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中原国家的兵法非常厉害,为何不用兵法,抵挡蒙古后金入侵?
优质回答:
提问的同志要记住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兵法,兵书只能告诉你理论,但具体实践完全是另外一回事。更何况除了善于用兵的将帅和君王,影响战争胜负的还有综合国力、军队强弱、政治清明、敌我双方国内形势等等,甚至这些因素是有决定性作用。像岳武穆纵使百战百胜那又如何?挡得住完颜构给金国送助攻吗?
就像松锦会战,明朝战败的主因显然就不是统兵主帅,而更多的是其他因素影响,就这场来说洪承畴这个主帅确实有点冤,这场战役的具体过程我就不细说了,就说几个桥段给大家呈现一下明廷对这场战役的无奈。
首先是形势所迫。
崇祯十三年,清军兵围锦州,督师蓟辽的洪承畴率领八总兵、十三万兵马解锦州之围,一开始洪承畴的战略就是“且战且守,步步为营”,具体思路是这样的:“久持松、杏,以资转运,且锦守颇坚,未易撼动。若敌再越今秋,不但敌穷,即朝鲜亦穷矣,此可守而后战之策也”,就是说洪承畴知道明军的大规模战役能力是弱于清军的,所以竭力避免与清军进行大规模决战,而是不断派兵骚扰、打击,试图挫伤清军的锐气,使其不战自退。锦州守将祖大寿也是这么想的,表示“宜车营偪之,毋轻战”,可以说这是明军前线最高主帅的共识,虽然保守,但是却是相对稳妥的办法。事实上,从清朝的国力来看,再这么相持下去,清军也撑不住。
《国榷·卷九十七》:西虏辽人自建虏逃出,云彼今秋不得锦州,议撤兵回,因朝鲜粮尽,骑日二餐,步卒一餐。
但是,洪承畴这个方案虽然相对正确、稳妥,但却很吃一个国家的后勤供应能力,毕竟13万大军要在前线经年累月的对峙,钱粮消耗肯定不会少。在正常情况下,这个战略对明朝优势很大,毕竟明清的体量摆在那边。
但是,很多时候形势比人强,崇祯十三、四年,以李自成、张献忠为首的起义军在大江南北四处燎原,明廷也经不起消耗,据明朝内阁辅臣蒋德璟记载,后勤问题都要把崇祯逼疯了,动不动就是催粮、催粮、催粮。崇祯十四年五月十六日那天,最重要的就是运粮问题,从语气上来看,崇祯明显是急眼了,经典语录如下。
《慤书·卷二》:现今关外缺粮,接运要紧,尚书如何只推病不出,好生溺职。如若再误军兴,国法森严,必不宽宥,可传与他知道。
《慤书·卷二》:上曰:“各处钱粮须严催他,不得以岁荒途梗为词,汝两侍郎各有职任,亦须佐得尚书,不得只推在尚书身上。”
而内地的情况怎么样?山东一带都人吃人了,“中外洶洶,谓山东一带饥荒,人方相食”,河南一带更惨,“百姓饥饿做贼,今并富室旧家尽成饿殍,村落丘墟,人烟断绝,贼亦无处打粮矣,贼且食贼矣”。中原的战争潜力已经被挖空了。崇祯和陈新甲也知道洪承畴的方案是相当正确的,但是形势就这样,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能倒逼洪承畴与清军尽快速战速决,顺便打赢清军后,把13万军队带回来镇压起义军,就这样。总而言之,画风是这样的:“老洪,快上吧!国内撑不住了。”于是,洪承畴只能率军带少量粮草与清军速战速决,将大部分辎重和粮草放在了笔架山,给战争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这就正中清军下怀,我上文也说过,这种消耗国力的对峙对清廷来说也是种负担,至少变数太大,皇太极一看洪承畴摆出决战的架势,那是既紧张又兴奋,歼灭明军主力的机会来了。崇祯十四年八月十一日,确认明军主力已至。下达总动员令,“传檄各部兵马,星集京师”,六天之内居然集结所有兵力赶到前线。
《清太宗实录·卷五十七》:行军制胜,利在神速。朕如有翼可飞,即当飞去,何可徐行也。
逻辑链条是这样的:国内形势糜烂——放弃持久战略——与清军寻求决战——全军覆没。从明军放弃持久战略开始,就已经给自己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明军军阀化,不服从主帅指挥,导致了最后崩溃。
皇太极到达前线之后,立刻亲自登上山岗探察敌情,首先狂夸了洪承畴善于用兵,“人言承畴善用兵,信然,宜我诸将惮之也”,随后又发现了明军军阵的破绽,明军精锐集中于前锋,而后队颇弱,遂言“此阵有前权而无后守,可破也”。首先派兵夺取了明军在笔架山的屯粮,随后又挖掘壕沟横断了松山和杏山之间的通道,以兵守之,明军陷入包围,明军屡次突围未果。
由于明军粮少,洪承畴决定发动总攻,表示“我兵既出,亦利速战,当各勅厉本部力斗,予身执桴鼓以从事,解围在此一举”,个人认为,洪承畴受朝廷逼迫出兵,在不能准备更充分的情况下,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策是正确的。但坑爹的是各部明军在张若麟的鼓动下居然失去了与清军作战的勇气,想要回宁远就粮,洪承畴反对,但是明军将领在此时却不听从主帅将令,大同总兵王朴率先逃遁,导致明军失去斗志,遂发生雪崩式的大溃退。
在这个桥段上,不能说洪承畴没有失误,但是主要败因还在于作为主帅的洪承畴根本无法掌控各个边镇武将,也说明了明军遇到绝境时的战斗意志比较脆弱。皇太极所掌握的兵马大致与明军相当,如果明军能如洪承畴所指挥,不敢说全胜,但总能重创清军吧!明明前期打的不错,最后阶段居然出了这么大一个幺蛾子。
洪承畴的用兵才能还是不错的,但受国内形势和兵力强弱的制约,松锦会战还是变成了一场虎头蛇尾的大败。
另外,中国古代的兵书如《孙子兵法》、《六韬》、《三略》又不是特级国家机密,在努尔哈赤没造反前,建州女真已经通过贸易购进了各式各样的书籍,从努尔哈赤的言行举止来看,人家看的书已经是丰富多彩了,“凡明国、朝鲜、倭子、蒙古等诸大国帝王,累世持善修德而得势之例,或居心邪恶,重财轻德而失败之例,所有道统我皆闻知也”。
而皇太极也是个学习积极分子,史称“性嗜典籍,披览弗倦”,看《三国演义》、《金史》等是基本操作,也正是他开启了翻译兵书的进程。
《清太宗实录·卷十二》:(达海)其平日所译汉书,有《刑部会典》、《素书》、《三略》、《万宝全书》,俱成帙。时方译《通鉴》、《六韬》、《孟子》、《三国志》及《大乘经》,未竣而卒。
以上已经翻译完和未翻译完的书中,《素书》、《三略》、《六韬》就是兵书,可见人家也是在学习的。你在学习兵法,人家后金也在学习兵法,这你的优势在哪?皇太极的史学水平之高,历史典故信手捏来,那想当年迫害阿敏的时候也要秀一下历史知识,这厚黑水平好生了得。
皇太极不仅爱读史书、兵书,人家还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加持,毕竟人家在万历四十年就开始参战了,当皇帝之前,大仗、小仗不计其数,实战经验相当丰富,人家都已经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了,论兵法人家比你学的认真,论实战经验人家比你丰富,根本不怵你的。
从《清太宗实录》等史书看,皇太极的用兵能力已经是相当不错了,且不说在松锦会战中皇太极一眼窥破洪承畴军阵部署的漏洞,并采取相应的包围措施。就皇太极在战斗中根据战况不断移营,靠近前沿进行不间断指挥,始终保持着对战场焦点的关注和控制,在战况最激烈的时候“上复令转战,张黄盖,率数人往来指挥”。在追击败退明军的时候,并不是一股脑将部队派出去,而是“相敌情形,陆续遣发”,可以说皇太极在这场会战中表现出了相当高的军事素养。当然,唯一失算的地方就是其驻地离前线太近,在移营至松山的时候,被曹变蛟偷袭了一下,“军中大惊”,吃了一把暗亏,幸好曹变蛟被射伤,皇太极才转危为安。
所以,兵法本身是理论,而在每个人手上灵活运用又是另一回事。至于蒙古、后金他们也是有学习能力的,把你的技能学去为自己所用,你的优势就不在了。
引用文献:《清太宗实录》、《明季北略》《慤书》、《国榷》、《满文老档》、《豫变纪略》
其他网友回答
兵法虽强,但源于文化的变迁让兵法失效了!
夏商周秦汉近三千年是中华民族原生态的文化,炎黄子孙勇武、刚直、开拓、进取、智慧……我们不信神鬼信良心、信天地人三界!中华大地崇尚的是仁、义、礼、智、信、勤、勇!良心是我们的底限。这三千年的中华文明,璀璨夺目!
游牧民族不能逾越雷池(长城一线)半步,华夏族的老表匈奴与秦蒙恬一战破胆几十年,即使是在改朝换代刚结束的汉初的白登之围也奈何不得汉皇刘邦!汉武帝以及之后的东汉更是让大部分的老表匈奴们远遁欧洲。三国时期,华夏文化尚在,曹操据北方游牧民族不敢越雷池半步。
三国归晋后,晋帝喜欢外来文化,中华文明第一次被南亚文明的传播所压迫!叛依了南亚精神的信徒们竟然多到没人打仗、没人种地!结果自然是五胡乱华的被屠戮殆尽,并被奴役亡国。北方东北老表鲜卑族统治后发觉了问题的严重性,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两次强制沙弥还俗,带来了北方的繁荣昌盛富裕强大!而物产丰富的南方却在梁武帝的带领下大面积普及南亚精神,正所谓:“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结果依然是被轻松攻破而亡国!
虽然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两次大规模解散南亚信徒而奠定了隋唐兴盛,但南亚文化的已经根植入住中华大地了,正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盛唐以道教兴国运,但唐朝中期南亚文化再次沉渣泛起而导致国运急转直下,唐武宗再一次解散叛依了的南亚信徒,让唐朝中期中兴了几十年,使唐朝又延续了61年!但唐武宗过世后南亚文化依然又再次卷土重来→唐亡!
盛唐同时期的吐蕃极其强悍,同样由于南亚文化的大肆侵染而亡国……
同时期还有中东文化的入侵,唐朝中后期发生了激烈的广州中国人与中东文化对抗事件……
五代十国是唐朝的延续,南亚文化席卷天下,中华大地生灵涂炭!周世宗柴荣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中国历史上第四次解散叛依南亚文化的信徒,从而奠定宋朝建立!赵匡胤篡权后提倡中国文化融入南亚文化和中东文化,最终生成了儒释道穆混合学说“程朱理学”!束胸、裹小脚、吃素、贞节牌坊都是那时形成的。没有了正统中华文明的滋养,从此中华儿女中仁人志士严重不够用了,缺少仁人志士,谁去驾驭我们的兵法呢?此后幽云十六州北属五百年!契丹辽国→金国→2万名平均身高1.6米的金兵与6万名幽云十六州的金协军与北宋80万名平均身高1.75米的禁军对战于北宋首都开封!结果都知道了,宋徽宗父子、数百名大臣及数千名美女被一路强暴殴打押往阿城……北宋变南宋,不变的是岁币保平安→元朝时期佛道辩论→道家从此解散为算命看风水的零散营收,也标志着中华文明的基本消亡!而中华大地则是腐乳/歪道/南亚文化/中东文化的乐园。之后的科技发展当然是停滞的了,因为中华魂儿没了!
南亚文化入契丹辽亡,南亚文化入女真金亡,南亚文化入蒙古元亡,南亚文化入华炎黄子孙变呆萌变懦弱,南亚文化入东南亚那里的原生文明寸草不生啊!
慈悲没错,但失去了武装能力是要亡国的!兵法的诱惑力远不如西天极乐世界/天堂来的舒服,这里期盼中华大地早日彻底回归中华魂!祝福中国的伟大复兴!祝福你们幸福美满幸福快乐美满……
其他网友回答
蚂蚁的兵法十分厉害,最多去抵御螳螂,还能挡得住食蚁兽?
其他网友回答
不是不用兵法,而是会用兵法的人都让皇帝和文臣害死了。
宋朝由于开国皇帝得位不正,他本人就是一个反骨仔。一个禁军统领造反武力夺权。所以他们老赵家在基因里刻着对武人的警惕。所以一直重文轻武打压武人。宋朝的军队待遇非常不好。受到各方的排挤和压迫。而且宋朝除了头两代君王有北望的决心和气魄以外,其余的君王都是偏安一隅的想法,只想自己过小日子。用钱买和平,也用钱养肥了敌人。宋朝的军队就是被内外同时欺压的情况下,越打越没有底气。这是一个国家整体风气影响的。不被重视,不被尊重,没有地位,没有金钱。谁愿意去拼命?
而且好不容易出了狄青和岳飞这两位千年一遇的帅才。还都让人给害死了。宋朝的奇观就是,君王和文臣对外敌软弱的像绵羊,对国家壁垒般的军队武将凶狠的似财狼。更可笑的是,君王和文臣是用唯一能保障国家安全的人的鲜血去跟敌人换取和平。如果狄元帅不死,再过二十年就能遇见年轻的岳元帅,如果他们二人都不死,辽,金都不足为惧。成吉思汗过来都得掂量掂量。
明末又是何其相似,崇祯也自毁长城,袁帅要不死,满清(后金)也过不了关。
所以兵法再厉害,也赢不了自家昏庸的君王,腐朽的政权。
其他网友回答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的花招都不管用,如果实力相差不是很大,那么谋略就相当重要了。太极拳宗师虽有技巧,但与拳拳重击的拳击手对垒,似乎总是战不到便宜。练好身上的每块肌肉,比任何技巧都强。
几千年来,中原王朝一直处于守的状态,而北方游牧民族一直处于进攻的姿态,中原王朝强盛的话,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就表现的不明显,一旦中原王朝式微,那么北方游牧民族就会金戈铁马进攻中原王朝。
北方游牧民族一直在南下入侵,但是入侵到中原王朝的地界,又会被中原文化所同化,于是成了汉族的一员。就这样周而复始,北方民族不断南下入侵,也不断民族融合,汉文化变得愈发强大。
至于为何中原王朝不用兵法抵挡蒙古后金的入侵,只能说用了也白用。
蒙古对战的南宋,后金对战的大明。南宋注重经济的发展而蒙古注重骑兵军事的发展,要说经济,当时的南宋王朝的经济在世界上都是绝无对手的,但说到军事,当时的蒙古在世界上也无对手。蒙古要跟南宋拼的是军事又不是经济,所以自然而然南宋肯定在军事上打不过蒙古骑兵。
不同于现在的经济大国绝对是军事大国,冷兵器时代的战斗信念、文化水平、地理因素等不同,所缔造出来的国家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也差距很大。冷兵器时代的游牧民族都很厉害,打完就跑抢完就走,你想找他们报仇也很难找得到人。
正是秉持着这样的战斗理念,所以这些游牧民族占领过很多地方,不过也只是短暂的占领,占完抢完就换个地方,反正只要能抢到就行,万一打不过就骑马跑就行了。冷兵器时代的游击作战很吃香,反正主要目的是抢,能占领地盘就战略,占领不了就把抢来的财宝运回老家。
后金对战大明王朝,后金是彻头彻尾的捡了个漏。大明王朝是祸起萧墙,贪污腐败恶官横行直接动摇了这个国家的根基,国家内部的农民起义直接摧毁了这个国家。李自成带领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崇祯皇帝将妃子全部都杀掉,然后在煤山上找了一棵歪脖子树吊死,大明于是就亡了。
大明虽然亡了,但是东北的女真族仍然没能力进入关内一统中原,直到李自成杀害吴三桂一家三十八口,使得本想投降的吴三桂心灰意冷与女真族合作 ,才使得满清得以入关统一中原王朝。按照当时的军事实力,即便大明已亡但后金不一定打得过吴三桂,只不过是李自成眼界太低,没能握住吴三桂,不然的话也没女真族什么事。
至于所谓的兵法,带兵打仗的哪个不学兵法,天真的以为只是中原王朝有兵法而游牧民族没兵法那确实有点看不起他们了。事实上,像蒙古后金这样的政权中都存在着汉族智囊团出谋划策,而中国古代的兵法早已传入到游牧民族一方。双方拥有同样的兵法,但是双方的军事力量却差距很大,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取巧都是徒劳。
如果你很强,那么任凭外界变幻莫测,都无法击倒你,这就是打铁还需自身硬。虽然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王朝间有无数战争,但是经过中原王朝的文化软实力的洗礼,我们还是走到了一起。不得不说,硬实力与软实力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