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农村俗语:“庄稼佬最怕四七两场雨”,啥意思?四月下雨不好吗?
优质回答:
在以前,农民种地都是靠天吃饭:如果那年风调雨顺的话,农民就能有个好收成;如果要是遇到灾年,旱灾或者涝灾,庄稼就会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在长期实践中,勤劳的农民总结出了许多跟生产相关的俗语。今天就跟大家说一下“庄稼佬最怕四七两场雨”这句俗语。
下雨水到底好不好?
除了“庄稼佬最怕四七两场雨”,农民朋友也常说“春雨贵如油”,这就让人人一头雾水,到底是下雨好还是不下雨好呢?其实这两句话并不矛盾,农作物的不同生长时期对水分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关于下雨,农民还有一句常说的俗语-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大家都知道,农历三四月份是小麦的扬花灌浆期,这时小麦已经不再大量需水。如果此时经常下雨,或者出现倒春寒,对小麦的生长极为不利,甚至出现小麦冻死冻伤的现象,导致农民减产绝收。
庄稼佬最怕四七两场雨的含义
庄稼佬最怕四七两场雨,其中四七指四月和七月,所以这句俗语的意思是,农民最怕四月和七月下两场大雨。为什么农民怕四月和七月下雨呢?
上面也提到,每年三四月是北方地区冬小麦扬花、授粉和灌浆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最怕下雨天或阴雨天,这会影响小麦的扬花授粉。灌浆期,小麦虽然需要水分,但降雨过多也会影响到小麦的灌浆,因此农民三四月份特别期盼长期法晴天。
农历的七月则是玉米、大豆等作物的快速生长期,这一时期如果降雨量过多,容易造成田间积水,导致农作物长期浸泡在雨水中发生烂根,严重时出现死株。如果下雨时伴随大风,则易造成玉米等农作物的倒伏,影响产量。
结语
“庄稼佬最怕四七两场雨”确实存在一定的道理,但是类似这样的俗语一般都是某一地区的农民在长期实践中总结而来,具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因此并不是对所有的地区都适用。
我是老家在农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老农民,希望可以和大家一起交流农村发生的那些事。
其他网友回答
老话都是大智慧,都是在劳动实践中得出的经验之谈,在农耕时代就是多打粮食,过好日子的宝典。
四七雨就是农历四月和七月的雨,为什么这二个月怕雨?这跟我们国家所处的气候带和农事时令有直接关系。
农历四月份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的扬花期,这是小麦丰产的关键时期,小麦扬花时间非常短,一般只有2一3天,这时如果碰上大雨,将会导致传粉失败,从而造成减产;另外,因小麦已经抽穗,重心上移,如果伴有大风极易造成大面积倒伏。在过去这样一场雨,可能就会直接影响一家人的温饱,担心害怕是非常正常的。
再说一下气候,农历七月份,我们国家大部地区都处于雷雨季节,老话说“七月天,洼不干”,意思就是说这个月份雨水往往偏多,经常会导致洪涝灾害,涝同样会导致作物倒伏,甚至死亡,造成减产。
此外,因过去居住的房屋简陋,有很多土坯房,连续的大雨有可能造成房倒屋塌,一家人无处安身。为一家人的安身之所而揣揣不安,对每个大家长来说,都是应操的心。
现在,随着各方面的持续投入,农田设施越来越完善,对抗天灾的能力是强了,但天气对传统农业仍然有着巨大的影响,一些农谚俗语仍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其他网友回答
在我看来很多农村俗语都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针对当地的农业可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针对全国范围的说法往往并不准确。就像这句俗语“庄稼佬最怕四七两场雨”,俗语里边的四和七显而易见就是指四月和七月,在这句俗语流行的当地来说可能比较适用,因为大多与农业相关的俗语都是与当地的种植作物的生长周期相关的,但我国从南到北幅员辽阔,种植作物多种多样,在不同季节、不同区域、不同作物雨水带来的影响是完全不一样的。
像这句话可能比较流行在南方,或者是长江以南多雨季节,因为南方果树居多,在四月份多处在开花期,七月份多处在幼果期或膨大期。这个时期降雨过多会影响坐果率,造成落花落果,并且还会加重病害的发生,所以很多种植户都不喜欢这个时期下雨。
但放在长江以北来说这句俗语可能就不适用了,特别是一些种植玉米和小麦的区域。四月份很多地方的小麦多处在灌浆期,对水分具有较高的需求,一般还需要去交灌浆水,如果这个时期下雨是再好不过了,但同时也会带来病害的发生,比如说赤霉病、锈病等,所以雨水有利有弊,一定要做好病害的防治。在七月份玉米基本完成种植,很多地方需要浇出苗水,这个时期来一场雨是再合适不过啦,能够解决干旱问题,但雨水过大也会造成农田积水,给农业生产带来不便。
所以俗语是否具有实际的农业指导意义,一定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
其他网友回答
庄稼佬最怕四七两场雨,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四七就是四月和七月,在农村,四月份正是春耕播种大忙季节,农村最怕暴雨洪水,洪水会冲毁农田,暴雨会将刚长出来的幼苗打断打折,这段时间要提前挖好排水沟,做好防洪排涝工作,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七为份正是粮食收获的季节,粮食是要经太阳晒干才能入库的,这个时候最怕下雨了,在田里收割怕下雨,在晒谷场晒干怕下雨。
七月份的天气说变就变,刚才还是艳阳天,下一秒就会乌云翻滚,大雨即将来临,这时候的农民可辛苦了,急急忙忙把摊开的稻谷紧急收拢加盖,不然就会被大雨淋湿霉坏。
所以说,农民最怕四七两场雨。
其他网友回答
水是万物之源,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来讲,水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是并不是水越多就越好,这是大家都明白的一个道理。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时候,有一些时间段如果长期下雨或者是大量下雨的话,对于农作物的生长非常不利,甚至有可能造成农作物减产绝收。在农村里有这样一句俗语叫做“庄家佬最怕四七两场雨”,什么是四七两场雨呢?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到底有没有道理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第一,什么是四七两场雨
其实这里指的四月和七月实际上就是农历上的4月和7月。因为这两个月份对于农民来讲非常的关键。在农历的三四月份是春耕播种农忙的关键时期,此时农民都在忙着播种,对天气条件的要求当然会高一些。如果说4月经常下雨的话,会耽误农时,会不利于农业春耕播种。而进入到农历的7月份,又到了天气温度较高的季节,此时虽然农作物生长,对雨水的要求比较多,但是如果出现连续降雨,同样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这就是所谓的四七两场雨。
第二,为什么说庄稼佬怕这两场雨呢?
对于在农村种植庄稼的农民来讲,他们总是希望风调雨顺,特别是在农作物播种生长和收获的季节。雨水肯定是需求的,但是最好是适量而不是过多。任何事情过犹不及。如果在4月份经常下雨的话,就像前面所讲的,这是农民在播种的季节,雨水过多就会导致种子播种下去,出现霉烂变质的情况,不利于出芽率的提高。如果是水稻的话,此时正好进入到栽秧的环节,降雨量过大同样会影响到栽秧的质量,导致农民需要加强后期管理,才能缓解这种情况。而对于小麦来讲,这个时候已经到了生长的后期,正在扬花灌浆阶段。天气晴好有利于小麦的正常生长,能够提高质量增加产量,如果长期下雨的话,对产量和质量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到了7月份的时候,处于盛夏时节,温度很高,此时很多地区可能会出现干旱的情况,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灌溉,但是同时7月份也很容易出现大量密集性的突发暴雨。在农村里如果一旦出现大规模暴雨或者是降雨量特别大的时候,容易导致洪水爆发。如果发生特大水灾对农作物生长非常不利,而且很容易冲垮田地,造成农作物的减产绝收。或者说雨水过大长期存储在田地里面,没有办法及时排出的话,也会造成农作物烂根的现象,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所以说,在农村种庄稼的农民是最不希望在4月份和7月份出现连续性大规模的降雨。而且本来露天栽培种植的农作物就是一种靠天收的情况只要老天爷赏饭吃,只要一年风调雨顺,那么对于农作物的收成是有很大帮助的,是可以提高农民收入的,但是如果一年之内突然爆发了大规模的降雨对农作物生长就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严重的就会造成减产绝收。因此这句俗语还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以上是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如果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或者想法,欢迎在下面留言评论,说说您的观点,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