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中国史上著名以少胜多的战役

网友提问:

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有哪些?为什么能够获胜?

优质回答:

1946年2月我东北民主联军挫败日本关东军残部疯狂反扑的“通化暴动”就很经典,不足500人的我通化警备部队,击败了20000多人的日军余孽、国民党特务、土匪和叛变队伍,可谓以少胜多的典范战例,而胜利的关键是能够及时采取“斩首行动”,打乱了敌人的指挥体系。

(开国中将刘西元)

吉林省通化市地处长春市东南,临近中朝边境,抗战末期是日本关东军的“战斗司令部”所在地(长春总司令部之外的野战指挥所),也是在苏联红军发起进攻后,东北日军逃往朝鲜或转道回国的必经之路,因此一度聚集了许多日军机关和部队。1945年8月末苏军进驻通化,解除了当地日军主力第125坦克师团的6000余人的武装,并实施军事管制。

然而在日军高层的暗中指使下,第125师团参谋长藤田实彦大佐等部分顽固分子拒不缴械,纠集3000余人连夜出逃,藏匿于通化山区的老爷岭林地,试图保存力量东山再起。这次事件后来被部分日本人称为“第一号逃跑”,因为藤田在第125师团和通化地区的日军中“威望”较高,足可以掀起一股腥风血雨。

(藤田实彦)

藤田实彦,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33期、陆军大学第42期,1937年曾作为轻装甲车的少佐中队长参加淞沪会战,1942年升任大佐战车联队长,1945年1月担任坦克师团参谋长,是日军内部的“军事专家和后起之秀”,时年46岁,若非日本投降,这厮差一步就要跨进将军行列。

在日本关东军特务头子池田中将的撮合下,藤田很快与国民党“东北南部先遣军司令”莫德惠搭上了线,后者封其为“通化前进区司令官”,同时受国民党通化党部书记孙耕尧直接指挥,任务是搜罗散兵游勇对抗民主联军,发起暴乱以配合国民党中央军对通化地区的接收。

(莫德惠)

为了驱使日军残部为自己卖命,孙耕尧一口气答应了藤田组织和参加暴动的三个条件:通化地区的日本兵不回国、不失业、暴动成功后集体前往台湾。1945年12月15日,藤田化名“田友”正式加入国民党,同时潜回通化城区,开始串联和发动放下武器的日本士兵和侨民参加暴动,不料却因同胞揭发而被捕。

通过对藤田实彦的阴谋活动的掌握,以及我军打入敌人内部侦察员的汇报,东北民主联军通化支队司令员兼政委刘西元(后任38军政委)警觉起来,迅速布置抓捕日军战犯,将120多名大尉以上军官全部监押。命令部队在2月2日晚查抄敌人的暴乱总指挥部,将孙耕尧等5名首要分子抓获并紧急处决。

与此同时,我军将航校、炮校里作为内应的日本留用人员全部逮捕或软禁,保证了飞机、坦克和大炮不落入暴动日军的手中,这次成功的“斩首行动”对通化平叛意义十分重大。

(东北民主联军战士)

根据情报,敌人阴谋暴乱的总兵力达到20000余人,其中日本关东军残部10000人、投靠国民党的伪满军和土匪10000人,还有企图作为内应的日本人、收编部队600人;由于通化支队主力外出执行任务,市内仅留500余人,加上武装起来的机关干部也不过600人,敌我兵力对比非常悬殊。

1946年2月3日凌晨4时,逃脱羁押的藤田实彦指挥13300多名日军按计划发起暴乱,分头向市政府、通化支队司令部、公安局等目标疯狂进攻,遭到严阵以待的通化支队迎头痛击;通化医院里留用的日本医生和护士,也动手残杀了我军伤病员参与暴乱,但由于暴乱日军缺乏武器而大多使用军刀、斧头等武器,500多我军战士在炮兵的支援下顽强地守住了各要点。

(日本关东军)

由于兵力紧张,负责看押战犯的只有一个班的战士,就在暴动日军即将营救成功的危急时刻,该班战士果断用机枪将120多名战犯全部射杀,使日军缺乏骨干从而失去有效指挥,继续着群龙无首的状态。

中午时分,回援的通化支队主力和朝鲜支队赶到战场,迅速击溃了日伪军的暴动主力,至当晚6时许基本平定暴乱,藤田等28名日本军人躲入日本人居住区,第二天终被搜出;战后统计,东北民主联军共毙伤俘敌4000余人,余皆溃散。

(抓获藤田)

民主联军之后在通化城进行了整整两周的地毯式搜捕,计有1800名日本人被处决,3000多人被关押,尤其是朝鲜支队的战士对日本人极为憎恨,搜捕中大开杀戒,春节期间没有挂对联的住宅一律剿灭,藤田实彦一个月后在监狱里羞愤自杀。

最可笑的是,挑唆暴动的国民党骨干分子都躲在家中没有参与战斗,准备坐收渔人之利:如果日本人得手,他们会出来摘桃子,如果日本人失败,他们也将没有责任。

其他网友回答

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很多,就说中国工农红军吧,四次反“围剿”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但最经典的我以为是湘江战役。湘江战役是我军历史上最激烈、最惨痛、最悲壮的一场战役。

敌方:以何键任“追剿”军总司令,指挥16个师分5路“追剿”;桂军5个师布置在全州、兴安、灌阳一带,粤军4个师北进粤湘桂边;还有贵黔军在湘黔边堵截,总兵力近30万人。

红军:中央红军红一军团、红三军团、军委纵队和红八、九军团、五军团。红军几乎投入了全部兵力,共6万多人。后来被授予共和国的元帅朱德、彭德怀、林彪、聂荣臻、刘伯承、罗荣桓、叶剑英都亲自指挥参加。大将陈赓、黄克诚、罗瑞卿、张云逸、肖劲光、谭政都亲临一线,浴血杀玫,还有30名上将和一大批少将都在其中。

从1934年11月27 日到12月1日,五天五夜,天上,敌人的飞机呼啸而过,狂轰滥炸,地面,各个獈口、渡口被强敌封锁。阵地丢了又夺,夺了又丢,来回拉据式交锋。最为惨壮的是红五军团34师,全师5000 官兵在师长陈树湘的带领下,担任后卫掩护任务,同十几倍于己的敌军鏖战4天5夜,官兵英勇奋战,弹尽粮绝,全军覆没。陈树湘腹部中弹,负伤被俘,他趁敌人不备,用手扯断了自己的肠子,英勇就义,为新中国的建立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几万名红军官血染湘江,湘江战役使红军从长征开始时的8万6千人一下子锐减到3万人,战况激烈,损失惨重。当地老百姓曾言“十年不喝湘江水”,可见当时的悲壮。

有一种占领叫失败,有一种胜利叫撒退。湘江战役,在敌人国追堵截,重兵包围的困境下,红军官兵撕开了一个口子,杀出了一条血路,走出了新中国的希望。

湘江战役能取得惨胜,是因为党领导的红军是有信仰、有主义的人民军队,是红军指战员将士用力、不怕流血牺牲、能征善战。当然也有国民党内部矛盾重重、各自为战、自保实力的因素。

让我们永远铭记湘江战役的英烈们!

其他网友回答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历史,发生过许多精彩的以少胜多战争,巨鹿之战,昆阳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淝水之战是比较精典的战例。一、巨鹿之战。公元前208年楚霸王项羽率五万楚军北援赵国,项羽破釜沉舟准备三天囗粮率五万楚军同秦将章邯率领的四十万秦军主力展开决战。楚军人人奋勇各个争先无不以一当时,最终大败秦军生擒王离杀死苏角,秦将章邯率二十万军队投降。二,昆阳之战。公元23年,王莽新朝主将王凤,王匡率四十万精锐军队围攻昆阳城,当时昆阳城中只有九千余人绿林军。刘秀带十三人闯出重围搬兵,回来后亲率三千精兵杀入敌营,城內绿林军趁机杀出內外夹攻打败王莽军队。昆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王莽从此丧失主力军队失败。三,官渡之战,公元200年曹操率一万军队同袁绍率领的十万军队展开决战。曹操听取谋士许悠的谏议亲率五千精兵偷袭袁绍在乌巢粮草基地杀死守将淳于琼。袁军没有粮草军心大乱,曹操趁势出击袁军大败只有八百人逃回河北。官渡之战奠定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四,赤壁之战,公元208年曹操率十五万青州兵南征,荆州水军七万人在刘琮率领下不战而降。曹军23万人诈称八十多万南征孙刘联军。当时东吴大都督周瑜率3万吴军,刘备2万人左右合计5万左右。周瑜和黄盖定下苦肉计诈降然后用火攻打败曹军,曹操逃回北方。赤壁之战奠定三国鼎立局面。五,淝水之战,公元383年前秦统一北方,苻坚征发各族军队八十三万人南征,东晋派谢石,谢玄率八万多北府军同前秦军队展开战略决战。东晋军队在八公山打败前秦军队。淝水之战胜利保存了江南地区的中原文化精华。

其他网友回答

1.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先发制人的著名战例,也是中国古代车战初期的著名战例。它终止了六百年的商王朝,确立了西周王朝的统治,为西周时期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牧野之战中所体现的谋略和作战艺术,也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2.巨鹿之战 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

3.昆阳之战 昆阳之战是新朝末年,新汉两军在中原地区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这场大战的主战场在昆阳一线(今河南省叶县),故称为昆阳之战。昆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它决定了新汉两军的命运和未来中原王朝数百年的国运,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有深远影响的战略决战。

4.赤壁之战 这场战役应该是最广为人知的战役了。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

5.长勺之战 长勺(sháo)之战发生于春秋时期周庄王十三年,齐桓公二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齐鲁两个诸侯国交战于长勺,最后以齐国的失败、鲁国的胜利而告终。

其他网友回答

淮海战役是一次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解放军共投入兵力约六十万人,而国军前后投入战场的共计约八十万人,但最后的结果却是以华野的大胜告终,国军在长江以北的主力兵团基本上被全歼,其中包括十八军、第五军两个国军五大主力部队,以及黄维和邱清泉两个主力兵团。只有刘汝明与李延年的两个兵团收缩及时,撤离战场,退回淮河以南,未被歼灭,华中方面的张轸兵团也退回华中,未遭受重大打击。

粟裕一开始提出淮海战役计划的时候,其实只是小淮海计划,也就是在海州一带围歼黄百韬兵团,以吸引邱清泉兵团来援,实现围歼邱清泉兵团的目的。因为这是粟裕在中央立下的军令状,如果华野不想分兵南进,就必须在江北歼灭邱清泉兵团。从豫东战役开始,到济南战役,再到粟裕一开始提出的小淮海战役计划,主要目标实际上都是歼灭邱清泉兵团。但前两次邱清泉始终未上钩,豫东战役区寿年兵团替邱清泉兵团跳了坑,济南战役又是王耀武被歼灭。

但粟裕这个小淮海战役计划提出来以后,和中央电报往返,根据战场形势变化,一直在不断沟通,最后的计划是要打一个规模更大的淮海战役,也就是除了打掉黄百韬兵团之外,还要寻找机会歼灭刘汝明、李延年两个兵团,仍然是先打弱敌,再打强敌的套路。因为此时孙元良兵团和黄维兵团都不在华东战场,所以都不在淮海战役的围歼计划之内,甚至连距离黄百韬兵团比较近的李弥兵团也不在围歼计划之内。

在华野发起淮海战役之前,国军这边也在商讨下一步的计划,刘峙主张退守徐州,而杜聿明给国军统帅部出了个反攻济南的主意,于是开始调集兵力,于是将李弥兵团、邱清泉兵团、黄维兵团和黄百韬兵团沿陇海路一字排开,孙元良兵团也退守蚌埠,保障徐州后方,准备反攻济南,预订十月上旬完成部署,十月十五日开始进攻。但在预订的发起攻击日期尚未到来的时候,东北局势吃紧,国军统帅部临时将杜聿明抽调到了东北,指挥撤退东北残余兵力,这样就等于放弃了反攻济南的计划,错过了先发制人的机会。

粟裕后来知道杜聿明这个计划的时候不知道是什么感觉,但从客观情况来看,当国军已经开始部署的时候,华野正在济南战役之后进行休整,中野也还在华中和国军兜圈子,谁也看不出来华野和中野具备联合起来打一场决战性质的战役的能力。而且,当时粟裕和中央仍然没有确定下一步的具体作战计划,仍然在不断的电报来回商讨,一直到十月二十八日,才最终确定了先打黄百韬兵团的方案。甚至到了国军最终确定全线退守徐州,各兵团已经开始按计划调整部署的时候,华野预订发起战役的时间还没到。

但战争就是这样,无论事先的计划做得有多好,一旦打起来,就会有很多战前无法完全预料到的情况。黄百韬兵团已经开始撤退了,华野才仓促发起追击,当时其实也没有完全的把握能够把黄百韬兵团堵在徐州以东地区歼灭,而是准备在国军退守徐州之后再通过苦战来楔入黄百韬兵团与徐州之间的缝隙,以切割黄百韬兵团来围歼。但没想到这个关键时刻,国军统帅部接连送了大礼,临时决定让黄百韬兵团等着海州的四十四军一起撤退,导致黄百韬兵团的撤退推迟了两天,这就弥补了华野发起追击晚了两天的时间差。

围歼黄百韬兵团的作战开始之后,中野的主要任务也是牵制国军华中部队,以免华中部队大举增援,没想到这时候黄维兵团却一直在不断东进,最终在蒙城和中野陷入激烈战斗。以中野当时的实力而言,阻击黄维兵团其实已经非常吃力,更不用说包围。因为中野当时缺乏重武器,所以在黄维兵团的猛烈攻势面前只能步步后退,以迟滞黄维兵团,未围歼黄百韬兵团争取时间。但这时候华野却以三个纵队的兵力增援中野,终于将黄维兵团包围在了蒙城一带,动弹不得。在黄维兵团被包围之初,本来也有机会突围向南走,但统帅部却否决了黄维这个请求,要求继续强行向东攻击,最终让黄维兵团也失去了逃生机会。

而解放军这边,原定在打完黄百韬兵团之后,下一步的目标仍然是战前预订的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并没有认为自己已经具备了直接歼灭黄维兵团的能力。但在打黄百韬兵团的时候,华野不断应中野的要求,抽调部队去增援中野,最后却形成了对黄维兵团的优势局面,所以打完黄百韬兵团之后,就没有按照预定计划去寻找围歼李延年、刘汝明兵团了,而是直接顺势转入围歼黄维兵团。围歼黄维兵团的时候,中野及当时已经增调过来的华野部队未主力,华野围歼黄百韬兵团的兵力则主要负责阻击从徐州赶来增援的徐州的国军李弥、孙元良和邱清泉兵团。

国军这边这时候东北撤退任务已经结束,杜聿明回到南京,提出了上中下三策,国军统帅部的决定是采取下策,也就是邱清泉、李弥和孙元良三个兵团的三十万人撤离徐州,取道萧县、永城、涡阳、阜阳的路线南下,依托淮河再向北攻击,救援黄维兵团。国军统帅部并且表示接受杜聿明提出的“打就不能撤,撤就不能打”的要求,三个兵团出了徐州就直接撤退,不用再去救援黄维兵团。华野又是跟在国军屁股后面追击,前面阻击的只有临时调派的地方部队,但这时候国军撤退只走了一天,就在萧县到永城的大道上停了下来,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既没有在萧县停下整顿,也没有撤到永城去整顿,而是在陈官庄、青龙集一带停下来了,而且一停就是两天,这就又给华野把晚了的两天送回来了,华野部队从三日开始分批赶到,将杜聿明集团包围起来了。

黄百韬兵团撤退时被解放军在碾庄追上,黄维兵团前进到蒙城地区,杜聿明集团在陈官庄和青龙集一带突然停下,对华野来说,这都可以算是得地利之便。黄百韬兵团是在尚未到达预订地点的时候就被追上,还没来得及构筑工事,就被解放军攻击,黄维兵团本来长处在于战车,但却在蒙城河网纵横交错的地区被迫陷入苦战,杜聿明本打算依托徐州防御,或者退守淮河一线再战,但最后的结果却是被迫在萧县到永城之间被动应战,既没有徐州的永备工事可资利用,也没有淮河地利之便可以依托。

从人和方面来说,解放军投入的部队虽然只有流失万人,但动员参战的地方部队达到四十万人,帮助华野保障后勤的民工达到五百万人之多,中野与华野又精诚配合,毫无嫌隙,一切以大局为重。在中野苦战黄维时,粟裕的兵力已经到了极限,连华野总部警卫团都已派出去参战,却仍然坚决增派部队支援华野,而国军各部队之间相互拆台,每个将领都想着保存实力相比,邱清泉兵团是淮海战役中国军兵力最强大的兵团,却在救援黄百韬兵团和黄维兵团的时候都只是出工不出力,不肯把战斗力最强的第五军派出去参战。李弥和孙元良两个兵团更是一听说要撤退,就把电台关闭,不接收总部电报电话,只管一路向南逃。如此算来,解放军又得了人和。

天时方面,黄维兵团尚未歼灭、杜聿明集团已被包围的那段时间,华野和中野经过一个月的连续苦战,兵力已经用到了极限,各部队不仅疲劳,而且伤亡都非常大,如果包围强攻杜聿明集团,其实也是非常苦难的。其实,杜聿明也认为当时华野和中野并不具备直接吃掉自己的能力,最后还是需要四野南下才能对他的部队形成压倒性优势。但在围歼黄维兵团之后,杜聿明集团已经准备突围之际,突然天降大雪,而且一下就是十天,国军飞机无法起飞,给养不但无法补充充足,而且仅有的一些存货都被消耗殆尽,等到十二月二十八日雪晴时,国军统帅部虽然已经命令突围,但正如杜聿明所说,官兵都已经饿坏了,根本没有体力突围。所以,最后华野围歼杜聿明集团的时候,反而是上网比最小的一个阶段,只有9.5:1,要比围歼黄百韬时的2.8:1低得多了。

所以说,淮海战役中解放军虽然兵力少于对手,但是天时、地利和人和都在解放军这边,所以才取得了战略决战的胜利。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