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空城计司马懿为什么退兵 三国演义空城计智退司马懿

网友提问:

《三国演义》空城计司马懿是被逼退还是另有隐情?

优质回答:

空城计,是三十六计中的败战计。当诸葛亮大开城门,佯作镇定,抚琴而对司马大军。说实话,就算诸葛亮没有破绽,那配合演戏的书童与老卒,却未必没有破绽。以司马懿之才,应该是估计到了真实态势。

因此,戏剧中呈现的场景只是表面,深层的可能是,司马懿在下一着大棋。他明知空城而不进,留下诸葛亮这个一生的对手,无非是内心的纠结,狡兔死,飞鸟尽,走狗烹,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司马懿不想蹈前人覆辙。

当时,司马懿与诸葛亮各为魏蜀的军事依仗,诸葛亮一生辅佐刘备,功高盖世,还是接受托孤的重臣,自然深受拥戴。司马懿却尚未真正坐稳,曹操一直暗加防范,不授重权,甚至临终前还告诫曹丕,不可疏忽。可以说,诸葛大军覆灭之日,也即司马家族交权之时。

当然,战事紧急,曹氏不得已授权司马懿,但未必就忘了太祖之言。司马懿明白,他的兵权,取决于对手诸葛亮!朝中无人与之匹敌,自己兵权可保。如果诸葛亮死了,那么下一个遭殃的,可能就是自己。

诸葛亮摆出“空城计”时,司马懿坚决撤退。这是高瞻远嘱啊!多年隐忍,才有公元249年的高平陵之变,曹魏四代的基业归于司马家族,这一切,在空城计现场,埋下了早早的伏笔。

自然,司马懿是故意退兵,以求自保,并谋取大业。

其他网友回答

其实纵观司马懿在三国整个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司马懿把人性把握的十分精准。诸葛亮在第二次伐魏的时候被刘禅下旨召回,如果换成司马懿是绝对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的。空城计,以司马懿的才智,一定能看得出诸葛亮的用意,伴君如伴虎,司马懿在给自己留下足够的退路。曹操临死前告诉曹丕,如不能为司马懿所用,必杀之,其实曹操临死前是想带司马懿一起死的,奈何找不到一个合理妥善的借口。再来对比一下司马懿跟孔明,前者自己寻找主公,后者被主公多次相请。司马懿被多次贬为庶民,如果换作诸葛亮,估计我们的孔明早就解甲归田了。这么看来,司马懿是更懂得生存之道啊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