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对蜀国影响有多大 关羽对蜀国的贡献

网友提问:

从蜀国的利益角度来看,关羽是功大,还是过大?为什么?

优质回答:

个人认为关羽之于蜀,过大于功。在取荊州之前的刘关张三人,风雨飘摇,四处飘零,他们的情宜感天动地。关羽熟读春秋,降汉不降曹。义薄云天,无论是封金挂印,千里走单骑。还是华容道私放曹操。勇冠三军,斩颜良,诛文丑。水淹七军等战役又尽显其谋。

这样一位有勇有谋的忠义之人。在失荆州这件事上,却给蜀国带来了无法挽回的损失,蜀由强盛转向衰弱,失荊州是一个转折点。

众所周知,诸葛亮未出茅庐,先定三分天下,基本目标就是先取荆州,再取益州。联吴抗曹,三分天下,再假以时日北伐中原。荊州是四战之地,历来为兵家必争,进可攻曹,退可联吴,既是蜀政权内荆州集团的大后方,又是伐曹魏的桥头堡,更是制约东吴的平衡木,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与东吴有权属之争,故作为主帅,当更加谨慎贯彻诸葛亮,东联孙吴,北拒曹操的战略购想,不使荆州落入他人之手,不使蜀吴联盟土崩瓦解。

然而,关羽由于个性使然,既与曹作战,又拒绝孙吴联盟,还因家事致刘封孟达不援,使自己陷入了绝境,并最终殒命,失了荆州重地,重创孙刘联盟。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是,刘备七十万大军伐吴损失殆尽,张飞被刺,黄忠沙场殒命,刘备病故白帝城,蜀国实力惨遭重创。诸葛亮三分天下大计惨遭腰斩。

当然,关羽作为一员主将,有勇有谋极为难得,忠义更是流芳千古!然而,作为蜀国当时之处境,他在战略眼光,个人格局及大局观上,与诸葛亮相比相差太远,这也是将才与帅才的区别吧。

浪花淘尽英雄,千秋功罪,任后人评说。尽管关羽失了荆州,其赤胆忠心,义薄云天,仍是几千年来人之楷模,丝毫不影响后人对其的赞颂和敬仰。

其他网友回答

关羽也是《三国演义》中着力描写的人物。在作者的笔下,关羽也从《三国志》中的一名与赵云、黄忠地位相同的武将,变成了《三国演义》中勇猛忠义的大英雄。《三国演义》如此美化关羽,完全是为了提倡封建的“忠”“义”思想。《三国演义》后,关羽就成为完全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理想的人物,关羽在民间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广。明、清的统治者曾经几次封其为“大帝”,到处为其立庙。这就清楚的说明,通过关羽鼓吹“忠”“义”的这种描写,是多么适合封建统治者的需要。

关于关羽的英雄事迹:

温酒斩华雄——此乃江东猛虎孙坚所为; 徐州诛车胄——此乃刘备所为; 斩颜良,诛文丑——斩颜良确有其事,诛文丑的却是曹操所为。过五关,斩六将——关羽离开曹操后,直接从许昌南下往汝南投奔刘备,并未发生过五关,斩六将之事; 古城斩蔡阳——此亦乃刘备所为; 华容放曹——在华容道拦截曹操的是刘备,但是他去晚了,所以被曹操跑掉了。战长沙——刘备南征荆南四郡,四郡守望风而降,黄忠便随长沙太守韩玄同降,关羽并未和黄忠发生战斗。单刀赴会——根本就是本末倒置,实乃鲁肃单刀会关羽,“单刀”乃军士之佩刀;水淹七军——此乃天灾人祸,非人谋; 刮骨疗伤——此时华佗已经死了两年,因此并非华佗所为,似乎只是一般的军医所为; 麦城凛然拒降——孙权使人劝降,关羽诈降,在城头虚插旌旗,从别门撤退,被吕蒙算到,半路截杀之。至于,追命吕蒙,玉泉显圣等,不用说也知道是子虚乌有,乱搞封建迷信。。不多说。综观《三国演义》关羽之壮举,也就斩颜良是史实,其他均为移花接木或虚构

其他网友回答

当然是过大啊,因为蜀国能够建立起来并不单单因为靠关羽,黄忠的定军山之战为刘备攻取汉中创造了机会,诸葛亮的火烧赤壁为刘备将来三分天下有其一打下了基础,法正、张松的献策为刘备夺取益州创造了机会,赵云为刘备打下了荆州的桂阳郡,魏延献了长沙郡,这些人都是为刘备打天下的老臣,关羽的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这些虽然都是辉煌的业绩但对与刘备来说毫无意义,蜀国的天下都是这一帮老臣打下的,对与蜀国来说关羽除了攻取长沙(后来还是魏延杀了长沙太守韩玄献了长沙郡)还有单身赴会(那是关羽的一厢情愿),之外就没有了其他的业绩了,但是关羽却把蜀国拖向了万劫不复之地,刘备诸葛亮将荆州之地托付给了关羽,让他好好的镇守荆州,在没有刘备诸葛亮明确的答复之前他一意孤行的出兵攻取樊城结果使得曹操孙权内外夹击荆州落去到孙权之手,刘备为了能与关羽报仇举倾国之兵攻打吴国结果在夷陵被陆逊击败刘备差点也被陆逊烧死,倘若关羽不出兵攻打樊城而是好好的镇守荆州之地就没有了后面的事,那么诸葛亮后来北伐中原也不会捉襟见肘兵力不足,关羽虽然对蜀国有功但是他的功永远抵不过自己的过,就是因为他的过害死了自己的大哥三弟,害得蜀国沦为了三国之中国力最弱军事力量最弱的小国,如果荆州还在那么诸葛亮的隆中之策就会顺利的实现,将来一统天下的说不定就是蜀国呢,刘禅虽然乐不思蜀,但比起那东吴的孙皓、魏国的曹髦、曹焕还是多多少少要强一些的。

其他网友回答

无疑是功大于过,但关羽之过却是致命一击。

本来三分天下,蜀国国力尚可跟魏国的一半抗衡,但是由于关羽丢了荆州,导致蜀国从此无还手之力,只能靠着诸葛亮北伐苟延残喘。关羽失败后,刘备气急败坏、意气用事接连犯浑。不听诸葛和赵云相劝,拱手相让大好局面。

关羽出荆州北伐基于的就是蜀汉中央的一个判断,魏军势大,北伐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吴也有利,关羽集团军单独面对魏军有强大牵制力的,吴国也可以趁机占便宜,不会贸然扯后腿。

问题是关羽太强大太执着了,实在地伤害了魏国,吴国却没占到什么便宜,局势变了,由于地缘关系吴国怕蜀国甚至胜过了魏国,蠢蠢欲动。而蜀国却没有及时察觉这个变化,或者是察觉到了但没想到鹰派的吕蒙会突然暗中上任直击要害,最终失荆州功亏一篑。

虽然成语是“关羽大意失荆州”,但主要责任根本不在关羽,而在蜀汉政府。 关羽军事上完全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完成了既定任务而且很可能超出了蜀汉期望,但随着战争深入形势演变,不再是军事家的斗争而更是政治家、外交家、乃至阴谋家、间谍的斗争,蜀汉在这方面还没有准备好,甚至连后勤工作都难以跟上。

最终关羽仓促间双面受敌,败走麦城。

其他网友回答

从蜀国的利益角度来看,关羽是功大于过。

1、关羽重然诺、守信用、勇武非凡,战功赫赫,是蜀汉杰出的军事将领。

在中国汉末三国历史上,关羽重然诺、守信用,对刘备及其集团无限忠诚。关羽把“忠勇” 做到了极致,可谓“死忠”。他与刘备同甘共苦许多年,恪守信义,始终不渝。即使白马被擒,身在曹营,也仍不忘旧恩,终于复归刘备,忠义一时无两。关羽勇武非凡,有勇有谋,战功赫赫,冠于全军,是蜀汉杰出的军事将领。他斩颜良、水淹七军、擒于禁,威震华夏,曹操甚至为了避其锋芒建议迁都,这无不显其威猛。与同时代魏、吴将领相比,关羽无疑是最强的将领之一。在后世小说里,描写他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斩车胄、斩颜良、诛文丑、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捉放曹、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虽有违背史实之处,但却也突出表现了他的武勇和神韵。至于刮骨疗毒,更是尽人皆知。后世武圣关公庙数量之多,远远超过了文圣孔庙。关公忠义精神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2、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因为自身缺点累积效应造成荆州要地失守,对蜀汉事业造成重大损失。

关羽的弱点:有些自负,过分虚荣,缺乏大局观。关羽虽然有很强的军事才干,但是个性太强。用陈寿的话说:关羽善待卒伍而骄傲于士大夫。马超来降之时,他问诸葛亮马超的才能谁能比。诸葛亮恭维他说,马超虽然雄烈过人,但只能和张飞并驾齐驱,而不及关羽美髯之超逸绝伦。关羽听后,非常高兴,立即到处把诸葛亮写的这封信给大家看。刘备评五虎将之时,将黄忠列为后将军。关羽听说之后,非常不服气。他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也。孙权派人来说媒,要关羽将他的女儿许配给孙权的儿子,这是非常有利于吴蜀联盟的政治联姻。如果关羽同意的话,也许就没有东吴袭取荆州之事了。可是关羽不仅把媒人骂走,竟然说出虎女不嫁犬子的话来。真不知道关羽是怎么想的,这么不给孙权面子。孙权活捉关羽之后,二话不说,就把他斩杀,似乎也合乎情理。诸葛亮让关羽驻守荆州,他没有完成联吴抗曹的政治任务,而是刚愎自用、丢掉荆州,自己兵败身死。丢掉荆州要地,是蜀汉一次重大的战略失败。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