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抛开历史偏见,赵括的军事水平到底如何?
优质回答:
不吹不黑的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其实赵括并没有历史书上的那么不堪,而我们也没有孙武再世、白起复生那么牛叉。
毫不夸张的说,我们对赵括的恶意也大多是来自教科书上的《纸上谈兵》,我们也因此忽略了纸上谈兵背后的合理性和逻辑性。
第一:赵括并非主动请缨,而是属于临危受命,奉赵王之命前来接替廉颇。
第二:当时廉颇留给赵括的局面已经非常不乐观,赵国国力已然陷入了难以维持的境地,双方战事已经进入了最后的白热化阶段。所以也没有给赵括大规模调整部署的机会和资本。
第三:有人说赵括换廉颇完全是因为赵王傻,难道说整个赵国所有人都是傻吗。如果赵国国力还能容许廉颇继续拖下去,赵王还会临时换将?
第四:赵括初次挂帅便统领40万大军和杀神白起对抗,并在被围断粮46天后军心不乱,还能率军突围。单单是这样的统帅能力就不是一般人能拥有的。
第五:有的人说赵括完全可以沿用廉颇的坚守政策,但是却没有想过赵王为什么要让赵括速战速决。要知道古代可没有什么马列主义,老百姓当兵无非就是混口饭吃,搏一搏荣华富贵罢了。如果你连粮食都没有,别人凭什么要跟着你卖命,靠王八之气?
第六:很多人都说赵括能力不行,完全是个书呆子。但是为什么不想想赵括凭什么第一次挂帅就能和白起有一战之力,而廉颇征战数十年却在王纥手下一败再败呢,我想这足以说明赵括并非无能之辈。
第七:在春秋战国那个极其注重养士的时代,好不夸张的说即使赵括是一头猪。凭借着他是赵军统帅兼名将之后的身份,只要他愿意投降就能得到秦国的招揽,根本就不会有任何生命危险。然而他在生命的最后关头,选择的却是身先士卒,战死沙场。平心而论这样一个年轻的将军难道不值得人们尊重?
第八:我们仔细看一看赵括的作战方案,可以说即使是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也任然没有办法纠正赵括的错误决策。难道是像廉颇那样继续拖?最后弄个秦伤赵死,其他诸侯国渔翁得利?
第九:假设赵括是个一无是处的书呆子,那么秦国为什么要花大代价密调武安君白起?难道只是为了大炮打蚊子,闲的没事干。
第十:在当时赵括在赵国的声望可是不低,就连乐毅都曾称赞过他,连战国四将之一的李牧都是他提携上去的。
第十一:信息不对等,赵括并不知道秦国已经秘密换将,而是一直以为对手是王龁。所以当赵括用专门针对王纥的方案针对白起的时候,无疑就成了一场悲剧。
第十二:有人认为赵括在击败王纥后主动出击完全就是昏招,其实并非如此。在古代骑兵战法中有一种叫做“倒卷珠帘”的战术,其要诀就是“以弱挡强,以强击弱,驱溃攻主,挡者无不溃败”,也就是用骑兵驱赶敌方溃兵来冲击敌军主力,并将恐惧传递到全军,到最后兵败就如同雪崩,神仙来了也难救!而当时赵括面对的也正是这样一个局面,所以说这并不是赵括的指挥失误而是白起有心算无心。
第十三:双方战损比,对此武安君白起有言:“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伤亡过半,国内空……”
第十四:我们知道在廉颇的一生中一共出现了两次换将事情,一次是赵括另一次是乐乘,然而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廉颇面对这两次换将所作出的反映确是截然不同。在面对老仇家兼小辈赵括,廉颇并没有表示出任何不满意或者反对的举动;而在面对乐乘的时候却大动干戈,举兵攻打乐乘甚至反出赵国。廉颇面对赵括和乐乘的夺权,却做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这其中如果没有猫腻谁信。
最后,其实长平之战最后的失败的主要责任应该归功于廉颇和赵王,而作为主帅战死沙场的赵括尽管有着兵败的责任但却也不应该受人唾弃、笑话千年。
其他网友回答
赵括是一个优秀的军事理论家,但却不是一个实战家。一方面,他的军事理论知识丰富,对于兵法倒背如流,但是却没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作为理论的支撑。因而也就不能活学活用,不能够很好的因地制宜进行变通。
赵括是战国时期赵国名将马服子赵奢之子,他从小跟随父亲学习兵法,对于兵法有很高的兴趣。根据历史记载,他谈论兵道无人能敌,就连他的父亲也比不上他。他跟时人谈论兵法时,能够根据兵法排兵布阵,说的别人无言以对。他的母亲高兴的赞扬他,但是他的父亲马服君赵奢却说:“战争,是死生之道,存亡之理,如果括儿将兵法谈论的如此容易,会葬送很多将士的性命。倘若赵国不用他则已,如果用他,必然遭到惨败。”
其实,他的父亲也能够明白,赵括作为自己的儿子对于兵法理解的如此透彻,他自然高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战争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亡,数以万计将士的生命,能够左右一个时代的天下大势,不能仅凭兵法就妄加评论。
首先,兵者,诡道也。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你所知道的,难保别不知道。倘若赵括事事依据兵法,很容易就被熟读兵法之人看出意图,而战争一旦被敌人看出作战意图,这将是致命的。因为,敌人知己知你,他也能百战不殆。
其次,兵法有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兵法的灵魂就是活学活用,因地制宜,因势而动,需要在战争中根据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一个将军,如果陷入依据兵法按图索骥的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不知因地制宜,活学活用,将会导致导致难以挽回的失败。
奈何,历史验证了马服君赵奢的预言。当秦军东取韩国上党之后,上党郡守却将上党献给了赵国。历史的进程中,一场小人物的决定,竟然将秦赵两国推上了决战之路,一场影响战国局势的战争就此拉开。
秦赵两国因上党之争,将久推不决的长平防线推向风口浪尖。秦军明面上以王纥为将,但真正的统帅却是称病的白起。秦相范雎以离间计,迫使赵王换下了以百里石长城据守长平多年的廉颇,而新将却是初出茅庐的赵括。历史的结局果真如同赵奢所言,赵括以失败告终,不仅搭上了四十万赵军的性命,更终结了赵国的霸业,从此再也没有一个诸侯国可以与秦国抗衡。
如果抛开历史的偏见,赵括的失败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秦赵两国国力因素
赵国为什么要换下驻守长平多年的廉颇,就是因为赵国多年据守已经消耗了大量国力,粮草难以供给到前线。虽然秦国也消耗了大量的国力,但是秦国拥有富庶的巴蜀之地,可以为长平战场投入大量的粮草。
2.国君的贤明与否
当白起利用百里石长城等地势将赵括围困时,秦军军力出现了严重的不足。年迈的秦昭襄王亲自前往河内,征伐十五岁以上男丁,为百姓升高一爵。相比于秦昭襄王的积极参与,赵孝成王则显得无所作为,只是坐等着长平前线的军报。而且,在战争开始之初,赵孝成王任命一个连兵都没有当过的人,去指挥举国之兵,还压上了整个赵国的命运,显示出的是他的赌徒性格。
3.赵括对手过于强大
相比于赵括的初出茅庐,没有实战经验,白起则是老成持重,他在长平之战前早已名声大噪,令诸侯闻风丧胆。白起用兵不按常理出牌,而且以狠辣著称。他所指挥的每一场战争,都是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摧毁敌国国力为目的。根据历史学家的考证,战国时期因为战争各国共损失两百多万人口,而白起所指挥的战争就斩杀了一百多万人。
4.赵括实战经验不足,不够稳重
赵括虽然军事理论丰富,但是实战经验不足。长平之战前,他从来没有指挥过一场战争。面对着军事素养,和实战经验百倍于他的白起,赵括自然难以招架。另外,赵括面对兵败时,并没有冷静面对,而是在胜负也定之时自杀谢罪,缺乏一个战略家的稳重。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自古以来,对于失败者,后世多非议之。然而,不以成败论英雄,才是研究历史的正确方法。抛却历史的偏见,就赵括的军事水平而言,他军事理论丰富,却不是一个实战家,他并没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去支撑自己的军事理论。然而,长平一战的失败,并非赵括一人所致,与两国国君部署及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长平战场上,赵括率领赵军也消耗了秦军大量的有生力量,起码在秦国援兵没有到来之前,赵括与白起处于势均力敌的拉锯战之中。
其他网友回答
纵观长平之战,赵括并没有什么太大的过错:皮牢赵军未能控制沁水十分可惜,赵军自此就失去了获胜的机会,只能转而求自保。而后来赵军的失败,原因无非是两点:一是粮草不济,二是兵力不足。秦赵两军主力接战,赵括虽未实现自己的意图,但也始终不落下风,是因为粮草不济才被迫撤退。而从兵力上看,秦军除主力白起军外,尚有多支部队,分别用于阻挡赵皮牢、晋阳军,穿插包围赵括军,挖渠引黄河水,阻挡赵长平留守军,威胁邯郸,另外在沁水、丹水之上还都有水面部队。其中尤其穿插包围赵括军的秦援军,更是兵力充足。而赵军除主力之外,其余各部都实力不济,能自保已经不错,难以对主力有真正的帮助。
赵括在这种不利形势下,已经充分地消耗了秦军的有生力量,秦军获胜也是一场惨胜。赵括这一战也赢得了对手的尊敬,据说白起战后遍寻赵括尸首不得,只找到了赵括的铠甲和佩剑,白起伤心不已,将赵括铠甲厚葬,取赵括剑自用。
后来白起还对秦王说,自己率50万大军围赵括20万军,伤亡过半才获胜,实在是前所未有之事。赵军主力断粮多日,人相食而斗志不懈,直到赵括战死军心才乱,赵括用兵实在是有独到之处。秦王则说,长平一战,秦军损惨胜,然而赵括死,白起存,这才是秦国的大胜。总的来说,长平之战,赵王因为国力不济,不能用廉颇的固守之计,只好以赵括代替廉颇。而赵括主动出击,不是没有胜机,可惜赵军粮草、兵力都不足,这才无力回天。即使如此,赵括也大量消耗了秦军的有生力量,没让秦军占到大便宜。因此要赵括为长平之战的失败负责,实在是一种苛求。我们应当看到,战争打的是综合国力,光有强大的军队,没有足够的后勤保障,没有足够的后备力量,是无法取得战争的胜利的。赵括在长平已经尽了最大努力,换了别人,恐怕也无法做得比他更好.
其他网友回答
对手实在太强,赵括无实战经验。白起也是险胜,总的来说赵括还是不可为将,其母早已评断。
其他网友回答
应该是还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