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农村俗语“夏至三庚数伏,冬至逢壬数九”,啥时候数九?今年何时最冷?
优质回答:
农村俗语“夏至三庚数伏,冬至逢壬数九”,啥时候数九?今年何时最冷?
“夏至三庚数伏,冬至逢壬数九”这句话如果能正确理解,就知道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特别的聪明,庚和壬分别是十天干里面的第七、和第九;夏至和冬至分别在二十四节气里面代表,夏天到了和冬天到了。“夏至三庚数伏,冬至逢壬数九”,这句话只有十二个字,可包含了天干地支纪年法和农历的二十四节气,并且分解了一年最热的天数和最冷的天数。虽然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已成功申遗,可惜最原始最基本的干支纪年法却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少!
干支纪年法就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组合成六十花甲子,记时、记日、记月、记年。十二个时辰,从子时到亥时就是地球自转的一昼夜;十二个月,从子月到亥月就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一个太阳年。十二个月再一分为二,中间就有了一个中气,构成了一年的二十四节气。夏至到大暑30天,冬至到大寒30天,这是相互对应的。大暑是一年最热的节气,大寒是一年最冷的节气。把最热的大暑向两头延伸,就有了三伏,初伏、中伏、末伏,中伏最热。为了让大暑必须在中伏,就要求中伏开始的一天和夏至相距大于30天,再减去10天的初伏,就是初伏的第一天要和夏至相距大于20天,三庚之间就是20天,所以夏至后不论怎么变化,逢第三个庚日,都是大于20天小于30天,就是夏至三庚数伏。同理,冬至到大寒30天,三九27天,四九36天,为了逢壬,每10天逢一个壬,还有可能波动1至9天,这样最冷的大寒节就可能出现在三九或四九,所以老人就说三九四九是最冷的,这就是冬至逢壬数九。
到建国以后,国家规定了农历冬至当日就是一九的第一天。这样大寒节气只能在四九。所以每年的四九是最冷的。啥时候数九?今年何时最冷?这两个问题就很明白了。
总之,关于最热最冷,农历记住这两点就足够了:“中伏最热,四九最冷”;和“大暑最热,大寒最冷”,完全是一致的。
其他网友回答
农村俗语“夏至三庚数伏,冬至逢壬数九”,啥时候数九?今年何时最冷?这是由四个问题组合而成的复杂问题,涉及到古代历法的综合性问题,让我一步一步地分别解答。
第一,“夏至三庚数伏”。古代人的历法与现在使用的公历和农历历法是根本不相同的。公历历法直接使用年月日,如今天是2019年12月18日,农历历法与公历相似,如今天是二0一九年冬月廿三日,古代人历法则不同,如今天是己亥年冬月己丑日。在我国古代的时候,智慧的古代人是使用天干、地支,有机组合,来记载日期时间的。天干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共10个汉语次序数字组成,地支则是由“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共12个汉语次序数字组成,把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相互组合,也就可以得到“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等60个序号组合,也称为六十个花甲子。夏至过后,第三个“庚×”日开始进伏,每10天为一伏,共有“初伏、二伏、三伏、末伏”之称谓。明年夏至是阳历6月21日,第一个庚日是26日,第二个庚日是7月6日,又是小暑节气,第三个庚日是阳历7月16日入伏,即初伏,阳历7月26日入中伏,阳历8月15日末伏。
第二,“冬至逢壬数九”。意思是说,每年过了冬至节日后,哪一天是“壬”日,就是入九的第一天,即一九的第一天。数九天就从第一个“壬”日开始的。
第三,“今年啥时候数九?”今年冬至是阳历12月22日,21日是壬辰日即壬日,冬至刚好进入一九的第一天;二九是阳历12月31日;三九是明年元月9日;四九是2020年元月18日;五九是元月27日;六九是2020年2月5日;七九是阳历2月14日;八九是阳历2月23日;九九是明年阳历3月3日。
第四,“今年何时最冷?”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应该是“大寒节气”十五天,是最冷的时期。判断一年中最冷的方法有两种,①种是依据节气来判断。今年大寒节气是腊月廿六日至正月初十日之间。这期间是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时期。第二种方法就是数九。每年最冷的两个九天是四九和五九。因为立春是六九第一天,立春后气温开始回升,天气就不是最寒冷的时候了。一般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一年中气温最低的时候,也就是四九至五九,近半个月时间,是南方结冰期。因此,南方地区越冬农作物防冻,千万要注意这段低温结冰期的冷冻,加强防寒防冻保温保暖,确保越冬作物安全越过冬天。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鄂东三农,一起探讨三农问题!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除。】
其他网友回答
在过去,农村道路不好走,生活区域多为小圈子熟人社会,使得人们只能通过当地一些前人总结的经验常识来判断气象变化,以便及时调整农业生产和生活状态!而题主所提“夏至三庚数伏,冬至逢壬数九”,意思是说:过了夏至节气后天气会一天天变热,由于每年三伏开始时间并不固定,人们就会根据夏至后农历第三个庚日作为三伏天的开始,即入伏时间。而到了冬至节气后,一般会从冬至后农历第一个壬日作为“数九天”开始时间。
事实上,关于漫长冬季里数九寒天的开始时间在民间会有多种说法,目前较为常见说法有三种,即:第一种是以冬至时间为准,例如今年冬至时间为12月22日,这天便为“一九”的第一天;第二种则是按宋朝说法,以冬至次日为数九天开始时间,例如今年则为12月23日;第三种则以“冬至逢壬数九”为准,即冬至后第一个农历壬日开始,主要是因为古代认为“壬日”代表生发,也就是希望冬至阳生。例如今年冬至节气为12月22日,而第一个壬日则为12月31日,即农历腊月初六,壬寅日,要比常见第一种说法晚9天。
所以说,不同地域和说法下预判当年数九寒冬开始时间并不固定!再加上数九天是因过去人们御寒措施较少,为了客观体现不同时间段寒冷的程度,以及漫长冬季里缓解心理上焦虑,故而通过数九天来区分,而现如今随着暖冬影响,以及衣食住行和供暖等方面保暖措施越来越丰富,使得三九天不再那么耳熟能详,因而对于数九天开始时间大多固定为冬至节气,例如今年数九天时间为2019年12月22日~2020年3月11日。
关于今年何时最冷,这其实为气象预测范畴,虽然数九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为寒冷程度,但我国地大物博,各地入冬时间和受冷空气影响强度并不统一,使得各地最冷时间并不一致。而根据往年寒潮影响程度和范围来看,一般在三九至四九期间最寒冷,影响范围较大。例如去年1月9日~17日为三九天,基本上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都较为寒冷,多地受冷空气和降雪过程较多,使得气温降至最低点。因此,我感觉今年最冷时间段应该会集中在三九天前后,即2020年1月9日~17日左右。
另外,我感觉入冬和初春前后也是挺冷的时间段,毕竟这两个时期昼夜温差大,是人们添衣减衣、供暖开始和结束之时,往往就会受到寒意侵扰,而在严寒冬天里因保暖措施得当,使得寒冷并不那么明显,尤其是北方一些农村人,在寒冷冬天里也是不可多得的农闲时间,往往坐在热炕头上更舒适惬意一些!(以上为个人见解)
其他网友回答
冬至后开始数九,大寒是正值三九、四九,此时天气最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