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帝刘秀的统治措施 光武帝刘秀建立了什么

网友提问:

光武帝刘秀是如何从农夫变为皇帝的?

优质回答:

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九世孙,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六子长沙定王刘发的后裔。按理说,他可以称得上是正儿八经的皇族贵胄,不过,因为西汉实行了“推恩令”,所以诸侯的爵位和封地都是递降承袭。

到了西汉末期时,刘秀的父亲刘钦只是区区济阳县的县令。而且,刘县令还不长寿,在刘秀九岁时便匆匆过世了,留下他没有着落,只得由远在南阳郡的叔父刘良进行抚养。几年后,刘秀就成了当地一个还算富裕的青年农民。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两汉时期最大的问题就是外戚专权,从开国皇帝刘邦就开始了,他重用吕氏一族崛起并且清除隐患,甚至还造成了吕雉乱政的发生。

后来,汉文帝和汉景帝,甚至是不可一世的汉武帝皆如此,特别喜欢重用外戚。比如,著名的军事将领卫青、霍去病和李广利等人,说到底都是外戚出身。

汉成帝刘骜登基后,完全不理政务,反而一味宠幸赵飞燕和赵合德这对“绿茶姐妹”,使得刘氏江山的大权旁落。趁此机会,皇太后王政君逐渐掌控了朝局,不断重用自己的母家王氏一族,尤其是侄子王莽还被加封为大司马,完全掌握了军权。

不满足于现状的王莽最终决定篡汉,堂而皇之地建立了新朝,开始推行了一系列急功近利的改革。此举,不仅使得天下百姓不满,弄得上层贵族也怨气冲天,短短数年间就天下大乱,各种势力群起响应。

这时,普天之下都开始怀念昔日的汉家王朝,怀念昔日的安定局面。

刘秀与自己的同母异父兄长刘縯共同筹划,准备分别在舂陵和宛城同时起义,反抗王莽的暴政。起义虽然取得了成功,但面临的形势却危机重重,新朝的军队随时都能将他们围歼。于是,兄弟二人选择带队加入最大的反抗军势力绿林军作战,以求得自保。

地皇四年,绿林军终于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拥立刘氏宗亲刘玄为帝,改年号为“更始”,史称“更始政权”。很快,绿林军就攻入了长安,王莽被杀了,新朝灭亡了。

本来,当初拥立刘玄为帝就只是要一个傀儡和木偶而已,谁也不会真正替自己找个“爹”回来。不过,随着战势的顺利,随着长安的攻占,刘玄这个冒牌皇帝也当出了感觉,真的信以为真自己是大汉皇帝。

当刘秀在外面招兵买马和扩充地盘之时,其兄长刘縯竟然被刘玄联合绿林军其他将领给处死了。闻讯后,刘秀悲痛欲绝,想不到扶持起来的傀儡竟然实现了“反杀”。

本想杀回长安替兄长报仇的刘秀,最终还是决心隐忍并向刘玄示弱,表示自己愿意和兄长进行切割,完全服从更始政权的调遣和管理。本来还心存担忧的刘玄,竟然选择相信刘秀,还加封他担任武信候并且继续统兵。

不过,刘秀的隐忍显然是暂时的,他发誓要替自己的兄长报仇,发誓要夺回本该属于自己的权势地位。为此,他不仅与绿林军彻底决裂,甚至还不惜放弃长安城,引来赤眉军杀死了更始皇帝刘玄,导致了轰轰烈烈的绿林大起义彻底失败。

赤眉军攻下长安后,实行了许多的倒行逆施之举。不仅烧杀抢掠,而且还烧毁皇宫,挖掘皇陵,甚至就连已经埋葬200年的吕后也挖出来进行辱尸,搞得天怒人怨。

就在赤眉军不断败光自己德行的同时,刘秀却迅速壮大,在公元25年于河南洛阳登基称帝。为了表示自己刘氏正统的身份,也为了迎合百姓怀念大汉王朝的民意,他仍以“汉”作为国号,史称为“东汉”。

后来,刘秀先后平定了关东、陇右和川蜀等地,终于结束了自王莽篡汉以来数十年的分裂和割据局面,重新恢复了大一统的局面。@文史不假

其他网友回答

刘秀开局的时候,虽然只是一个普通农民。但除此之外,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刘邦的九世孙,身上有着皇室正统的血液。而刘秀从一个农夫,变成东汉的开国皇帝。这个过程可以用三个词来描述:会用人、会打仗、知进退。

刘秀是刘邦的第九世孙子,他是长沙王刘发这一脉的后人。之所以会从皇族子弟,变成一个农夫,主要是因为汉朝当时实行的推恩令。

从汉武帝时期,汉朝开始推行推恩令。大致就是每个皇族去世后,其权力和地盘,都要分给好几个儿子。这就导致诸侯的权力和地盘越来越少,在郡县制的基础上,对权力的再次分割。诸侯的地方以前由长子继承,颁布推恩令之后改为由长子、次子、三子共同继承,蛋糕就那么大,土地越分越小,权力也逐渐收归中央。因此到了刘秀家的时候,他的父亲刘钦只是一个济阳县的一个小县令了。

汉哀帝元年,刘秀出生于济阳县。据史料记载,在他出生的那个晚上,屋子里并没有点蜡烛,但是屋子里却非常明亮,屋子里充满着红色的光线。古人好占卜,刘钦没想明白这种情况是好是坏,于是请人来算了一卦。来人对刘父说到,这是大大的吉兆,放心好了。正赶巧,刘钦房前的小米长了苗,异常旺盛,麦穗远远比一般的都多和饱满,因此刘钦给他的孩子取名叫做刘秀。

刘秀此人长得比较高大,而且嘴也大,这在史书中被称为与众不同的相貌。在刘秀的父亲刘钦死去后,刘秀和妹妹举目无亲,只好投靠南阳的叔叔刘良。寄人篱下的日子一点也不好过,处处受人的讥讽。寄养在叔叔家的日子里,刘秀对于农活比较上心,这也就成为了许多人口中的农民,他的哥哥还嘲笑他的所作所为,讥讽他干农活能有什么用?像我一样和侠士来往才是大丈夫所为。

但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刘秀其实比他哥哥更聪明。

后来刘秀到了长安读书,在这过程中,懂得了不少治国之道。之后不久,汉哀帝死了,当时汉朝外戚势力很庞大,达到可以左右朝政的地步。皇帝一死,太后王政君的家族集团,果断把控朝政。王政君的侄子王莽,先后立了汉哀帝的两个儿子为皇帝,虽然表面上王莽为汉臣,实为皇权的真正掌控者。在初始元年的时候,王莽不再有所顾忌,直接废除了刘婴,自己当上了皇帝,史称王莽篡位。

王莽当上皇帝后,另建新朝,另起年号。西汉在维持了214年的光景之后,终于退出历史舞台。但是王莽当上皇帝以后,由于改革过于直接,只顾着自己的利益,动了很多人的奶酪。既包括贵族利益,也包括许多普通老百姓。因此,没过多久之后,铺天盖地的反对王莽的起义开始了,其中就包括赤眉、绿林和铜马等农民起义军,也包括一些地主和豪强,纷纷起兵拉着队伍造反。

刘秀这一支血脉,虽说是正统,但是是比较远的一支。刘秀此人非常谨慎,不到起事的最佳时刻,绝不动手。他和他哥哥不一样,他的哥哥更多的是勇,并不是权谋。眼见着各地起义大军风起云涌,在经过再三的权衡之后,刘秀也决定起义反抗王莽。

但是起义总得有一个旗号,他们打的旗号,就是恢复汉高祖刘邦的基业。刘秀和从宛城起兵,后来来到了舂陵,遇到了他的哥哥刘縯,兄弟二人兵合一处将打一家。但是他们兵力稀少,更是缺少懂军事的将领,甚至于武器装备差到要骑牛代步。麾下军队的战力,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但是好在反对王莽的势力,实在过于庞大,刘秀弟兄和绿林军的队伍进行了合作,相互借助彼此的力量,并且成功将王莽派来平叛的将领杀死。在更始元年的时候,绿林军率先立了刘玄为帝。但是南阳一派的刘氏子弟,心中多有不服,内心虽然不承认,但是表面上还是要尊上。由于绿林军势力太过于庞大,而刘秀兄弟的军队,在反莽联军中力量比较弱小,只好委曲求全。

刘玄被拥立为帝后,刘秀的哥哥被任命为大司徒,而刘秀本人则被任命为太常偏将军。新的朝代和新的皇帝的建立,使得王莽新朝大为震惊。王莽在惊慌之下,派出了大司空王邑与大司徒王寻发,调集了军队一共四十二万,向昆阳和宛城进发,打算将刘玄以及一系列集团扼杀在摇篮里。

历史上著名的昆阳之战,就此爆发。

在同年的五月份,王寻发和王邑率领着军队南下,并且与战场上的其余旧部会合。这庞大的势力,使得刘秀的部队不得不前往昆阳避其锋芒。但是刘秀在昆阳的部队人数,远远不如王莽的军队人多,才去去几千人。当时不少汉军都觉得应该放弃昆阳,去荆州坚守城池。然而刘秀认为,只有集中优势兵力,才能有自保的机会,如果分散部队,那么结局一定是失败。

做下决定之后,刘秀连夜带着几十人,向周围的根据地调兵遣将,一共加起来也就两三万人左右。王邑和王寻发等人自恃武力强大,选择了强攻昆阳城池,搭建云梯步步紧逼。刘秀背水一战,亲自带领数千人冲在最前头,与王莽军队厮杀在一起,汉军士气大为提高。

再之后,刘秀采用迂回策略,渡河前往敌军大本营。这时,王邑等人竟然还不以为然,不出全部兵力,仅仅带领数万人与刘秀展开搏斗,但是最终却因此战死。军营中的将领看到主帅双双被杀,顿时没了主心骨,纷纷倒戈逃跑。昆阳城中汉军则打开城门乘胜追击,一时间血流成河,昆阳保卫战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当然,昆阳之战如果要详说的话,过程其实极为精彩。据说在两军开战之前,有大量陨石从天而降,砸到了王莽方面军队的大营里。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戏称刘秀是大魔导师的缘故。但不管怎么说,凭两万人打垮四十万人,这种战绩,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刘秀本人的军事指挥能力,由此也可见一斑。

自此一战,刘秀声名远扬,王莽朝代根基动摇,不久之后,绿林军冲入皇宫杀死了王莽宣告了王莽朝代的结束。但是由于功高震主,刘秀的哥哥被刘玄莫名杀害。刘秀此时则是极为知进退,以退为进,彻底放弃兵权,开始做出一副声色犬马的样子,让刘玄对他放弃了警惕。

不久之后,刘玄对他彻底放松警惕,开始暂时信任刘秀,派刘秀前往河北平定反叛势力。刘秀终于等到了自己想要的机会,进入河北后,连战连胜,迅速建立了自己的根基。等到刘玄反应过来以后,刘秀已经在河北的根基已成,便和刘玄彻底决裂。公元25年,刘秀在今河北邢台地区登基,仍以汉为国号,史称后汉。

此时的刘玄,已经被赤眉军进攻杀死,起义军内部彻底四分五裂。而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刘秀率军南征北战,先定关中,再平陇西,最后攻略川蜀。自河北称帝以后,刘秀花了十二年的时间,终于扫平诸强,彻底统一了天下。

其他网友回答

在古代天下混乱的时候大家最希望的便是出现一个能够给自己带来安全感的人,很显然刘秀便是这样的人,在王莽当权的时候由于他的政策多变导致百姓生活是民不聊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人都自发集结起来进行反抗,王莽刚开始的时候对这些人完全不在意因为他们行为混乱难以行成有效的战斗力,可是随着农民起义军发展的越来越迅速,王莽心中的忧虑越来越深,他急忙派出大军前去剿灭可惜的是由于带兵的人能力不足导致兵马溃败,刘秀在这次的战争中表现出了优异的能力所以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更始帝的无能与不作为让刘秀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他良好的军纪得到了百姓的认可,当他势力足够的时候取而代之成为皇帝也就成为了不置可否的事情,刘秀的崛起更多的是依靠于自身的个人魅力和品德。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问题问的有一些问题,本身刘秀是皇族后裔,虽然家道中落,但是祖上也是为王为官的。即使到了他这一辈,家里也是有很多田产的。本身自己也去京城太学待过,个人实力也不差。关键还是运气好。有妻家河北势力在背后撑腰,可以让他做大势力。最后得天下。

其他网友回答

刘秀不是农夫,他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汉景帝的一脉 。

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长沙定王(刘发)→湖南舂陵节候(刘买)→广西郁林太守(刘外)→河北巨鹿都尉(刘回)→河南南顿县令(刘钦)→汉光武帝(刘秀)

刘秀的父亲是南顿(周口项城)县令,刘秀出生地址陈留郡济阳县(开封兰考县)。

公元3年 ,在南顿任县令的刘钦去世。年仅9岁的刘秀随着兄妹跟着母亲回到南阳外祖父樊重那里 。樊重字君云,西汉末年南阳湖阳(今南阳市唐河县湖阳镇)人 。

樊重,在西汉末、新莽初,成为全国有数的大庄园主。樊重有子樊宏(参见《刘秀的舅舅寿张侯樊宏 》、樊丹,有女樊娴都,嫁于南顿县令刘钦。生子女六人:长子刘縯、次子刘仲、三子刘秀,长女刘黄、次女刘元、三女刘伯姬 。

刘秀外祖父 本是南阳的贵族世家,樊重活到八十多岁才无病而终。刘秀建立政权起初是刘秀家乡的子弟兵,“二十八宿”将 。然后避开其它地方割据势力的锋芒,待巩固了自己的根据地逐渐壮大。

地皇三年(公元22年),刘秀聚集族人在南阳起兵 ,打着“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的旗号,联合绿林军王匡、陈牧 爆发起义 。

地皇三年(公元22年)10月,刘縯、刘秀初起兵时,刘秀的母亲 樊娴都病逝,由族人樊巨公收敛安葬 。

新朝末年,新汉两军在昆阳(平顶山叶县),进行的一场决战。这场大战的主战场在昆阳,故称为昆阳之战。身为偏将军的刘秀以少胜多 ,一战而天下闻名 。

更始年(公元23年 )王莽被杀,新朝结束。刘玄称帝,建元“更始”。刘秀的大哥(大司马刘演),遭刘玄杀害 。

更始二年(公元24年)5月,刘秀攻下邯郸 ,击败王郎(王昌) 。

更始三年(公元25年)6 月,刘秀至鄗(河北高邑东),自称皇帝 ,其国号建武帝 。

更始三年(公元25年)7月,刘秀派兵围攻洛阳 。

更始三年(公元25年)9月,赤眉军攻入长安,刘玄单骑逃走。10月投降赤眉,12月将其缢死。

建武元年(公元25年)10月,招降洛阳守将朱鲔,刘秀遂定都洛阳 ,纪元开始 。

建武元年(公元25年)11月27日,刘秀定都洛阳为都城。史称东汉或后汉,刘秀被称作汉光武帝 。

建武元年(公元57年)2月5日,刘秀在洛阳南宫前殿逝世,享年六十二岁。3月初5日,刘秀葬于原陵(洛阳孟津县白鹤镇)。

【文章部分摘自《史记》译本】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