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国考公务员备考到了瓶颈期怎么继续?
优质回答:
这样的情况是很多同学在备考过程中遇到的一大问题,题目做了很多,但是没有得到很高的提高,这时我们需要从两方面进行调整:
第一方面,心态上的调整,到现在国考仅剩下39天的时间,适度的紧张和焦虑是正常的,不能过于焦躁。调整心态,多把时间花在学习上,提升自己的应试能力。
第二方面,由于时间问题,要学空杯心态,把知识点从头再学一遍有点仓促,那我们可以查缺补漏,根据做题的情况,发现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再去看这个知识点,力争把每一个知识点都吃透。
行测备考,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对所做真题进行分专项梳理,尤其是错题,反复去思考分析,再次查漏补缺,针对自己错误率比较高的专项,再找一些真题去训练。各路考神或者论坛上老兵都说:做题破1万,行测逢考必过70,其实是很有道理的。对于自己已经优势的专项,比如资料分析已经八成正确率了,后面做套题保持感觉就好,就不要针对性大题量训练了。
冲刺阶段:把之前预留的最新国考省考真题拿出来模拟练习保持感觉。有条件的进封闭班,开始生不如死的炼狱模式,没时间的自己在家高强度做大机构的模拟题,保持题感,直至考前两天放松心态。
申论备考:在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申论阅卷中,阅卷的流程和纪律一定是相当严格的,那这种严格的阅卷是否有明确的标准呢?其实答案是肯定的,申论的试卷评阅工作,也是有相应的标准,而总结起来,就是三点“小题抓要点、作文看观点、论证找亮点”。
而通过现在通过多数考生的一个作答情况来看,考生存在无非就是作文不会写、贯彻执行写什么、综合分析怎么写。而考生知道怎么写的仅仅就剩下归纳概括和提出对策题目。其实,申论大可不必那么复杂理解,小题目,核心就是要点;作文题就是看观点。
小题目,简单一点,找要点!我们可以思考公务员申论考试,贯彻执行和综合分析重点测查的是什么呢,格式?逻辑?还是要点?答案很明确,就是要点,要点分在所有非作文题目里面才是得分的最主要方式。比如:2016年市地级第一题,与会人员关于好政策的观点,梳理成为一份简报,通过这道题目可以看出,其题目的本质就是让考生总结和梳理好政策的见解。虽然文种为简报,但题目答案的本质未曾改变,依旧是找点。因此,所有的非作文题目的写作,只需要找点,找点,再找点,然后对要点付之于逻辑和格式的加工即可,记住,要点分才是核心本质。
作文题,简单一点,找观点!通过近年的公务员考试来看,尤其是国考作文,作文一般会有一组最佳的总分论点,而这些总分论点怎么来呢,离不开中公教育研发的题干点睛法和材料致胜的综合运用。简单说就是抠题干,抓材料。比如,2016年国考市地考察到“好的政策不仅仅是对公民意愿的满足,更是对理性乃至德性的滋养”,这句话强调的核心词:“好政策”,所带来的意义有满足公民意愿,滋养理性,更滋养德性。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题干点睛在作文中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大道至简”,申论备考简单一点,在简单一点,读懂材料,发现要点和观点,方能立足于申论高分之林。
其他网友回答
国家公务员考试已经临近,又一批考生即将踏进国考考场,迎接人生挑战。有些考生是在看到公告之后临时决定参加考试,现在才开始备考;而有些有志于成为公务员的考生,此时已经完成了第一轮复习,开始第二轮专项突破。第二类考生中很多人都面临这样一种情况:复习了好久,真题已经做过,练习题也做了很多,很难再有明显的进步和提高。许多考生因此陷入焦虑情绪中,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可以说是步入了瓶颈期,那么如何突破瓶颈期华图教育为你指点迷津。
造成备考瓶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第一轮复习往往是基础性学习阶段,考生一般会根据大纲内容,了解和熟悉每部分知识点,研究历年真题,掌握基本解题方法和技巧,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这是个人知识积累和能力提高从无到有的阶段,所以考生往往会发现自己的提高和进步十分明显,进而对后期第二轮复习效果心理期望过高;二是许多考生没有运用正确的复习方法,只知题海战术,结果往往事倍功半,复习提高效果不明显。
面对困扰众多考生的瓶颈期应当如何应对呢?针对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上海华图教育为你指点两招:
第一,平和心态,戒骄戒躁。很多考生在这一阶段对学习产生了“腻学”情绪,影响了学习效果。此时就需要考生能够积极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清楚认识复习过程的困难和自身的优劣势。当学习状态不好时,不要强迫自己,否则会适得其反,可以适当休息或者复习其他学科,尽量调整自己的心态使之平和,因为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基础。
第二,总结错题,突破薄弱。面对瓶颈期,大部分考生会采取“消耗战”的方法:比如为了提高学习效率而延长学习时间,很明显这种方式作用有限,它不仅无法提高考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反而有可能因为延长学习时间而加重考生的烦躁心理。出现瓶颈期,就意味着考生对学习某些知识点方面还掌握不到位,所以这个时候就要重点攻克薄弱环节,最好的方式就是总结错题,在做错的题目中发现自己的弱势,查漏补缺,通过不断发现问题改正问题,真正做到针对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