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论文
因 材 施 教
我们常说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因材施教”,我想这里的“材”一方面是指教材,一方面是指学生:教材是进行教学的基础,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的安排,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学生是进行一切教学活动的对象,同时也是教育最终的受益者。二“材”合一方能够起到最佳效果。
相信我们每一位老师都会对学生有非常准确的了解,但是这个了解我想更多的是对每个孩子的学习水平,谁的程度更好一些,谁的程度稍差一些,因此我们也会选择最适中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期待收到最佳的效果。
教学案例
教材的AB两个部分都是关于时间,但是句型方面有一些差别,一个是It’s time for… 一个是It’s time to ….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两个句型,通常我们会使用对比记忆的方法对句子进行讲解。
第一课时讲It’s time for… 第三课时先复习It’s time for …然后通过对比引出It’s time to … 接下来让学生自己对两个句子进行对比,并在老师的帮助下去区别它们。但是无论我们进行多少的练习,都会发现有至少3分之一的孩子还是只会说for 跟名词,to跟动词,可真正去用的时候却问题连连。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在一次听课结束后,我询问了一个孩子,我们的对话大概是这样的:
我:孩子,你的英语成绩怎么样啊?
女孩:我从三年级开始每次考试都在95分以上。
我(故作夸张):哇,你这么厉害啊。那我想你一定明白了老师今天讲的知识点了。对吗?
女孩:嗯,明白了。
我:好,那你可以给我讲讲这两个句子的区别吗?
女孩(快速且自信):当然了。It’s time for …后面加名词。It’s time to …后面加动词。
我(再次夸张):哇,你只用了几十秒钟就回答出来了。真是太棒了。那我就考考你吧?
女孩:好啊。
于是我就利用教材中的一个练习,检验孩子掌握的情况。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女孩考虑了很久,给出了四道题的答案,其中还有两道是错的。
我安抚了孩子一下,说:别灰心孩子,老师想知道你背的那么熟练,为什么做题的时候却出现了这样的错误呢?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女孩儿有些难为情,但是还是轻声地说:老师,我不太知道什么是名词,什么是动词。
我:我想其实你是知道的。
我指着两个learn部分的词组,让孩子说哪个是名词哪个是动词。孩子回答的非常快,也非常准确。于是我又将句子拿出来和词组放在一起,这一次孩子的判断速度虽然还是有些慢,但是四个选择都正确了。最后我又写了几个其他的的单词和词组让孩子进行判断,这一次孩子的判断全部都错了。
其实谈话到这里不知道大家看出来孩子的问题是出现在了哪里吗?对,孩子们对于动词和名词的了解其实并不深刻,很多孩子甚至没有丝毫的概念。如果说有接触也是说名词是什么呢?就是老师在A部分讲的那几个词组,相对的,什么是动词呢?就是老师在B部分讲的那几个词组,一旦涉及其他的内容,就迷糊了。到评价的时候,如果出现这样的题目,孩子也容易出现错误。所以究其原因,似乎问题还是出现在课堂教学之中,出现在老师的身上。
那么我们要怎么解决这样的问题呢?我们之所以会选择对比记忆的方式讲解这一类的知识点,无非是希望孩子们能够将两者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然后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理解记忆。不能否认对比记忆的方法是很常用也是很有效的方法,但是我认为在英语教学的低年级阶段这样的方法的有效率会有所降低。因为英语毕竟不是孩子们的母语,他们的知识储备量是非常有限的,而对比记忆是建立在对两者都有深入了解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我们不能原封不动地在英语教学中也去使用。当孩子对于It’s time for 的认知还不够深刻的时候,又加入It’s time to…同时还要引入名词和动词的概念,这无形中是将难度增加了很多。
所以总体来说,这样的教学内容,其实不建议老师在一节课中对两者特别刻意地通过对比的方式进行,最好是在对某一个句型充分讲解和练习的基础上,再开始另一个句型的学习。或者即便我们需要将两者结合进行,要么我们用最直白的方式解释清楚什么动词:当你看到一个单词或者词组的时候,想一想,他们表示的是不是某一个动作;什么是名词:给一个人、一个物品等起的名字:比如早上我们吃了面包、喝了牛奶,面包、牛奶和吃这件事儿我们给根据它的特点起了个名字:早餐,所以breakfast就是个名词,而have breakfast 是指吃东西这个动作,所以是动词。
其实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讲课的时候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但是课下还是要走到孩子们当中,了解孩子掌握的情况。如果不能及时掌握,也没关系,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再找孩子了解也可以,总之不要让问题永远只是问题。