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宋朝怎么灭亡的?
优质回答:
不请自来,谈点浅见。宋代在人们心里有三个方面印象比较深刻:一是宋代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宋代书画、瓷器等书写了中国文化史上一个辉煌篇章,一幅《清明上河图》为我们再现了宋代繁华的都市景象。二是宋代军队战斗力比较薄弱。宋朝对外作战中败绩比较多,有点饱受欺凌的感觉,最终北宋为金所灭、南宋为元所亡。三是宋代政权比较得民心。老百姓对宋朝比较拥护,北宋灭亡后宋高宗赵构南下建立南宋,并且能够立足站稳实属不易。南宋灭亡于涯山之时,大批大臣和军民自杀殉国,十分悲壮。
宋朝灭亡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治国方略上有短板。宋朝政权得自后周,宋太祖原为后周重臣,在周世宗逝世后发动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夺了后周江山。上位后,宋太祖担心军队将领效仿,于是就有了著名的杯酒释兵权。之后,重文抑武成了宋朝一条基本的治国方略。武将地位下降、军队建设滞后,这种政策延续日久的后果必然是社会优秀人才不愿流向军事领域,整个社会缺少崇军尚武的精神。在北方的辽、金、西夏等政权看来,富裕的宋朝那就是一块肥肉,谁都想吃一口。由于军事上打不过这些政权,宋朝只能年年向这些政权进贡,这其实是一种饮鸠止备的短视行为,因为大流地输出利益,势必加重老百姓负担,也更加无力强军卫国。是故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频发,加上强敌大军压镜,政权岌岌可危。
二是安全战略上有失误。面对北方强悍的少数民族政权,宋朝在无力剪灭的情况下,应该采取的策略是保持平衡、相机削弱,与他们共存周旋。但在北宋的时候,却与金联合消来了辽,然后自己为金所灭。在南宋的时候,又联合蒙古灭金,终于让蒙古的势力坐大,最终为其所灭。
其他网友回答
我们首先通过一组数字,看一下宋朝鼎盛时期究竟有多牛掰。
国土面积四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农田七亿多亩,人口总户数超过两千万户,人口总数超过一亿人。
建隆后期,军队有三十八万人,到了庆历年间,军队人数已经达到了一百二十六万,可以说在当时的世界是个一流的强国。
实力如此雄厚,为何屡受周边邻国欺凌?为何军队对完作战输多赢少?为何遭遇金国打击后只剩下半壁江山?
其原因是很多的,比较突出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冗官现象严重,民少官多,十羊九牧,政令难行。宋代官员薪水出奇的高,宋朝初年,宋太祖为了笼络官员,增加了官员的收入。
秦汉以来,历朝历代,宋朝官员的俸禄是最高的,相当于明朝官员收入的五倍,以至于很多官员到了退休年龄不愿意退下来,担心工资收入下降。
当时正一品官员工资每月是十二万文,可领大米一百五十石,每年还有绫罗二十一匹,棉五十两,通过换算,正一品官员的月薪可以达到人民币约五十万。
职位不同,同一品阶的官员收入也不相同,比如说宰相的收入最高,每月可以收入人民币一百二十八万。
宋哲宗时期,宰相王安石的月薪是十万元左右,除了工资,官员外出,一切费用统统由朝廷买单。
官员除了现金工资、粮米,还会有茶汤、酒、厨料、薪炭、给卷、草料、职田、公用钱等名目繁多的补贴以及皇帝不定期的赏赐。
官员开支庞大,不是说朝廷多么有钱,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钱还得从百姓身上出。
除了官员群体庞大,还有冗兵现象,一个普通士兵月薪约三千五百元人民币。
朝廷每月都要有一笔天文数字的开销,导致国库空虚,入不敷出,寅吃卯粮。
朝廷的钱从哪来?还不是依靠盘剥民众,百姓负担沉重,造成官富民穷国库空。
宋朝一直重文轻武,名将很多,地位却一直不高,比如说令西夏人胆寒的大将狄青,他冲锋陷阵的时候很威风,可是进入朝廷,一直被士大夫们看不起,屡屡遭到排挤,得不到朝廷的重用。
民族英雄岳飞,只因在皇帝立储的问题上多了几句嘴,直捣黄河差点没接回皇帝的老爹和兄长,就被视作眼中钉肉中刺,最终被安上一个莫须有的罪名砍了头。
宋朝出现一种怪现象,很多文官充任军队的长官,而真正懂军事会打仗的武将反而受制于文官,只能听任其瞎指挥,武将寒心,将士离心离德。
朝廷虽然把财政收入的一多半用作军费,但是文官主政,武将手中无兵,即便是有兵,也都是老弱病残,时间长了,难免军心涣散,强干弱枝,疏于训练,战斗力日渐削弱。
还有一个原因是宋朝农民起义一直持续不断,三百多年之间此起披伏,达到了四百三十三次之多。
起义军虽然都被镇压了,可是却动摇了赵宋皇室的统治根基。
两宋一直采取消极对待外敌的国策,一味忍让,依靠花银子买平安,一旦打了败仗,就会乞和,和议成功了,意味着一大笔钱财要拱手送给外敌。
游牧部落嘴吃馋了,钱花没了,就会撕毁和议,再度骚扰,朝廷只好再次派人乞和,送银子,如此恶性循环导致国家积贫积弱,国力日衰,最终被元军一点点吞噬。
其他网友回答
一、以历史的纵向看
1、北宋版图疆域狭小。唐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朱温灭唐始至五代十国末,战争频繁、政权更迭,陷入史上最为混乱的分裂时期。北宋疆域国土面积仅是千年前秦皇拓土的大致区域,汉唐千年雄风不再。后晋石敬瑭无耻割让辽“燕云十六州”,使中原赅然裸露,北方战略险地尽丧。
2、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南征北伐统一中原始建北宋。然先天不足,四面群雄环伺,国无宁日。东北有室韦、黑水靺鞨,契丹辽风头正劲,女真金磨刀豁豁。北面大漠草原突厥、铁勒、回纥等野蛮游牧部族撕伐频频,时有靺靼雄据,辖戛斯横行。西域沃野、河西走廊重地皆失,西北党项西夏撅起。西南吐蕃虽裂然隅据高原。
二、从历史的横向看
1、北宋之国策,高度中央集权,废唐之行政三省六部、财政三司、军事枢密院之遗策,防藩镇割据、宦佞干政,釆取崇文抑武的国策,导致初立之后武备积弱,地方资源枯狭,对西夏、契丹用兵屡遭挫败。
2、“杯酒释兵权”后,军事人才严重匮乏,边陲战事,竟无武略之将,只得起用文臣范仲淹等戎边,纵观北宋一朝,仅有狄青、杨业尚能征战之武将,感慨唏嘘不已。
3、虽历经中后期“庆历新政“、“熙宁变法”丶”元丰改制”、“熙宁新法”等革新变法图治,但仍因土地兼并、童贯、蔡京权宦当道,“党争”内患不断,民不聊生,国力日衰。
4、“先易后难,先南后北“之战略征伐始终未能张显,初,太祖、太宗二帝三次北伐均惨败告终(如高梁河之役、雍熙北伐),西征西夏,连续五朝久征不胜。南伐蛮苗、灭方腊等弥不足称。
5、武力不备,国力日竭。徽宗误国,专好享乐,不事朝政。横征暴敛修筑“艮岳”,南向频征“花石纲”。在对辽战争中屈辱城下签“澶渊之盟“,在军事外交方面,幻想联金伐辽,为夺回“燕云十六州“,仓促潦草签“海上之盟”,后又出尔反尔,反遭其辱。此盟约成为加剧北宋灭亡的导火索。犹引狼入室,虽灭辽,却使金迅疾染指觊觎北宋中原。
6、靖康之变。1125年起,金兵二度南下,夺太原,战开封,徽、钦二帝被掠虏至五国城,史称”靖康之耻“,自是北宋亡。
其他网友回答
宋朝为什么会灭亡?其主要原因存在两种因素:如果是按宋太祖赵匡胤的想法迁都洛阳,依靠洛阳古都的有利地形,能攻能守最起码能稳住皇都根基,精兵简政,组建一支精壮军队,同时减轻老百姓的赋税,国力雄厚,就有充足的兵源。在大宋短短的一百年里,与北方的战争始终不断,在黄河以北的老百姓饱受蒙古军队搔扰之苦,蒙军几渡黄河入侵卞梁,公然掳走皇帝当人质,在中国的历朝历代,也只有大宋闹出这样的笑话。
大宋灭亡的另外一个因素,是北方的蒙古势力日渐强大起来,年轻时候的蒙古首领成吉思汗能征善战,这位马背上的民族草原之王,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冷兵器时代的古代骑兵相当于现在的快速反应部队,备足粮草,蒙古草原的优良战马能跑千里,再配上勇猛的骑兵,所到之处势如破竹。成吉思汗带兵亲征,势力范围沿阿富汗以西与欧州接壤,北方以俄罗斯以南,包括西比利亚高原,著名的贝加尔湖在元朝就是中国的湖,东至朝鲜半岛,成吉思汗还曾有过东渡日本的战争。灭掉宋朝统一华夏建立元朝帝国是顺理成章的事。
其他网友回答
被北方女真族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