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贫贱夫妻百事哀,有道理吗?
优质回答:
有一定道理,但不绝对。
金钱是生活的物质基础,如果连吃穿住用这种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无法满足,一个家庭的运转是很难推动的。连吃穿都贫乏的人,是没有时间和脑力去思考发展的问题,更别提有精神追求了。恩格尔系数太高的家庭,大部分都是悲苦的,每天都算着过日子,抠抠搜搜很辛苦。
如果两个人足够相爱,这种艰苦的生活会让两颗心靠的更近,你们彼此心疼对方,也会更尽力地为了让对方少受罪少吃苦而更努力去找渠道奋斗改变现状。贫苦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源动力。爱是前提,物质其次,爱给了彼此仰望星空的能力,这种爱大于物质的家庭无论在哪里都注定有翻身的机会。
如果是一个没有足够爱意的家庭,过日子就是纯粹的过日子。吃穿是头等大事,没钱就是没饭吃。每天絮絮叨叨就是怎么省钱,怎么没钱,互相埋怨彼此不够努力,不付出但又期盼对方能为自己多做一点,似乎所有的错都是对方的,因为跟你在一起,所以我才过的这么惨。无限放大自己的悲苦,归咎于对方无能,而自己却因为对方的不努力受了委屈。这才是真正的贫贱夫妻百事哀。
如果这种没有爱的家庭里,再不幸地有不愿意付出、好吃懒做还特别喜欢攀比的人,这种缺钱导致的家庭氛围会更恶劣。他们会互相扯皮,彼此攻击,从来不会看到别人为自己的付出,只说自己因为别人遭受了多大的委屈,似乎天生别人该为自己付出,自己只该是享福的命。这类人,没有时间去思考如何改变,永远只会花费更多的时间拿来抱怨,越说越多越说越成习惯,到最后什么问题都没解决还在惯性抱怨中变成更糟糕的人。时间过去了,状况也更糟糕。
贫贱夫妻百事哀,说的永远都是那些没有斗志,心不齐的家庭。
其他网友回答
现实生活中,每当我们看到夫妻俩因为经济能力不足而总是吵闹争执,哭泣别离,总是会不由自主的发出“贫贱夫妻百事哀”的感叹!夫妻同屋,一生相守,却总是没办法处理和面对生活的压力和困难,无奈又困苦,这不是一种悲哀吗?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就不难理解贫贱夫妻百事哀这句话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市场,也成为阻止年轻小夫妻因经济能力不足,不能终成眷属的强有力的理由!
事实上,我们是真正会错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我们来看一下,贫贱夫妻百事哀,这句话的真正由来,这句俗语出自唐朝诗人元稹的《遣悲怀诗三首》里的第二首诗!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荐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如果我们结合元稹的三首诗一起来看,就会发现一个感人的故事,元稹这三首诗都是在痛悼他的妻子,夫妻两人的过往,妻子对他的深情付出让他对亡妻深深眷恋和怀念!曾经清贫的日子我们一起都度过了,而今我做官有了俸禄,能给你舒适生活的时候,你却不在我的身边!呜呼,这才是人世间最大的痛和悲哀!
虽然我知道阴阳相隔,生死别离的痛苦每个人都会经历,都会有,可我就是回忆起我们做清贫夫妻时的每一件事我都会哀思怀念不已!
跟我们望文生义的常规理解不一样,甚至恰恰相反,这是歌颂赞美共苦夫妻分外的情深啊!
如果说贫贱夫妻百事哀难,那富贵夫妻就能恩爱白头?现实告诉我们,富贵夫妻或许面临的困局矛盾和难题一点也不必贫贱夫妻少啊!
如果是普通人,我们尚且可以用贫贱去衡量两人的关系,但已是夫妻,同床共枕,相守一生,要去破解人生的难题,更多的还是内在的智慧和两人的相处之道,以及面临困局时两个人相互支持,互相依存,共同面对的人生态度!
否则,夫妻不会幸福亦不会长久,不管你是贫贱还是富贵!
其他网友回答
物质才是生活的基石!
情感是生活的辅料!
如果有看过中国1942,或者听闻过60年代的中国的贫困,你就应该知道物质在人的生活生存过程中是多么重要。当一个人饥饿的时候,固然可以一死,但那种求生的渴望会让你放下所有的尊严!1942这部电影中,张国立扮演的小财主,万般无奈之下卖了自己的女儿,不为别的,只求不让孩子饿死!。。。
古有“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意思是指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知廉耻的人不吃施舍的东西;比喻品行高洁,不苟且求得。但芸芸众生类似志士有几?
我们都是俗人!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马说》中有这样一句话: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没有了物质基础,审美将会变成一句空谈,“安求岂能千里也?”
看过西方的婚礼,教堂上庄严宣誓:从今时直到永远,无论是顺境或是逆境、富裕或贫穷、健康或疾病、快乐或忧愁,我将永远爱着您、珍惜您,对您忠实,直到永永远远。。。。。。这也不过是人类美好的愿望。很多人都在努力拼搏,目的就是为了能过得好一些,更好一些。为了生活的悠闲,为了孩子能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如果每天都为柴米油盐而发愁,等米下锅,有谁还会在这里创作??
有些女人可以放弃感情嫁给富商,也有部分男人不愿意拼搏,直接傍了富婆。。。他们害怕了贫穷,他们害怕了贫穷的日子。
所以,当夫妻两个人为物质生活而犯愁时,的确是一种悲哀。
其他网友回答
我认为这句话是否有道理,还是看你(即当事者)怎么想怎么理解的,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具体几种情况我来分析一下:
第一,这句话本身的意思其实是作者怀恋过世的妻子,回忆生前夫妻之间相敬相爱,即使生活贫困潦倒,也能共患难的美好时光。
第二,经年累月之后,这句话的意思被曲解和污化了。现在常被理解为影响夫妻关系和睦的基础是生活的贫困潦倒,是物质条件的欠缺,而导致精神的滞钝和不愉快,这种悲哀的源头就是貌离神合、牵强附会的。
第三,贫贱夫妻百事哀,人穷志短,这样的词语不能作为生活不如意的借口,只要努力,一定会有改变命运的机会。俗话说,富不过三代,穷则思变,只要有信心,有毅力,肯吃苦耐劳,借改革的春风和国家的大好政策,把握住机会,发家致富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第四,生活的快乐与否并不一定是物质的贫富决定的,有钱人并不一定就比穷人幸福快乐,精神的富足才是真正的富足,只要一辈子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就是最大的幸福。相反,饱暖思淫欲,有钱容易变坏,这样的例子也是很多很多。
几点意见和理解,仅供参考。
其他网友回答
为何说“贫贱夫妻百事哀”?明白真正意思后,我被深深感动了
古代有个成语叫“三人成虎”,意思是说: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作事实。其实,我们在学习古人文化的时候,也经常只从字面意思理解,继而犯断章取义的错误。
比如,古人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们现代人理解为:如果人不为自己着想,那么就会为天地所不容;但真实意思是:如果人不修为自身,那么就会为天地所不容。
今天我主要是给大家谈谈“贫贱夫妻百事哀”这个俗语,因为很多人只是从字面意思解读,误解了其真义。为何说“贫贱夫妻百事哀”?当我明白这句话的真正意思后,我被深深感动了。
?
第一,“贫贱夫妻百事哀”的出处;
贫贱夫妻百事哀,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遣悲怀》,这首诗的主要目的是用来悼念亡妻。原句是“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我诚知死别之恨是世间人人都有的;但回想起咱们夫妻当初在贫贱的日子里同甘共苦,更觉哀痛。
显然,元稹并不是在感叹贫贱夫妻的日子很难过,因此感觉事事如意和悲哀。元稹自幼丧父,家庭贫困,发愤读书,成功考取了功名;但他发达富贵后,仍然不忘糟糠之妻,伉俪情深。只可惜妻子早早逝去,元稹一想起当初妻子陪自己吃了那么多苦,但是还没有来得及享受美好生活,就撒手人寰。因此他感觉万分痛惜,这才发出了“贫贱夫妻百事哀”的悲叹。
第二,涂磊用一番话讲清楚了“贫贱夫妻百事哀”的真意;
一对中年夫妻参加某电视台栏目,男人不思进取,女人辛苦支持着家庭。于是,主持人抛出了“贫贱夫妻百事哀”这个词语,勉励男人要有上进心,要扛起家庭的重担。情感导师涂磊顺着主持人的话,继续延伸“贫贱夫妻百事哀”的真意,用以下一番话讲清楚了。
涂磊说:“现在很多人都误读了‘贫贱夫妻百事哀’这句话,现代人所理解的大都是,如果夫妻之间,家庭生活没有物质基础,就会感觉事事悲哀。但作者的原意不是这个意思,作者的原意是说,共过的夫妻一旦永别,是最值得怀念和伤心的!这句话恰恰是鼓励那些在贫贱当中的夫妻要好好在一起,而不是说如果没有面包的爱情和婚姻是没有希望的。婚姻是建立在希望的基础之上!”
人生,先苦后甜,苦尽甘来,才是最充实、最踏实、最值得回味的一件事情。成功和幸福,不是坐享其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夫妻两人同心同德,携手奋进,让黄土变黄金,正所谓是“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所以说,我们不要再肤浅地理解“贫贱夫妻百事哀”这句话了,而是要知晓其真意,多对婚姻生活抱有希望,找对另一半,与另一半共同创造出美好的生活。当我明白了“贫贱夫妻百事哀”的真正意思后,我被深深感动了。朋友们,您被感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