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为什么古代诞生了那么多成语典故而现在却没有?
优质回答:
汉语,包括英语,日语,德语西班牙语等至今广泛试用的语言,一直没有停止增加新的词汇。每一次辞典的修订,都增加好多还多。新发现,新发明,这些都是名词。但是类似成语的词,也有很多增加。为什么没有感觉到?咱们先看看成语定义。
邵敬敏版本的《现代汉语通论》:
成语的定义:成语是历史上沿用下来或群众中长期流传、见解精辟并含有特定意义的固定短语。
重要特点:
一,历史的习用性 ——(神话寓言、历史故事、诗文语句、口头俗语)
二,意义的整体性——不能望文生义,在表层意义的背后隐藏着深层意义。例如:胸有成竹,刻舟求剑等,初学者即使每个字都认识,也不一定能正确理解它的真实含义。
三,结构的凝固性——成语大部分是四字格的,但实际上不限于四个字。例如:物以稀为贵,坐山观虎斗;五十步笑百步,风马牛不相及;四海之内皆兄弟,此地无银三百两;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落花有意 流水无情等等。
中国的成语,基本都是典有所出,而这里面的大部分成语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使用这个成语,就代表着讲了这个故事,并同时表达了该故事背后的道理,或者是在说和这个故事相似的情节。
举例,红楼梦里贾宝玉看见龄官在花下抠土,以为她是要学黛玉葬花,便自忖“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不但不为新特,且更可厌了。”此处若无“东施效颦”四字,看的时候难免想,为啥学她就可厌了啊?有此四字,便知道,哦,以前也有人这么干过,被笑了几千年。
又比如萧规曹随,你上头来个新领导,你去问他公司政策需不需要做什么改动,他给你这四个字,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类似的像朝三暮四、沐猴而冠之类的也一样。
这也是第一点里提高效率的一种体现,不过由1里的单纯说道理,变到背后有故事了。
这里说明了,需要长期流传,可能要上百年,数百年。一些新词语,我们已经频繁使用,但是还没有流传到时间,也许我们的后人,100年后的人们,就把它们也算到成语
1.尘埃落定
出自1998年出版的阿来的小说《尘埃落定》。多用来表示事情经过了曲折变化终于有了结果。
2.八面来风
出自来自孔太的歌曲《八面来风》。比喻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意见和其他资源。
3.春光乍泄。
出自王家卫执导的同名电影。原义是春天的阳光刚刚露脸(春天刚刚来临)。
4.华山论剑。
来自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原意是华山比武,引申为公开的比试或学术争鸣。
5.横空出世。
出自毛泽东诗词《念奴娇·昆仑》。形容人或物高大,横在空中,浮出人世,或比喻卓尔不群。
6.一地鸡毛。
出自刘震云的中篇小说《一地鸡毛》(1991)。可作为日常生活琐事、鸡毛蒜皮的小事的代称。
不明觉厉、喜大普奔、男默女泪、十动然拒、人艰不拆、累觉不爱、细思恐极、体亏屁思等。还有个附带问题是,这些词在若干年后很可能编入词典。
其他网友回答
为什么古代产生了那么多汉字,现在没有,因为几乎造完了。
其他网友回答
这种文化现象今后不会再有了,但可能会变相的出现另一种术语!
一、古代的书写材料的限制。
中国古代的书写材料我们现在看到的,从殷墟甲骨文刻在龟壳和骨头上;西周刻在青铜器上;秦汉刻在竹简上;直到毕升发明了纸,书写方式才有好转。我们可以想像甲骨文和铭文刻上去的难度,就连竹简的制作工序都是很复杂的。书写者能少则少,造成上古文献难懂,但语句更加精略,为成语典故生成创造了条件。
二、古人书写困难,惜墨如金。
纸张的发明对文化的推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有了纸,字也不会自己跑到纸上去,古人的书只能靠抄写,费时耗力,当然写的越少越好。这也就会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用语加以简化,反正大家都明白是啥意思。后来雕版术、活字印刷术出现了,而中国古人的文风已形成。文言文影响深远!
三、白话文的出现。
白话文的出现,基本上象征着古老的成语典故灭亡。因为我们不在需要惜字了。民国时期,白话派胡适和文言派黄侃的一段笑话!黄侃上课,举例“胡适的太太死了,发个电报”,白话说,“你的太太死了,你赶快回来啊!”十多个字。文言写,“妻丧速归”四个字搞定!
因此,成语典故已失去了它生成的空间。虽说,今后不再有古成语典故出现,但有类似的、变样的典故出现,叫流行语。譬如:“我爸是李刚”,不就很火,古成语典故大概也就是这么来的!
其他网友回答
现在的成语只不过是变化更多了,更直白。
比如“我爸是李刚“,“Duang“,等等。
其他网友回答
那是你文化太高了,根本用不着当代文学;你的眼睛一直像天上看,跟本就没有发现原来地上还有黄金呢,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