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六卿与三家分晋 六卿分晋和三家分晋的区别

网友提问:

晋国有六卿,为何是三家分晋?

优质回答:

晋国设立“六卿”是由“郦姬之乱”引起的,“六卿”火拼、相互倾轧变成了“四卿”,最后“四卿”决一死战变成了“三卿”,最终“三卿”瓜分了晋国 ,这就是历史上的“三家分晋”。具体过程如下:

春秋时期的晋国是春秋五霸之首,春秋五霸是指:秦穆公、宋襄公、晋文公、楚庄王、和齐桓公。晋国的晋文公是春秋老大,国家最强盛。

然而好景不长,一个女人的出现,晋国开始走下坡路,逐渐走向了衰败,最后晋国国君被“奴仆”干掉,晋国被“三大家奴”瓜分,晋国灭亡,从此历史改变了轨迹,由“春秋五霸”变成了“战国七雄”,由春秋时期进入了战国年代。

“三家分晋”发生在春秋末年,是春秋五霸之首的晋国,被养肥的赵,魏,韩三大家奴瓜分家产的故事。

在周朝时,王室沿习重用王公贵族子孙后代的传统,说白了就是肥水不流外人田,老子打下了天下,儿孙享福。

然而到了晋献公当政时,一个名叫骊姬女人的出现,改变了以往的传统,改变了晋献公的思维和国策。晋国开始疏远王室贵胄子孙,重用大夫公卿,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骊姬是骊戎首领的女儿,被晋献公掳掠过来成了自己的爱妃,之后骊姬为献公生了一个儿子,有了儿子,丽姬就想把儿子立为太子,于是她就千方百计迫害献公和别的女人生的儿子,尤其是当时的太子,以至于造成了父子之间相互残杀,这就是历史上的“骊姬之乱”。

骊姬造成了晋国大乱,其危害绵延数十年。

转眼到了晋文公当政期间,晋文公吸取爷爷的教训,不让儿孙们掌握军政大权,怕他们起内讧,重用大夫公卿,于是在军中设立了六卿。

说白了就是让6个“大家奴”掌握军政大权。晋文公的儿孙们终于安生了,但六卿趁机做大做强。

到了晋平公时(也就是晋文公的曾孙),“六卿”形成了架空国君的六股势力。“六卿”分别指:韩、赵、魏、智、范、中行氏这六位姓氏大家族,可以理解成是晋国的“六大家族”。

随着权力的分配和抢占资源,六大家族开始了火拼和倾轧,完全不把国君放在眼里。

当时晋平公要制止6大家族的内乱,想动用军队,发现军政大权没掌握在自己子孙手中,只好向其他诸侯国借兵。

内乱终于平息了,内乱的结果是:6大家族消灭了两大家族,还剩下4家。

这4家分别是:韩、赵、魏、智。晋平公真是个傻蛋,忙乎了半天,土地和财产没增加一点,耗费倒不少。原来其他四大家族瓜分了被灭的那两家土地和财产,这等于说强大了“四大家族”。

剩下的这4家也不消停,谁都想吞并其他几家,自己当老大。当时四大家族中以智氏最强大。

这时候智氏提议献出一部分土地给主人,智氏家族不是出于好心眼,他家土地多,献出上百亩无足轻重,当时弱小的赵国不同意,土地本来就不多,献出去自己就更弱了。其他两家不敢反对,赵氏表示:我凭什么听你的?智氏早就想吞并赵氏,终于找到了借口,于是联合韩、魏进攻赵氏。

智氏用计谋水淹了赵氏,眼看赵氏就要灭亡。面对此情此景,智氏很得意的对韩、魏说:“看见了吧,我用水就能淹死赵氏,不用我动手他早晚出来投降”。

韩、魏两大家族头领一听吓出了一身冷汗,因为韩、魏封地的都城都被水环绕。

韩、魏领头人一合计:“如果以后智氏用水淹我们,我们也跑不掉。现在智氏如此强大,早晚我们也会有赵氏的下场,何不趁现在就把智氏灭掉”!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说干就干,于是韩、魏联手赵氏,发动突然袭击灭掉了智氏。

如此一来,就剩下了“赵、魏、韩”这三家。

这三大家族都不如智氏强大,实力都差不多,谁也灭不了谁,一时之间保持了平衡,

此时的周天子一看晋国乱成了一锅粥,国君晋哀公就是摆设,心说晋国也别丢人现眼,别给其他诸侯国当反面教材了,于是宣布取消晋国的封地,封地被赵、魏、韩三大家族瓜分,晋国就算灭亡了,这就是历史上的“三家分晋”。

赵、魏、韩分别成为了赵国、魏国和韩国三个诸侯国,历史由春秋进入了战国时代。

文/秉烛读春秋

其他网友回答

晋国在晋献公时期只有两军,晋文公上台之后,于鲁僖公二十七年(公元前633年)蒐于被庐,建立三军,开启了晋国的三军六卿制。

到了晋景公时期,晋国与齐国在鞍地爆发了一场大型战争,晋国大胜。这一年是鲁成公二年(公元前589年)。第二年十二月,为赏鞍之战之功,晋景公增设新三军,此时晋国共有六军十二卿。

到了晋厉公时期,晋国只有四军,晋景公增设的三新军只存一军。晋悼公上台之后,裁撤新军,晋国又回到了晋文公创立的三军六卿的模式。这个模式运行的时间较长,这阶段担任六卿的人均出自栾、范、中行、赵、韩、魏。知氏的宗主知盈很年轻就死了,死的时候儿子知跞还小,知氏暂时轮空。后来在晋平公时期,栾氏被灭,卿位空出一员,由知跞顶上了。

鲁定公十三年(前497年),此时晋国的在位的是晋定公。晋卿赵鞅杀了邯郸午,激怒了邯郸午的舅舅中行寅。中行寅与范氏交好,于是中行氏与范氏一起讨伐赵氏。赵氏被围于晋阳,势如累卵。

后来,韩不信和魏曼多说服当时的执政知跞,合赵氏一起讨伐中行氏和范氏。中行氏和范氏久战不敌,都出奔于国外了。自此,晋国只剩下四卿。

晋国四卿,以知氏最强。知氏宗主知瑶狂妄贪婪,企图蚕食韩赵魏三家,向他们索要城池土地,并且戏辱韩氏和魏氏的宗主。

韩氏与魏氏不敢与之抗衡,都满足了知瑶的贪欲,把地给了他。只有赵氏宗主赵毋恤头铁,知瑶的要求。知瑶大怒,率韩魏两家的甲兵讨伐赵氏。赵氏再一次被困于晋阳。

知瑶决开汾水,灌入晋阳,赵氏陷入绝境。

知瑶乘战车巡视战场,魏桓子为其驾车,韩康子为车右。眼见胜利在望,知瑶得意忘形,说:“我现在才知道水可以灭亡一个国家。”韩康子与魏桓子都从这话觉察出危险,如果现在助知氏灭亡赵氏,将来他们两家也会落得同样的下场。

这时,赵毋恤派家臣张孟谈出晋阳城见韩康子与魏桓子,三家达成协议,共灭知氏。

赵毋恤在约定的时间派人杀死了守堤的官吏,放水灌淹知氏的军队。知氏军中大乱,韩、魏乘机夹击知氏,最终杀了知瑶。知氏由此退出晋国政坛,晋国便只剩下韩、赵、魏三个卿家。

韩赵魏瓜分了知氏的土地,益发强大,相形之下,晋国的国君又穷又弱,只能看他们的脸色行事。晋国公室遭到韩赵魏三家逐步分食,直到彻底灭亡。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分封赵氏宗主赵籍、魏氏宗主魏斯、韩氏宗主韩虔为诸侯,这便是著名的三家分晋。

自晋文公被庐之蒐,到三家分晋,晋国先后有先、狐、胥、栾、郤、赵、中行、知、魏、韩、范十一个家族出任过卿士之职。经过排挤,碾压,驱逐等一系列的争斗,有八个家族出于各种原因从晋国政坛消失,最后只剩下了韩赵魏三家。

其他网友回答

晋国的始祖源自周成王弟唐叔虞,而晋国的分崩离析跟赵氏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赵氏崛起

唐叔虞其母邑姜乃姜太公吕尚之女,后为周武王之妃。武王驾崩,年幼的周成王继位。一天,周成王和弟弟叔虞嬉戏于花园之中,周成王将一片梧桐叶撕成玉圭的形状交给弟弟叔虞,说:我把这个封给你吧。周成王身边的史官以君无戏言,要求周成王将叔虞加以分封。于是,周成王将就将弟弟叔虞分封到了唐地,故称为唐叔虞。

唐叔虞的儿子姬燮后来徙居晋水,唐国正式更名为晋国。

赵氏原是嬴氏的一支族裔,世代驯养马匹家畜。周穆王的时候,赵氏的先祖造父因给周穆王驾车有功,被周穆王分封到赵城,赵国就是这一支的后裔。造父部族有一个人叫非子,依附于造父门下蓄养马匹,并得到了周孝王的封赏,被分封到秦地,成为了秦国的始祖。所以,在电视剧《大秦赋》中,当秦国逼迫周王室献出包括洛邑在内的三十六座城邑,并且还要抢走周王室的九鼎时,周赧王仰天大骂秦国“你这个养马的家奴”。

春秋的时候,晋献公得骊姬,“废长立幼”逼杀了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公子夷吾为避其祸,纷纷逃离了晋国。公子重耳在秦国的支持下,回到了晋国,夺取了晋国王位,并封赏当初和他一起逃亡的臣子,其中就有赵氏。

六倾内斗

赵氏虽然在晋景公的时候,经过下宫之难,全族被诛杀殆尽,但是,在“赵氏孤儿”赵武的经营下,重新得以崛起,传到赵鞅这一代,更是枝叶繁衍,家族鼎盛,并与智氏、韩氏、魏氏、范氏、中行氏成为了晋国的六大势力。

赵鞅的根基在晋阳城。晋阳城初建,人烟稀少。于是,赵鞅向住在邯郸的族人赵午伸臂摊掌,向他索要自己打败卫国俘虏的五百户居民。赵午不愿意失去到嘴的利益,权衡之下,决定去攻打齐国,想从齐国那里俘虏五百户人口,将其转赠给赵鞅。

然而,赵午的想法未免过于简单。齐国地广千里,富庶天下,自齐桓公称霸以来,一直以超级大国的形象立于天下诸侯之林。赵午如果攻打齐国,那么必然会引起晋国和齐国兵戎相见。于是,赵鞅一怒之下,就杀了赵午。

赵午与范氏、中行氏家族素有姻亲往来,在范氏、中行氏的支持下,赵午的儿子赵稷起兵发难,攻打赵鞅的晋阳城。倾注了赵鞅心血的晋阳城,经受了战火的考验,在纷飞的矢石和鲜血的浸泡之下,竟然屹立一年而不倒

智氏、韩氏、魏氏三族坐山观虎斗,看赵氏和范氏、中行氏打得差不多了,突然袭击,联合赵氏前后夹击范氏和中行氏。范氏、中行氏兵败,其领地被赵氏、智氏、韩氏、魏氏瓜分,晋国六卿形成了晋国四卿。

三家分晋

赵氏经此一役,实力大减,再无力主宰晋国的威势,其地位由智氏取而代之。

智氏先后向韩氏、魏氏、赵氏索要封地。韩氏和魏氏自知不敌智氏,只好将封地割给了智氏。而赵氏拒绝了智氏的无理要求。

智氏就联合韩氏、魏氏攻打赵氏的晋阳城,并引来汾河之水灌入晋阳城。

赵氏派出谋士孟谈,说服了韩氏和魏氏临阵倒戈,将浩浩荡荡的汾水转而灌入进了智氏的大营,将智家军冲个七零八落,智氏灭亡。

赵、韩、魏三家最终瓜分了智氏的土地,并于公元前403年,打发使者上洛邑去见周威烈王,要求周天子把他们三家封为诸侯。周威烈王无奈,正式册封韩、赵、魏三氏为诸侯,从而拉开了战国七雄的序幕。

其他网友回答

晋国从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晋国的军政大权。后来六卿之间不断的争斗,最后剩下四家。

最后赵氏联合魏氏、韩氏灭掉实力最强的智氏,瓜分了智氏的土地,四卿又变成三卿,晋国公室名存实亡。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韩、赵、魏三家为诸侯,建立了韩国、赵国、魏国,就是三家分晋。

晋国六卿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会有三家分晋?

首先从春秋初期说起: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犬戎杀进镐京,周幽王被杀,晋文侯、郑武公、秦襄公、卫武公护送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晋文侯的儿子晋昭候把曲沃封给了叔叔成师。

后来曲沃伯杀掉了晋候,夺得晋国正统地位。晋献公为了避免曲沃代晋事件的再次发生,把晋国诸公子全部诛杀,从此晋国无公族。

到晋文公为了称霸诸侯,作三军、设六卿。晋文公以后,晋国实行军政和一的制度。卿大夫即是文职,也是三军的长官。六卿也称为六将军或者元帅。

六卿在晋国都有封地,在封地内有完全的行政权,征收赋税,拥有军队,也就是一个个的小国家。

随着晋国领土的扩张,卿大夫的封地也越来越多,实力越来越大。六卿的权力不断膨胀,控制了晋国军政大权。

春秋后期,卿大夫十分强横,为了保持自身利益,打压公室,晋候直接控制的领土不断减少,实力越来越小。

晋国没有公族大夫,国君都会驱逐众公子,活着的公族成员多流浪在国外。没有力量制衡六卿的崛起。

卿大夫势力不断增大,甚至威胁国君的统治。有赵盾杀了晋灵公,后有晋厉公灭三郤,栾书、中行偃弑杀晋厉公。六卿之间也是明争暗斗,互相攻伐。后来六卿变成了四卿。

到晋出公想讨伐四卿,被打败,晋出公逃亡齐国半路死去。智伯立晋哀公,占领了范氏、中行氏的土地,在六卿中最强大。

四卿中,智氏最强。智伯执政,向韩康子、魏桓子索要土地,两家害怕智氏的强大,给了智氏一些土地。智伯向赵襄子索要土地,遭到拒绝。

智伯胁迫韩、魏两家出兵,三家攻打赵氏。赵襄子退守晋阳,智伯围困晋阳两年,引晋水淹晋阳城。危难之时,赵襄子派张孟谈说服韩、魏倒戈,三家大败智伯,杀了智伯。三家尽灭智氏宗族,瓜分了智氏土地。

三卿控制了晋国,晋候只剩下了绛和曲沃两城。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派使者去见周威烈王,要求周王封三家为诸侯。周王只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只有洛邑一地,连小国都比不了。周威烈王,不承认也不敢,只能封三家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

公元前375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候最后的土地,晋国灭亡。

晋国曾长期是春秋霸主,国土面积大,军事实力强大,最后居然被自己的卿大夫所灭,真是令人叹息。如果晋国不灭亡,秦国没有崛起的机会。一代霸主晋文公是否会想到他建立的六卿制度会分裂晋国。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