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初中生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提高写作水平?
优质回答:
中学语文老师在教学中会发现一个令人头痛的难题,相比数学、外语——学生的语文水平提高很难,其中以作文的水平的提高为最难。
学生的作文经常让老师痛苦不堪,脑筋大伤,其文章读起来难受的原因有三。
第一:那一篇篇作文内容相似且散发着一股浓重的虚假感。这里举两个例子:一、老师若安排一篇题目为《母爱》的作文,学生笔下的题材范围高度雷同,比如老是出现“自己生病,母亲带他去医院照顾”,或者“骑车受伤,母亲心疼的包扎伤口”以及“下雨没带伞母亲到学校送伞”等等;第二:如果作文题目要求为《春天的景色》,那学生必是一簇“桃花、梨花、杏花“或者一群”蜜蜂、蝴蝶、鸟儿“等等扎堆来写,仿佛其他景物如“男男女女、阿猫阿狗、楼房马路”等等景物在春天脱离了地球,即便偶有提及也是一笔带过。
第二:字迹潦草,特别是一些男生的作文,其字歪歪倒倒,高矮胖瘦各有特色,像西天取经的唐僧师徒。老师批改之时,恨不能将其撕成粉末后再踏上三脚。
第三:逻辑混乱。表现于文章顺序混乱,缺乏语言组织能力,比如文章里需要描写“一间屋子“时,应该从地板写起,然后写到墙壁上的装饰,最后写天花板,或者反过来也行。但是,学生们往往会蒙头蒙脑乱写一通,他们会先写墙壁,然后写地板,最后写天花板,或者前面写了墙壁,但是突然觉得某个地方没写全面,或者某处特别的景色忘了,又重新大写一段。这些混乱的写作实际上是初出茅庐的孩子们心理不成熟的表现,他们自己天马行空写得舒服,以为别人看着也顺眼。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老师没少费心,但却没有什么效果。除了个别学生的写作天赋不够外,老师的教学原因也有缺陷。老师的原因很多,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教导学生写作文之时总是强调文章立意要“伟大、光明、正确“,加上平时语文课有一个逃不了的关口———分析文章中心思想,总说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是多么的高深,双层夹击之下,学生的思维变得狭窄和固定。可生活中哪有那么多的感天动地慷慨激昂,所以就用一些电视剧情节来充数,编造些没有见过听过的事来充数。二是老师从未教过学生的作文思路,只教了一些理论,比如写作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写作技巧如:”夸张、排比、拟人“等等。但是老师日复一日地在课堂重复这些理论,学生听得耳朵起茧,可一旦实际用起来,依然磕磕碰碰,斧凿之迹很明显,这说明这种灌输写作方法的教育没有预期中的效果,有揠苗助长之嫌。
针对中学生作文的这三个主要毛病,其解决方法有五,五个方法循序渐进。
第一:解放思想,让学生彻底敞开心扉,将心中的喜怒哀乐全都表现出来,反映真实的生活。这需要老师有宽阔的心胸,不说宽度如大海,至少要宽度如大江。因为当前的应试教育下,师生关系相当紧张,个别的严重的形同猫鼠。学生顾及老师的感觉,文章写得遮遮掩掩。一旦学生打开心扉,除了会在作文中写出与父母、与同学的喜怒哀乐,也会道及对老师的看法,对老师有意见的可能直抒胸臆,那么老师就要客观的看待学生的内心意见,不要因为作文里出现了对老师的某些不敬之词,而对其大展威风。相反,学生们的坦诚直率会帮助老师了解其内心深处的思想,有利于帮助学生的内心成长。这里可以讲一个例子,有一次,我安排了一篇作文———你最喜欢的老师。结果,一个女学生的作文让我大吃一惊,她写的是我。开头就写我的语文老师很自恋,以为所有的同学都喜欢他,其实很多同学讨厌他,然后说语文老师只喜欢成绩好的学生和长得乖的学生。他上课的时候经常乱发脾气。最后总结他是一个坏老师。我读完文章后,开始是愤怒,后来仔细一想,她的指责并非完全空穴来风,我的教学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有个问题甚至我自己都毫无察觉——对待学生未能一视同仁。学生的作文若能真实的展现其所见所听所思,文章会自然的生出一种感染力,这种因真实而生出的感染力是古今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源泉。
第二:放弃强行“伟光正“的作文立意,教导学生写作文之时,不要老想着表达什么高深的思想感情。学生写文章之时,若老是想着救国救民当英雄,其文章就会显得老成,这对于初中生来说过于超前,而且文章会透出一种宣传文的”假大空”。因为他们年岁尚小,还未经历生活的艰难,哪知道奋斗的意义,都是在重复老师和家长强加在他们身上的心愿。但是,有从小就心怀大志的学生是有的。这类学生在描述自己的理想之时,往往会说出理想产生的原因,还会想象出实现理想的办法,整篇文章会透着一股娓娓道来的真心实意。第一种情况,老师在批改之时,告诉他要写出内心真实的想法,不要再光喊口号。第二种情况,老师要对其持赞扬态度(其理想若反社会反人类者例外),然后对文中细致感人的描写,要仔细的评论(每一段都要有评论,甚至个别句子也要评论)。
第三:批改作文时,要十分地耐烦,因为改作文是一件耗费精力时间的事,也是一件困难的事,其困难在于,文章透着学生的感情,体会每一位学生的酸甜苦辣并不容易。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是不同的,刚刚一篇文章是喜,下一篇文章是悲,而且女生文字优雅如美姝,男生文字丑陋如恶鬼,几圈转下来,心沸如煮。当批改到一篇写景的文章之时,文中的美句要把它勾画出来,点出此句是如何地贴切动人。若学生的一些语句明显看着是费了心力但是依然不够优美,那就要指点,特别是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等这些修辞句。比如描写春天的美景时,学生老爱写春天的桃花,而且总将桃花比喻成“少女的脸庞“,这是他们对别人文章的简单借鉴。实际上,桃花可比的范围很广,比如”一簇簇桃花“可喻为“天边的云霞”,“单朵桃花“可喻为“粉红的小绒球”或者“小小的婴儿拳头”等等。总之,要拓展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的文章变得新颖感人。
第四:要规范学生的写作顺序,也就是训练他们的写作思维。这一点,大部分老师只是在讲解课本文章时分析过,但是离真实的写作始终隔着一层距离。要想打破这层距离,老师要亲身示范,只有亲身示范才能避免课本里那些伟大作家带来的反感。空间顺序是初中学生最易接受的一个方法,老师可以用此开启学生写作顺序思维。而且为了进一步降低学生对写作顺序的排斥感和陌生感,可以寻找学生熟悉空间来举例。比如可以安排一个题目为《我的家》的作文,老师在运筹这篇作文时,一定要当着全班学生的面来写。我在教学生时,先是从外到内,写家的位置,家的四周,从东,向西,转南,至北,每一方向的景色都要描写出来,特别美或者标志性的景色切忌惜墨如金,如门前有两棵梧桐树,就可以写:两棵梧桐,枝繁叶茂,立在门前,远远望去,如同两位风姿绰约美妇人,穿着一身碧绿的裙子,绣着蓝白色的花朵,她们张开着臂膀,等着夕阳落下满天彩霞之时,拥抱那天边飞来的火红的凤凰。外面写完再写里面,先客厅,再卧室,最后厨房,一楼写完再写二楼,从上到下,关键的房间要重点描写(一般是自己的房间),一个房间的内部描写一般是先写地板,再写四周,最后落笔于天花板。在亲身示范的前提下,学生会根据老师的思维去模仿,一两次后他们就学会了。文章写多了他们就会举一反三,其他的写作顺序不用老师亲身示范,他们自会品味出来。
第五:男生的字需要训练,女生除开特殊情况,一般字迹都娟秀爽目。但男生的字除开少数天资卓越者,大都字迹潦草。老师对此的手段是让学生练字,但效果甚微。练字没有错,但要注意方法。其方法是要求学生一横一竖一撇一捺,都要方正(在黑板上亲身示范一下,简单),不要歪歪斜斜,其字迹清楚醒目就可以了。
上述是针对中学作文的主要弊端而提出来的方法,可以将学生的文章变得小有成就。若要继续提高,那就是文采飞扬乃至“笔落惊风雨”。
其他网友回答
现在很多小学生写不好作文,而且作文成绩的不理想也让很多的家长束手无策,一方面作文并没有一个硬性规定怎样可以打高分,另一方面确实没有一个行之必有效的学习方法。可能家长会选择让孩子把时间、精力放在数学等投入后回报速度快的学科上。但语文却是一个更值得投入的学科。和数学等学科不同的是,语文写作水平一旦提高,就可以在文字方面游刃有余,以后也不需要投入太大精力也可以在写作方面得高分。而且我们发现,心智成长较快的女生擅长写作和思考。同样的,如果孩子在写作方面有所提高,那也有助于他独立思考能力的锻炼和心智的成长。今天,小好老师和大家一起探讨:有哪些方法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吧!
一、激发学生观察兴趣
在《论语》中有这么一句话被大家熟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都知道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习事半功倍。所以我们应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融入一些有趣的东西,我们不必让小孩每时每刻都很有趣,但却要注意在孩子厌倦的时候,适当地进行调剂。比如讲一些传奇或者神话故事,或者扮演这些故事中的人物,陪小孩互动。
二、多看名着、少看范文
学习是一件循序渐进的事情,确实很多名着并不适合小学生看,但小学生也需要有一个目标,让他清楚好的文章是像名着那样而不满足于范文。经常看范文的小学生容易学会抄袭,范文会给小学生一个这样的意识:这样的文章就是标准,可事实上没有标准。以名着为目标和以范文为目标,肯定是前者能够努力到的水平较高。
三、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小孩很多都苦于写日记,有可能是不会叙述经历,但更多的情况是,确实没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可以记。在第一种情况下,小孩可能并没有记述自己和同伴的玩耍的意识,这样家长和老师就要学会引导,问他今天都干嘛了呢,这个游戏怎么玩呢,可不可以记下来告诉妈妈,这样因循善诱,小孩子逐渐就会记日记了。如果是小孩没有什么事情可以记的话,作为家长可以带小孩去外面玩,再小的经历都是可以作为日记的内容。长此以往,小孩叙述事情的能力会逐渐提高。
四、创造一个读书氛围
对一个人小时候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家庭,父母既然认为小孩学业很重要,那么就应该以身作则,并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学习氛围,家长看一些深沉文章,在看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那种专注,沉思的神情会让小孩好奇并且渴慕。对小孩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五、手中无笔不读书
毛泽东认为,记忆最好的办法就是多读,多写,多想,多问。小学生可能思考能力和怀疑能力比较欠缺,但能力需要从小培养。我们古人即有做“眉批”的习惯。小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应该也学会做“批注”,对自己喜欢的自己记下来,也可以想为什么这句话吸引我,它的魅力在哪里,或赞同或反驳,都可以通过批注,同时思维也得到了锻炼。
六、提升孩子读书的成就感
我们如果将一个罗列了几十本书的书单依次读完,会有一种很强烈的成就感。虽然我们注重高品质阅读的今天,是拒绝走马观花式的读书。但这种成就感会督促我们去读,也可以督促小孩去读。即使已经习惯读深度好文的我们不应该排斥小孩看的粗浅文章,如果小孩在书店对某本书很感兴趣,家长要鼓励他读完,并且交流读书心得。这样可以培养他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