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行书比楷书晚出现 楷书和行书谁先出现

网友提问:

楷书和行书哪个出现的更早?为什么有人说行书出现最晚?

优质回答:

谢邀

这个问题我正好前几天查看资料的时候,看了一下中国字体发展的一个状况,彻底了解了一个中国书法字体的发展过程。

其实道理是很简单的,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会问到楷书和草书是哪个在前哪个在后。就借着这个机会给大家分享一下吧。

中国字体的一个演变过程:

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篆书

这里的篆书包括大篆和小篆,在秦朝统一六国之前的文字统称为大篆(包括甲骨文,钟鼎文,金文,石鼓文)。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由李斯统一了六国的文字,统一过文字统称为小篆。

隶书

隶书的出现加快乐传书的书写速度,隶书的代表作有秦隶和汉隶,汉隶达到了隶书的一个巅峰状态,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隶书字帖,大部分都是汉隶。

草书

草书包括了章草和今草两种。章草,是指的把隶书草书化,主要是提高了隶书的书写速度,在这里我们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草书的出现要比楷书和行书要找到很多。今草,金草往往指的是把楷书草书化,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用的草书。

楷书

楷书的出现一方面提高了隶书的书写速度,一方面是简化了隶书的书写方法,使其更加规整简洁,楷书的巅峰时代是在唐代,唐朝把楷书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一个高度,包括我们见到楷书四大家,其中有三个就是唐朝的。这里也不排除唐朝对于文化的一个重视情况。而楷书大体上分两种,一个是魏碑,一个是唐楷。

行书

行书是介乎于楷书和今草书两者之间的一个书法字体。所以他出现的时间是比较晚的,应该晚于楷书。

其他网友回答

隶书章草以后,楷书、行书的形成有一段时期的,是交错共存而不是一下子成熟的。不能绝对划分谁先谁后,分这无什么意义!只要明白行书不是从楷书来的就行了

其他网友回答

楷书和行书哪个出现的早,这个还真没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证明,关于行书出现的晚或者早的问题,目前来看还会纠缠下去。

楷书的流变

楷书是汉字书法艺术的主要书体之一,这种书体最早并不是叫“楷书”,原称“今隶”,也叫“真书”或“正书”,主要包含两大体系,一种是魏碑这类书体,一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楷书,由二王和唐楷为代表。

“楷”字原本是“楷模”、“法度”、“标释”、“样板”的意思,因此早期非常规整的篆书和隶书,在盛行的时候都有过被称之为楷书,如“隶楷”等。

把“楷”字真正用在书体上,较早是卫恒在《书势》中论述云:“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这里的“楷”竖,指的是“八分楷法”或“隶楷”等。孔子曾经说过:“今世行之后世,以为楷式。”据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凡是有规定法度的书体皆可以成为楷书,因此清代的刘熙载在《书概》中这样认为:“楷无定名,不独正书当之,汉北海敬王善史书,世以为楷,是大篆可谓楷也。”这里指的是篆楷。他又说:“伯英下笔必为”,这是草为楷。

而现在一般是把由隶书演变而来的法度严谨、点画分明,布白平整的“真书”叫“楷书”。这种楷书真正发展的时间是在汉末三国期间到晋代的这段历史时期,也就是常说的魏晋时期,主要代表人物就是钟繇和二王。

行书的流变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关于行书的起源,唐代的张怀瓘认为是后汉刘德升创作的:“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现代人学习书法都是先学习楷书,然后再学习行书或者草书。时间长了,大家都觉得应该是先有楷书,才有行书的。

但也有人说:“真生于行”。认为是先有行书,而后才有楷书出现的,这种说法从中国文字发展的递变的进程来看,也有它的道理。如安徽毫县考古中发现的曹操家族的墓砖之中,就有先期行书的写法。

所以后期认为行书的出现是有两条线索的:其一,隶书向楷书过渡中出现的行书;其二,楷书成熟之后,把楷书简捷流变地连绵起来的行书。

综合各方资料参考,我们现在意义上的行书,应该是和楷书同时发展起来的。

其他网友回答

 楷书和行书到底那个出现的早呢?

先说一下权威的回答吧:篆,隶,草,行,楷。

可以参考《中国书法史七卷本》、王镛《中国书法简史》、刘涛《中国书法简史》、黄惇《书法篆刻》,朱天曙《中国书法简史》等,写的详细,有文物为证!

认为是篆,隶,楷,行,草的,可能对书体的发展还缺乏一定的认识。

书体到底是谁发明的,那就不知道了,但是,从书体的整个演变史来看,任何一种书体的出现,绝对不是单单靠一人之力就能搞定的,比如仓颉造字,史籀造大篆,李斯造小篆,程邈造隶书,楷书钟繇,行书刘德升等等,与其说他们是文字的创造者,倒不如说他们是文字的整理者,和规范者,王国维也说:“凡既有文字之国,未有能以一人之力创造一体者”!

然也!

篆书包括了大篆,石鼓文,小篆。估计大家对大小篆还能明白,唯独对石鼓文所知甚少,其实,它就是西周成熟大篆向秦小篆过渡的一种书体,历代学着尊为篆书之祖,说明它是小篆的源头。

篆书的快写,就有了隶书。秦时,用竹简作为书写材料,你想啊,篆书那么长,笔画那么多,写起来得多费劲啊,隶变以后,隶书扁而方,同样的竹简,写的字数更多了,也写的更快了。

当然啦,有了隶书后,民间的一些俗书,把隶书再加快了写,就有了章草,这个时候在西汉早期就已经初露端倪,到了西汉末,已经有了纯粹的草书啦,不过,整个汉代,是章草。

东汉中后期,才形成“行狎书”,即行书。

到了东汉末期,楷书出现。

就这几种书体的演变顺序,说实话,应该是没有绝对的界限,它们有时应该是相互并存的。

其他网友回答

人们习惯说楷-行-草,把他们比作运动的三种状态 -楷好比直立,行书行走,草书奔跑

但就几种书体形成的历史来看,还真不是这种顺序

?

草书形成早于楷书和行书, “汉兴有草书”“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早期的草书形成于汉代,

用比较狭义的说法~

从篆隶转化而来的是“章草”

从楷书进一步发展来的是“今草”

?

楷书主要形成期在魏晋,由隶书逐渐演变来,如钟繇《宣示表》,王羲之《乐毅论》这些楷书传世之作,都是楷书初期的代表,后面再有魏碑,唐楷。。

行书是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字体

可以说行书是楷书的儿子,但草书绝对不是楷书的孙子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