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古人读文言文需要“注释”吗?为何?
优质回答:
题主好!我是小侠,一个古典文学专业的学生,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现在读的文言文很多都有注释,如果没了注释,可能会像读英语一样,字(字母)都认识,但就是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古人读文言文需要注释吗?
这里我有个疑问。不知题主所指的文言文是从现代人的角度所理解的文言文还是从古人角度来说的文言文?语言是不断发展的,比清代语言文字更古的唐代古文便是清人的“文言文”,而比唐代语言文字更古的先秦古文便是唐代人的“文言文”。
如果是从古人角度来说的文言文,答案是肯定的。古人也需要注释才能读懂。
一、这些书原来都是为前代书籍做的注
先秦有一部重要的典籍:《左传》,这部书记载了春秋时期259年间风起云涌的历史,是了解先秦社会历史状况的必读书目。而它本身就是《春秋》的注释。《春秋》原本十分简短 ,类似于现在的新闻标题。我们如果只读《春秋》,可能完全不理解当时发生了什么。但是《左传》这部注释之书为《春秋》补充了丰富的史料,让我们得以窥见春秋时期波澜壮阔的时代景象和那个时候或睿智、或英勇的杰出人物。
我们常说“四书五经”,“四书”中的《大学》和《中庸》是从《礼记》中摘录出来的。实际上,《礼记》本身也是一部注释之书(为《仪礼》做注)。《仪礼》记载了先秦时期的礼制规范和典章制度,这些内容生僻艰涩,到汉代时人们就不大能读得懂了。于是,为《仪礼》做注的《礼记》便应运而生。
除此之外,《诗经》《尚书》《史记》《三国志》等经典著作都有非常丰富的注释,这些注释与原书一起,共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为什么要为古文做注释?
中国人尚古,对于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格外看重,因此就会想方设法弄懂古籍的意思。然而,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中国的语言和文字长期处于分离的状态。汉字是方块字、单音节字,应用时与实际语言不能完全一致,且最初多记录在竹简、木牍上,为了节省空间,语句非常简约。为了理解简约的文字记录,后人通常需要用当时人们更熟悉的语言作注解。
其次,在古籍大量涌现的先秦时期,同时也是诸侯割据的时期。在那时,诸侯国各自为政,所用的语言文字颇为殊异。哪怕处于同一时代,人们都有可能不理解用另一国文字著述的书籍。
另外,秦始皇时期焚书坑儒,先秦的著述和学者都受到严重的摧残。到了汉代时期,残存的用篆书所著的书籍人们已经看不懂了,必须让当时有学问的人做注释才能让后学者传承经典,理解典籍的内涵。
因为时代、地域、民族和文字形式等各方面的因素,后人想要理解前代的著述会受到重重阻力。但是,那些古代典籍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只有以典籍为媒介,才能了解在那逝去的时代中,与我们处于同一片土地上的古人用什么方式生活,又有哪些所思所想、所悲所叹。
因此,大批学者一头扎进学海之中,通过注释为古典文化的解读贡献力量。
三、字音词意、典章制度、史实人物:注释中的内容,比想象中更丰富
在注释之中,不仅包括对字音、字义的解释,还包括大量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以及古代的礼制、官制、地理状况,还包括特定名词和典故的阐释。
有时候,注释中会引用亡轶之书的内容,那么我们就可以透过注释,了解我们无缘得见的书籍的面貌。
可以说,注释是保存古代文史知识的重要方式。
四、注释的多样形式:传、注、笺、疏、故、训、章句、集解
与卷帙浩繁的注释内容相适应的,是类型多样的注释形式。在古代,不同形式的注释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也侧重于不同的内容。
传:主要是为经书(《诗》、《书》、《礼》、《易》、《春秋》)补充事实、杂采传说。代表作就是上文提到的“春秋三传”之一《左传》。
注:与“传”侧重于补充事实不同,“注”主要用于解释诗意、文意。例如汉代的毛亨、毛苌为《诗经》作注,写出了《毛诗传》,人们尊称二人为大毛公和小毛公。
笺:主要用于诗文注释,侧重作者创作时的史事背景和心态的挖掘。我很喜欢的一部书《东坡乐府笺》便是龙榆生先生结合苏轼的生平经历为其词作做的笺注。
疏、正义:“疏”和“正义”就是注上加注。学者会选取某本书的注作为正论,在做注释时不仅对原书做注,还对原书的注解做注。之所以如此繁复,还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变迁,原来的注都令人费解了。
故、训:这两种形式的注释主要用于解释古文的字义、字音,让人至少在字面上理解原文的意思。
章句:顾名思义,就是分章、断句,进而对每一段、每一句的大意进行概括。例如汉代王逸的《楚辞章句》,赵岐的《孟子章句》。
集解:也叫“汇解”“集注”,是将以前各家的注本结合到一起。如果原来的注释自己不认可,便另外加上自己的解释。代表著作有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
结语:
注释在古人读书时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时代、地域和文字形式的阻隔,人们只有通过注释才能理解古代典籍的内涵。
注释的形式丰富多样,传、注、笺、疏、故、训、章句、集解……各种类型的注释中包含了大量典章制度、名物典故和史实人物等文史知识,它们与原书一起,共同组成了中国灿烂悠久的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也为现代人了解古代典籍提供了必不可少的门径。
漫研竹露裁唐句,细嚼梅花读晋书。我是专注于文史领域的小侠,欢迎在我的主页浏览更多文史知识!
其他网友回答
当然。只是它不叫“注释”,而叫“以述为作”。
如何理解呢?
这就要从两方面进行解答:
一是古代典籍的思想表达方式;二是注释的缺陷。1、古代典籍的思想表达方式
先秦时的思想家都有个特点:惯于用简短的名言隽语,或是长点的比喻例证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比如《论语》就是简短的名言隽语,《老子》也是如此,每一篇都只寥寥数语;而《庄子》则是大量的比喻例证,如“秋水”、“鲲鹏”等。
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必然会显得不够明晰。
但不明晰也有它的好处:明晰不足,但暗示有余。
就比如寓言故事,它不直接告诉你明确的道理,但读完就能体悟到其中的暗示,而且往往暗示的比明确说的还更丰富。
因为暗示不明晰,不同的人就会站在不同角度,解释出不同的明确道理。而明确的表达,只能阐述一种道理而已。
所以,我们古代的典籍、诗歌、绘画等等无不采用暗示之法。
就如诗歌,我们总说“意在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
这就是中国古代一切艺术经典的著述表达方式。
所以古人学习一样需要注释,将暗示明晰化。
2、注释的缺陷
注释就是解释,将典籍中的言外之意进行明确说明。
就如《论语》、《老子》、《庄子》等诸子经典,从古至今,历代文人无不对其注释。
他们原著只短短数千上万言,而其注释的文字书籍可说是汗牛充栋。
每个文人都觉得别人的注释不够好,而他自己的注释同样会被另一些人认为不够好。
这是为何?
因为原著中的暗示是无穷的,任何注释者都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来作注,于是就必然会丢掉一部分暗示,在他人看来也自然不够好了。
一种翻译,也终究不过是一种解释而已。
他们注释的作品实则是独立于原著之外的一部新作,这就是孔子的“以述为作”。
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但他对典籍的解释就是他作的注,所以叫“以述为作”。
看看如今市面上有多少关于诸子学说的注释,其量虽多,但没有一本敢于声称是完美的。
这就是注释的缺陷。
注释就是翻译,翻译必然导致知识点流失。
就这形成了一个悖论:因原典籍明晰不足暗示有余,学习就必须将其明晰化;而一旦注释明晰化,又必然导致知识的流失。
那要如何解决这种缺陷呢?
很简单,当你学习有了积累后,一定要回过头去看原文。
只有原文拥有翻译没有的美感,你能获得更多的暗示,有更多的你自己的体悟。
南北朝时有位佛教徒鸠摩罗什,他是中国历史上佛经汉译最大的翻译家之一。
他就曾说过,翻译工作恰如嚼饭喂人,一个人若不能自己嚼饭,就只好吃别人嚼过的饭。
恶心吧?
这下子不仅饭的口味和香味没了很多,还添加了别人的口水,这就是别人的思想。
其他网友回答
古人读文言文,很多时候需要“注释”,但也有很多时候不需要注释!为什么呢?注释始于先秦时期,说明古人就善于使用“注释”工具
注释是指解释字句的文字,也指用文字解释字句。可以是文字符号图片等多种形式。注释,是对书籍或文章的语汇、内容、背景、引文作介绍、评议的文字。
注释开始于先秦时期。中国古代分得较细,分别称之为注、释、传、笺、疏、章句等。包含的内容很广。诸凡字词音义、时间地点、人物事迹、典故出处、时代背景都是注释对象。有脚注、篇末注、夹注等形式。古籍注释列在正文之中,有双行夹注和夹注。
古人读文言文为什么需要“注释”?
实际上,古代有两套语法,一套是写文章用的文言文,另一套就是日常交流用的白话语法。
人们攻读文言文,尤其是一些专业、艰涩的文言文,还必须借助注释这个工具,否则读不下去。
而且,古时候社会等级森雅,读书人、士族高高在上,处在社会的象牙塔,普通民众很少机会接触文言文。偶尔读一读稀罕的文言文,如果没有注释,简直无从读起啊!
这就是古时候注释盛行的原因。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看不懂《易经》,纷纷注释,写出了名动天下的《易传》,成为《周易》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三国志》、《水浒传》等名著的注释,更是精彩纷呈,佳作不断!
古代读书人读文言文,也不一定需要“注释”!
前面说了,古时候读书人、士族处在社会顶层,生活优渥,学富五车。这些读书人,由于知识渊博,读文言文可以不用注释,而是直接通读。
【无人车来也】有几个朋友,由于小时候国学基础扎实,长大后读文言文都顺手拈来,根本用不上什么注释!
这些朋友是现代人,都能脱离注释畅读文言文,何况古人呢?
小结
综上所述,古时候普通大众读文言文,一般而言需要“注释”;读书人读文言文,则一般不需要“注释”!
亲,您赞同吗?欢迎评论哦!
其他网友回答
当时自幼开始三字经,读书人正常都能看懂,但当时文盲特多,没有点家底的是读不起私塾的,因此之乎者也大多数人还是看不懂的,因此难度大的文言文应该还是要注解的。
其他网友回答
无需,文言文,本身就是当时的现代语言。…追梦的诗人:2020.05.08.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