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真的是赵括的错吗 长平之战赵括被谁打败?

网友提问:

历史上长平之战真的全怪赵括吗?

优质回答:

谢谢邀请。

历史上的长平之战不能全怪赵括。我认为:

一,长平之战,在实力上秦占有绝对优势

长平之战并非赵、秦两国间的局部战争,而是赵、秦两国倾全国之力进行的一场生死决战。取决于战争胜负的重要条件是财力、军力的对比。在财力上,秦通过变法,经济大力发展,财力上远超赵国,军队数量和战斗力也远超赵国。这是秦胜赵的基本条件。

二,廉颇也难以逆转败局

长平之战历时近三年,前期都是廉颇指挥的,廉颇是一代名将,他知道在这种形势下,最好的办法是防守,但也难挡秦军的进攻,三道防线己被攻破两道,更遭糕的是粮食缺乏,饭都吃不饱,这仗怎么打!且赵国与其他诸侯国又没一个铁哥们,都在看热闹。赵军被近百万秦军困于城中,出击没那个实力,只好打防御战,失败只是早天晚天的事。

三,赵王为什么换将

赵王不是傻瓜,知道廉颇比赵括厉害,也知道廉颇的防守是对的,但再对,早晚被困死城中,如其困死城中,还不如侥幸一搏,或许还有生路,问题是廉颇不听,所以才临阵换将,执意换成赵括。赵王也知道赵括的本事,因赵括的老爸赵奢,早就对自已的儿子有个评价,说他兵书读的多,说起来一套一套的,但不能在实战中灵活运用,带兵打仗必然失败。这些赵王是知道的。还有,在赵王决定换帅之前,赵括的母亲也亲自跟赵王说,她儿子是个爱财如命,不知道施舍,亲近官兵,不适会当帅。对这些意见,赵王谓比觉的不对,但在这种只有一搏的机会面前,他要的就是赵括”出生牛犊不怕虎”的胆量,要的就是赵括是名将赵奢之子,官兵们愿意为他卖命。赵王认为,通过换将,或许有挽回败局的奇迹发生。

结局是长平之战赵国惨败,怨谁呢?当然主要怨赵王,赵括是总帅,当然也要承担一定责任,不用管是背”黑锅”也罢。

其他网友回答

我的一点浅见:第一,赵国的综合国力比奏差远了。奏赵在长平对峙了几年,赵国国力已被耗尽。如不速战速决,可能赵国不用奏和它打仗,自己就侉了。第二,赵括应该不是无能之辈。长平之战,椐闻也是奏军灭六国战争中损失最大的一仗。要知道,在那个时代,能和白起平起平坐的战将,估计只有李牧。赵括能和白起打成那样,应该有名将的潜质。只可惜命运不济,他此生只打了这一仗。

其他网友回答

长平之战的失败,真的应该全怪赵括吗?

战国后期的长平之战,秦赵对峙多年,以赵国被秦坑杀40余万兵士之惨败告终,并导致赵国从此一蹶不振,加速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步伐。而赵国这一失败的历史黑锅,通常则甩给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这口沉甸甸大锅,赵括究竟该不该背?

战争肇端——秦欲占韩之上党郡,韩国玩儿坏,就把上党郡交给了赵国,赵决策层欣然接受,秦怒伐赵,赵决定应战。所以克劳塞维茨说的对,战争是政治的延伸。

战况分析——战争绝不仅仅是军事力量的比拼,而是综合国力、战争潜力的较量,这是最关键的。秦经过商鞅变法、农业军事改革,又兼有巴蜀沃土这一后勤基地,国力强大,而赵国在国土面积上就远不及秦,就算是现代,国土面积也是国家长久发展的客观基础、自然基础,战时的赵,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胡服骑射,欲打持久战,一定意义上就是空间换取时间、资源消耗时间。廉颇守,赵括攻,不是说明廉颇正确而赵括无能,事实上在相持多年之后,秦赵国力基本透支,胜负关键就在谁还能再坚持那么一会儿。

所以,不是赵括无能只会纸上谈兵,以致决策失误而草率攻秦,是实力不允许再相持;不是赵括想出战,而是形势所迫,赵括不得不主动出击,兵行险着。赵括连续出击,多次突围,致秦损失惨重,自己也被射身亡,无论从局部战果还是气节来看,赵括至少可圈可点。

????最后不得不说,长平之战的失败,不是长平之战的失败,而是赵国的失败,是战略上的失势,不仅仅战役上的失败;是赵国政治上的失败、决策上的失败,而非赵括战术选择上的错误。这口锅,得赵国决策层背。这又应了唯物史观——时势造英雄矣。

其他网友回答

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儒家所说的天时、地利、人和以及兵圣孙武所说的庙算(也就是提前计划、准备工作)等等,而我们受小说,演义的影响,狭隘的认为决定一场战争胜利仅仅是靠将领个人勇武是完全不对的。

长平一战的背景是秦攻韩国上党,韩国不敌,令上党投降秦国,上党郡守冯亭却投降了赵国,而傻呵呵的赵孝成王也接受了。

明知道自己捅了马蜂窝还不赶紧做好防范?老赵家一群傻呵呵的当家的真的就没有这个想法,结果秦国出兵了,赵国才想起来,赶紧把廉颇派过去守上党吧。

那时候没有飞机,也没有高铁,所以廉颇还没有到上党,上党就已经被秦国拿下了,而且秦将王龁还把刚刚来到的廉颇给揍了一顿,廉颇无奈只能固守不出。

秦将王龁的确是名将,可是他凭什么能把和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的廉颇给揍了?你能说是廉颇不如王龁?当然不是,而是因为赵国那帮当家的太傻了。

廉颇在和秦军打着的时候,老赵家就派人去和秦国和谈了,秦国于是借着这个机会在联合国办公厅与赵国表现出一副亲密友好,正准备一起穿一条裤子的姿态,这种情况下廉颇手底下的兵还敢打么?准备帮助赵国的其他五国还敢帮忙么?

三年,三年的时间赵国没有得到一个国家的帮助,三年的时间廉颇一直在固守,但是赵国已经守不下去了,粮食不够了,廉颇不得不用沙土当粮食屯在山坡上迷惑秦国,至于秦国这时候虽然比赵国强,但是也不想坚持了,所以秦国简单的使了一个反间计,赵国就乖乖的把廉颇换成了赵括,结果赵括中了杀神白起的计策导致45w赵军被坑杀。

过程说的很简单,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很重要的几点信息:

第一,赵国是仓促应战,而秦国是早已经计划好的,所以按兵圣孙武的说法,这样的仗,赵国赢得可能性不大;

第二、战斗的整个过程,秦国都是上下一心,争取战争的胜利,而赵国,一开始竟然还求和!最后还中了秦国的计策,临战换了一个小将,这种大事交给一个嘴上没毛的小子,能牢靠么?

第三、赵国的国力不行,比不过秦国,秦国出兵60w,赵国仅出兵45w,而且就这样还是赵国先粮食不足了,如果赵国国力比秦国强,按廉颇的法子完全可以耗死秦国,但是事实是赵国先沉不住气了;

第四、即使赵国不换将,继续用廉颇,在国力不如秦国的情况下,想要胜利,只有主动出击,但是廉颇已经被王龁给揍了,他能揍过白起和王龁合伙么?

在这种背景下,及时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廉颇都打不赢,凭什么被责任全推给赵括?这一战的失败真的不能全让赵括背锅,赵括也只是个可怜孩子!

其他网友回答

不能,长平之战是决策和战略上的失败导致的大败,这么大的问题肯定不能怪到赵括一个人头上。

决策

先说决策,秦伐韩,围上党,赵国内部乱作一团。上党被韩国抛弃,但是上党希望祸水东移动赵国。赵国的问题在于接不接受上党,平阳君反对赵国接受上党,平原君支持赵孝成王接受上党。

有人说是因为平原君太贪婪,才酿成了长平之祸。但问题真是这样吗?难道赵国不接受上党,秦国就不攻打赵国了吗?其实在赵惠文王时期,秦国早就打算攻打赵国了,只是为马服君赵奢击败了而已。所以这个问题的重点并不在于赵国该不该接收上党,而是如果不接收,应该如何遏制秦国东进,如果接受又应该如何保全赵国。

其实有时候,选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选择后你应该如何应对接下来的问题。所以赵国的决策的失误并不在于它选择了接受上党。

既然赵国选择了接受上党,那么赵国就应该考虑到如何保全赵国的问题。其实这个成败已经不仅仅局限性战场了,外交策略也是一个很大因素。秦昭襄王在长平之战时曾说过,如果楚国出兵救援赵国,那就秦国只能退兵。

结果齐国拒绝了赵国援助粮食的请求,楚国选择作壁上观,这当然有齐国和楚国的问题,但是最大的问题是赵国的外交决策的失误。是选择和秦国议和,还是联合诸侯共同抵御秦国的问题上的决策才是最大失误。

楼昌认为应该和秦国议和,虞卿认为应该重金游说诸侯,请求他们救援赵国。这个时候的选择就至关重要了,如果一个选择注定就是错的,无论如何做,只能让它更错。虞卿认为,秦国倾全国之力,讨伐赵国,怎么可能说撤就撤,秦国讨伐赵国不仅仅是因为上党的问题,这只不过是个由头罢了。

但是赵孝成王还是选择了和秦国议和,秦国果然像虞卿推测的一样,用隆重的礼节接待了赵国使臣,就是像天下表明秦国确实和赵国在议和,不但麻痹了赵国,也迷惑了诸侯。

诸侯内部,对于救不救赵国的问题其实也在争论,魏国信陵君其实本来就想去救援的,但是诸侯看到秦赵已经议和,就再也没有人有向诸侯提出要发兵救援的建议了,你想啊,人家在议和,你劝君主去派兵救援这不是惹事吗?

赵国的外交策略,进一步孤立了自己,诸侯坐看长平之败,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赵孝成王决策的失败。

战略

有人说秦国强大,赵国弱小,所以就应该选择息事宁人。是的,这是齐国的选择,秦灭韩国,齐国不动,秦灭赵国,齐国仍然没反应,秦灭魏国,齐还是按兵不动,这都打到家门口了。齐灭楚国,燕国,齐国仍然按兵不动。齐王建创造了一个记录,按照司马迁《史记》的说法:“齐王建立国四十余年不受兵”,秦王答应不杀齐王,结果活活饿死了齐王建。

赵国也曾强大国,赵武灵王时期,赵国灭中山国,楼烦,林胡,攻取秦国榆林,赵武灵王打算从云中,九原出骑兵绕过函谷关直接攻入关中,包围咸阳。为此,赵武灵王还亲自勘察了秦国的土地,结果经过沙丘宫变,这个计划流产了。在赵惠文王时期,虽然经过内斗,但是赵国仍然东败齐,西遏秦,保持了:“抑强齐四十年,秦不能得所欲”。

赵武灵王计划从九原,云中绕过函谷关,包围咸阳

赵惠文王时同时面对秦,齐两面的威胁,但是仍然屹立不倒,在阏与之战中,赵奢利用地形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秦国,遏制了秦国东进的步伐。在阏与之战,韩国向赵国求救。惠文王问廉颇:“可救?”,廉颇说道:“道远险狭,难救”。惠文王又问赵奢,赵奢回答道:“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

这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由来,赵奢当然不是仅仅靠着勇气打败的秦军,赵奢首先占据有利地形占领北山,趁秦军久攻不下,疲乏无力之际,一举击败了秦军。有些善于用兵的人,总能化劣势为优势,比如韩信和赵奢就是这样的名将,有些人却总觉得别人是取巧,总觉得只有白起,项羽那样打硬仗才算会打仗,对韩信不屑一顾。我要说的是,你能取巧一辈子,也是你的本事。

我是没有韩信和赵奢的本事,相信廉颇也没有,可以出奇制胜的办法。但是廉颇有自己的办法,虽然不能取胜,但不至于大败,既然秦强赵弱,又没有出奇制胜的办法,那据险而守就是最好的选择。

廉颇坚守

长平之战,赵国因为粮食问题快顶不住了,但是秦国也没有好到哪里去。诸侯之所以作壁上观,一个是赵国决策失败,另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想要秦赵两国两败俱伤,但是他们不会允许一死一伤,最后在邯郸之战的时候,魏国和楚国同时发兵,秦国无奈退兵就是一个证明。

所以只要把秦国拖的虚弱不堪,游说诸侯出兵救援不是没有没有可能,运气好的话,诸侯如果能趁秦国虚弱,一鼓作气,一举夺回河西河东地,形势可能更有改观,当然这就是太过理想了,但是至少赵国数十万大军还有退路。

赵括倒好,被人包了饺子,你说廉颇就是因为拖才被替换,那你赵括要有更好的办法才能去接替他啊?你没有精钢钻就不要揽瓷器活,现在你说赵括也消灭了很多秦军,但是这有用吗?再能打,战略就是错的,你还说他是背了黑锅,这个黑锅是他自己背上的,又不是人家给他的。

赵括主动出击,被拦腰截断

就像韩信,楚强汉弱,他就不会选择和楚军正面抗衡,就算是刘邦也知道坚守荥阳,韩信则迂回作战。如果是赵弱秦强,那还用得着你赵括吗?谁都不可能永远打的都是势均力敌的战争,能在劣势打赢或者不输那才算有精钢钻,你才能揽这瓷器活。

所以,长平之败在两个人的责任,赵孝成王的决策失误,赵括的战略失误。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