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斗胆请教,《红楼梦》想表达的终极内涵是什么?
优质回答: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知
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
鲁迅先生说:“单是命意,就因读音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说明“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佳构天成。所谓草蛇灰线,伏线千里。乾隆有言:此盖为明珠家事作也。
张爱玲云:十年一觉迷考据,赢得红楼梦魇名,一部红楼,引无数红学爱好者为之痴迷,张爱又云,人生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梦未完。一语道尽红楼痴迷者的无尽怅惘遗憾……
一入红楼终身误,假语村言,真事隐去,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题目看了多遍,一直不敢参与,几百的回答,可见高人之多!我读红楼,仅限于赏玩,前八十回算精读,后四十回泛看而已,个人觉得,鲁迅的仁智各见较为妥贴。红楼是那个时代的百科全书,缩命论是基本的思想内涵,至于终极内涵,个人观点,应该是警誓后人,警誓后世,中国传统文化,追源朔流,总离不开功名、金钱、妻子、儿女,……千百年来,谁人能醒悟?那代能看清?曹公回答了这个问题!不是说曹公本人要说教这个问题,而是曹公用他的颠峰才华及终极追思呕心呖血完成(或沒完成)了一部前无古人,且后难有来者的旷世之作让世上各人、往后各代都可从书页中对号入座,大彻大悟!故而才有好了之说,才有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才有千里搭凉棚,沒有不散的宴席……等等等等之警言。至于书中的各色创作设计手法,应属枝节艺术,但也令人叹为观止。再往深说,永恒不变的真理就是物极必返,月滿必缺……而历史变迁的规律也不过如此,说了这些,似乎也沒说准,也沒说清,不妥处,愿听高人指教。另外,关于对红楼的索引与考证,不必非议,当希望有志者一定要情理说通,证据服众,对此,我外行,就不多绕舌了!谢老师,谢网友!
其他网友回答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红楼梦在开篇第一回中已经点破了本书的内涵。大家可能都还听过一句话,叫做"少不读红楼,老不读三国",其中就蕴藏了极其丰富的人生哲理,是智慧的中国人民对红楼这一经典巨著的最好诠释。
首先,红楼梦是作者对自己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当我们深浸在书中的人和亊时,时常会有一种青涩的感觉,不自觉地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美好的初恋,想起那些个逝去的年代。作者在整部作品中对童年生活着的笔墨最重,描述的是一群少男少女的内心世界,喜怒哀乐,用的却是成年人的视角,充满了对曾经的童年生活的留恋和不舍及无奈,并且作者通过自己深厚的笔力,使整部作品充满了一种淡淡的忧伤,让人身陷其中,不能自拔。
其次红楼梦是作者伟大人格的展示。书中作者塑造了各色人物,令人目不暇接。贾宝玉是作者的化身,他虽然生在贵族家庭,锦衣玉食,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却心地善良,体恤下人,厌恶封建礼教中对人性的扭曲和追害,无时无处不体现出他对小人物的关爱和悲悯之心。通读全篇,我们时刻能感受到他的善良、任性和天真。
第三,作者拥有高超的宗教修养,通过红楼梦这一巨著,将作者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和对人生价值的认识表现的淋漓尽致。作者以一个荒诞不经的神话故事作为全书的开局,从一个绝对的高度审视人的一生,审视一个家族,一个社会的兴衰荣辱,超然处之!在红楼中,佛道并存,体现了在长期的封建制度中外来的佛教和土生土长的道教的高度融合。通读红楼,你会感觉到,作者将主要人物都是以前缘的形式进行的安排,宝玉前世是神瑛侍者,而黛玉则是一棵绛珠草,他们双双来到人间,一个是为历幻荣华,一个是报达前世雨露之恩。其次,作者表达了有生必灭,有荣必衰,万事皆空的思想。而这些正是佛教思想的精髓所在。佛教认为缘是世界万物存在的基本形式,是各种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无缘便无人生。缘是前生所定,不以今生的意志为转移。佛教还认为万物的归宿都是空,或者叫无,也就是说人生由生到死,由兴到衰都是必然,都是一场空;再者,宝玉天生不爱读书讨厌作官,如果大家留意的话,其实他只是不喜欢读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家经典,而对一些个描写爱情的和自然的书却是过目不忘,出口成篇;通过这些描写,明显地看岀来作者赞同佛道,排斥儒教的宗教观。
总之,红楼梦是作者对人生的回忆,对真善美的追求,对虚伪现实的批判,对人生和世界本质的思考!到此,您对"少不读红楼"这句话有了新的理解了吗?让我们以"好了"结束今天的探索吧!
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蓬窗上。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其他网友回答
有人看到″淫”,有人看到世情,有人看到更替,有人看到阶级斗争,有人看到争宠,有人看出玄机。我看了N次,只看了”好了歌”,”衰草枯杨”,看了诗词谜令,看了食谱药方。余下的留给别人看,谁看谁知道。不就是”假语村言”吗?不必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