意识上,二是很多人的理解能力太差,而小说的描述却很容易给人误导。所以,把它也剔除了。——这么说来,其实《儒林》是比较冤的,但你想,百草枯明明是农药,都能被人喝得禁售,何况这么一本书呢?不去捧它,以免那些水平比较低的读者看了以后产生错误的理解。
举个例子,比如马二先生游西湖。我看过很多人的评论,大都是说马纯上仗义疏财后变穷了,乃至游西湖时想吃点好东西也吃不起。
但游西湖这一段,其实是对马二先生的讽刺啊。他仗义疏财是不假,但这一段主要描写他去了一趟西湖,一路散漫闲晃只知吃吃吃,说明他是个废柴,为后文他“衡文毫无把握”打下伏笔,而这样的人掺合到科举选人里去,那是非常坑人的!
——这明明是一段抨击科举黑暗的事情,但硬生生被某些水平低的读者给弄反了。如果人人都这么理解,那这部书就没法看了呀!
另外,很多人对这方面事情的认识还停留在电影电视剧阶段,比如从心眼儿里还相信“书生孤身一人进京赶考”这回事。但实际上,进京赶考那一场是“会试”,有资格考那一场的得是个举人。而举人是不折不扣的贵族阶级,千年来“只有穷秀才,没有穷举人”,带个驮队都算低调了,真实的历史上哪有孤身一人进京赶考的举子?
举个例子。乾隆年间,有一次乾隆问朝堂上的大臣,有没有福建人。能上朝的官员都是从五品以上的官,结果当时只有一名官员来自福建。乾隆很惊讶,说“难道福建举子不做官吗?”为什么这说?举人可以不继续考试,他们可以直接去当官的。因而范进中举后,才有那么多人巴结他。因为范进就算不去做官,起码也称得上当地名流、上层人士了。举人有很多特权,连仆人都可以减免徭役赋税。很多人给举人送钱,要投身举人之下当个奴才,就是因为这个。
很多读者对真实历史并不了解,让他们看《儒林》,只会误导他们,所以,还是不要过度宣传《儒林》为妙,把它剔除于“名著”行列也是可以理解的。
其他网友回答
中华上下5000年,文化源远流长,在我国古代有很多著名的小说,流传到现在最为出名的就是四大名著了。一提这四大名著相信大家脱口而出,那就是曹雪芹的《红楼梦》,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吴承恩的《西游记》以及施耐庵的《水浒传》。这四部名著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
其实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本来我国是有六大名著的,一直流传在民间,只不过建国后慢慢的演变成四大名著了。其中被删除的那两部名著就是清代吴敬梓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和清代作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为什么在建国前是六大名著而建国以后成了四大名著了?其中的渊源又是什么呢?
第一,与国家出版要求有关。
其实这四大名著和六大名著国家根本没有给特定的叫法,只是人们约定俗成的。
刚刚建国,国家不论是在经济上还是文化思想上都比较匮乏,国家加为了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要求出版社在最短的时间内出版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来丰富大家的生活。可是国家规定只要求出版四本经典小说,出版社的人员根据人民群众的广大要求,考录再三决定选择高质量高品质的四大小说《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和《水浒传》。
其实被删除的这两本书当时在社会上反响也很大,只不过碍于制度的规定,没能及时出版。不过这两部小说写的也很好,最后还拍成了电视剧,一直让人们对故事的情节念念不忘。
第二、与小说的内容有关。
大家都知道《儒林外史》是一部讽刺小说,内容大部分是描写社会的种种不公现象,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是相当大的。而《聊斋志异》想必大家也有所耳闻,这本书有400多篇短篇小说组成,大多是描述人鬼情未了的爱情故事,从中也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以及思想的反叛。虽然这两部小说内容很精彩,但是对大家的思想改进不如其它四部名著更明显,所以教研组人员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把这两部删除了。其实现在想想也很可惜。
虽然《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没有被大家广泛的流传,但是它们一直在社会上流传,得到人们的好评。这两部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的贡献和价值仍然是无可估量的。
其他网友回答
提起中国文学的代表作,
大家就会想到四大名著。
这四本书,不仅在国内老少皆知,
而且在国外也是声名不菲。
《六大名著》变《四大名著》
聊斋志异
但是在见过初期,却是六大名著,他们分别为中国文学史上六部跨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的全称。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许多行业都处在百废待兴的状态。国家大力倡导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人民出版社率先响应,就决定刊印这“六大名著”,来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学生活。而当时由于一些原因,“六大名著”并没有全部第一时间地出版发行,其中《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的出版进程稍有些延误,就先刊印了另外的四本《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出去。
没想到这四本书一经出版,立刻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在各大书店全都抢购一空,根本供不应求。其他的出版社见到这样的情况,纷纷也都加紧出版这四本书。于是“四大名著”的说法也随之流传了开来,反倒是另外两部,渐渐被人遗忘了。
另外一种说法
三国演义
也有说法认为解放后,把六大名著变成四大名著的原因在于:《聊斋志异》内容封建色彩更多一点,不利于青少年成长;而《儒林外史》更偏向于揭露官场黑暗,讽刺性过强,在解放初期大背景下,这两本显然不利于新思想的传播。所以被删除了。
另外两部名著的文学价值
聊斋志异
在上学的时候,很多人可能接触过《儒林外史》中的部分文章,比如《范进中举》。但对《聊斋志异》的了解,估计就全是从电视剧中得来的了。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作者以悲天悯人的手笔描写了八股制度下众多儒林人士的悲剧性命运,进而展开了一幅封建科举时代的社会风情画,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和社会的黑暗,使《儒林外史》成为中国古典讽刺小说中的圣品。
《聊斋志异》是中国古典小说的珍品,这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在蒲松龄创作之初便有人传抄,成书之后流传更加广泛。十九世纪中叶传播到国外,已有英、法、德、日等二十多个语种的译本。想象丰富,构思奇妙,情节曲折,境界瑰丽,它创造的狐鬼世界留给后人津津乐道的无尽话题。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
关于“四大名著”“六大名著”之言,并非官方定论,而是一个误会。
新中国建国前,我们流传的有六大古典名著,分别是:《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当时,人民文学社为了提升国民的文化水平,于是出版发布了前四本名著,人民反响强烈,一些出版社随之跟风,纷纷效仿出版四大名著,渐渐便演变为了今天的四大名著。
读过《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的人们,不难发现,这两本书的文学价值及现实意义也是十分重大的。
其他网友回答
众所周知,中国的四大名著为《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但是估计鲜有人知,四大名著曾经是六大名著吧。
清末明初,六大名著产生,除了以上四本,还有一本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另一本是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这两本书大家应该并不陌生,可以说在文坛上有重要地位。
《聊斋志异》是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当年蒲松龄科举考试屡试不第,于是他投入了他所有的才华和精力来创作这本书。《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顾名思义,文中多写妖魔鬼怪,其实是为了揭露封建统治者的黑暗,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
全书中,描写爱情的主题占多数,表现了作者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其中一些通过花妖狐魅和人的恋爱,表现作者理想的爱情。在老百姓之间广为流传,深受大家的喜爱。
《儒林外史》是清朝吴敬梓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集,全书的中每个故事虽然没有情节连接,但却有同样一个中心,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利禄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气。
整本书在一方面真实地揭示了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另一方面也赞美了少数人能坚持自我,守护人性,不忘初心,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这本书凭借着对人物性格细腻的刻画,高超的讽刺手法成为了中国古典讽刺小说的佳作,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在国际汉学界影响颇大。
为什么这样两部著作,如今却不在几大名著范围内呢?
实际上,有四大名著的说法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可以理解为当时出版社的一种运营手段。早在明朝,冯梦龙提出将《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金瓶梅》归为四大奇书,其中《金瓶梅》为四大奇书之首,这本小说通过对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体现了当时民间生活面貌,揭露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较深刻的认识价值。
这四本书全为小说类读物,分类合理,老百姓也都接受这四本为四大奇书这一说法。到了清朝,《红楼梦》的出现引起了轰动,它完全可以和前面四本书相媲美,但是叫五大奇书又不大合适,因为在中国,人们习惯用四、六、八这些数字,很少有用数字五的,就文学价值来说,《金瓶梅》和《红楼梦》都是不可估量的,但由于《红楼梦》叙述地更为完整,且《金瓶梅》内容着实有些露骨,所以综合考虑被淘汰,于是《红楼梦》顶替了《金瓶梅》成为了四大奇书之一。
后来,《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于是到了清末明初的这段时间,民间开始流传起六大奇书,但后来《聊斋》和《儒林》却惨遭淘汰,说起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内容方面,前面四大名著都是长篇小说,而《聊斋志异》却是短篇小说,整本书全是一个个独立的小故事。
《儒林外史》虽然是长篇小说,但整本书基本上却也是独立的短篇故事,情节上没有太大的联系,虽然思想是统一的,但是故事是零散的。这便是是两本著作惨遭淘汰最大的原因。
还有另外一个小原因是说因为当时出版社印刷出版的时候,由于是计划时代,上级要求只能出版一定数量的古典小说,由于六大名著的印刷数量远远超过上级要求,所以没有出版。虽然这两部小说被淘汰了,但是它们的文学价值却没有被埋没,时至今日,六本名著依旧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仍然是必读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