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古诗的赏析 古诗文:《静夜思》

网友提问:

如何赏析唐诗《静夜思》?

优质回答:

李白《静夜思》以粗犷的白描,细腻的心理素写透露出游子的思乡之切,大有抬首问青天,明月何时照我还?之势。

夜静难以入睡,一个静字勾勒出万籁俱寂之廖廓画面,杳无声音勾起了思乡之切,月光啊如霜一样洁白,试问明月,家乡啊,月光也是如此之明吗?故乡啊!也是这般美好吗?

其他网友回答

  人们使用这首诗,就像使用人民币,男女老少,识字的不识字的,毫无障碍。而知道这首诗背后的苍凉故事与诗人掷笔之后的绝决人生,就寥寥无几了。

李白《静夜思》一诗的写作时间是公元726年(唐玄宗开元之治十四年)旧历九月十五日左右。李白时年26岁,写作地点在当时扬州旅舍。

李白二十五岁出川,再也没有回去过。他的官场拼搏,得意和失落,连同他的几个妻子、一堆孩子,绵州青莲乡的亲人们好像全然不晓。在李白的诗中,也是不见他对亲人兄弟的思念与怀想。不像魏晋士族王导、谢安之于乌衣巷的王家、谢家;也不像是唐朝的杜甫、李商隐,时刻不忘家族,家人不团住心里不舒服。

只有刚刚离开西川时写下的“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表达对故人的怀思。只有“远渡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孤舟。”抒发对故乡的感记。诗人刚刚离开故土,告别故人,在中秋之后的第一个十五,家家人人思乡忆亲,高潮过后,像池塘之水,无人投石,不起涟漪。状况有点像陶渊明写《挽歌》“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意思是,亲戚们有的余哀未尽,别的人又已经唱起歌来了。偏偏是诗人,乡情方兴未艾,乡愁将离未离之时,记性不但好,反而更加强烈了,加上此时千金散尽,染病一场,酒肉朋友另觅宴园。于是他把自己对生命的特殊体验推向极致。之后说不思念就再不思念,好像没有故土没有家人一样,勇往直前,个人闯天涯了。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

功名未立,只身飘零,这种感受应该是当代所谓的“北漂”所最能理解吧!人在最无助的时候最容易想起故乡。回过头来,作者说月光似霜,霜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对,寒冷。而且李白是在大晚上想到霜,结合他的经历,应该是很凄冷,凄凉吧!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我们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那么,“床”指的是什么呢?最好接受的是“栏”。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说明井和床有关系。蒙曼在《百家讲坛》里也曾讲过,“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其中“床”,也不是卧榻的意思,而作“井栏”解。

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样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其他网友回答

李白之诗不算美,

醉差就是静夜思。

床前本是明月光,

从来没有地上霜。

此诗两句醉差也,

当时写错李不知。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