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锦瑟》是李商隐何时所作?
优质回答:
《锦瑟》是李商隐晚年的作品。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首联以锦瑟起兴,暗含比喻,以锦瑟比诗人。“五十弦”表明诗人写此诗时接近50岁,“思华年”表明诗人在追忆往事。
颔联与颈联,用了四个典故:庄生梦蝶,代表恍惚和迷惘;望帝春心,苦苦追寻却无果;沧海鲛泪,带着离别的孤寂;蓝田日暖,传达了温暖欢乐的感受。是啊,人生有喜怒哀乐,有悲欢离合,有冷暖炎凉……
尾联照应开头,那些美好年华,只能留在回忆中。而在当时看来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罢了,却并不知珍惜。
一般人至暮年,常常会追思以往:深憾青春易逝,光阴虚度,老大无成,悔恨无穷。 而诗人当初,可能早已先觉察到了,却无可奈何,怅惘不已……这首诗是作者对自己人生的总结。
李商隐在“牛李党争”的政治夹缝中生存,一生都不得志,最后郁郁而终,只活了46岁。
无限好的夕阳,落山了……
其他网友回答
公元857年——公元858年!
至少小可这样认为,如果题主问我证据,铁证没有。只有一点可以说得上逻辑的证据。就是七律《锦瑟》。
《锦瑟》是公认的《玉溪生诗》压卷之作。古代诗人都有一个习惯,就是在自己晚年的时候,将自己一生所写的诗词进行整理和删减。而根据百科资料所查,公元855年李商隐还在京城任盐铁推官,任职两年之后回到故乡。
可以计算得出,李商隐最早在公元857年就回到了故乡,次年病故。只有这段时间,李商隐才可以有时间对自己的诗作进行整理和删减,做为“立言”的一小部分。
李商隐患的是什么病不得而知,个人倾向于脾胃疾病,思虑过重的人皆是如此。所以他在患病期间不可能不做打算,必然会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整理。尤其是自己一生一事无成,从《锦瑟》做为压卷来看,必然是在这个期间所写。
古人云,诗言志。因此小可才万般断定《锦瑟》绝不是爱情或悼亡之作,因为与当时的价值观或者他自己的人生观都不相符。或许包括爱情,但重点却不是爱情,而是诗歌创作的艺术表达。
小可认为,《锦瑟》一诗是李商隐对个人创作生涯的总结性诗歌,同时也极度钦佩钱钟书先生对《锦瑟》一诗的论断。借用情感来比喻自己的诗歌创作和艺术风格,同时隐喻个人沉浮,当然也包括了情感。
在这个前提下,回看这首《锦瑟》,处处是在说诗歌创作,处处是在感慨个人生涯。
锦瑟者,诗也。无端者,无由也。五十弦,诗集也。一弦一柱,诗也。华年,岁月也。
庄生梦蝶,浪漫诗人也。望帝杜捐,情感比兴也。晓梦春心,寓言于物,以事喻情。以事寄意称之为“托”,深文隐晦玄奥,称之为“迷”。
沧海蓝田,形容诗之风格与境界。月明日暖,比喻起承转合,而珠泪和玉烟,是形容其文体骈美,珠圆玉润,烟雾迷离。可称之为表达效果。
压卷之作,回首创作生涯,苦乐参半,若不是晚年闲居,哪有闲心做如此总结之诗呢?
比如那一首落花,若不是有“高阁”二字,几乎可以断定是情诗,但有了这两个字,便不是情诗。
巧的是,回答到这里的时候,心有所动,特意搜索了一下“李商隐年谱”,结果发现在年谱中,此诗的成诗时间是公元858年,即病故当年。
只比我的论断晚了一年,小可也足以开心了!
其他网友回答
谢问答邀请!
《锦瑟》乃李商隐传世名篇,正因为创作时间无法考证,所以锦瑟的朦胧美便成为赏析者爱不释手的原因。因为你可以称之为悼亡诗,也可释义为爱情诗,甚至可以称其为咏物伤怀之作。每一种解释都可以附加个人主观色彩去畅想。
锦瑟的创作年代是不解之谜,还有很多亡佚之诗,亡佚之词,这一切说明世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永远地拥有,与其把时间耗费在这些解不开的谜底上,不如珍惜当下,珍惜你生命中的每一个遇见,此生别过,我们什么都不能拥有。
这世间有很多不解之谜,时间缔造人类文明之后又随时将之毁灭。如柳永词越调之《清平乐》:“繁华锦烂。已恨归期晚。翠减红稀莺似懒。特地柔肠欲断。 不堪尊酒频倾。恼人转转愁生。( ? ),多情争似无情。″空白问号处,你可接千百句,可没有一句可以复原柳永之词,这也是一种遗憾。这世间有多少遗憾呢?如果你不想带着遗憾离开这人世间,就好好珍惜你的生命,珍惜当下,此刻坠入虚无之后永难追!
与其去费精神去寻思锦瑟的创作时间,不如去欣赏诗词的艺术美从而丰富你的精神世界,让残缺的美去启迪我们的思想——珍惜你此刻所拥有的,下一秒,我们又能拥有什么呢?如果这世间没有我们真正可以拥有的,不如做一个快乐的自己不与俗世争浮名,淡泊名利身自在,我本逍遥人间客,何必功名累此生!
水寒雅芙随笔
其他网友回答
锦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诗题“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实是借瑟以隐题的一首无题诗。此诗是李商隐最难索解的作品之一,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作者在诗中追忆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伤感自己不幸的遭遇,寄托了悲慨、愤懑的心情,大量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玉生烟等典故,采用比兴手法,运用联想与想象,把听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创造朦胧的境界,从而借助可视可感的诗歌形象来传达其真挚浓烈而又幽约深曲的深思。全诗词藻华美,含蓄深沉,情真意长,感人至深。
创作背景
李商隐天资聪颖,文思锐敏,二十出头考中进士,举鸿科大考遭人嫉妒未中刷下,从此怀才不遇。在“牛李党争”左右为难,两方猜疑,屡遭排斥,大志难伸。中年丧妻,又因写诗抒怀,遭人贬斥。此诗约作于作者晚年,对《锦瑟》一诗的创作意旨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或以为是爱国之篇,或以为是悼念追怀亡妻之作,或以为是自伤身世、自比文才之论,或以为是抒写思念待儿之笔。《史记·封禅书》载古瑟五十弦,后一般为二十五弦。但此诗创作于李商隐妻子死后,故五十弦有断弦之意(一说二十五弦的古瑟琴弦断成两半,即为五十弦)但即使这样它的每一弦、每一音节,足以表达对那美好年华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