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床头屋漏无干处”,这句诗究竟怎么解释才更贴近原意?
优质回答:
“床头屋漏无干处”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当时生活上的窘境。
诗的开始,描写了诗人自己房屋破败,生活困苦,进而联想到同样饱受战乱之苦的人。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如果这些人,都能住上遮风挡雨的房屋,哪怕让我冻死在这破草庐中,也心甘情愿。
杜甫用朴素的诗句,表达了自己悲天悯人的情怀。“诗圣”之称,不仅是人们对他诗歌的推崇,也是对他人品和胸怀的赞誉。
“床头屋漏无干处”,说的是,诗人所住的茅草屋,因为下雨,屋顶漏水,屋里到处是水,已经没有干燥的地方了。
床,这里是指坐具,床头,就是这个坐具上面或者边上的小桌子或者小柜子,上面可以放一些日常使用的东西,比如书、灯或者茶具一类的。
屋漏,是方位词,指房屋内西北处。
房屋都是门窗朝南,坐具放在门口附近,一般在房屋的东南或者东北方位。
所以,“床头屋漏”,是说屋子里,从东到西,或者从东南角到西北角,泛指整个屋子。
外面一下雨,整个屋子就没有干的地方。诗人杜甫在说自己所居住房屋的破败程度。这也是“床头屋漏无干处”比较切合原意的解释。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经历过、天上不下雨了、屋里还下着、你猜你品吧。
其他网友回答
“床头屋漏无干处”出自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是作者写于安史之乱时期,当时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中,百姓也难以维持生活,作者作此诗,表达了自己对民间百姓的同情,国家破亡的难过,更是期许自己强大,救人民于水火之中的胸怀。
“床头屋漏无干处”仅这一句,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第一个层面是从个人角度看,自己家疾苦,偏逢秋雨,自然天气恶劣让自己的草房刮破了,屋里与屋外没有不同,都被八月的秋雨淋的湿漉漉,没有一点干燥的地方;第二个层面是从国家角度来看,安史之乱给国家带来了战争,一反唐朝盛世,民生也和自己一样疾苦,战争失败后,国家政权动荡,无法挽回,整个社会也饱尝战争痛苦,悲叹之意呼之欲出。
全诗内容为: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作为一首叙事诗,这首诗一共分为三个段落。
文章的第一段写“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首段写八月的秋风无情的把自己草屋上的茅草卷走了,自己衣衫单薄,为国家政权心力交瘁略显“苍老”,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屋顶上的茅草被吹的四处飘落有的被吹到了树梢上,有的被吹到了泥塘里,而那些小孩子开始抢茅草,抱着茅草回家,作者称这些小孩子“欺负”自己,看似是“欺”,实际上却凸显民间的疾苦,那么多的人家,都因为家中贫寒,住不上遮风挡雨的房屋,他怎么能忍心去叫着孩童,让孩童放下茅草,只能回来拄着竹仗叹息。
杜甫作为一个为国担忧,为民叹息的人,他面对孩童,面对自己,都是被时代所困的人,足以见得社会所遭受的苦难。
第二段“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描写自然天气的变化,由风大、天黑自然的预征,来表现下雨,此刻的诗人更加焦急,因为他的被子已经许久没有晒过,硬邦邦的如铁具,难以入睡,更何况还有一个小孩儿在被窝里哭泣,定是被这难捱的日子困住了,杜甫看见这样的状况更加难过,想着给孩子找个暖和的地方,再看看屋里,没有一处干燥的地方,都被雨淋成水,而且雨水下的那样紧迫,一滴一滴的一直坠落,自己也捂不住的秋雨,更是难受!
第三段“安得广厦千万间,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该是多么宽广的胸怀,才会幻想让所有人住上遮风挡雨、宽敞明亮的大房子,穿着干净暖和的衣服,不再为生活所困,更会衣食无忧的读过此生!回头再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作者愿意冻死在这破旧的房子里,都想着让天下苍生过得幸福,正是体现他忧国忧民,愿意为民做任何事的心境。
战乱频仍、国家动乱之时,杜甫在自己仅有的茅屋被风吹飞了屋顶,又一夜漏雨辗转难眠的境遇下,他不是自怨自艾地抱怨,也不是只想自己过上好日子,而是想要有千万间坚固的大房子让更多的人过得安乐。
通读此诗,更是觉得杜甫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牢牢的拴在一起,体现他“先天下之忧”,而却不想享有“后天下之乐”!
作者:蔡小记
其他网友回答
这是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两句: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这首诗写于杜甫建起草堂的第一年(760年)八月,一场大风卷走了屋顶茅草,接着一场大雨下个不停,屋漏,床湿,屋子里没有一块干的地方。他这时”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长期失眠,忧国忧民,今遭雨淋,更不能合眼,就在这家国之忧加上目前的痛苦交错折磨之下,他思绪起伏,产生了无穷的理想和愿望,他从自己的悲惨遭遇联想到了天个穷苦人们水深火热的生话,产生了甘愿为天下穷苦人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强烈愿望,这种从切身痛苦中体验出来的极其伟大而宝贵的思想感情,使他吟出了震撼人心的千古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它闪耀着理想的光辉,洋溢着救世济人的激情。使得这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具有了重大而深广的社会意义。
其他网友回答
赏析如下:
屋漏偏逢连夜雨。诗人要表达这样一种情感。床头屋漏应为屋漏床头的倒装,床头没有一处是干爽的,密密麻麻的雨脚不曾断绝。
诗人以夸张、比喻的手法描绘了茅屋为秋风所破,遭逢大雨时自身的窘境。使人读来仿佛亲临破屋,感受到冷雨湿面的寒意。整句诗语言精练,气势沉郁,又很好的引出了下文。由自己所居的破屋联想到天下寒士,自然而工巧。
扩展资料: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原文节选如下: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译文如下: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e69da5e6ba90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431343061下来了。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八月。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又辗转经同谷(今甘肃成县)到了巴陵。公元760年(乾元三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
不料到了公元761年(上元二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由自身遭遇联想到战乱以来的万方多难,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