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晁盖的死,为什么如此蹊跷? 新水浒传晁盖之死

网友提问:

《水浒传》中的晁盖之死,为何如此蹊跷?

优质回答:

这件事情是宋江和吴用精心策划的:杀害晁盖,夺取梁山大位,进而改旗易帜,通过招安,谋求大宋高官,实现自己的封建官僚主义的私心私欲。

其他网友回答

晁盖之死,死的蹊跷,令人难以捉摸。

自打宋江上了山之后,晁盖越来越不自在了,因为昔日的心腹个个变心了:军师吴用倒向了宋江这边,林冲对宋江挤眉弄眼,公孙胜主动回老家了,还剩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阮氏三兄弟、白胜等少数几个了。

还是公孙胜最聪明,见势不妙,撒腿就跑,宋江刚刚上山,公孙胜便告辞了,理由是:老娘一个人在家,我不放心,师父多年未见了,我很想他!

事实上,公孙胜老娘早死了,他也不想师父,所以,看望老娘和师父为假,离开是非之地,不忍看见晁盖惨死才是真。

公孙胜早看出来了,晁盖太仁慈,太善良了,做不了梁山之主,每次打仗晁盖总少不了那句话“不要伤及无辜”,而宋江呢,虽然嘴上整天喊替天行道,可暗地里却干了坏事,为了赚秦明上山,居然打着秦明旗号到处烧杀淫掠,灭了一个村子,害死不少无辜百姓。

死了几百个百姓,只为逼秦明上山,秦明上了梁山之后,气急败坏,忍不住破口大骂:“是哪个人渣干的坏事?”

宋江脸都绿了,但一声不敢吭,因为他就是那个人渣!为了前程,为了大业,做回人渣又何妨?如此看来,傻白甜的晁盖怎么会是腹黑宋江的对手呢?

等公孙胜再次回到梁山,晁盖已经死了,宋江成了老大,一切果然不出老道预料。

说了这么多,晁盖到底怎么死的?他的死有哪些蹊跷之处呢?

蹊跷一,晁盖中箭那晚是在夜里,黑灯瞎火的,啥都看不清楚,只有火把照着四处影影绰绰的,视线很不好,不利于射箭,可史文恭却能在几里之外,嗖的一箭,射中了晁盖额头,太神了!

蹊跷二,射中晁盖的那支箭为何刻着史文恭的名字,难道是故意炫技呢?问题是,史文恭射死晁盖之后,既没到处炫耀,也没向领导邀功,表现的超级低调。

蹊跷三,书中记载:

众头领且来看晁盖时,那枝箭正射在面颊上;急拔得箭出,血晕倒了。

稍微有些常识的人都知道,身体中箭千万不要拔出来,而应该带着箭,去找专业的医生来处理,可不知哪个冒失鬼,猛的一下拔出了箭来,晁盖额头的血汩汩而出,好汉们又不知如何处理,不多会儿,晁盖因为失血过多,晕倒了!

如果不是失血过多,晁盖应该还有救,这个拔箭的人,极有可能是林冲,因为林冲一直跟在晁盖身边。

蹊跷四,众人把晁盖抬到了梁山,宋江只知呆呆望着奄奄一息的晁盖,痛哭不止,却忘了找医生,不光宋江忘了,吴用也忘了,大家都忘了,因为宋江定了调子,“大哥活不了了”,所以大家就干等着了,等晁盖死!

蹊跷五,晁盖死了之后,林冲和吴用立马站了出来,说梁山不可一日无主,要请宋江做梁山之主,林冲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杀王伦,他很积极,现在晁盖死了,梁山又换主人了,林冲仍然很积极,不免令人心生怀疑,这晁盖,是不是林冲害死的呢?

极有可能,毕竟他有案底!

其他网友回答

晁盖之死说他蹊跷是,自打宋江上梁山之后。每次出去作战,都是宋江带队。梁山人马基本上听命宋江的多于晁盖的。

晁盖一开始上梁山时的七个人,后来,阮氏三兄弟,吴用都是听从于宋江的。如果晁盖不死,宋江的招安大计,无法实施。因为晁盖是铁定不同意招安的,

小说作者把晁盖死在攻打曾头市一役,也是为宋江全面掌权,所铺垫,宋江做的梁山之主后,计请大名府玉麒麟卢俊义下山,也使得小说叙事更加完整,故事情节更加精彩。

其他网友回答

很多读者觉得晁盖死得蹊跷,于是阴谋论就此出现了,诸如“宋江派人暗杀晁盖”“史文恭不可能在箭上刻名字”“晁盖遗嘱就是不想让宋江做寨主”等等。

实际上,晁盖死得一点也不蹊跷,再正常不过。

从水浒故事演变的角度来说,《大宋宣和遗事》中,宋江上梁山之前,晁盖就死了;而元杂剧也很统一,每次宋江出场,自报家门时,就会说一句“哥哥晁盖,不幸攻打祝家庄身亡”。可见,早在水浒成书前,晁盖就注定要死。这也容易理解,因为水浒男主角是宋江,不是他晁盖,所以作者自然要安排晁盖退场。

从这里可以发现,不管是宋江上梁山前,晁盖就死了,还是三打祝家庄时,晁盖才死,都不是宋江害死了晁盖。也即是说,宋元时期,晁盖战死就已经是一种共识了。某种程度来说,水浒作者让晁盖活到曾头市之战(第六十回),算是很照顾这位大佬,毕竟给他续了命,否则他在第五十回就该挂了(三打祝家庄在)。

即便不看水浒成书,只从晁盖性格方面说,曾头市之战,晁盖战死也是注定的事。

得知曾头市要活捉自己和宋江,又扬言要踏平梁山泊时,晁盖当场大怒,立马点兵点将要去攻打曾头市。

晁盖听罢,心中大怒道:“这畜生怎敢如此无礼!我须亲自走一遭,不捉的此辈,誓不回山!”……宋江苦谏不听。晁盖忿怒,便点起五千人马,请启二十个头领相助下山。——《水浒传》

从这一步开始,晁盖犯了许多错误。

其一,兵力和将领都没有优势。曾头市五七千人马,有曾家五虎、史文恭和苏定等将领;晁盖却只带五千人马,二十个头领(后来还与林冲分兵一半),看起来差不多,但别忘了守城容易攻城难,何况在人家主场上?连《孙子兵法》都说过“十则围之,五则攻之”,你晁盖怎么能带着五千人去打人家大本营呢?

其二,明明是主帅却干大将的事。晁盖听两个和尚的话,要去偷袭曾头市,林冲知道风险,要分兵一半去攻打,让晁盖接应,但晁盖居然不听,非要自己去,堂堂主帅,去干先锋大将的事?自己都把自己定位错了!这一点,吴用早就委婉指出过“兄长性直,只是一勇”,言外之意就是晁盖心直口快,有勇力但做事欠缺考虑。

其三,打仗太莽撞不注意过程。在听和尚话之前,晁盖其实差点就中计了,多亏林冲和呼延灼。当时,晁盖直接与曾涂单挑,而曾涂有意把他引入村中,幸亏林冲发现得早。

晁盖听了大怒,挺枪出马,直奔曾涂。众将怕晁盖有失,一发掩杀过去,两军混战。曾家军马,一步步退入村里。林冲、呼延灼紧护定晁盖,东西赶杀。林冲见路途不好,急退回来收兵。——《水浒传》

看到没,曾家军马是一步步退入村里的,这种有序的后退,显然是计划好的。而且,林冲发现了路途不好,这才退兵,否则晁盖这次就进入人家的包围圈了。

其四,军事行动太马虎。不派人打探消息,也没有派人潜入内部,比起宋江和吴用,晁盖的军事行动简直太马虎了。这么看,晁盖还是把自己定位成了一勇之将军,啥也不管,只顾自己向前冲。你说这样的人,在战场中计不是很正常吗?

其五,分兵没有考虑周详。林冲希望自己带一半人去,这其实是风险分散,免得全军覆没,鸡蛋不能都装在一个篮子里;晁盖压根没想到这点,分兵一半后,他只带刘唐、阮小二、呼延灼、阮小五、欧鹏、阮小七、燕顺、杜迁、宋万、白胜。仔细一看,三阮陆地武艺不高,杜迁、宋万和白胜武艺也弱,能打的不过呼延灼和刘唐、燕顺和欧鹏。试想,若是中计,他们能对付曾家五虎、史文恭和苏定,以及可能远多于他们的曾头市兵马吗?

其六,晁盖没带军师吴用。行军打仗没有军师,关键自己没啥谋略,还不如小张飞林冲,说难听点也就是个一勇之匹夫,这样打仗能胜利才怪!

总结来看,晁盖的性格决定了其命运。所以,晁盖死得一点不蹊跷。

事实上,晁盖的这种性格,从他之前的所作所为就能看出来。

比如劫取生辰纲,晁盖没有像电视剧里那样思虑许久,吴用一来他就说了,当吴用招来三阮,公孙胜也加入后,晁盖就行动了,根本没想太多,尤其是后路。劫取生辰纲后,晁盖也没有后路,用脚指头想想,第一批生辰纲被劫或许还可以说是意外,第二批还被劫,人家岂能不动真格的?真把官府当成提款机啊!上梁山后,王伦的婉拒,林冲吴用都看出来了,晁盖却很高兴,觉得有落脚地了。瞧瞧,一点眼力劲都没有,也就这点出息!石秀杨雄上梁山求助,他直接要把人砍了,完全不考虑梁山在壮大时期,需要招揽天下豪杰……

当然,很多读者会觉得蹊跷,因为他们有很多疑问:史文恭武艺高强,怎么会在箭上刻自己名字?晁盖明明退兵时中箭,箭应该中后脑勺啊,怎么会是面颊呢?诸如此类。

其实,只要看看原著,一切都很好解答,根本没有那么多阴谋论。

史文恭的确武艺高强,但是战争本来就是没有规则的,谁说武艺高强就不能用毒箭?历史和小说中,用毒箭的很多,演义中曹仁还用毒箭射关羽呢!还有,古代有物勒工名制度,兵器上刻名字很正常,这样方便追究责任,也方便赏罚,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

晁盖虽然撤退时中箭,但是“转得两个湾,撞出一彪军马”,然后才中箭。也就是说,晁盖不是一直后退,而是转弯了,既然有转弯,碰到前面埋伏好的敌军,面部中箭不是很正常吗?何况原著也说了,晁盖中箭后,呼延灼、燕顺、刘唐和白胜拼死上前救回他,既然能及时救援,说明他们距离晁盖不远,若是自家人从背后射箭,这四人肯定会发觉。原文也说了是“乱箭射将来,不期一箭,正中晁盖脸上”,“乱箭”说明没有针对性,“不期”说明谁也没想到,这显然不是有意为之。

晁盖死后,冤魂缠住史文恭,还救宋江,还不能说明问题吗?古典小说里,正面角色死后会通灵,能知万物,还能预测生死,三国演义里也有这样的例子。晁盖既然缠史文恭,自然说明史文恭是凶手。

至于晁盖遗言,一个如此性格的人,被人射了毒箭,受了那么多痛苦,临终前想报仇不是很正常吗?你指望他临终交待山寨大事,安排接班人吗?宋江本来就是寨主的最佳人选,众望所归。何况晁盖之前就让位给宋江,宋江拒绝了。而且,晁盖遗言第一句是“贤弟保重”,显然还惦记着宋江呢,他根本不是要给宋江出难题,也不是不想让宋江做寨主,他性格就这样。

只要不是看金圣叹篡改的水浒,不受阴谋网文影响,就不会觉得晁盖之死有问题。大方面来说,晁盖该退场了,接下来要说宋江了;小方面来说,宋江没有害晁盖之心,晁盖之死是性格导致,怨不得别人。

其他网友回答

因为盖不住了。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