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唐太宗李世民,宋太宗赵光义,清太宗皇太极,为何没有明太宗?
优质回答:
历史上,除了唐宋清之外,诸如汉晋南北朝,以及辽金元等朝代,都有以太宗为庙号的君主。明朝,作为一个大一统王朝,自然也不会缺了庙号太宗的帝王。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看一下庙号制度就明白了。
诸如唐太宗、宋太宗之类的称呼,其中的太宗,皆为庙号。所谓的庙号,就是帝王去世之后,被供奉于宗庙时的称呼。庙号最早起源于商朝,而且并非每一个帝王都有庙号,只有那些立有大功,值得后世子孙永世祭祀的先主,才会追加庙号。这一规矩,直到汉晋时期,都在遵循,比如汉惠帝刘盈、晋惠帝司马衷就没有庙号,只有谥号“惠”。到了唐朝,只要除了实在短命和亡国的皇帝之外,都有庙号。宋朝以后,更是到了人人皆有庙号的地步。
庙号的规则,通常是依据“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称为某祖或者某宗。“祖”一般具有开创之功,而“宗”则是守护发扬,因此,庙号一般以“祖”开始,以“宗”延续。后来,有些朝代会给五服之内的先祖追加庙号,既然是先祖,就直接以某祖为庙号。
定好了“祖”或者“宗”之后,庙号的另外一个字,最初指排序,而且开始仅有太、高、世、中四个排序。其中,“太”字居于首位。因此,通常情况下,第一个称祖的皇帝庙号为“太祖”,第一位称宗的皇帝庙号必然为“太宗”。所以,只要遵循这一庙号规则,太祖、太宗的庙号是不会少的。比如,汉朝的好高祖刘邦,其中“高”字其实是刘邦的谥号,他的庙号也是“太祖”。汉朝第一个称宗的是汉文帝刘恒,即汉太宗。而唐朝,其实也有太祖,唐高祖李渊把太祖的头衔追加给了他的爷爷,西魏八大柱国之一的李虎。
只是后来,因为得到庙号的帝王太多,四个字不够用了,就又仿照谥号的做法,增加了诸如圣、成、仁、孝、肃、宣等等庙号。
庙号除了起名规则之外,还有一个奉祀规则。按照《礼记·王制》的记载:“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所谓的昭穆,即太祖居中,父子牌位相对称,昭为父,穆为子。可是,天子宗庙中的位置有限,当多于七人时,就要有人的牌位被移出去,放到太庙的后殿的祧庙供奉,称为“祧”。其中,太祖万世不祧,即永远都不得移出天子庙。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将天子庙的数量从七个增加到了九个,取了最大数。可是,还是有满员的时候,还是要“祧”庙。正是因为天子庙的“祧”庙制度,导致明朝的“太宗”庙号消失了。只是,这个消失,并非被祧出了天子庙,毕竟祧出去了,庙名不会变,这次是直接被改了庙名,同时变为了万世不祧。
朱棣在靖难之役后,取得了皇位。他为了证明自己登基的合法与正统,就将由朱允炆放入天子庙的朱标牌位给移了出去。朱棣去世后,顺理成章的加庙号“太宗”,成了明朝第一个称宗的皇帝。
明太宗永乐帝朱棣的牌位,在天子庙中安安稳稳的一直摆放到了明世宗嘉靖帝朱厚熜时期。可是,这位嘉靖帝并非已逝的明武宗正德帝朱厚照的儿子,而是正德帝的堂弟。而正德帝的父亲明孝宗弘治帝朱祐樘是嘉靖的伯父。嘉靖的亲生父亲兴献王朱祐杬没有做过皇帝,而且嘉靖的哥哥早殇,是独子。大臣们要求嘉靖奉明孝宗为父,嘉靖不乐意,开始了我爸是我爸的不屈斗争,引发了明朝有名的“大礼仪之争”。
嘉靖为了让自己的父亲进入天子庙供奉,一直努力了十七年。当时,太庙中已有太祖,(故太子朱标、建文帝朱允炆不在)太宗,仁宗,宣宗,英宗(代宗景泰帝不在),宪宗,孝宗,武宗共八个牌位。嘉靖十七年,世宗终于将自己父亲加庙号睿宗,并追封母亲为皇后,将牌位放到了太庙最后一个位置,完成了证明我爸是我爸的壮举。
这时候,嘉靖又开始盘算了,自己死后怎么办?会不会后人会将睿宗的牌位直接给移出去。于是,嘉靖准备先给自己占个位置。根据“亲近则祧”的原则,排除万世不祧的太祖朱元璋的牌位,这时候就要祧太宗朱棣的牌位了。可是,明朝宗室及大臣,都知道朱棣抢了自己侄子的皇位,如果朱棣的牌位都不在太庙中了,岂不是会引发帝位正统性的质疑,包括嘉靖帝位的合法性都会被牵连。嘉靖当然不会这么做。而且,大臣们原本就不同意兴献王入太庙,要祧太宗朱棣的牌位,让太宗永无配享之典,必然会遭到激烈的反对。
好在,嘉靖有办法,仿照周代后稷、文王之例,将太祖比为后稷,太宗为文王,都必须奉祀。同时,嘉靖为了强调朱棣一脉的天命正统,庙号改宗为祖,将太宗朱棣的庙号改为了成祖,并且下旨同太祖朱元璋一样为万世不祧。然后,嘉靖心安理得地将明仁宗朱高炽的牌位给祧了出去,把自己已逝的皇后孝烈皇后的牌位给先放了进去。嘉靖也是开了太庙占位置的先例,真正做到了空前绝后。
明太宗朱棣的庙号,自此由太宗改为了成祖,成了人尽皆知的明成祖永乐大帝朱棣。但是,太宗的称号,在《明实录》中还是随处可见,而朱棣的实录,也并非是《成祖实录》,而是《太宗实录》。
至于那位为了证明“我爸是我爸”的嘉靖,最后还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在嘉靖去世后,嘉靖的儿子穆宗隆庆帝朱载垕很快就将兴献王睿宗的牌位给移出了太庙,嘉靖努力了十七年的心血,瞬间灰飞烟灭,消失的无影无踪。而朱棣的庙号,由太宗变为了成祖,就成了嘉靖帝这次大礼仪之争的唯一成果,而明朝也从此少了一位太宗皇帝。
其他网友回答
准确来讲,是有明太宗的,这个人就是朱棣。那么肯定就有人要说了,朱棣不是明成祖吗?为何又是明太宗了?
那么这事儿就说来话长了。
这涉及到庙号礼制这么一个知识。
什么叫庙号?皇帝在宗庙里供奉牌位上的名号。也就是咱们常见的什么太宗、太祖这些。
原本这个庙号评选是很严格的,不是谁都可以评得上的。比如西汉王朝,十几个皇帝里面评上庙号的也就四个。分别是汉太祖刘邦、汉太宗刘恒、汉世宗刘彻、汉中宗刘询。因为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所以咱们在称呼这些皇帝的时候,一般是称谥号,也就是汉文帝、汉武帝之类的,因为每个皇帝是有谥号的。
然而在隋朝以后,庙号泛滥每个皇帝都会有庙号。而谥号则变了味道,不断地加谥,导致一个皇帝地谥号越来越长,比如清朝随便一个皇帝都是二十几个字。为了称呼记录地方便,大家开始改用庙号相称。而这个庙号该如何称呼也是有规矩的。庙号一般分两类,一类称之为“祖”、一类则称之为“宗”。
谁该称祖、谁该称宗,称什么祖,称什么宗,那都是有着相应的评价标准。
一般古人是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这么一个标准来给予祖或宗的庙号,至于中间的字也是有讲究的,例如功高者曰“高”,中兴者曰“中”。
一般来讲,只有开国之君才会才会称“祖”,因为他们有着开国之功嘛,而其余地皇帝一般称“宗”,靠的是所谓地守成之德。
所以其实每个朝代基本上就只有一个“祖”,因为只有一个开国之君嘛。当然,出于对父辈德尊敬,一些开国之君门往往会追封自己的父辈。比如隋朝开国之君隋文帝杨坚,他的庙号是高祖,而他的父亲则是太祖。还有唐高祖李渊,其追封祖父李虎为唐太祖。
至于子孙后辈,那就只能是称宗,这个定律连汉武帝、唐太宗这样的开拓帝王都未曾打破。
但是在明朝,却出现了两个祖。一个是开国之君明太祖朱元璋、另一个则是他儿子,明成祖朱棣。
那么朱棣为何敢称祖呢?是他太膨胀了吗?
显然朱棣没那么傻,要知道他这靖难之役抢来的帝位可不光彩,低调都还来不及呢,如果称祖,很明显是在标榜功高。
所以朱棣死后,其被评的庙号是太宗,即明太宗朱棣。这个庙号太太庙里供了上百年。直到一个叫朱厚熜的小屁孩儿当皇帝,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嘉靖皇帝。朱棣这个庙号才被改成了明成祖。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话说明朝有个痴情皇帝,乃是一夫一妻制的严格践行者,他叫朱祐樘,也就是明孝宗。其一生只娶了一个张皇后,自此后宫再无其他女人。从普通人的角度来看,朱祐樘身为皇帝,一生只娶一人,确是一段佳话。但就皇帝角度而言,朱祐樘此等作为,未免欠了些大局考虑。
因为他只娶了张皇后一人,而张皇后仅仅只给他生了一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明武宗朱厚照。这导致他这一脉,人丁稀少,有断绝之危险。比较就朱厚照这一个独苗,没了也就没了。
果不其然,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驾崩,年仅三十一岁。而朱厚照死后并没有留下子嗣。甚至连兄弟都没有。什么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这样传统的继位法则,在这里都不管用。
但国不可一日无君啊,嫡系中没有,那就去旁系中找。而按照朱元璋定下的“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规矩,朱厚熜便被推上了前台。他朱厚照的堂弟,其父兴献王乃是明孝宗亲弟,而且按长幼顺序来算,兴献王一脉乃是现存于世最长的一脉。
于是年仅十五岁的朱厚熜便糊里糊涂,毫无准备的成为了皇帝。当时张太后与杨廷和也是看中了朱厚熜年幼,而且他父亲兴献王已经去世,这样一个毫无背景的孩子来当皇帝,再好不过。
可是他们没想到,这个孩子,虽然是半路出家,没有受过什么帝王权术的教导。但的心智城府却超乎常人,他似乎就是一个天生的皇帝。
当初从封地来到京城,朱厚熜还未正式登基称帝,便给所有人来了一次下马威。
当时朱厚熜再城外由礼部负责接引,按照礼部的章程。朱厚熜还未称帝,要以太子之礼接待,从东华门入,居文华殿。朱厚熜当即就不干了,这不是硬生生的将他矮了一辈儿吗?他说自己以皇帝身份来正式上岗的,而不是皇子。
“遗诏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
最后礼部没办法,只能是按照朱厚熜的意思,以天子礼仪接待。当然,这还仅仅只是前菜,朱厚熜登基之后,才是众位朝臣的噩梦开始。
朱厚熜继位后边开始发难,在自己生父尊号和皇考人选的问题上,和以首辅杨廷和为首的大臣门发生了分歧。
杨廷和等人认为朱厚熜乃是继承明武宗皇位,自然要归明武宗一脉,即使与不尊明武宗为父,那么也要以其为亲兄,奉明孝宗为皇考,即名义上的父亲。换句话说,就是让朱厚熜换父亲,称伯父明孝宗为父亲,称自己生父兴献王为叔叔。
对此,朱厚熜自然是不答应。在新科进士张璁等人“继统不继嗣”的理论支持下,朱厚熜手段并用,最终让杨廷和等人屈服。赢得了为时三年的“大礼议”之争的胜利,其也自此正式掌控朝堂,从一个外来者,真正意义上成为了明朝的掌控者。
而这个和朱棣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就得从大礼议之争的结果来讲了,朱厚熜力排众议,将自己的生父兴献王尊为兴献皇帝,并追尊庙号为“睿宗”。
既然尊了庙号,那就得进太庙供奉啊。而当时明朝太庙正殿,也就是家庙的牌位数量是有限的,总共九个。即一祖四昭四穆,是为天子九庙。而多出来的,那就是往祧庙放,史称入祧。
而这个入祧也是有讲究的,除了称祖者以开国之功享受万世不祧的待遇之外,其余称宗者,则要按照辈分亲疏关系依次入祧,谁的辈分高,谁先。
朱厚熜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除去没有供入太庙的建文帝和景泰帝,当时太庙中就差了一位。而兴献皇帝被追尊庙号后,这个天子九庙就满了。也就是说朱厚熜死后,得移出来一个。按照规矩,明太宗朱棣辈分最高,自然会被移走。
原本正常情况下这么挤走朱棣也没多大问题,但兴献皇帝这身份有点儿尴尬,若是因此就要朱棣少被供奉一世,朱厚熜怕是愧对先祖,更会落人以口实,毕竟朱棣乃是他们这一脉得先祖,且乃一世明君,声威太盛惹不起。于是朱厚熜就另辟蹊径,给朱棣改了庙号,从明太宗改成了明成祖,这么一来,朱棣同样可以享受万世不祧的待遇。
这就是明朝为何没有明太宗的原因。
其他网友回答
明朝最初也是有“太宗”的,就是朱棣。
以前和大家聊过“祖”和“宗”,前段时间还有个朋友想让我说说“太宗”。咱们今天就专门来聊聊“太宗”。
聊“宗”之前,咱们先大概说说“祖”。
祖,就是一个王朝的开创者。大家通常见到的祖有这么三个:太祖、高祖、世祖。
一、太祖
这其中,“太祖”的境界是最高的。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个“太祖”在打天下建立王朝的过程中没有受到祖先的荫惠,全靠自己俩肩膀扛着一个脑袋,披荆斩棘硬磕出来的。
比较有代表性的:汉太祖刘邦、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
这里先纠正一个概念,刘邦,他死后全称是:汉太祖高皇帝。“太祖”是庙号,“高”是谥号。咱们现在习惯称他为“汉高祖”,是沿用了《史记》中司马迁对刘邦的称呼。实际上刘邦是“汉太祖”,司马迁为啥叫刘邦“高祖”呢?我个人认为,可能和汉武帝这样称呼刘邦有关系。
刘邦建立汉朝,没有沾祖宗半点光,他祖辈务农,面朝黄土背朝天,没给刘邦开基创业提供半点帮助,全是刘邦自己打出的一片江山。所以,刘邦是“太祖”。
宋太祖赵匡胤的父亲做过后周的官员,但赵匡胤很年轻就离家闯天下,一杆齐眉棍打遍四百军州无敌手,因屡建战功而晋封。陈桥兵变,遂得天下,他也没沾过祖宗多少光。
明太祖朱元璋更是出身贫苦,十几岁都没穿过鞋。当和尚,做乞丐,受尽磨难。他打下江山,建立明朝,没沾上祖宗一点光,所以也是“太祖”。
二、高祖
高祖的境界比太祖要低一个层次。这个皇朝的开创者是沾了祖宗光的,比较有代表性的:隋高祖杨坚、唐高祖李渊。
杨坚出身于名门贵族,他能夺得天下,是沾了祖宗的光,他老爹杨忠是西魏和北周时期的军事贵族,北周武帝时候受封为随国公,杨坚是承袭了父爵。杨坚建立隋朝,靠的是祖宗打下的良好基础。
李渊也是如此,他的出身更是世代显贵,他是西凉开国君主李暠的后裔。李渊的祖父李虎手握重权,是西魏八柱国之一。李虎死后,北周受禅,被追封为唐国公。李渊能开基创业建立大唐,是祖宗为他创造了优良的条件。
三、世祖
“世祖”比“高祖”再低一个境界,不但受到祖宗的荫惠,通常还是个国家基业的继承者。但他一统天下,开创了皇朝一个崭新的时代。一般情况下,帝气要迁移。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汉世祖刘秀、元世祖忽必烈、清世祖顺治。
刘秀英明神武,天纵奇才,雄才大略,推翻了王莽的统治,重兴汉室江山,功高至伟。而刘秀不是汉朝的开创者,是为大汉王朝开启了一个新时代,帝气迁移,国都从长安迁到洛阳,他就是“世祖”。
忽必烈继承了先辈的事业,一统天下,创立了新的时代,首都迁到大都,也是“世祖”。
顺治皇帝也是清朝的继承者,但他也是一统江山,开启大清的新时代,首都从盛京迁到了北京,也是“世祖”。
四、太宗
说完“祖”,咱们说说“宗”,主要说“太宗”。
从上面的叙述中,咱们了解了“太祖”的一个最鲜明的特点――创立皇朝者没有受到祖先的荫惠。
“宗”是王朝的承继者,而这个“太”字,意味就深了。
与“太祖”一样,太宗,也具备同样的特点――这个承继者也没有沾前任的光。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太宗”并不是前任的指定继承人,他能当上皇帝,也靠的是自己。
咱们举几个“太宗”的例子:
1、汉太宗文皇帝刘恒
汉文帝刘恒开启了“文景之治”。但我们知道,其实汉文帝能当上皇帝走的不是正常程序,上一任皇帝可没有指定由他来继位。刘恒当皇帝是有历史的变故。
2、唐太宗李世民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李世民。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使大唐的国力走向强盛。
但我们都很清楚,他老爹可没指定他继位。李世民能坐上龙椅,也没走正常程序,是流了血的。
中间五代十国太乱,没啥价值,就不说了 。
3、宋太宗赵光义
宋太宗怎么当上的皇帝,过程很不正常。宋太祖赵匡胤并没有明确指定让他继位。
4、辽太宗耶律德光
耶律德光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次子,他能力很强,英明神武。辽太祖死后,是由述律皇后称制,而耶律德光总揽朝政大权。
在述律皇后的支持下,后来耶律德光当上了辽国的皇帝。 但他的继位也不是先帝指定的。
5、金太宗完颜吴乞买
实际上名字叫完颜晟,他是先帝完颜阿骨打的弟弟。和宋太宗赵光义一样,他也不是指定继承人。
6、明太宗朱棣
这就说到明太宗了。
最初,朱棣死后的庙号不是“成祖”,而是“太宗”。后来嘉靖皇帝搞“入庙之争”,想把亲爹的牌牌摆进祖庙,需要“祧”出一个先祖去。嘉靖给朱棣升格为“成祖”,享受郊祀,而嘉靖的亲爹以“睿宗”的身份“升祔”,进入了祖庙,嘉靖祭祀先祖的时候就能名正言顺地给亲爹烧纸了。
朱棣的情况大家很清楚,朱元璋可没指定让他继位,他能当上皇帝是发动了叛乱,流了血的。
所以说,明朝是有“太宗”的。
7、清太宗皇太极
最后说说“清太宗”皇太极,他是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但努尔哈赤死得很突然,临终前没有留下遗旨指定继承人。
努尔哈赤的妃子阿巴亥想让自己的儿子多尔衮继位,但皇族们坚决不同意,通过激烈的斗争,皇太极被推选为汗位继承人。
皇太极也不是先帝的指定继承人。
通过以上咱们对以上几位“太宗”皇帝的了解,咱们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能当上皇帝都不是先帝指定的正常继承人。朱棣符合这个特点。
“太宗”,通常情况下,是一个皇朝的第二个入庙的正式皇帝(不一定是第二个皇帝)。朱棣也符合这个标准。
“太宗”强调几点:得位合理合法、非先帝指定继位、第二位入庙的正式皇帝。
嘉靖皇帝将朱棣从“太宗”升格为“成祖”,表面看上去是升级了,实则让人很容易就联想起了那段血雨腥风的岁月。
其他网友回答
有明太宗,就是朱棣,只不过朱棣后来被称作明成祖,故此明太宗就没有名了。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被封为燕王,封地北平。
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传位给了孙子朱允炆,这让朱元璋的儿子们十分不满,而朱允炆也感到了叔叔们的威胁,因此一上台马上削藩。
朱棣最后造反了,经过四年大战朱棣夺取了皇位。
朱棣不再承认朱允炆,因此朱棣死后他获得了太宗的庙号。
可是在经过一百多年后,他的太宗庙号却被改成了成祖,这是怎么回事?
改变朱棣庙号的就是他的后代,明世宗嘉靖帝朱厚熜。
朱棣都死了一百多年属于盖棺定论了为什么嘉靖这个时候要给这位老祖宗改庙号?
嘉靖帝这么做绝不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他有着自己的意图。
嘉靖帝这么做有两层含义,第一是借朱棣给自己正名,第二给太庙腾位置,第三尽孝。
先说第一正名。
众所周知嘉靖帝本来并没有机会当皇帝,因为前任明武宗没有后代,明孝宗一脉断绝,故此他作为旁系得以继承皇位。
可是嘉靖帝不想受到大臣摆布,他为了夺回皇帝权力,他拒绝大臣们的让他过继明孝宗的建议,坚持尊自己的父亲为皇帝,为此不惜掀起大礼仪争端。
嘉靖帝动用皇帝的权威和武力确定了自己的统治,但是他的做法也让他失去了一部分大臣的支持,他们认为嘉靖并不是正统。而嘉靖帝必须证明自己就是正统皇帝,为此他开始寻找方法最终他将目标锁定在了朱棣身上。
朱棣不是正常继位人所共知的,他是通过造反武力夺位,将自己定为正统,这一点和自己很像,如果通过朱棣把自己尊为正统皇帝最好不过了。因此他决定抬高朱棣的身价。
嘉靖帝要尊朱棣为万世不挑之祖,也就是说朱棣要和朱元璋一样永远要在太庙正殿供奉,不会随着后世关系疏远而被送往后殿。
既然作为造反的朱棣都成了万世不挑的祖宗,那么你们有什么理由瞧不起我一个另立统系的皇帝,我就是正统皇帝。因此他更改朱棣的庙号为成祖。
第二,为腾地方做准备。
太庙是皇帝家庙,经过历代演变,形成了一庙九室的格局,也就是正殿最多同时供奉九个皇帝,以后的皇帝死后再进太庙,就将离自己关系最远的祖宗取出放到后殿的祧庙供奉。
到了嘉靖的时候,太庙里面供奉了太祖、太宗、仁宗、宣宗、英宗、宪宗、孝宗、武宗八个皇帝,等他进太庙,正好九个。可是后代再进太庙就要将最远的祖宗取出,自然关系最远的就是朱元璋。可是朱元璋是开国之君,自动是万世不挑,那么被请出去的就是太宗朱棣。可是嘉靖帝早就确定了要保住朱棣确定自己的正统地位,如果朱棣被请出去了那么自己该怎么办因此他决定改变朱棣的庙号,改为成祖,确定他为万世不挑,这样被请出去的自然是仁宗以下诸位皇帝,包括孝宗武宗,这样一来再过几代,朱棣下面就直接是自己,以后太庙里就永远是自己这一脉的后人了。
第三,树立自己权威兼带尽孝。
嘉靖帝掀起大礼仪争端,一方面是树立权威一方面是尽孝,让父亲兴王死后过一把皇帝瘾。可是大礼仪之争,只是确立了兴王是皇帝,并没有进入太庙,这让嘉靖帝树立新的统绪不完整,也让兴王成了半个皇帝,因此嘉靖帝在大礼仪争端多年后再次尊兴王为睿宗,送入太庙,让父亲成为完整的皇帝,使得自己这一脉完全正统。
同时也像天下宣告自己不是继承孝宗的皇位,而是从爷爷父亲那里继承的皇位。这样一来朱棣就必须改变庙号。
不过朱棣要是知道一定不同意。虽然祖比宗地位高,但是他还是喜欢太宗。
朱棣是武力夺位,他不想后世留下篡位的恶名,太宗表示他是合法继承父亲的皇位,可是嘉靖帝给他改庙号,使得他生前的愿望完全落空,估计他的在天之灵也不会原谅嘉靖。
其他网友回答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就要弄清楚明朝的两件大事,靖难之役和大礼仪。
靖难之役是朱棣为抢夺侄儿朱允文皇位发动的反叛战争,通过战争朱棣赶跑了建文帝,自己登基做了皇帝。登基后,朱棣为巩固皇权,搞了一系列小动作来为自己正名。包括,把自己说成马皇后的儿子,恢复被建文废除王爵兄弟王位以及开展去建文活动:废除朱允文追封朱标的皇帝称号,改建文一二三四年为洪武登一二三四年。并想掩耳盗铃的高速世人,咱的皇位是从朱元璋那里继承来的,不是抢的朱允文的,我才是正统。以此为背景,朱棣就以大明朝第二个皇帝自居,朱棣驾崩后的庙号也和唐宋一样,第二个皇帝成为太宗。虽然,后世英宗正统年间,恢复了建文年号,但不可能给建文加庙号,否则就是承认朱棣的大逆不道。
另一件事就是嘉靖初年的大礼仪之争,公元1521年明武宗驾崩,明武宗是明朝著名的荒唐皇帝前期重用大官宦刘瑾把朝政搞得乌烟瘴气,后期征蒙古,下江南把群臣搞得够呛。在剿灭宁王后,溺水一病不起。武宗荒诞一生,死后没留下子嗣,这又把群臣给难住了,因为在皇位更替的时候,潜藏着巨大的利益,也有巨大的风险,风险在于如果在这个时候站错了队那将是万劫不复。没有人敢多说一句,最后首辅杨廷和在张太后的支持下,拥立兴献王朱祐杬之子为新皇帝,即大名鼎鼎的嘉靖皇帝。新皇登基后应该奉明孝宗为尊,可是这位嘉靖皇帝有自己一套想法,他要追封自己的父亲兴献王为帝,只认明孝宗为皇伯考。这就捅了蚂蜂窝了,群臣不干了,嘉靖皇帝也不是省油的灯,坚持我是皇帝,我老子也得当皇帝,这就是明朝著名的大礼仪之争。在争斗最关键的时候,首辅杨挺和发现,这个十几岁的少年极为聪明,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如果自己再不识趣,很有可能栽在这个少年手里。所以,杨廷和自请退休。杨廷和都不是对手,其他人就更不行了,最后,嘉靖皇帝胜利。作为大礼仪之争的副产品朱棣也由明太宗升格为明成祖。所以明朝在嘉靖以前是有明太宗的只是在嘉靖后明太宗就成了明成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