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怎么描述才有逻辑 小说逻辑结构怎么写

网友提问:

怎样写好小说,怎样处理小说的逻辑关系?

优质回答:

写好小说不容易,一方面需要脑洞,故事的起承转合符合逻辑,另一方面需要制造恰到好处的矛盾和冲突,这样的小说才好看。

之前,看过一本书,书名叫《畅销作家写作全技巧》,这本书是作者大泽在昌的讲座内容浓缩为十堂写作课程和四次课题讲评。这本书并不是笼统地讲小说的要素,而是用大量鲜活的案例,幽默犀利的点评全方位剖析小说创作中大家经常遇到的问题:比如,小说中应用对话技巧、故事结构、人物角色塑造、叙述风格等等。它不仅适用于写小说,也同样适用于叙述故事、人物形象和性格的塑造。

比如这本书讲到了我们在塑造人物角色时,每个角色登场要有充分的理由,不要用固化的名词给角色贴标签。

在处理逻辑关系的时候,小说的起承转合,关键点的设置也非常重要。比如我们写两个人恋爱的情感故事,如果按照“相识——恋爱——分手”的顺序写就比较枯燥。但如果调换顺序,按照“分手——相识——恋爱”这个顺序,从结果出发,引出回忆,让读者就有看下去的欲望。

总之,除了小说的逻辑框架结果决定了小说的基调以外,小说中的矛盾冲突也很重要。它可以引起我们思考和共鸣,也可以让我们完全融入角色之中。

这里可以给大家一个小小的建议,如果觉得写小说有难度,不妨先从写文章入手,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的结构。

1、人物故事:故事+评论。

2、干货文:道理+道理+道理

3、观点文:故事1+评论+故事2+评论…

故事+故事+故事+评论… 也可以边讲故事边评论。

在写文章的过程中,掌握必要的逻辑思维模型也是比较重要的,一方面可以提升文章的严谨度,同时也可以保证文章观点不至于跑偏或者离题太远。

作者:梦归秦淮(多平台签约作者,历史硕士,知识管理达人 公众号:恒言读书)

干货 | 思考 |技能 | 2018年,一起成长。

链接有趣的人,相约在字里行间,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

其他网友回答

几年前写过小说和剧本,但都写得不是很好。

后来读了被誉为“编剧圣经”的《故事》一书,受到很多启发。

我从人物塑造和情节结构两个角度回答一下如何写出好的虚构故事。

一、人物塑造

人物是虚构故事的灵魂。人物塑造需要满足4个条件:

1、主人公需要有意志力、主动

主人公不能是被动人物,必须是有欲望、有追求的主动人物,因为只有主动人物才会行动,才有不断克服困难的动机和动力,从而推动故事情节的进展。

如果要写一个表现人物内心冲突的故事,那么主人公就需要有两种互相冲突的欲望,一种是外显的,另一种是内隐的、潜意识中的。

2、主人公需要取得观众的同情

好的虚构故事,前半段都需要一段铺垫,去表现主人公身上能够引发共鸣的特质,发挥主人公的移情作用,让观众同情主人公。

比如《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前面一段主要为了塑造徐峥扮演的那个主人公:他是一个世俗意义上的失败者,被妻子嫌弃,没什么本事——他的失意让观众同情,也让某些观众感同身受;但他对儿子怀着深挚的感情,关于他与儿子情感互动的那一段描写,让每一个观众动容。前面的这些塑造和铺垫,都是为了让受众产生对主人公的同情和共鸣。

3、主人公需要有一定的能力去追求目标,但也会遇到阻挠

主人公不能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他必须有能力追求自己的目标。只有这样,观众或读者才会在这个主人公身上投射自己的理想。

主人公前进道路上也需要遭受阻挠,有阻挠才有冲突。

4、主人公需要有人物弧光

人物弧光是指主人公从故事开始到结束所发生的变化。

如果一个故事中的主人公从开始到结束都没有变化,这就不是一个好故事。

主人公可以由好变坏,或者由坏变好,或者由天真走向成熟、由骄傲自负走向真诚谦卑。

二、故事结构

故事结构与人物塑造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

这是什么意思呢?

因为好的故事是由人物推动的,人物按照自己的心愿去行动,继而遭遇现实中的挫折,挫折事件给人物施加压力,使人物做出改变;同时,人物的行为也会改变事件的进展。

结构的功能就是提供不断加强的压力,把人物逼向越来越困难的两难之境,迫使他们做出越来越艰难的冒险抉择和行动, 逐渐揭示出其真实本性,甚至直逼其无意识的自我。

结构安排的主要任务,就是不断激发出人物内在的动机,并最终让人物发生内在的改变。

其他网友回答

关于怎么去写好一本小说,这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去多翻阅前辈们的经典和比较火的小说,因为这些小说不管是内容,还是文章的清晰表达 ,小说没有固定的方法,也看你写那个方向的小说吧,可以参考大神的小技巧和方法,更新的秘诀,还要引人入胜,留下悬念,以吸引人持续跟进关注。 新人前期应该写些短篇小说来练手,不宜马上开始写长篇小说,主要是长篇小说不仅花费大量时间,而且也可能会因为某些原因中途停更,这是非常不好的现象这样的话,会导致一些读者甚至不会点击阅读。引言和开头简介一定要真实,且足够吸引读者的。开始写作之前,要先写好大纲,有大纲的话会减少不必要的错误,故事情节需要环环相扣,不能脱节,不要太飘,出现的章节离文章差距过大, 文章写好后根据大纲稍微修改一下,检查清楚,埋下伏笔等的一些关键情节,最好用笔记记下来。写完一本小说,最好亲自看一遍,以第三方的视角去审视自己的小说,总结出问题所在,哪里写得不够好的,以后需要多努力学习改善。以上是个人观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也提前祝你未来成为一名出色的作家。

其他网友回答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有一批知识分子,从外国学来一套套理论,引进一套套模式。他们的理论有一个前提:东方文化是野蛮的、落后的,是要被摧毁的;西方文明才是先进的,是我们必须要跟上的。这个模式到今天还存在,其实这是非常可疑的。经常有人讨论,比如婚姻、家庭的观念,东方人的家庭,过去是妻妾成群,这种男权在西方人看来是野蛮的,这种家庭不可能有爱,因为女子完全依附在男子身上。但我就不知道,19世纪以前的西方国家的女子,即使是一夫一妻制,又何曾独立过?否则20世纪的女权主义运动怎么会如火如荼地展开?我们看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小说里的女人出嫁,不都是考虑男方的家里是否有钱?哪个不是想嫁出一个好价钱?这在东西方国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在女人没有独立、没有充分获得社会地位的时候,东方西方都一样的,婚姻就是财产的结合,就是遗产的分割,婚姻制度说到底也就是一个家庭财产再分配。可是我们很多留学生到外面去转了一圈回来,就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西方人有爱情,中国人没有爱情。他从西方引进了一套半生不熟的理念,然后把理念灌输给中国,就是说,中国人做得不对,中国五千年历史生了这么多人,这都不是爱情的结晶,爱情是西方来的,然后介绍一下罗密欧与朱丽叶,那才叫爱情。

这就把“五四”一代青年人哄得稀里糊涂,似懂非懂,对人生没有什么体会,就活在一些理念里。鲁迅在《伤逝》里写涓生就是这种情况。鲁迅要告诉大家,有那么一些“小资”(涓生),学了几句易卜生啊雪莱啊,就在那儿大谈爱情,大谈人生价值,可都是从外国书本上抄来的,一旦让他真的面对子君求爱,他只能无师自通地学着电影里的样子单腿跪了下来。这样的爱情一碰到现实马上就崩溃了。子君就是被涓生“骗”出来的,教了她一些什么诺拉出走之类的故事,她就觉得“我是我自己的”,自己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了。其实现实生活根本不是这么回事,生活还是回到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是回到养几只鸡,最后涓生放弃她,爱就崩溃了。鲁迅就说了一句很冷酷的话:“第一,便是生活。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注:鲁迅《伤逝》,《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21页。)鲁迅这句话是很煞风景的。但这句话对“五四”那种制造理念来引导人生的现象,是非常严厉的指责。子君就是被理念所害,最后就成了理念的牺牲品。《伤逝》里,涓生对子君的厌倦是从那几只鸡开始的,而子君对涓生的失望是从丢弃小狗开始的,都是日常生活稀释了爱的浓度。“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这种思维习惯,导致了脱离现实环境,非常看不起日常生活,把自己停留在概念制造的层面上。我并不否认这些概念,概念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它能教导人们更重视精神性的东西,以此来贯穿自己的生命。可是,那时那么多知识分子,他们的人生只是一个理念:我是为了思想解放,我是为了个性解放,我是为了爱情,等等,而别人则什么都不是。他们可以为了自己的寻欢作乐而为所欲为,可以随便来伤害弱者、牺牲别人的终身幸福。那么,这些观念在多大成分上对现实生活有意义呢?

正因为我对这个问题有怀疑,我才相信范柳原和白流苏是有爱情的,我才相信张爱玲笔下的其实是一种非常朴素的小人物的爱情。张爱玲把人生分作飞扬和安稳,她说:

强调人生飞扬的一面,多少有点超人的气质。超人是生在一个时代里的。而人生安稳的一面则有着永恒的意味,虽然这种安稳常是不完全的,而且每隔多少时候就要破坏一次,但仍然是永恒的。它存在于一切时代。它是人的神性,也可以说是妇人性。

文学史上素朴地歌咏人生的安稳的作品很少,倒是强调人生的飞扬的作品多,但好的作品,还是在于它是以人生的安稳做底子来描写人生的飞扬的。没有这底子,飞扬只是浮沫。许多强有力的作品只予人以兴奋,不能予人以启示,就是失败在不知道把握这底子。(注:张爱玲《自己的文章》,《流言》,第17—18页。)

其实每个人都离不开人生的安稳做底子。我是知青一代人,虽然我没有下过乡,但大多数知青的生活是知道的。当年他们下乡在农村非常痛苦,下地去劳动很辛苦,男孩子下地回来就顾不得做自己的事情,女孩子就帮他洗衣服啊,帮他做饭啊,女孩子有时候挑水挑不动,重体力活做不了,男孩子说我来做,你去休息,这样一来二去最后就成家了。这里面有多少大家想象的浪漫成分呢?确实有浪漫,浪漫是一种精神,精神性的东西只有在日常生活当中爆发出来才是真正的浪漫。真正精神性的东西不是从书本上、从理念上学的,真正的爱情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产生的,它赋予了日常生活一种神性的光环。为什么我要说这个问题?这恰恰是“五四”时代的知识分子不相信的,为什么傅雷要指责这个作品?傅雷相信的爱都是观念上的爱,像约翰·克里斯多夫的爱,最后就是爱基督去了,他不能相信还有一个人间的普通的爱。

但反过来,张爱玲也不相信普通人的爱。张爱玲的好处是她解构了“五四”时期的这样一种理念上的爱,这是张爱玲了不起的地方,张爱玲的创作的价值也是在民间的层面上,张爱玲看到了民间有它自己的世界,有它自己的一种生命状态。张爱玲的母亲相信的是“五四”那套东西,所以她就走出家庭,到西方去学画画。她的一生非常坎坷,而这样的坎坷是以牺牲自己的家庭,牺牲对女儿的爱,牺牲对丈夫的爱等等很多东西,才争取了这样一个自己的独立存在。这对张爱玲母亲来说是非常了不起的,但这些都在张爱玲的心里烙下了创伤,这种从小失去母爱的心理创伤,最后导致了张爱玲的背叛,张爱玲对“五四”新文学运动的文化成果,对新文学的主流,拒绝得非常彻底:你们要提倡新女性,她偏要写个《“五四”遗事》,让离婚离出个三美图;你们崇尚西方文化,她偏要推崇传统小说;你们喜欢西装洋服,她偏要设计奇装异服。她就是什么东西都来个反叛。张爱玲这种反叛,最后就慢慢产生出一种意义,她看到了“五四”新文学运动看不到的民间文化形态,看到了被“五四”以来的知识分子所鄙视、所漠视、所批判的中国市民阶级,或者说中国老百姓的普通生活状态,这样,她才创作出了《倾城之恋》。如果她看不到、意识不到普通市民的悲欢喜乐的意义,她跟他们毫无关系,她就不可能把《倾城之恋》里的这两个人写得那么丰满、那么细腻。小说里描写两人讨论《诗经》里的话,两人在战争中一起回家,一起收拾住房,一起做家务。这些刹那的片断就是爱。爱就是一刹那的现象。你不能问:白流苏以后生了孩子还会不会有爱?范柳原以后会不会爱上其他人?这是没法讨论的。你只能讨论在那一刹那,在战争的炮火下,他们是真爱,由真爱他们看到了永恒。永恒就在一刹那之间,有的人可能就爱了几个小时,一生都忘不掉,这是人的心灵中非常崇高的东西。张爱玲就看到了,她才会非常自负又坚定地说:“我发现弄文学的人向来是注重人生飞扬的一面,而忽视人生安稳的一面。其实,后者正是前者的底子。又如,他们多是注重人生的斗争,而忽略和谐的一面。其实,人是为了要求和谐的一面才斗争的。”(注:张爱玲《自己的文章》,《流言》,第17页。)这是对“五四”的那种主流的爱情理念的一种反拨。

但问题是,鲁迅、巴金等看不到世俗生活中的爱,张爱玲也看不到,当然,他们站在了不一样的位置上。由于张爱玲没有能力解释普通人的爱的力量,她就感受不到普通人范柳原、白流苏的爱情表达。她把老百姓中间的爱的表达仅仅理解为调情和精刮。中国“五四”一代知识分子骨子里对普通人的生活是不大关心的,鲁迅笔下那个女佣阿金的调情和偷情,是多么令人难堪,而巴金直到1940年代的《寒夜》才写到普通小人物的爱。这一代知识分子过于理想主义,看不到普通人的爱情;张爱玲虽然看到了,却不认为是爱情。张爱玲固然创造了一个都市民间的世界,但她是用一种比较差的眼光去看世俗,她看到的是世俗生活中不好的东西、浮浪油滑的东西,她看不到民间真正有意义的东西。由于这种能力的缺乏,张爱玲才会在小说最后让范柳原用非常虚无的态度说,“我们那时候太忙着谈恋爱,哪里还有工夫恋爱?”等等,否定了前面的爱的过程。这些说法实际上是张爱玲本身在爱情认识问题上的犹疑、动摇和虚无,而不是小说里的人物的虚无态度。

可是,这个东西为什么能够打动今天的年轻人呢?说白了,就是我们近二十年来的社会发展,整个人生的理念、信仰,包括对爱情的信念都散失了。“文革”当中搞阶级斗争,谈恋爱是小资产阶级的东西。“文革”以后,人性解放以后是欲望的大宣泄,把人性中丑陋的东西充分暴露了出来。这就使很多单亲家庭出生的人、看到长辈一代腐化堕落的年轻人,丧失了对爱的信念,丧失了对人生的意义、价值的追问的兴趣。这是年轻一代的问题。——当然人生也可以不要爱,人生也可以不要意义、价值,糊里糊涂也能过一辈子。我们今天,在这样一个缺乏爱的教育,缺乏对信念、对人的价值的追求这样一种人文教育的情况下,要么拼命灌输虚假的东西,要么就让腐败的社会来进行反面教育,大多数人都会嘲笑比较严肃的东西,认为一切都是虚无的。这种倾向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很多年轻人都是在还没有成熟的时候,已经被灌输了生活教育的恶果。生活告诉你,你别相信确定性的东西,这世界上并没有真爱,没有幸福,没有什么人生信念的,混混就可以了……当这样一些说法变成一种哲学来影响大家的时候,张爱玲就显得深刻了,她就成为这一代虚无主义青年的精神保姆。这恰恰是张爱玲的浅薄。我们今天的人比张爱玲更浅薄,更浅薄的人就把次等浅薄、稍好一点的浅薄当成了深刻,而把人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看成一种虚无。这将会导致人对自我的不信任,对自我行为、自我人生的不信任。所以,张爱玲对我们今天的文学有正面因素,也有负面因素。可能我这个说法大家都不同意,但是没关系,我是把我心里想说的话说出来。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